一級電影

一級電影

一級電影,即適合所有年齡段人士看的影片的一個等級。1988年11月10日,《1988年電影檢查條例草案》正式生效,香港亦從這一天起實行“Ⅰ級”(核准對任何年齡的人上映)、“Ⅱ級”(核准對任何年齡的人上映,但在影片有關的宣傳資料上要註明“不適合兒童”)、“Ⅲ級”(核准對年滿十八歲的人上映)的“三級制”。

基本信息

由來

一級電影一級電影
1987年3月,英文《亞洲華爾街日報》公開揭露香港電影檢查是在沒有法律基礎下進行的秘密,此語一出,登時引起軒然大波!香港的電影人和觀眾這才恍然大悟:原來早在1953年就已制訂的電影檢查條例,居然是不合法的!由歷屆港府新聞處處長領導的電檢工作,只不過是在執行“行政命令”而已。至於20幾年來多部涉及政治內容的影片遭禁映,本身就反映出港府“以政治影響電檢”方面的嚴重問題。

既然已經引起國際上的關注,又要對本土電影製作者和觀眾做出交代,再加上其時香港民主自由度的進一步寬鬆,於是香港行政局與立法局迅速成立專責小組,審議新擬的《電影檢查條例草案》,並將《電影三級制》包括進此草案之內。1988年11月10日,《1988年電影檢查條例草案》正式生效,香港亦從這一天起實行“I級”(核准對任何年齡的人上映)、“II級”(核准對任何年齡的人上映,但在影片有關的宣傳資料上要註明“不適合兒童”)、“III級”(核准對年滿十八歲的人上映)的“三級制”。同年12月1日,香港第一部被評為III級片的《黑太陽731》公映。

之後,香港電檢尺度開始大幅度寬鬆,雖然由此導致大批渲染暴力和色情的影片泛濫成災,不過,在另一方面,香港電影人亦獲得了更為自由的創作空間,同期拍出的突破題材禁忌的佳作不斷,因此,1989至1995年堪稱香港電影史上最繁榮的時期。

到了1995年,香港電檢處又將“三級制”改為“四級制”,具體變化主要是根據裸體、性、暴力、粗口與恐怖的成份輕重不同,將原有的“II級”一拆為二,分為“IIA級”(兒童不宜影片)和“IIB級”(青少年及兒童不宜影片)。其餘的“I級”和“III級”均無變化。此後在香港上映的影片皆依據“四級制”接受電檢,直至今日。對於分屬這四個級別的香港電影,很多朋友最熟悉、最感興趣的是自然III級片了,是不是因為夠刺激呢?但看得最多的恐怕還是IIA級和IIB級電影。而實際上,根據香港電影分級制度電檢出的I、IIA、IIB、III級影片也並不象許多人想的那樣,只是根據裸露色情程度進行劃分。——儘管它的作用確實占了很大部分,但這裡面的“貓膩兒”又豈只色情那么簡單?

分析

I級

或許在內地電影人眼中,拍“適合所有年齡人士”看的I級片再容易不過了。想想看,內地這么多年來,拍電影的標準一直是老少鹹宜,電影送審的原則也是以七歲以上兒童理解能力為準繩的。就算是III級片咱拍不了,還弄不成一部I級片?但事實卻是香港的I級片少得可憐,每年只有幾部而已。原來香港電檢處對I級片評定極嚴,不僅絕不允許裸露鏡頭出現,而且內容與性有關的詞句或助語詞,或僅是香港部分犯罪集團慣用的術語,都不得在第I級影片中出現。還有以表現愛情為主的影片通常是不能被列入I級的,除非是表現青少年朦朧萌動的清新愛情,比如《初戀拿喳面》。但這只是少數的例外而已,像去年Twins主演的《這個夏天有異性》雖然是與前者同類的清新愛情片,卻也不能被列入I級。相比之下,內地所謂“老少皆宜”的電影評審尺度就未免太寬了些,當年筆者還是小學生的時候,就曾在電影院裡看過香港的第一部III級片《黑太陽731》。而學校也曾組織我們觀看愛國主義教育戰爭片《大決戰》,但這部電影在香港上映時卻因暴力鏡頭過多而被列為III級。——如此一來,我們這輩70年代生人豈不是都在學生時代看過香港電檢的三級片了?說到香港最賣座、最受歡迎的I級片,卻不是什麼青春片和卡通片(《小倩》、《麥兜故事》),而是表現中年婦女生活的《女人四十》(許鞍華導演)和將老年與童趣相結合的《嬤嬤帆帆》(陳可辛導演)。在這兩部電影中我們皆可以體會到家庭的艱辛和溫馨,感受到人與人之間的溝通與理解。這對任何年齡人士而言,都是應該珍惜的。因此《女人四十》和《嬤嬤帆帆》的I級標準可謂實至名歸。

IIA級和IIB級

在三級制還沒有改成四級制以前,成龍與周星馳的電影都被香港電檢處列為II級片,即兒童不宜。但從1995年II級一拆為二,分為IIA級和IIB級後,成龍的影片便都被列為IIA,而星爺的影片則多被列為IIB。這就意味著12歲到18歲之間的青少年還能看成龍的影片,周星馳的影片卻是兒童及青少年皆不宜了!

按照香港電檢處的分級規定,帶有輕微性含意或粗鄙言語的助語詞,可在IIA級影片出現,但出現次數不能太多及須配合劇情。IIA級影片在處理裸露鏡頭時,則必須小心審慎,不得出現露骨的情慾鏡頭,至於在IIA級影片中出現的暴力鏡頭,亦與裸露鏡頭做同等處理。由此而來,我們就不難看出,成龍的影片儘管充斥著激烈的動作打鬥,但因貫徹了龍哥提出的對白不講粗口,動作不能血腥暴力的原則,真正的暴力場面並不多。另外,儘管龍哥有在自己影片中赤身露臀的“癖好”(比如《簡單任務》、《特務迷城》等),卻難得的皆是為劇情發展服務,沒有游離於情節之外,只為搞笑,沒有情慾效果,因此被列為IIA級倒也合情合理。

而周星馳的影片之所以屢屢被列為IIB級,除了有些場景搞笑得過於暴力外(比如《喜劇之王》的扇耳光、《少林足球》中誇張暴力的足球之戰等),主要是因為粗口太多,尤其是與性有關的。其實以前香港未實行電影分級制時,電檢對粗口控制極嚴,現實生活中隨處可見的“TMD”,硬是不準在銀幕上出現!與之對照的卻是對西片的粗口大開綠燈,或許他們是因為老外罵人的語言遠沒有國人的奇思詭辯,認為其粗口之枯燥單調根本不足道,才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吧。而如今,粗口雖然在銀幕上解禁,卻也要被列為IIB級和III級才成。

雖然IIB級和III級在裸露程度的審定上還有差異,但在情慾效果方面卻足可以劃等號了。去年一部被列為IIB級的電影《偷窺無罪》,儘管片中的赤裸肉帛戰雖然激情肆意,但在麥子善的妙手剪輯下,卻看不到任何實質性露點鏡頭,因此順利通過香港電檢部門的審查,從而被定為IIB。而王晶之所以極力避免自己的影片被定為III級片,主要考慮的是影院上映數量和觀眾階層問題,如果被定為III級的話,則只能在有限的幾家電影院上映,同時也會失去未滿十八歲的青少年觀眾,這樣一來就會影響票房收入。因此王晶同志就只好不顧後果的將本是III級水準的影片硬拉到IIB等級上來,其用心不可謂不毒啊。

III級

與香港I級、IIA級、IIB級電影對未成年人只有勸喻義務、沒有強制權利不同,III級片的年齡限制則會嚴格按照法例強制執行,否則便是違法行為。這主要是III級片的暴力、恐怖、色情甚至粗口過多所致,成年人看了尚且不一定把持得住,更何況青少年兒童了。

近10幾年來,香港拍攝了大量的III級電影,僅在1991年送檢的1337部中外影片中,被列為III級的比重居然達到42%!而這其中賣弄色情、暴力的影片占了絕大部分。但即便是那些情慾中糾纏著暴力,粗口與搞笑齊飛,恐怖與誘惑並存的III級片,其題材選擇、情節設定、人物刻畫等方面的匠心獨具、靈活多變還是很值得稱道的。比如《玉蒲團之偷情寶鑑》、《玉女心經》、《燈草和尚》、《滿清十大酷刑》中加入的許多武俠和神怪元素;《羔羊醫生》、《人肉叉燒包》、《滅門慘案之孽殺》貫穿警察與罪犯鬥法的商業破案模式;《擋不住的瘋狂》、《整容》注重對極端的偶像崇拜及整容等社會焦點問題的討論等,都使得這些三級電影更趨向主流化,其影響力亦不弱於其他類型電影。另外前面已經提過,香港III級片種絕不只是色情的代名詞那么簡單。而香港電檢處對III級片的劃分標準也考慮了多方面因素。將張之亮的《籠民》(獲第12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影片)定為III級,表面上是因為粗口過多,實際上卻是忌諱該片對香港底層市民悲慘生活的揭露。而《古惑仔》系列自第四集《戰無不勝》開始被列為III級,則是由於前三集對青少年有不良的社會導向,雖然它的暴力場面遠及不上吳宇森的槍戰片,但槍械畢竟不是任何人都能搞到的,而水果刀卻是家家都有的。

“保護青少年不受污染,增加成年人選擇的自由度”——恐怕各國實行電影分級制度的根本目的就在於此。在這方面,香港於後者做得較為成功,但“保護青少年”就比西方要差得多了,美國有成人店和X級影院制度,可以防止色情任意擴散。香港不僅沒有相應的配套條件,對III級片的宣傳廣告更會經常充斥各種大報,進而家喻戶曉。如此明目張胆的登堂入室,不知會對電影人的創作心態產生什麼樣的影響,而對香港電影業的發展究竟是幸,抑或不幸呢?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