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定市徐水區77歲老翁張建擅長寫“龍”,在書法圈子裡被稱為“一筆龍翁”。但他更廣為人知的身份卻是“賣字的大善人”:從退休至今20年來,他一次次把自己辛苦創作的書法作品換成錢,用來幫扶周邊的貧困學生,並帶動百餘志同道合者加入書法慈善行列。到目前,他們已經籌集善款50餘萬元,幫扶貧困學生等700餘人。
退休老人走上書法慈善路
“是張爺爺改變了我的人生軌跡!”7月底的一天,回到保定市徐水區北陳莊村家中過暑假的大學生陳春景,又一次收到了1000元資助款後感激地說。這樣的資助款,十幾年來每年都會送到陳春景手中。他所說的張爺爺,是當地有名的書法慈善老人張建。
今年77歲的張建,是保定市徐水區人,一位有著60年黨齡的老黨員。張建自幼酷愛書法,參加工作後閒暇之餘也是弄筆不輟。他尤其擅長寫“龍”,一氣呵成氣勢不凡,被書法圈內人士送了個“一筆龍翁”雅號。1995年,張建從原徐水縣土地局退休後,了解到有些兒童因為家庭貧困,上不起學甚至基本生活都無著落,便產生了用自己書法特長幫扶貧困孩子的想法。幾位同樣退休的老友知道後,一致贊成。一家當地企業了解到他們想法後,主動提出可以把繪製牆體廣告項目交給他們做。因為可以讓幫扶貧困兒童所急需的資金得到保障,也可以練習書法,張建和幾位老友一番合計後同意了。之後的數個月裡,張建和幾位老友不顧年事已高,每天帶著塗料走村串巷繪製牆體廣告,寫遍大半個河北省,鞋子磨破了十幾雙。有人說他想錢想瘋了,拿著退休金不在家享受天倫之樂,這么大歲數跑出去瞎折騰。但當聽說張建把辛苦掙來的錢,一分不剩全部捐給了貧困兒童後,連那些在背後說閒話的人都豎起了大拇指。
北陳莊的陳春景,是個苦命的孩子。16年前,他的父親癱瘓,母親去世,家裡到了揭不開鍋的地步。了解情況後,張建到他的家中送去了資助善款,並約定每年都要資助陳春景,直至其大學畢業。在張建的資助和鼓勵下,2014年陳春景如願以償考入大學。如今,這個愛心故事還在延續著。
南高橋村的女孩李凡,因為患有先天性脊膜膨出,出生後不久便被家人遺棄。養父李敬民為了給女兒治病十幾年來四處求醫。2013年初,在看到治癒希望時,卻因為再也拿不出錢來而被迫中斷治療。張建聽說後,與幾位老友冒著零下十幾攝氏度嚴寒,拿出精選的書法作品到城鄉集市上擺攤義賣。得知是賣字籌款行善後,人們紛紛慷慨解囊。最終為李凡籌集到萬餘元善款,為其後續治療雪中送炭。
書畫院做平台聚更多愛心
陳春景和李凡,只是張建資助的眾多貧困學生中的兩個。隨著資助對象的逐年增加,張建感覺到僅憑他和幾位老友的力量,是遠遠不夠的。於是他產生了搭建一個平台,匯聚更多愛心來幫扶貧困兒童的想法。
一段時間的緊張籌備後,2001年張建的“燕南書畫院”正式成立。經過十幾年的發展,張建的愛心平台已經吸引了當地愛好書法慈善人士100多人,成為當地知名的公益慈善團體。除了不定期為急需幫助的貧困兒童舉行大型慈善義賣活動外,每逢農曆尾數一、六,張建和其他書法慈善人士都會來到瀑河沿岸的步行街,擺幾張桌子輪流在宣紙上揮毫潑墨,現場創作字畫擺放在路邊出售。因為購買者多是當地普通百姓,所以這些字畫售價都在百元左右,有時候甚至一幅畫也賣不出去。但張建和其他書法慈善人士卻經年累月地堅持著,用自己的毛筆為貧困兒童換來資助款、學習用品和身上衣服。
書法慈善之路剛起步時,張建把徐水區西部的義联莊、釜山兩個山區鄉的貧困兒童,作為幫扶對象。隨著加入進來的愛心人士增加,幫扶對象擴大到全徐水區,而後又擴大到唐縣、阜平、易縣等革命老區的特殊貧困兒童。現在他們常年幫扶對象中,外區縣的達一百多個。資助額度根據實際情況,從幾百元到上千元不等。20年來,張建和他的燕南書畫院通過書畫義賣等方式,籌集款物總值50餘萬元、救助貧困學生700多人。
堅持不求回報的書法慈善20載,張建先後榮獲“十佳社區公益好人”、“保定好人”、“全省離退休幹部先進個人”等榮譽稱號。張建說,看見貧困的孩子,他就邁不動步子了,想方設法也要幫助他們完成學業。他要爭取實現幫扶1000名貧困兒童的願望。只要還能拿動筆,就會一直堅持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