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塔湖圖[10]

一塔湖圖[10]

瑞圖”(諧音:一塌糊塗)是對北京大學校園內三個著名地點的概括,即博雅塔、未名湖和北京大學圖書館。有人說,博雅塔是一枝碩大的神來之筆,而未名湖則是一方來自天池的巨硯,一代又一代的北大人揮動著這枝神筆,飽蘸未名之墨,共同書寫了百年北大的輝煌歷史,而圖書館則正好是北大百年歷史的最好見證和保存者……這樣的傳說和深化實在是舉不勝舉。塔象徵著思想自由,卓爾超群,特立獨行,敢於創新,科學求真;湖隱喻了兼容並包,虛懷若谷,整合精深,和而不同,民主多元。

藝術價值

湖光塔影,可說是北大校園最有代表性、最醒目的一景。博雅塔雄健挺拔,體現著北大人自強不息的陽剛之氣,未名湖柔波蕩漾,象徵著北大厚德載物的陰柔之美。塔和湖,一縱一橫,一剛一柔,一凸一凹,一陽一陰,一偉岸、一纖秀,一沉穩凝重、一歡快空靈。

人們開始以“一塔湖圖”(一塌糊塗)來概括燕園的風景,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語雖詼諧,卻也恰切。多少年來,圍繞著未名湖、博雅塔和圖書館,燕園裡產生了很多美好的傳說,也湧現出了很多巧妙的解釋。有人說,博雅塔是一枝碩大的神來之筆,而未名湖則是一方來自天池的巨硯,一代又一代的北大人揮動著這枝神筆,飽蘸未名之墨,共同書寫了百年北大的輝煌歷史,而圖書館則正好是北大百年歷史的最好見證和保存者……這樣的傳說和深化實在是舉不勝舉。

有北大人動情地寫到:“博雅精緻,未名秀美,而圖書館則大氣磅礴;博雅使人想到中國古代文化,未名常常觸動人的感情思緒,而圖書館則用典雅的造型和堅固的鋼筋混凝土將古典與現代融為一爐。如果說未名湖的粼粼波光和博雅塔的巍巍身影代表了北大追求思想自由和科學民主浪漫的一面,那么圖書館則又體現著北大人勤奮、嚴謹、求實、創新的校風。”這是對“一塔湖圖”這個經典神話的又一詮釋。

塔象徵著思想自由,卓爾超群,特立獨行,敢於創新,科學求真;湖隱喻了兼容並包,虛懷若谷,整合精深,和而不同,民主多元。二者剛柔相濟,珠聯璧合,相映生輝,缺一不可,暗含著北大人的精神品格。古話說“大象無形”。我們居然把充溢在空氣中,原本無形的“北大精神”、“少年氣象”、“風骨氣韻”有形化,與可視的燕園景觀融在一起。

北大學生“一旦配上校徽,每個人頓時便有被選擇的莊嚴感”,總有一種“指點江山,激揚文字”的高邁氣概和“天下興亡,匹夫有責”、“心憂天下,繼往開來”的歷史使命感。就是畢了業,走到天涯海角,也改不了“特立獨行”不迷信權威,捨我其誰的勁頭。這些特徵被置換成另一套詞語,如狂傲不羈、眼高手低、自由散漫、清高而不合群等等。早在1931年,蔣夢麟校長發表《北大之精神》一文,在談到“兼容並包,思想自由”的時候便說過:“我們有了這兩種的特點,因此而產生兩種缺點。能容則澤寬而紀律弛;思想自由,則個性發達而群治弛。故此後本校當於相當範圍以內,整飭紀律,發展群治,以補本校之不足。”世上事物往往如此:有一長必有一短。識己之長補己之短,方為明智之策。“北大人”並非一個絕對完美的整體,良莠不齊的現象也確實存在,我們並不諱疾忌醫。何況,我們距世界一流大學的距離如此遙遠。“海納百川,有容乃大”,無論是搞學術研究還是待人處世,北大人都應該有博大的胸懷;同時,我們也需正確、全面地看待北大和北大人,既不能以整體掩蓋局部,也不能因枝節而否定主流。對此我們有足夠的自信:北大應該是“神聖的理性殿堂,人文的精神聖地”,也一定會成為世界一流大學。

“湖”,是指未名湖。未名湖處處充滿著詩情畫意,有一首詩曾一度在北大流行:“未名湖是個海洋/詩人都藏在水底/靈魂們都是一條魚/也會從水面躍起。”誰都無法否認,北大之美,在未名一湖。未名湖宛如一塊溫潤的碧玉鑲嵌在燕園的中心,湖中一島一魚一石舫,頗具點睛之巧。湖畔垂柳裊娜,曲徑通幽,形成了亦真亦幻的境地,這裡就像一塊聖地,遠離浮華和喧囂,有一種寧靜致遠的淡泊之美。未名湖南挽靜謐的臨湖軒、肅穆的斯諾墓,遠望巍巍圖書館,北臨整齊精緻的“德才均備體健全”齋和乾隆石屏風,西望氣宇軒昂的辦公樓和滄桑厚重的西校門,東接凝重莊嚴的博雅塔,真可謂如詩如畫。

再說“圖”。把塔和湖比作筆和硯,固然生動,但我更願意把那一陽一陰的塔和湖更加簡化地理解為二進制的1和0,排列組合,千變萬化,永永不絕,生生不息。正所謂: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圖書館便是陰陽交融之果。涵蓋了古今的經典,容納了中外的理論。百年來,圖書館曾留下多少名人學者的步履,閃耀過多少思想的靈光。前輩聖賢睿智思維的結晶,數千年來人類文明進步的成果,都物化為文獻典籍,收藏在這“百年書城”里。一部部傳世力作,一項項科研成果,一位位曠世大師的著述,一批批學子才華縱橫的論文,一代代師生像蜜蜂釀蜜一樣,把心血和智慧化作書籍聚入冊府,薪火相傳,再向後輩學子們播撒光明。許多名師把自己最珍貴的手稿、獎狀、徽章、證書、書法、繪畫作品等無償地捐贈給“北大文庫”,不但感人至深,也蘊含深意。難怪人們把圖書館比作皇冠上的明珠、科學的聖殿、文明的沃土,她每天敞開博大的胸懷,張開雙臂歡迎成千上萬的師生前來吸取營養,然後從這裡走出去,創造出更多的成果,更大的輝煌。

或許,多才多情的北大人由於過多地關注和思考了“一塔湖圖”的精神內涵,往往會忽略背後更為實在的歷史真實。下面就讓我們揭開歷史的畫卷,探詢這個神話的本來面貌。

主要景觀

博雅塔

令一般人想不到的是,滄桑的博雅塔本就是一座水塔。

“塔”,是指博雅塔。它位於未名湖東南小丘,是仿通州燃燈古塔取遼代密檐磚塔樣式建造的。博雅塔就似一位飽經風霜的老人,默默地站在湖畔,縱觀著風雲變幻,那緊鎖的塔門,就像這位老人緊閉的心扉,包含著人生的悠悠歲月……。令一般人想不到的是,滄桑的博雅古塔本就是一座水塔。1921年,未名湖一帶成為燕京大學新校址,燕大校方為了解決全校的師生的生活用水問題,於1924年7月在現在的水塔附近打了一口深井,此井深164尺,掘成以後水源豐沛,噴水高出地面十多尺,每小時水量高達16000加侖。設計者因地制宜,在此建立一座水塔。當時有人提議,在燕園的古典建築群中應該建一座古塔式的水樓,才能使之與未名湖畔的風景相協調。這個建議在當時頗有爭議,因為古塔在中國古代多建於寺廟內,建於學校校園內是否合適還是一個問題。後來燕大校方向當時的社會名流徵求意見,得到贊同後才決定建立塔式水樓。時過境遷,在今天看來,當時一個頗有爭議的建議,卻成就了中國最高學府中永恆的經典。水塔的設計參照了通州的燃燈塔,燃燈塔初建於北周,“塔級十三,高二百八十尺,圍百四尺,中空”。水塔塔級十三,不過比燃燈塔要小,高僅三十七米。中空,有螺旋梯直通塔頂,除基座外全是用鋼筋水泥建築,設計精良。由於當時燕京大學校園內的建築都是以捐款人的姓氏命名的,這座水塔主要是由當時燕京大學哲學系教授博晨光的叔父(當時居住在美國)捐資興建的,所以被命名為“博雅塔”。很多北大人在他們充滿真情的文字中常常這樣寫道:“校有博雅,塔有精魂”。這種精魂正是北大的“博”和北大的“雅”。再仔細想想,能把我們生存相關的最基本的現實需求化作一種超然的美,而且起了一個這么好的名字,這一現實,焉能不發人深思?

未名湖

得名由來

未名湖畔未名湖畔

西校門往南的一片綠地

,是明末畫家米萬鍾勺園故址。勺園於明代萬曆年間(1612-1613)建成,雖然園子不大,卻是一個別致的水上花園。鹹豐十年,英法聯軍入侵,勺園也被毀。幸而米萬鍾給我們留下了《勺園修禊圖》,讓我們可以想像那“幽亭曲廊,高樹掩之,一望彌際”的秀麗風光。 從西校門東進,越過一帶樹木叢茂的“丘陵”,就來到大名鼎鼎的未名湖。未名湖景色出眾,已經成為北大風景的標誌。環湖的楊柳婀娜多姿,枝條低垂,溫柔地拍打著水面,博雅塔的倒影在水中隱隱浮現,令人流連忘返。橫臥在湖中的有石舫,點綴著塔景的是湖中的小島。清代未名湖一帶原為淑春園,乾隆將該園賜給他的寵臣和珅。和珅在此大肆建設,開鑿出大小湖泊,並用掘出的泥土來堆造湖中島。他一共建造樓台64座,遊廊亭閣357間,房宇上千,極盡奢侈。鹹豐十年英法聯軍火燒圓明園,淑春園也難以倖免,僅留下石舫底座及“臨風待月樓”,即今日“臨湖軒”故址(它曾長期用作司徒雷登校長的府邸)。燕京大學10周年校慶時,許多嘉賓在此聚會,當時謝冰心教授提議把這棟房子命名為臨湖軒,立即得到大家的贊同。錢穆教授進一步提出把門口還未命名的湖叫作未名湖。從此,未名湖的名字就這樣傳開了。

詩情畫意

未名湖美麗之中有神韻,這詩情畫意的背後有一段有趣的歷史。原來未名湖一帶在清朝乾隆年間是和王申的淑春園的一部分。淑春園是圓明園的附屬園林之一,只是當時的淑春園並無多少可觀之處,園中多為水田。乾隆四十九年(1784年),乾隆皇帝把淑春園賞給和珅,淑春園成了和珅的花園。和珅在此大興土木,把該園周圍原來的稻田、水池擴大成湖泊,並把挖出的泥土堆成小山和島亭,建成了一處大的園林風景,當時號稱“京師第一”私人園林。據檔案記載,園內僅房屋就有1003間,遊廊樓亭357間。園中有一較大的湖泊(即今未名湖),水中有一石舫(今未名石舫的原物)。石舫乃是仿圓明園中景物而建,整個與皇家園林毫無二致。這在封建王朝就是“逾制”,有殺頭之罪,和珅膽敢如此,完全是深得乾隆寵愛,有恃無恐。和珅後來被查抄之後,淑春園又幾易其主。鹹豐十年(1860),英法聯軍火燒圓明園,就是在這次浩劫中,石舫上的建築被破壞得蕩然無存,僅留下孤零零的基座。1919年司徒雷登任燕大校長後,幾經考察,選定了這個歷經劫難的古園遺址作為新校址。於1921年從陝西督軍陳樹藩手中買下了這塊地皮,在設計修建燕大校園的過程中,燕大校方對未名湖一帶的舊景觀進行了整理修繕,並增設新景,形成了今天的未名湖景區。據說,當時為未名湖取名時,提出了很多參選名稱,但都不很令人滿意,最後國學大師錢穆先生一錘定音,直接以“未名”稱之。在今天看來,空曠的未名湖,配上錢穆先生命之的“未名”二字,正體現了知識分子追求的心境:淡泊名利,寬容無爭。同時“未名”二字也為今天未名湖的象徵意義塗上了一層歷史的色彩,一直傳為佳話,這一切實乃天意。更讓人感到驚奇的是,在未名湖的北岸還立有乾隆時期的四塊石屏風,上書“畫舫平臨苹岸闊,飛樓俯映柳蔭多”“夾鏡光征風四面,垂虹影界水中央”,這四句詩文原是稱述圓明園“夾鏡鳴琴”這一景點的,歷經周折後,被置放於這裡。雖然並非專為未名湖而作,放在這裡卻十分恰當地描述出了未名湖一帶的風光之美,真可謂是天作之合。

從1952到1974的20多年間,由於條件所限,圖書館的採購分編、流通閱覽和典藏分散校園各處,圖書、期刊、中文、外文、教師、學生、文科、理科各自為營,最多時分在17處,實在不方便。

北大圖書館

“圖”,是指北大圖書館。北京大學圖書館新館位於風景秀麗的未名湖畔,正門向東,兩翼為文史樓、地學樓,與北大東門連成一線,形成了一個開闊的視覺通道,站在館前狹長的廣場上,可以看到鄧小平同志親筆題寫的“北京大學圖書館”館名,金燦燦的大字與高大的建築造型襯托出圖書館的磅礴大氣。著名的建築學家吳良鏞在設計圖書館時將傳統與現代建築風格相融合,造型以傳統風格為主,質樸大方、端莊穩重,高大巍峨的圖書館與周圍原有的建築和諧統一,成為燕園的標誌性建築之一。

北京大學圖書館始建於1898年,如今也有百餘年的歷史了。這百年的歷史可以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從“京師大學堂藏書樓”到“北京大學圖書館”。北大圖書館的前身是始建於1898年的京師大學堂藏書樓,是我國最早的近代新型圖書館之一。藏書樓的設立,使京師大學堂初步具備了近代綜合性大學的氣象。它的誕生,在中國圖書館事業史和中國高等教育發展史上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1912年,京師大學堂易名為“北京大學校”,“藏書樓”易名為“圖書部”。1918年紅樓建成後,“圖書部”遷至紅樓一層,改名為北京大學圖書館。“五四”運動前後,北京大學圖書館成為當時的革命活動中心之一,李大釗、毛澤東等曾在這裡工作。許多著名學者,如章士釗、袁同禮、毛準、向達等曾主持過圖書館工作。第二階段:院系調整後的圖書館建設與發展。

燕京大學圖書館是由托馬斯·貝利(Thomas Berry)夫婦的三個女兒為紀念父母的遺願——“在全中國推廣學習”而捐款五萬美元興建的,以其收藏的善本書和古籍書而著稱。1952年院系調整時,它已有圖書期刊40萬冊,未編圖書期刊18萬冊,另拓片12000餘張,木刻書板2400塊。其中收善本以明、清刻本及抄本居多,宋元版本也不少。 善本書數量高達3578種,37484冊。由於燕大作為原教會學校的特殊地位,在西文書收藏中最著名的要數基督教神學和有關基督教在文化傳播史方面的收藏。古籍叢書也是國內圖書館中收藏最豐富者之一。此外,燕京大學圖書館還收到來自各方的贈書。其中有孫中山先生從自家書架上親自取下的一包書,還有美國校友分別於1924年和1927年贈送的書。李賦寧先生在一篇題為《我與北大圖書館》的回憶文章中寫道,在他初來北大任教的日子裡,正是燕京大學保存的西文特藏書,使他能夠順利地備課和準備講演稿,並在北大圖書館度過了一段祥和而嚴肅的研究時光。

1952年全國院系調整,燕京大學行政撤銷,北大遷入燕大舊址。北大圖書館也遷進燕園辦公樓南面的那座紅樓里,即如今的北大檔案館。當時高校圖書館中館藏質量最高的三家中的兩家,即原燕京大學圖書館和北京大學圖書館館藏融為一體,遺憾的是從1952到1974的20多年間,由於條件所限,圖書館的採購分編、流通閱覽和典藏分散校園各處,圖書、期刊、中文、外文、教師、學生、文科、理科各自為營,最多時分在17處,實在不方便。1975年,在周恩來總理的親自關懷下,於校園中心地帶建成一座22000平方米的新館,成為當時國內建築面積最大,館舍條件最好的高校圖書館。第三階段:亞洲高校第一館。1998年5月4日,在北京大學百年校慶之際,香港著名實業家李嘉誠博士捐資1000萬美元興建的北京大學圖書館新館落成,標誌著北京大學圖書館面向現代化的新的起點。新館於1998年底投入使用至今,新舊館總面積超過51,000平方米,閱覽座位4000多個,藏書容量可達650萬冊,圖書館在規模上成為亞洲高校第一大館,在國內外享有盛譽。百餘年來,北大圖書館已經孕育出了無數的傑出學者,是名副其實的學術殿堂。有一位北大人曾寫詩描述圖書館內的精神氣象:“靜,轟轟烈烈的靜”!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