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14歲的阿諾天生悲慘,不但外型滑稽,視力不良,又有口吃。而且他家裡很窮,父母都是社會的失敗者,姊姊整天躲在家裡的地下室不出來。前途,似乎已經天生注定了。他喜愛的只有閱讀,還有畫畫。有天在學校,他一時氣憤下,拿了課本砸向老師。但老師下課後卻告訴他,除非他勇敢走出目前的環境,否則他一輩子注定待在這裡,過著不開心的日子。阿諾於是做了這輩子最重要的決定:離開村落,轉到富裕小鎮上的白人中學就讀。在那裡,他成了異類,全校只有兩個印第安人:一個是他,另一個是校內吉祥物塑像。他的長相畸形,服飾怪異,名字奇怪,處處顯得格格不入。
這是一個勇敢少年發現自己內在潛力的故事。他的身體雖然有殘缺,常常被嘲笑跟欺負,但他有一顆寬廣的心,不被貧困打倒, 更最重要的是,他有一種“勇於面對挑戰”的韌性,帶著幽默與愛心,克服人生每個難關。
創作背景
美國建國三百多年的歷史,實際上就是印第安人被殺戮、被驅趕、被殖民和同化的血淚史。即使在明目張胆的殖民統治已成為歷史的現代美國社會,白人主流社會始終沒有放棄使用各種顯性或隱性的殖民手段對印第安人進行殖民及同化,文化殖民就是其中的一個主要策略。
這部作品是阿萊克西的一部半自傳體小說,小說中的很多情節都是作者根據自己的親身經歷所寫的。
主要人物
阿諾
阿諾天生患有腦積水,其貌不揚。生活在一個印第安保留地里的他從小就遭受貧困、暴力及家人和族人酗酒的困擾。為了逃離這個讓他痛苦不堪的地方,為了獲得未來生活的希望,他毅然決定轉學去離家較遠的白人學校。他的這一舉動被族人和朋友視為背叛,他的白人同學也視他為異類,但阿諾從未放棄過,他的聰明才智和他堅定的信念最終讓他獲得來自印第安人和白人的理解和支持。
Mr. P
Mr. P是政府派到印第安原住民部落中學任教的一名白人教師。出於良心的發現,他非常悔恨自己年輕時對印第安孩子所做的非人道行徑。當阿諾把書砸到他頭上時,他並沒有處罰阿諾,反而鼓勵阿諾離開部落學校,轉學到教學條件好的白人學校學習從而獲得更多的實現自己夢想的機會。
作品賞析
主題思想
小說的成長主題明顯地反映出作者對青少年成長過程和所處困境的關注。小說主人公阿諾的成長困境主要來自兩個方面:一方面來自先天不幸的生理條件和貧窮的家庭環境,另一方面則來自以白人為主流和中心的美國社會對印第安原住民的種族歧視和文化殖民。小說主人公阿諾天生腦袋積水。他外型滑稽,很瘦,大手大腳,走起路來像個大寫的英文字母L。他視力不良,說話結巴,口齒不清。而且他家裡很窮。身體的缺陷和家境的貧寒使得他常常成為被嘲笑和欺負的對象。為了改變自己的命運,在老師Mr.P的建議下,阿諾做出了人生最重要的決定:離開村落,轉學到富裕小鎮上的白人中學學習。在那裡,作為全校唯一的一個印第安人,他成為了異類。而部落族人則視阿諾轉學的行為為“背叛”,嘲弄他為“蘋果”,意即“外紅內白”。面對族人的誤解和最好朋友的離去,阿諾則懷著一顆寬容的心,不被困境打倒,勇敢地面對挑戰,克服了種種困難,贏得了好朋友的理解,甚至贏得了白人同學和老師的友誼,最終實現了人生和自我的價值。
在這部以成長為顯性主題的小說中,後殖民主題則反映了印第安人所處的生存困境。小說成長主題和後殖民主題的有機結合大大地拓展了小說的內涵和深度,從而增強了小說的現實意義和藝術價值。當印第安人引以自豪的本土傳統文化逐漸被白人統治者摧毀時,印第安人的靈魂深處便產生出一種無法排解的自卑情節和劣等民族的痛苦。自卑往往使人自棄,而自暴自棄反過來更加劇了印第安人的生存困境。阿諾身邊的印第安人個個酗酒成性,脾氣暴躁,死亡的陰影像魔鬼般籠罩在印第安人的頭上。14歲的阿諾小小年紀就經歷了太多的死亡。作者用黑色幽默的筆調,從阿諾的視角道出了印第安人悲慘的生活境遇:“我今年十四歲,而我已經參加了42個葬禮。這是印第安人和白人最大的不同。我班上的白人同學很少有人參加過爺爺或奶奶的葬禮,很少有人失去了叔叔或姨。只有一個同學的哥哥在他三年級的時候死於白血病。沒有一個人參加過五次以上葬禮。我所有的白人朋友僅僅用一隻手就可以數清楚他們所失去的親人。而我即使用上十個手指、十個腳趾、四肢、眼睛、耳朵、鼻子、小雞雞、兩半屁股、一對乳頭依舊無法數清我周圍死去的印第安人。你知道什麼是世界上最糟糕、最不幸的事情嗎?那就是百分之九十的死亡是因為酒精的緣故。”
同時,經濟上的貧窮和文化地位的喪失使得印第安人在白人社會中長期扮演“他者”的形象,時刻處於被邊緣化的尷尬境地。小說多處描寫了美國印第安人悲涼、尷尬的“他者”處境。主人公阿諾天生長有42顆牙齒,比正常人多出10顆。他來到白人開辦的“印第安人醫療服務中心”拔牙,因為這家服務中心一年只為印第安人提供一次牙診機會,可憐的阿諾不得不在一天內拔掉多餘的1O顆牙齒。更可惡的是白人牙醫認為印第安人疼痛的敏感度只有白人的一半,因此他只給印第安人使用一半的麻醉劑。在印第安人的學校里,白人實行的是非人的管理和教育。他們對違紀的兒童進行體罰,正如Mr.P對阿諾懺悔的那樣:“當我是年輕教師的時候,我傷害了許多印第安孩子。我或許曾打斷過一些孩子的骨頭。”體罰使孩子們受到身體和心理的雙重傷害,給他們幼小的心靈烙上了恐懼的陰影。這種恐懼心理伴隨著他們的成長,無疑在他們人生道路上埋下了巨大的隱患。而對於白人統治者而言,這種恐懼心理正是他們期待的效果。因為恐懼能消磨印第安人的意志,泯滅他們的反抗意識,從而有利於鞏固和維護白人的統治。
然而身為印第安人的作者謝爾曼·阿萊克西在小說中並沒有一味地描述印第安人不平等的生存困境和他們的自甘墮落,讀者在小說中看到更多的是印第安人自強自立、永不放棄以及印第安人和白人相互包容、民族和解的希望。小說中幾乎所有的印第安人都有自己的夢想。主人公阿諾的夢想是走出部落,走向世界成為一位偉大的藝術家;姐姐瑪麗的夢想是成為一名作家;好友偌蒂的夢想是成為一名優秀的運動員。阿諾在接受當地體育新聞記者採訪時說的話成為作者表達印第安人自強自立、永不放棄的誓言:“我不得不證明我比任何人都要強大。我不得不證明我永遠都不會放棄。我永遠不會放棄比賽。我指的並非籃球比賽。你知道嗎?我永遠不會放棄奮鬥,我絕不向任何人屈服,永遠、永遠不會。”
阿諾不斷克服困難追求夢想的不屈精神最終贏得了白人的敬佩和友誼。在小說的後部分,當阿諾參加完姐姐的葬禮,悲傷地回到學校走進教室時,所有的白人孩子和老師都走過來給他擁抱,拍拍他的肩膀表示安慰。這種親密友好的感覺讓阿諾感慨萬分:“他們為我擔心。他們想分擔我的痛苦。我對於他們來說很重要。我很重要。哇!所有那些從前對我懷有戒備之心的白人同學和老師已經懂得關心我了。也許其中有些人已經喜歡上我了。以前我對他們也充滿了戒備。但現在我在乎他們並且喜歡他們中的一些人。”阿諾的心聲也是作者的心聲。通過敘述阿諾在困境中的成長經歷,作者不僅為讀者樹立了一個堅強不屈、奮發進取的學習榜樣,而且也表達了渴望民族和解、各民族共同發展的美好願望,從而實現了文學薰陶人性、啟發良知、激發鬥志的最終目的。
藝術特色
小說的主題往往是通過其敘事要素如情節、人物、敘事方法等等來表現的。成長小說的敘事要素因其成長主題的同一性常常表現出一些共同的敘事特徵,如情節上的“出走”、人物上的“引路人”、事件上的“成長儀式”等等。這些共性在《日記》中有時以顯性的方式出現,有時則以象徵、意象等隱蔽的形式展現出來。
主人公阿諾“出走”的導火線源於一個發生在高中幾何課上的“突然事件”。當滿懷欣喜和興奮心情的阿諾打開數學老師Mr.P發下來的幾何教材第一頁的時候,卻看到上面寫著“這本書屬於艾格尼絲·亞當斯”。艾格尼絲·亞當斯是阿諾的母親,她30歲時生下了阿諾,這就意味著阿諾現在使用的是至少30年前的舊課本。意識到這一點,少年阿諾十分氣憤。“我不能相信這是真實的。這是多么的可怕!我的學校和部族是如此的貧窮和可悲,以至於我們不得不使用這該死的我們父母曾用過的書。這絕對是世界上最令人傷心的事情。讓我告訴你,這本破舊的幾何課本就像一顆核子彈一樣擊中了我的心。我所有的希望和夢想就像一團蘑菇雲似的破滅了。當外面的世界向你宣戰(核戰爭)時你會怎么辦?”氣憤的阿諾隨手拿起了課本劈頭蓋腦地砸到了數學老師Mr.P的臉上。也正是這一砸,阿諾邂逅了他人生的“引路人”。Mr.P的建議對阿諾的成長產生了積極的影響,改變了他的成長軌跡,同時促成了阿諾的“出走”,即孤身一人異地求學。“出走”讓阿諾登上了一個更大的人生舞台,在這個舞台上盡情演繹從懵懂幼稚到穩健成熟的蛻變。在這個舞台上,阿諾經受了各種考驗,重新認識到了自我身份與價值,在困境中學會了面對世界和自我,在困境中得到了成長。因此阿諾的“出走”成為一種象徵,象徵著主人公與過去的“自我”的訣別,象徵著主人公朝著成熟理性艱難奮進的開始。
作品影響
該小說一經出版,就以其幽默的語言、新穎的卡通插圖、真實的人物塑造深深地打動了讀者。該書曾獲得2007年“美國國家圖書獎”,2008年“波士頓環球報好書獎”,2008年“華盛頓圖書獎”,2008年美國青少年圖書館協會年度最佳圖書等十多個獎項。
作者簡介
謝爾曼·阿萊克西(Sherman Alexie,1966- )是當代美國印第安作家,以描寫印第安人在當代美國社會的生存現狀而聞名。1966年出生在華盛頓州維爾皮尼,華盛頓州立大學畢業,海明威文學獎暨美國國家書卷獎得主,目前為全職作家,並在母校開設美國族群專題課程。自出版第一部作品以來,他相繼出版了多部長篇小說、短篇小說集、詩集,並拍攝過影片。主要作品有:《遊騎兵與印第安人東托在天堂打架》、《印第安殺手》、《保留區的憂鬱》、《逃離》、《一個印第安少年的超真實日記》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