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Iron Petticoat 》

《The Iron Petticoat 》

50歲的凱薩琳·赫本演蘇聯女飛行員還是很提氣的,但是表演也太誇張了吧,太過刻意的表演產生了適得其反的效果。

基本信息

基本資料

導演:Ralph Thomas

《The Iron Petticoat 》《The Iron petticoat

主演:凱薩琳·赫本

類型:喜劇

製片國家/地區:英國

語言:英語

上映日期:1956-12-12

片長:87分鐘/UK:106分鐘[1]

演職員表

導演Director:

拉爾夫·托馬斯RalphThomas

編劇Writer:

本·赫克特BenHecht

哈里·薩爾茲曼HarrySaltzman....story

《The Iron Petticoat 》《The Iron Petticoat 》

演員Actor:

鮑勃·霍普BobHope....MajorCharles"Chuck"Lockwood

凱薩琳·赫本KatharineHepburn....CaptainVinkaKovelenko

NoelleMiddleton....LadyConnieWarburton-Watts

詹姆斯·羅伯遜·賈斯蒂JamesRobertsonJustice....ColonelSklarnoff

羅伯特·赫普曼RobertHelpmann....IvanKropotkin

大衛·柯索夫DavidKossoff....Dr.AntonDubratz

AlanGifford....ColonelTarbell

NicholasPhipps....TonyMallard

PaulCarpenter....MajorLewis

希德·詹姆斯SidJames....Paul(asSidneyJames)

製作人Producedby:

BettyE.Box....producer

哈里·薩爾茲曼HarrySaltzman....producer

上映時期

國家/地區 上映/發行日期(細節)

丹麥1956年12月26日

美國1957年1月7日

瑞典1957年2月4日

芬蘭1957年7月12日

西德 1959年1月30日

製作發行

製作公司

RomulusFilmsLtd. [英國]

Remus

發行公司

米高梅 [美國] (1957)(USA)(theatrical)

PolyGramVideo [英國] (1998)(UK)(VHS)

IndependentFilmDistributorsLtd.(IFD) [英國] (1956)(UK)(theatrical)

CarltonVideo (2001)(UK)(VHS)

LesArtistesAssociés(UnitedArtists) [法國] (France)(theatrical)

FabulousFilmsLtd. [英國] (1994)(UK)(VHS)

演員介紹

鮑勃·霍普 Bob Hope

鮑勃·霍普BobHope

1903年5月29日-2003年7月27日

性別:男

國籍:美國

美國喜劇演員,1903年出生於英國,在演藝圈的經歷包括電台與電視主持人、演員、脫口秀諧星及製作人。從第二次世界大戰到1990年波灣戰爭,他在近六十年的期間內多次遠赴海外慰問演出,為美國士兵加油打氣,成為美國民眾心中頭號的“愛國藝人”。生前得到1500餘個獎項,《金氏世界紀錄》因此稱之為“最受尊重的娛樂界人士”。2003年7月27日去世。

在他的演藝生涯中,總共拍了五十幾部電影,電視作品則高達兩百八十幾部,總計十八次擔任奧斯卡頒獎典禮主持人,創下最多次擔任奧斯卡主持人的紀錄。他在好萊塢星光大道上更有四顆鑲有名字的星星。

美國影藝學院在1940年、1944年及1952年先後三次頒發榮譽奧斯卡獎給鮑伯·霍普,表彰他對全球娛樂事業的卓越貢獻。1962年,好萊塢外籍記者協會頒發終身成就獎給鮑伯·霍普。美國演員工會也在1965年頒予終身成就獎。1998年,鮑伯·霍普獲英國女王冊封榮譽爵士。

妻子德洛斯·瑞德(DoloresReade)

★——在2011年2月27日的第83屆奧斯卡頒獎典禮中,曾多次擔任奧斯卡主持人的比利·克里斯托以自己特有的幽默向曾21次主持奧斯卡的金牌主持人鮑勃·霍普致敬,同時現場播放幕後工作人員用電腦技術做出的鮑勃·霍普影像,他、已故的鮑勃·霍普不但調侃現場觀眾,還拿自己的去世開玩笑,最後還宣布《福爾摩斯2》主演小羅伯特·唐尼、裘德·洛頒發視覺效果、剪輯獎項,可謂隔空對話;

凱薩琳·赫本

凱薩琳·赫本凱薩琳·赫本

基本信息

姓名:凱薩琳·赫本(KatharineHoughtonHepburn)

性別:女職業:編劇、演員

【相貌特徵】

身高:173cm

發色:紅色

眼睛:藍色

其他信息

出生:公元1907年05月12日,出生於美國康乃狄克州(在剛開始出道時,赫本說自己的生日是1909年11月08日,而她的真實生日是1907年05月12日。當人們發現她說謊後,她承認自己謊報了年齡,她在接受《紐約時報》採訪時表示,她把年齡少報了兩歲,她所說的生日11月08日是哥哥Thomas的生日)離世:公元2003年美國當地時間6月29日下午2時50分,於家中去世,享年96歲婚姻:一次無子女1928年12月12日與費城商人LudlowOgdenSmith結婚1934年離異

星座:金牛座

主要成就:第六屆奧斯卡最佳女主角、第四十屆奧斯卡最佳女主角、第四十一屆奧斯卡最佳女主角、第五十四屆奧斯卡最佳女主角、第二屆威尼斯電影節最佳女演員、第十五屆坎城電影節最佳女演員

稱號:好萊塢常青樹&美國影壇第一夫人

暱稱:Kate(凱特)

好友:麥可·傑克遜,喬治·庫克,葛麗泰·嘉寶,費雯·麗,勞倫斯.奧利弗,小道格拉斯·范朋克,喬治·史蒂文斯,約翰.福特,大衛.里恩,加里.格蘭特,亨弗萊.鮑嘉,勞倫.巴考爾,彼得·奧圖爾,約翰.韋恩,愛琳.塞爾茲尼克

出道:1928年21歲退隱:1994年87歲

第一部熒幕作品:離婚清單(1932年)

最愛的人:斯賓塞·屈賽

最喜歡的演員:瓦妮莎·雷德格瑞夫,克拉克·蓋博,約翰·吉爾伯特,葛麗泰·嘉寶,哈里森·福特,約翰.特拉沃爾塔,梅蘭妮.格里菲斯,薩莉·菲爾德,茱莉亞·羅伯茨教育:HartfordSchoolforGirlsinHartford,ConnecticutBrynMawrCollegeinBrynMawr,Pennsylvania(B.A.,Drama,1928)凱薩琳.赫本黑白照片(18張)家庭成員

父親:ThomasNorvalHepburn

母親:KatherineHounghtonHepburn

哥哥:ThomasHoughtonHepburn弟弟:RichardHoughtonHepburnRobertHoughtonHepburn妹妹:MarionHoughtonHepburnGrantMargaretHoughtonHepburnPerry

個人簡介

作為一名美國女演員,凱薩琳.赫本被認為是美國電影與戲劇界的標誌人物,好萊塢的傳奇。她共獲得過4次奧斯卡最佳女主角獎——目前的最高紀錄;12次奧斯卡獎提名——很長一段時間內亦是最多提名記錄的保持者(2003年梅麗爾·斯特里普獲得了她的第十三次提名,超過了赫本)。

生平簡介

成長

赫本於1907年5月12日出生於康乃狄克州哈特福德,共有5個兄弟姐妹。出生於一個富有而且思想開明的家庭的赫本從小就性格直爽、思想開放而且行為不拘泥傳統。凱薩琳·赫本的父親ThomasNorvalHepburn是泌尿科醫生,母親KatharineHoughtonHepburn是婦女參政活動家,當時的社會環境很保守,但赫本父親堅定不移地向社會公眾宣傳性病的危害性,同時赫本母親也倡導節育與婦女爭取平等權益。從小赫本就被鼓勵勇於說出自己的想法,並且努力鍛鍊自己的身體。赫本父親堅持認為孩子應該愛好運動,鼓勵她游泳、騎馬、打高爾夫球和網球等。赫本曾獲得麥迪遜廣場花園滑冰俱樂部花樣滑冰銅牌,曾打入康乃狄克州青年高爾夫球錦標賽半決賽。赫本特別喜愛游泳,經常在寒冷的水域游泳。赫本身材清瘦,但十分健康結實,她的穿著一向非常隨意和休閒,經常穿很寬鬆的褲子和休閒上衣,而且大多數時候她都將一頭紅髮隨便挽個髮結弄在腦後。作為一個女權運動家的女兒,赫本遺傳了母親的全部個性。15歲時的赫本留著男孩子的髮型穿著短褲奔跑在康州哈特福德市的街道,並稱呼自己為“吉米”,這種假小子般的桀驁不馴幾乎貫穿了她的一生。年輕時的赫本上的是私立學校,在布萊恩默爾女子學院學習時,赫本立志做一名演員,大學時她演了不少戲;另外在校期間赫本曾多次違反校規、抽菸、宵禁擅離學校等。從布萊恩默爾女子學院獲得歷史和哲學學士學位後,赫本不顧父親的反對,考入巴爾的摩劇團,開始她的演藝生涯。

演藝生涯

在這之後,赫本以舞台劇《勇士丈夫》中的表演,吸引了RKO電影公司星探的注意,赫本由此嘗試進入電影界。在1932年與當時的巨星約翰巴利摩爾搭檔拍攝了《離婚證書》一片。電影公映之後,身材修長、氣質優雅的赫本立即得到觀眾的喜愛。在影片《離婚證書》中,由於在片中的出色表演,她拿到了自己標出的片酬,並且與RKO公司簽約。初登影壇不久,赫本即和後來成為一生摯友的著名導演喬治·庫克結識,自此開始了多年的親密合作。1932-1934兩年間,她主演了五部電影。其中第三部影片《清晨的榮譽/牽牛花》榮獲了奧斯卡最佳女主角獎,第四部影片《小婦人》獲得了同年奧斯卡最佳改編劇本獎和威尼斯電影節最佳女主角獎。這時關於她個人生活的報導和傳聞也越來越多:她不同尋常的長相和態度,以及新英格蘭式的口音往往一開始並不討喜,但很快觀眾們便會被她的天真率直所吸引,並在最後情不自禁的為之喝彩。赫本有著獨特的個性,她機敏風趣,不注意形象,在生活中舉止隨意,十分傲慢,因此得了個外號“KatharineofArrogance”(傲慢的凱薩琳),其與“CatherineofAragon”(阿拉貢的凱薩琳)諧音。她拒絕出演好萊塢的影片,拒絕記者採訪,在照相機前不注意形象,穿著松松垮垮、而且不化妝…而影迷們為她這種反傳統的行為而喝彩。

1934年赫本返回百老匯,出演了舞台劇《湖》,那些鼓勵她這一行動的批評家和觀眾們,第一批買了票,在看完之後又是第一批對這場戲和赫本進行攻擊。在這種情況下,赫本只得返回了好萊塢,可事情並沒有好轉。在1935年到1938年這期間,赫本只成功地主演了兩部電影《愛麗絲.亞當》和《摘星夢難圓/舞台之門》,赫本憑藉《愛麗絲.亞當》第二次獲得了奧斯卡提名,而她的其它影片都是票房失敗的作品,赫本的影片成了票房失敗的標誌。另一方面赫本鋒芒畢露的個性也引起了一些電影人的抵制,一家連鎖影院將赫本和其他幾名影星列入了“票房毒藥”的黑名單。赫本於是又回到百老匯出演了舞台劇《費城故事》。舞台劇《費城故事》大受歡迎,赫本也因此走出困境。她以獨特的膽識決定購買舞台劇《費城故事》的拍攝權並擔任製片人和主演。事實證明了赫本的智慧,這部與著名影星加利·格蘭特等聯袂出演的《費城故事》成為上世紀40年代好萊塢最成功的影片之一,獲得奧斯卡獎多項肯定,赫本也憑藉此片獲得第三次奧斯卡提名。在接下來的影片《而立之年的女人/年度女人》中,她開始與男影星斯賓塞·屈賽聯袂演出,後來他們合作了9部的影片,赫本的事業進入穩定發展的時期,所拍攝的影片往往獲得專業人士和觀眾的一致好評。同時在戲外他們也開始了長達25年的羅曼史。

再創輝煌

進入50年代,人到中年的赫本沒有陷入其他女演員因年老色衰而導致事業萎縮的怪圈,愈加成熟的演技為赫本帶來更輝煌的成就。1951年與著名影星亨弗萊·鮑嘉合作的《非洲皇后號》是這一時期的傑作,赫本的名字也第五次出現在奧斯卡影后的提名名單中。1955年的《夏日時光》為赫本帶來第六次奧斯卡提名,次年,赫本再接再厲,以《雨緣》一片獲得第七次奧斯卡提名。三年之後,與伊莉莎白·泰勒等合作的、由田納西威廉士名劇改編的《去夏突至》同樣獲得巨大成功,並讓赫本第八次獲得奧斯卡提名。60年代,赫本出演的影片不多,因為她把大部分精力投入到了與屈賽的戀情之中。但是,赫本並沒有放棄在演藝事業上的追求,她以尤金·奧尼爾名劇改編的電影《長夜漫漫路迢迢》,第九次獲得奧斯卡影后提名。這之後赫本離開影壇達五年的時間,照顧家人以及病重的屈塞。復出後她的第一部影片就是《猜猜誰來吃晚餐》,這也是赫本與屈賽合作的最後一部影片,屈賽在完成這部影片之後就去世了。《猜猜誰來吃晚餐》使赫本第十次獲得奧斯卡提名,並且第二次獲得奧斯卡金像獎。第二年赫本出演了影片《冬獅》,這使她第三次獲得奧斯卡金像獎,第十一次獲得奧斯卡提名。到了70年代,赫本開始把主要精力投入到了電視電影方面,但她還繼續出演了幾部影片,包括《公雞考格本/RoosterCogburn》和《金色池塘》。《金色池塘》使赫本最後一次(第十二次)獲得奧斯卡提名,第四次獲得奧斯卡金像獎。(在拍攝《金色池塘》時,認識了年輕時的流行天王麥可傑克遜,並與他成為朋友)1991年赫本開始撰寫個人傳記《我》。赫本最後出演的影片是《風流韻事》(1994)。

赫本晚年曾說,她這一生“過得非常精彩,非常富足,非常幸運”。自1932年從影至90年代,這位才華卓越的女演員縱橫影壇達半個世紀之久,出演過40餘部影片,12次獲奧斯卡獎提名,並四度摘取“最佳女演員”的桂冠(1933《牽牛花》,1967《猜猜誰來赴晚宴》,1968《冬獅》,1981《金色池塘》)。這超越好萊塢所有男女演員的殊榮使她被譽為“凱薩琳陛下”,“高貴、不朽的電影女神”。她的成就、她的獨立人格,以及她同斯賓塞·屈賽那纏綿26年的戀情,也使她成為極具傳奇色彩的人物。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