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考研思想政治理論基礎複習》

《2012年考研思想政治理論基礎複習》

《2012年考研思想政治理論基礎複習》的作者是高浩峰,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該書是一本專注於2012年的思想政治理論基礎內容的考研輔導書,本書根據近些年思想政治理論的考試大綱編寫,能夠準確的把握考試重點及內容,並予以標註,能夠幫助學員短期內掌握考研思想政治理論的基礎知識。

基本信息

基本信息

00
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第1版(2011年3月1日)
平裝:336頁
正文語種:簡體中文
開本:16
ISBN:9787040320893
條形碼:9787040320893
商品尺寸:25.6x18.4x1.6cm
商品重量:522g
ASIN:B004RJW5B2

內容簡介

2012年考研思想政治理論基礎複習》內容簡介:簡明扼要、重點突出、注釋準確。近些年,思想政治理論試題的考查方向更加側重學生對基礎知識的理解和套用,不再有偏、難、怪題的現象。因此,本書根據近年來考試出題的特點和方向,將學員必須掌握的知識點給予明確標註,有助於學生打牢基礎,短時間內迅速掌握政治科主幹知識,為強化衝刺做好準備。

編輯推薦

《2012年考研思想政治理論基礎複習》適用需要打牢基礎知識和想在考試中取得高分的學員。適合備考全程使用,前期用於全面梳理知識點,是基礎複習的首選;後期用來背誦,應付大題。

目錄

第一部分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
緒論馬克思主義是關於無產階級和人類解放的科學
第一章世界的物質性及其發展規律
第二章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
第三章人類社會及其發展規律
第四章資本主義的形成及其本質
第五章資本主義發展的歷史進程
第六章社會主義社會及其發展
第七章共產主義是人類最崇高的社會理想
第二部分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
第一章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歷史進程和理論成果
第二章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理論成果的精髓
第三章新民主主義革命理論
第四章社會主義改造理論
第五章社會主義的本質和根本任務
第六章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理論
第七章社會主義改革和對外開放
第八章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
第九章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
第十章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
第十一章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
第十二章祖國完全統一的構想
第十三章國際戰略和外交政策
第十四章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依靠力量
第十五章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領導核心
第三部分中國近現代史綱要
第一章反對外國侵略的鬥爭
第二章對國家出路的早期探索
第三章辛亥革命與君主專制制度的終結
第四章開天闢地的大事變
第五章中國革命的新道路
第六章中華民族的抗日戰爭
第七章為新中國而奮鬥
第八章社會主義基本制度在中國的確立
第九章社會主義建設在探索中曲折發展
第十章改革開放與現代化建設新時期
第四部分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
第一章追求遠大理想堅定崇高信念
第二章繼承愛國傳統弘揚民族精神
第三章領悟人生真諦創造人生價值
第四章加強道德修養錘鍊道德品質
第五章遵守社會公德維護公共秩序
第六章培育職業精神樹立家庭美德
第七章增強法律意識弘揚法治精神
第八章了解法律制度自覺遵守法律
附錄
2011年全國碩士研究生入學統一考試思想政治理論試題
參考書目

文摘

第一部分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
本部分內容綜述
一、撰寫依據
本部分嚴格依據2010年6月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2010年修訂版),遵照教育部考試中心《全國碩士研究生入學統一考試思想政治理論考試大綱》要求,參照《全國碩士研究生入學統一考試思想政治理論考試大綱解析》,並且在充分徵求有關專家意見、認真研究考研複習與命題規律的基礎上編寫。
二、內容體系
本部分的內容從巨觀上(緒論除外)分為三個部分:
緒論部分從總體上闡明什麼是馬克思主義,馬克思主義的產生和發展以及馬克思主義科學性與革命性的統一等問題。
第一部分,第一、二、三章為馬克思主義哲學,集中講述了馬克思主義最根本的世界觀和方法論,馬克思主義哲學是馬克思主義的理論基礎。
第二部分,第四、五章為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是馬克思主義最根本的世界觀和方法論的套用。講述了資本主義的形成、本質及其歷史進程。
第三部分,第六、七章為科學社會主義,是馬克思主義哲學、政治經濟學基礎上的必然邏輯結論。講述了社會主義及其發展,共產主義是人類最崇高的社會理想,建設社會主義的艱巨性、長期性和社會主義必定勝利、共產主義一定實現的歷史必然性。
三、知識要點
從考研試題的角度來看,在本部分的七個部分之中,第一章至第三章是重點,緒論和第四、五、六、七章為非重點。當然,重點章節中有非重點的內容,非重點章節也同樣有重點內容。
從知識點的掌握來看,重要知識點主要體現在以下方面。(按章節順序)。
第一,什麼是馬克思主義,馬克思主義產生的社會經濟根源、思想根源和實踐基礎,馬克思主義科學性與革命性的統一。
第二,社會的物質性,物質和意識的關係,社會生活的實踐本質,事物的普遍聯繫和永恆發展,對立統一規律,同一性和鬥爭性的關係。運動和靜止的關係,普遍性和特殊性的關係,必然性和偶然性的關係,量變和質變的關係,辯證的否定觀,主觀能動性與客觀規律性的辯證統一。
第三,認識的本質及規律,實踐和認識的關係,非理性因素,實踐觀點,真理的絕對性和相對性,真理與價值的關係。
第四,社會存在與社會意識,社會基本矛盾及其運動規律,社會歷史發展的動力,人民民眾是歷史的創造者。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