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天大剩鄒十一》

《齊天大剩鄒十一》

"單純或者複雜,一無所有又或者應有盡有,這是一個個無止盡的抉擇。 當婚姻成了一個目標,誰還知道""幸福""究竟是什麼形狀的? 當孤身一人飄在這個城市的絕望,淹沒了夢想的時候,抓著青春的尾巴,我們不免開始盤算,回家還是留在這個城市?"

簡單介紹

正視"剩女"問題,無奈與奮鬥並行
小時候被父母和老師灌輸著學習是世上頭等大事的思想;再大一點,
《齊天大剩鄒十一》《齊天大剩鄒十一》
升學考試進名校成了這輩子的頭等大事;千軍萬馬擠過獨木橋之後,社會教會你無盡的證書和工作經驗是頭等大事;畢業後,考公務員,投身外企,出國鍍金是頭等大事;等到混成了機關集團里不上不下的"白骨精"或者衣錦還鄉成了一條令眾生食之無味的"海帶",才發現什麼LV、Gucci在親朋好友的眼裡都不算什麼,你只有領回家一個外表過關,收入過關,人品過關,學歷過關,性向也符合要求的另一半才算是有所成就。
在爭議中成長起來的80後,曾經被形容為"反叛的一代""垮掉的一代"如今卻成了"剩一代",扛著過多的關注,也承受著更多壓力的80後,從青蔥校園裡做夢的少年一下躍入次貸危機影響下無比嚴峻和現實的社會環境,從溫室里的獨苗到必須為生活去奮鬥的成年人,但無論什麼什麼時候你覺得自己長大了,獨立了,可以決定自己的生活了,你的父母長輩就會跳出來,以你的終身大事為切入點,控訴你是個多么讓人不省心的孩子。
的確,面對著如今剛過完最後一個"六一兒童節"就自稱是"剩男剩女"的90後,80後再也無處訴說自己的無奈,經歷了社會價值觀變更及大環境變化的80後,不再是為了彰顯自己的與眾不同而選擇成為"剩"一代,是在太多現實生活的"無可奈何"的作用下,不小心成了"剩"一代。
年少時幻想過的未來的美好生活,童話里見到過的完美的另一半,我們還記得。電視劇小說里那些情比金堅,山盟海誓,我們也還期待著。還有好多被成人社會附加上的條件--車子、房子、票子。
單純或者複雜,一無所有又或者應有盡有,這是一個個無止盡的抉擇。
當婚姻成了一個目標,誰還知道"幸福"究竟是什麼形狀的?
相親,你究竟在一次次接近夢想還是錯過夢想?
反思現今中國的新單身浪潮

故事背景

建國以來中國一共出現了4次單身浪潮,分別在1950年第一部《婚姻法》頒布後,70年代末知識青年返城後,90年代前後《婚姻法》將"感情破裂"等難以量化定性的指標作為離婚的合理理由之後,第四次,便是21世紀初到現在的剩男剩女現象大爆發。
在單身大軍中,適齡未婚的狹義"剩男剩女"只是其中一部分,還有很大一部分單身人群是經歷過婚姻但由於種種原因結束婚姻的人群。
這些人群的出現,首先有物質層面的客觀因素影響,例如生活壓力、城市生活成本、房價、婚姻成本等等,但從更深層次而言,是人們的自我認識,世界觀以及對待愛情與婚姻的態度在改變。尤以女性為最明顯。
古代中國是典型的封建男權社會,男尊女卑,女性在婚姻愛情上完全沒有自主的權利,一夫多妻現象普遍存在,第一部《婚姻法》的出台明確提出了"一夫一妻"是唯一合法的婚姻體制,邁出了在婚姻上男女平權的第一步。到了90年代初,改革開放的浪潮加之《婚姻法》對離婚合理理由的寬限,使得一部分思想先進,才能出色的優秀女性有了掌控自己婚姻的主動權。到了21世紀的今天,現代女性已經完全脫離了過去需要男人才能生活的舊觀念,越來越多的知識女性不願為婚姻而婚姻,她們的理想是尋到自己的幸福。但現實社會中根深蒂固的認識與價值觀還是在四周左右著她們,尋找和等待或許是沒有盡頭的,但青春卻有限,一些人屈服於周遭的眼光,最終還是在權衡各種現實條件之下結束了自己的單身生活,放棄了最初對於幸福的界定,退而求其次甚至更次之。而這種"退讓"或者"捨棄"又可能在不久之後成為婚姻破滅的導火索,因為很多人不得不屈服於現實,卻永遠難以安於現實。
新單身浪潮,正是現代人在理想和現實之間不斷權衡與掙扎的結果。
觸及一線城市外來青年的隱痛
京滬廣,多少人背著夢想來到這些城市,追逐所謂的夢想,最後燒盡青春,卻只能轉身離開。在家鄉的朋友們,卻已經是老婆孩子熱炕頭。在這些城市漂泊的人,正如里爾克的《天鵝》里說的:累贅於尚未完成的事物,如捆似綁地前行,此生涯之艱苦……每每看到庸碌的生活和捷運上疲憊的臉,我想生活和愛情對於我們大部分的人應該是--執迷於尚未展開的圖卷,殊不知命運早已草就。
可悲嗎?後悔嗎?相信每一個城市中的青年都會在一個人的時候,夜深人靜的時候,孤獨絕望的時候,想過這兩個問題。
家人更是免不了為此擔心:工作一事無成,年紀就這么耽誤了,以後一個人孤獨終老,連生病都無人照料,拖著病得昏昏沉沉的身體,還要自己掛號排隊看醫生……多么灰暗的畫面,想想都很杯具。
當孤身一人飄在這個城市的絕望,淹沒了夢想的時候,抓著青春的尾巴,我們不免開始盤算,回家還是留在這個城市?一個人奮鬥還是找個人嫁了?就像戲裡鄒十一說的:女人對男人的渴望和對婚姻的焦慮與其說是因為年齡,不如說是因為覺悟--無法改變現狀的覺悟。女人忽然發現憑一己之力在這個世界奮鬥的孤獨和絕望,這時不論她多少歲,都是她向相親和婚姻投降的時刻。
被女生當做救命稻草抓在手中的男人,又是否那么可靠?還是一靠就塌的豆腐渣工程?又或者看清了女生目的的男人,又是否心甘情願被依靠?
沒有答案。作為平凡小人物,我們可能終此一生,也不過有這一次可著自己的心意、任性尋找那個對的人的時間。因此在相親中的我們,不免小心翼翼、三心二意、吹毛求疵,生怕費盡力氣,卻找到一個錯的人。
對於這齣戲,我沒有別的指望。我只希望大家看完這齣戲,能夠誠實的面對自己,對於自己做出的任何選擇都無悔,那也就夠了。至於這選擇是什麼,好不好,我想別人無權置喙,更沒有理由判斷。
畢竟,鞋子穿在你的腳上。

劇情簡介

鄒十一,河北人士,生於光棍節(11月11日),現居帝都,與海歸待業女青年程莜莜和劇務趙小樂合租一套三室一廳。幼稚園開始就有了懵懂的"初戀","早熟"程度令人驚嘆。可惜,二十多年過去了,眼看著周圍的同學、朋友都嫁作人婦,天天上網曬幸福,只剩下她一個人孤獨地為即將到來的三十一歲倒數。鄒十一終於繃不住了!在喋喋不休的爸媽、同學、海歸待業室友的鼓勵下,鄒十一決心跳出宅女的生活,義無反顧地投身到相親大潮中!
在絕望的邊緣依舊不放棄愛情理想主義的鄒十一,和以尋找高帥富為目標的相親達人程莜莜,與形形色色的"極品"男人輪番過招,一起上演了種種啼笑皆非的故事……理想的美好與現實的殘酷讓兩個人都感慨萬分,她們不禁羨慕起同在一個屋檐下年紀輕輕卻有個穩定戀愛關係的室友趙小樂來。誰知道,小樂卻不覺得這是幸福。她放棄了初戀男友李想,選擇沒有名分的跟著一個老男人,只因他能給她一套五環外的房子。
……
這就是她們必須面對的生活嗎?婚姻越來越像一場等價交換,愛情還有它存在的價值嗎?真的要:為了結婚而結婚?為了結婚而放棄愛情?為了結婚而選擇向現實低頭?
同一個屋檐下的三名女子,帶著截然不同的背景,有著截然不同的性格,崇尚不同的人生觀,她們能否都找到自己心中嚮往的那份幸福?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