鏡頭像自己的眼睛一樣 本書目錄
在國外輯一小川紳介:一個日本紀錄片人和一種紀錄精神的紀念
認識懷斯曼
梅索士和他的《推銷員》
“早上八點整”
懷斯曼的《公共住房》
和紀錄片有關的紐約
“電影論壇”:60年代紀錄片的節日
住在波士頓的懷斯曼
紐約,紀錄片的孤獨
朱麗和愛倫:兩位美國女性紀錄片人
哈佛,和紀錄片有關
狗眼
說漢語的人在美國做紀錄片
說說阿巴斯・基阿魯斯達米
和伊文思電影相遇
卡拉,那個得大獎的人
電影節上的“窮人”
柏林圍牆和柏林圍牆倒塌以後
懷斯曼,我的老英雄
“論壇”:柏林電影節的這道風景
在國內輯二
鏡頭像自己的眼睛一樣
錄像:“公家的”?“個人的”?
北京彈棉花的和拍彈棉花的人
看紀錄片方式
小蘇故事
兄弟“小武”
那個瘋狂說英語的人
“回家”路上的張元
“鐵路沿線”:我們視線以外的風景
走出電視盒子的紀錄片
數碼錄像(DV)1999
持DV機的手握在一起
《不快樂的不止一個》:王芬的影像日記
女性和DV攝像機
我自己輯三
1966:我的記憶和我的記錄
回到現場:我理解的一種紀錄片
我看我以前的紀錄片
拍攝“大棚”
虛構與記錄之間,擦肩而過
一個電影夢的記錄
《現場》:和紀錄方式有關的書
DV:一個人的影像
背景資料
(關於本書涉及的紀錄片名詞、紀錄片大師、部分紀錄片作品及國際紀錄片電影節簡介)
附錄
“真實電影”
“直接電影”
紀錄片創始人弗拉哈迪及其代表作
“飛翔的荷蘭人”伊文思
日本紀錄片的一座紀念碑:小川紳介
懷斯曼以日常生活記錄美國史詩
“直接電影”的一對創造者:梅索士兄弟
《三里�V:第二道防線的農民》
《提提卡荒唐劇》
《醫院》
《緬因州的貝爾法斯特》
《推銷員》
《缺失的肖像》
《八廓南街16號》
《彼岸》
《回到鳳凰橋》
《廣場》
《瘋狂英語》
《陰陽》
《老頭》
《北京彈匠》
《生活在別處》
《老人》
《婚事》
《鐵路沿線》
《不快樂的不止一個》
《流浪北京:最後的夢想者》
《四海為家》
《1966,我的紅衛兵時代》
《江湖》
日本山形國際紀錄片電影節
“真實電影節”
阿姆斯特丹國際紀錄片電影節
後記
鏡頭像自己的眼睛一樣 文章節選
鏡頭像自己的眼睛一樣
一個很年輕的人來找我,說自己在拍紀錄片,對象是公共住宅區裡的一些退休老頭,每天上午九十點提著小凳子自動聚到住宅區人行道上的某棵樹下,聊天;中午回家吃飯,然後又來,還是聊天,至下午五六點散去,一年四季,天天如此(颳大風下雨除外),像上班一樣。我不吃驚生活中的很多老人,是靠諸如此類的方式來打發他們的晚年,甚至我習以為常,經常匆匆從他們旁邊走過或駛過(騎車和坐車),幾乎從未回頭望過他們一眼,但現在,我很吃驚有一個人在用鏡頭對準他們,這個人只是二十歲出頭一點,女性,名字叫楊天乙,職業為演員,之前與影視有關的事是站在鏡頭前面,現在她端起攝像機,數碼式的“掌中寶”那種,然後照別人,身邊無錄音師、燈光師及助手,就她一人。
以前常碰到的拍紀錄片的場面至少在三人以上,用的是“正規”的攝像機“貝塔坎姆”,掌機者腰大膀圓,有旗桿一樣高舉著的話筒桿。一般人遠遠望見,都知道“電視台的人來了”。這些拍紀錄片的人,是在聚焦黃河、尋找偉人某某、守望一個悲歡離合的故事……,之後拍攝者帶著作品趕到研討會上探討如何記錄重大社會主題、怎樣把握紀錄片中的主客觀問題,等等。
而現在這個與電視台無關的人,端著自己的“掌中寶”,站在一群被我們的目光忽略掉的老頭旁邊,拍起來了。問她為什麼要拍,回答是自己也住在這個住宅區里,天天經過這裡,注意到了他們,有一天停下腳和他們聊天,發現他們非常有意思,就想拿鏡頭來拍他們。有意思的是,開頭楊天乙也是按照“電視台的做法”,找了台“專業”的“貝塔坎姆”和一個專業的攝像師,然後很“專業”地幹起來了,結果發現有的老頭被嚇得躲在一邊,有的面孔僵硬得像一塊生鐵,有的說話變成趙忠祥。後來她解散了她的“攝製組”,自己買了一台“掌中寶”,用“泡酒吧”的辦法和老頭邊玩邊拍起來了。我看過部分畫面素材,老頭們如我們的視線常常飄過的那種景觀:不規則地坐入行道上,屁股下有的是摺疊凳,有的是石頭,話題是有一搭沒一搭的:物價……香港回歸……十三大人選……劉老頭的病……張老頭的外孫女的對象……鏡頭也跟隨某個老頭回家,這是一個獨居老頭的家,鏡頭看他做飯,是孤老人為自己做的那種飯:現成的饅頭;兩個西紅柿炒一個雞蛋。以“專業”的眼光看,這些畫面素材技術上還有欠缺:畫面不夠穩當,錄音有時也不清晰,但卻可以清晰地感覺到一顆平常心在鏡頭後面。有一個畫面我一直難忘:鏡頭從老頭們背後拍過去,他們的前面是街,街上有腳踏車和汽車駛過,老頭們這時都無話,看著街。這個畫面素材持續10多分鐘沒有中斷,我在緊盯這10多分鐘畫面的觀看中,恍如自己巳身置於老頭們的這個“島”上,呆看著面前洶湧的激流……
又想起另一部已經完成的、名為《回到鳳凰橋》的紀錄片中的一個場景:夜裡,幾個從安徽農村來北京的“打工妹”,躺在被窩裡和“鏡頭”聊天(實際上是和把握鏡頭的那個聊天),聊到了她們的家鄉、父母、頭一次去照相館、一個家裡喜歡但自己愛不起來的家鄉小伙子。這種聊天的方式如女孩們躺在被窩裡說自己的私房話一樣。這樣的畫面令我們肯定鏡頭後面的那個人也是女性。的確,就是一位女性,她是李紅,年齡比鏡頭中的“打工妹”大不了幾歲。李紅我已認識好幾年,她倒“是電視台的人”,但本職工作是“串片”,即把別人做好的若干節目串連在一起供播出用。有時她會在一群談紀錄片的男性場合出現,但絕不發言,後來聽說她在拍自己的紀錄片了,都沒在意。兩年多過去,她約我去看她的樣片,看完,我的感覺是對我這個做紀錄片已有十年以上經驗的人是沉重一擊,其中可以舉出的例子就有剛剛說到的躺在被窩裡聊天的場面。李紅回答我,拍的時候,只是她一個人在工作,她是把攝像機擱在大腿上,一直開著機,眼睛是如平時聊天一樣望著對方;還有,一個冬天和一個夏天,她是住在這間小屋的,那幾個安徽無為的女孩管她叫姐姐。
季丹,還是個女的,她1987年畢業於北京師範大學中文系,歲數應該是過三十了,但她是一個國內紀錄片“圈子”里很少被提及的名字,雖然她已經涉及紀錄片工作有五年,並拍成作品若干,原因可能在她拒絕“入流”、甚至“露面”、或者“她是使用HI8家用攝像機、業餘的那一類”。雖然季丹她曾去日本留學,但好像教育背景與電影電視還是無關。她1993年回國,住在北京,至此開始一直做紀錄片。雖然絕大多數人不知道她究竟做了些什麼片子,但有人隱隱約約說起,她從1995年到1997年一直呆在西藏日喀則的一個村子裡,隨身帶著HI8攝像機,而且,她會藏語。
最近,季丹終於露出“冰山一角”,她和一些從前的朋友有了聯絡,說起她在西藏的收穫是,一直呆在一個村子裡,拍了二百五十多個小時的素材,現在剪出一部一戶西藏農民家庭故事的片子,名字叫《貢布的幸福生活》,長度80分鐘;還有一部也是同一村子的事,是村中老人的宗教集會,初定片名叫《去天國的路上》,片長55分鐘。這些工作剛剛做完。季丹說,她喜歡的是質樸的手法,表現的是普通人平凡的生活、以及對生活的態度和面對死亡的宗教信仰。這些大概都是季丹被人追問而“擠”出來的應付之詞,目前尚無人看過她的這兩部片子。聽到的竊竊私語是,這個女人,孤身一人帶著小機器在那地方一泡兩年,肯定有嚇人一跳的東西出手。
……
鏡頭像自己的眼睛一樣 作者介紹
吳文光:1956年10月出生於雲南。1974年中學畢業後到農村當 “知識青年”務農至1978年;1982年畢業於雲南大學中文系;做過中學教師、電視台記者、編輯。1988年至今,居住北京,拍攝紀錄片和寫作。紀錄片作品有:《流浪北京》、《1966,我們的紅衛兵時代》、《四海為家》、《江湖》;著作有:《流浪北京》、《革命現場1966》、《江湖報告》、《鏡頭像自己的眼睛一樣》;主編叢書:《現場》(天津社會科學院出版社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