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 版 社: 新星出版社
出版時間: 2009-1-1
內容簡介
《丹青賦》一文,是關於工筆仕女畫大師王叔暉先生的生平傳略。關於本文,作者蔣力先生有一段解說:
1988年,我寫出《丹青賦——王叔暉傳略》的初稿。1993年修改後,收入我的紀實文學作品集《變革中的文化潮》(中國和平出版社出版)。1997年,我又做了一次修訂後,將此文交《文藝報》,發表時的題目是《潔來潔去豈常人乎?——一代畫師王叔暉傳略》,內容則不及原文的三分之一。現在留在網上的基本都是這個版本的縮編,標題則只保留了後一半。此標題是編輯定的,前一半出自一副輓聯,後一半中的“一代畫師”不是我的提法。同年,我又將此文中的“西廂情愫”一章投寄天津的《藝術家》雜誌,1998年第三期發表時題為《一套震撼郵市的郵票》。前幾年看到某位女性美術理論家(我沒記住她的名字)的一本評述中國現代女畫家的專著,涉及到王叔暉時,幾乎通篇引用的都是我在《文藝報》上發表的文字。沒想到的是,2008年9月的一天,接到素不相識的《讀庫》主編張立憲先生的約稿電話。由此,引出這篇在我二十年前舊作基礎上第三次修訂的《丹青賦》。我很樂意做這件事,因為我知道,這是我對先生的一次新的再認識。所以,我也希望走進《讀庫》的是一個未做任何刪節的全本。
除這篇文章的全文外,本輯《讀庫》還刊發了王叔暉的若干代表作品,以及她從未公開發表的一些畫頁。這些作品,均是根據原作電分掃描,希望藉由我們的呈現,大家可以看出目前流行坊間的王先生作品與原作之間的差距。
《今夜我們說相聲》是一部電視專題片的文稿,選擇刊載在本輯《讀庫》中,是因為文中提到的幾段相聲,當年遭受禁播的命運。而這些重見天日的段落,又因為篇幅問題,未能在電視片中得以完整保留。
《斷章》是北島先生的回憶錄,記錄的是七十年代的歷史風雲和個人遭際,此前一些關於他個人的傳言,在這篇文章中一一得到澄清。建議大家看就此文後,去找北島老師的中篇小說《波動》(作者署名“趙振開”)來看看,那是我心目中最優秀的新時期小說。
《學子慕綏新》,寫的是風光一時又遭法辦的慕綏新的學生時代。作者余昌民老師是慕的大學同學,他在文中寫道:“如今國人已經不再把偉人看作神,但感興趣他們何以成為偉人;也不簡單地把罪人理解為鬼,而關心他們何以成為了罪人,否則成功就會被當作幻影,為官便會被視為畏途。從慕綏新的悲劇來看,橫亘將近三十年的空檔,看清因果關係很難,但越是這樣,越需要重視它的警世意義。我和所有的庶民百姓一樣痛恨貪官,在一種情況下我更多幾回扼腕嘆息,那就是我深知他本來具有出眾的智慧、魄力和雄心,卻偏偏不是走進天堂,而是下了地獄。”
《南方人物周刊》總編說:“人性地述寫一個問題人物,國內媒體少見。”
2006年1月27日,美國西聯國際匯款公司正式宣布停止電報業務,這標誌著電報在美國徹底進入歷史。讓人感慨的是,因為幾乎沒人使用電報了,這條公告一直到一周后才被人注意到。
電報在中國也是慘澹經營,到2008年,全國只保留了八個電報中心,電報也已基本淡出了我們的生活。斯事已逝,現在回想當年電報的輝煌以及輝煌背後的種種故事,叫人不勝感慨,馬伯庸遂成就此鴻篇巨製,聊作紀念。而這些電報八卦,又與中國近代史緊密相連。
目錄
丹青賦 王叔暉傳略
王叔暉作品選
今夜我們說相聲
斷章
學子慕綏新
暗地機關人不見 近代中國電報八卦
從1986年的視窗望出去
八美千嬌
西晉滅吳
你好,末日
聲音
書摘插圖
丹青賦 王叔暉傳略
1984年的中央美術學院,地處京城鬧市王府井東側的帥府園,與現在的望京新址相比,說是逼仄一點不為過。這年四月里的一天,美院建系時間最短的連環畫系(後改為民間美術系,幾年後取消)舉辦了一次別致的教學活動,活動內容是放映北京科影廠新近攝製的影片《王叔暉工筆人物畫》。放映之前,當時的系副主任、主持該項活動的版畫家楊先讓教授講了這樣幾句充滿感情和敬意的話:
王叔暉先生是我國著名的女畫家,她的作品將載入美術史冊。我們這一輩人都是她看著長大的。……一個畫家形成風格容易,想在自己已有風格的基礎上繼續創新是很難的,王叔暉的可貴之處就正在於這一點。
在學生們的掌聲中,王叔暉起身向大家致意。學生們發現,被楊教授如此推崇的畫家竟是一個矮矮瘦瘦的小老太太。
與王叔暉先生共事多年的畫家、後來成為國際藝苑假日酒店董事長的劉迅曾在一篇文章中這樣歸納王叔暉留給他的印象:
我總覺得這樣一位值得尊敬的女畫家,要用幾句話概括地說出來是不可能的。但她的一個最重要的特點卻深深印入我的腦海里,這就是:她對於任何事都是那樣嚴肅、認真,一絲不苟。
在王叔暉先生的追悼會上,有一副對聯這樣寫道:
將普及者提高將提高者普及善始善終真同道也
為紅花之綠葉 為綠葉之紅花 潔來潔去豈常人乎
聯名敬獻這副輓聯的八位畫家都是王叔暉的同事,他們是:姚奎、張廣、徐淦、王里、許全群、徐希、林鍇、江熒。
1988年,先生去世三周年忌日前,我填有《水龍吟》以作紀念,詞曰:
一生毫素相陪,嫦娥寂寞圖中見。銀輝月涌,蝶飛梁祝,西廂輕嘆。偏愛晴雯,木蘭銳氣,紅樓唱晚。算巾幗英豪,古來無幾,堪稱是,知肝膽。
寄意千秋共此,寫詩魂,男兒難辨。不須潑彩,凝眸顰處,風華盡染。未識閒愁,惜春當即,夢弦驚斷。更無人續筆,臨窗把盞,了東籬願。
王叔暉,浙江紹興人,生於1912年,病逝於1985年。她畢生孜孜以求,探索工筆畫藝,作畫題材以古代仕女為主,其作品計有連環畫《孔雀東南飛》、《梁山伯與祝英台》、《生死牌》、《楊門女將》及單幅人物畫王昭君、李清照、花木蘭等,或為中國歷史上的傑出女性,或為古代文學作品中有個性的女性。晚年以《紅樓夢》人物創作為主。其代表作《西廂記》所贏得的聲譽遠遠超出了國界,她為我國工筆畫的發展做出了卓越的貢獻。叔暉先生晚年深居簡出,閉門作畫,極少應酬。關於她的身世、性格和從藝經歷,見諸文字的材料並不多,已經刊布的文字中亦有疏漏或失實。筆者隨先生左右二十餘年,願藉此文勾勒出她繪畫生涯的一個輪廊,奉獻給喜愛她作品的讀者,亦慰先生在天之靈。
少年奇志
這是一家南方人,準確地說,祖籍為浙江紹興。紹興古稱山陰,歷史上孕育了難以計數的文化名人,但王叔暉卻與紹興無緣。清鹹豐年間,一個王姓老頭帶著五個兒子離開紹興北上,落腳京城。老頭自己做玉工,兒子們的職業各有不同。大兒子在吏部當書吏,二兒子因故被老頭打了一頓,從此不再姓王,改成了姓玉。據說最有出息的三兒子,十七歲就在玉蝶館寫字,專門負責黃綾裱折的謄寫,字寫得確實漂亮,也曾因這筆漂亮的字而飛黃騰達。四兒子在一金姓人家學徒,幫助主人捶金頁子,一副金頁子捶好,可得兩個燒餅四兩醬牛肉。其實最有出息的還是五兒子,他是王家幾輩人中唯一開了洋葷的一個——遠涉重洋,留學德國,與詹天佑同學,專學鐵路建築,回國後協助詹天佑,一起設計了著名的京張鐵路。
民國初年,王家的三兒子和四兒子跑到天津,開辦了天津第一座浴池——華園大澡堂,男部女部餐館應有盡有,老三做了經理。次年,老四得一女兒,這就是王叔暉。從出生之日起,她在天津住了九年。
生不逢時,動盪的歲月在王叔暉幼小的心靈上留下了深深的印痕。民國六年夏天,一場有史以來罕見的大水淹了天津城。那天她正在日租界內自己家的院子裡玩兒,忽而發現,地上的磚縫滋滋地往外冒水。她覺得很有趣兒,找了幾個煤球,蹲在那裡塞磚縫。塞了這一處,水從另一處又冒出來,她忙不迭又去堵另一處,忽而發現幾乎每條磚縫都在往外漾水了。這時,家裡的廚師買菜回來,一見此狀,夾起她就往屋裡跑,徑直奔上二樓。到了樓上,從窗戶往外探頭一看,水已淹沒了地面。三天以後,三大爺派來的一條船直接劃到窗前,把她接走送到了華園。
也是在這年,王叔暉進了天津競存國小,度過了她此生中僅有的為時兩年半的學生生涯。
按規範的標準來要求,不能說王叔暉是一個好學生,但幾十年後成為畫家的她,卻時常回憶起那段當學生的歲月。
教室里的第一排有一把紅椅子,最後一排有一把黑椅子,學習成績最好的學生坐紅椅子,成績最差的坐黑椅子。王叔暉曾因成績突出而坐上了紅椅子,她發現坐這裡離老師很近,於是就偷偷給老師畫像。沒想到被老師發覺,罰到最後一排坐黑椅子去了。
這期間,父親很少問及她的學業,因為他在家的時候本來就不多。民國五年,他就任甘肅皮毛局局長,民國九年,應江西省長楊繼高和督軍陳光遠之邀,任江西菸酒工業局局長,三大爺則當上了江西稅務局局長。哥兒倆一起南下,也帶上了王叔暉。把女兒帶在身邊,不過是略表一點親情,其時,父親已玩樂成性,又娶了一房年輕貌美的姨太太。他的官做了不到三年便被免職,隨三哥來到北京。
到了京城的王叔暉沒有因不能上學而感到痛苦,十二歲的孩子看重的不是課堂和老師,更願意無拘無束地玩兒。經常在一起玩兒的是她的弟弟和兩個叔伯兄弟,那兩個兄弟喜歡京劇,其中一個作為票友,曾為京劇老生名角余叔岩操過琴。他們影響著小叔暉也愛上了京劇,以至於有一段時間裡她見到有眼兒的東西就想吹,見到有弦兒的東西就想拉,甚而動了報考戲班子的念頭。為此,她一人躲在家中後院獨自練功,還挖了一個大坑,在腿上綁上了沙袋,從坑裡往上跳。她幻想著將來能成為一個名角,也幻想著身輕如燕,出外劫富濟貧。
家裡的大人發現了她的動機,明確表示,不允許她去唱戲。那個練功的火坑也被填掉,徹底毀滅了她小小的心愿。
怕她外出淘氣的大人,索性沒收了她的鞋,給她剃了光頭,讓她在床上學女紅。她困在床上,僅有的幾本書翻來覆去地看,最後真可以倒背如流廠。除了背書,她鼓搗箇舊相機,竟學起照相來,對著人物和景物,她忽然想起了上學時的愛好:畫畫。於是,她看著窗外雪後的景致,饒有興趣地摹畫起來。家裡米了客人,她便在一邊偷偷描摹客人的服飾。家裡人看到她的畫,都覺得畫得還挺像。一日,有位客人發現了正在畫畫的她,仔細審視了一番她的“作品”,鄭重地向她父母建議:送這孩子去學畫吧,或許將來會有出息。
就這樣,十五歲的王叔暉由二姐夫的弟弟、日後頗有名氣的畫家吳光宇介紹,進了中國畫學研究會。入會時她帶去的是一張臨摹的作品。
中國畫學研究會始建於1920年,是在當時的北洋政府總統徐世昌的支持下,用日本退還的部分“庚子賠款”創建的,研究會的會長和副會長分別是金北樓和周肇祥,會址設在中山公園“來今雨軒”東側。王叔暉入會時,金北樓已逝,周先生升任會長。周肇祥,字養庵,清末舉人,晚年擔任北京古物研究所(現故宮博物院的一部分)所長,是京津畫派的領袖人物。那時每個月有六次例會,屆時,學員們帶來畫稿,請研究會的評議、講師等先生們指教。周會長仗職務之便,時常從陳列所借出一些古畫,讓研究會的學員臨摹。王叔暉從這時起開始看到一些歷代名畫珍品,並有幸帶回家去認真臨摹。
研究會匯集了身居京城的一批畫家,眾多文人聚於一處,切磋技藝者有之,相輕相蔑者亦有之,這種相輕相蔑對同輩中的佼佼者和後學者及女性尤甚。所幸,一位名叫孫誦昭的女畫家對王叔暉格外賞識,才使她免遭更多的白眼。孫先生出身書香門第,自幼讀文史,亦通琴棋,曾在京城女子師範大學等數所高等學府任教,並在研究會任評議。解放後她任職於中央文史館和北京畫院,1968年去世,享年九十高齡。孫先生長於花卉和書法,但留下來的作品數量有限,我只見過各一,倒是所書內容給我印象更深:“虛室絕塵想,良晨入奇懷”,非凡人之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