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謀略論》](/img/3/ae2/nBnauM3XyQDO1ITM5IDO4UTM0ITM2QTO2czMwADMwAzMxAzLygzLwgzLt92YucmbvRWdo5Cd0FmLzE2LvoDc0RHa.jpg)
基本信息
·出版社:軍事科學出版社·頁碼:595 頁
·出版日期:2003年
·ISBN:7801375785
·條形碼:9787801375780
·包裝版本:1版
·裝幀:精裝
·開本:32
·中文:中文
·叢書名:謀略叢書
內容簡介
對謀略的研究,我們有著悠久的歷史和豐富的遺產,這方面的著作汗牛充棟。我們不難發現,前人對謀略的研究,一是多集中在軍事領域。列舉謀略事例,言必稱戰爭和軍隊。當然,戰爭的對抗性、激烈性、殘酷性決定著它是謀略生成的重要的發源地。但是,隨著人類社會的發展,競爭領域更加廣闊和複雜,在許多領域,只靠對軍事謀略的借用和闡發已遠不能適應需要。通過借鑑和嫁接,在各行各業、各個層次和範圍形成各具特色的謀略群,是現代社會發展的必然趨勢。作者簡介
柴宇球,1952年生,江蘇沭陽人。1968年入伍,少將軍銜。現任南京陸軍指揮學院副院長,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軍事科學學會常務理事,中國國際戰略學會高級研究員。歷任軍作訓處副處長、步兵團長、教導團長,總參軍研室研究員、副主任、主任。1986年畢業於國防大學。工作之餘即興為文。他編著的《謀略論》、《謀略庫》、《謀略家》、《毛澤東大智謀》、《軍事領導學》分別獲全國圖書評選多項獎。他發表的數百篇學術論文和軍事隨筆,多次獲大軍區以上單位特等獎、一等獎。目錄
淵源論第一章 謀略的歷史源頭
一、詞義考索
二、本能“謀略”
三、單向謀略
四、抗爭謀略
五、生存謀略
第二章 謀略的歷史作用
一、政治上強大的凝聚力
二、經濟上巨大的生產力
三、軍事上無形的戰鬥力
四、外交上靈活的多變力
五、治國上穩定的控制力
第三章 謀略的歷史必然
一、古代謀略方式的特徵
二、從謀士向智囊團的發展
三、從人腦走向人機結合
四、謀略由非程式性逐步轉向程式性
五、謀咯由不獨立型逐步轉向獨立型
六、謀略從重質到質、量並重
七、當代謀略發展大趨勢
第四章 謀士的歷史地位
一、歷代謀士的社會作用
二、歷代帝王對謀士的使用
三、歷代謀士的人格特徵
第五章 謀略的東方之祖
一、韜晦待機
二、恩威並施
三、先謀後事
四、不守一術
五、尚禮而治
六、分而治之
第六章 政略的百世之師
一、倡正名
二、舉中庸
三、施仁政
四、講博愛
五、用賢才
六、重禮教
第七章 統御的不朽之術
一、柔勝論
二、無為論
三、愚治論
四、民本論
五、嗇儉論
六、教化論
七、轉化論
第八章 治國的根本大法
一、立法緣起
二、立法根據
三、立法原則
四、執法準繩
五、以法教心
六、輔以術勢
第九章 人類兵學的聖典
一、現代意義
二、謀略意義
三、百科意義
第十章 西方謀略思想精要
一、理性精神
二、法律制度
三、宗教信仰
四、利益觀念
五、開拓意識
第十一章 謀略百家縱橫
機理論
第十二章 謀略的哲學基礎
一、謀略的哲學淵源
二、謀咯辯證思維之源
三、謀略哲學思維的拓展
四、謀略與倫理價值觀
五、現代哲學與謀略
六、謀略方式的生機與挑戰
第十三章 哲學·思維·謀略
一、現代思維與現代謀略
二、現代哲學與現代思維
三、謀略思維方式的變革
第十四章 謀略的思維過程
一、謀略思維的源泉
二、謀略思維的方法
三、謀略思維的精髓
第十五章 謀略的心理規律
一、謀略的心理基礎
二、謀略的心理特徵
三、謀略的心理過程
四、謀略的心理原則
五、謀略的心理規律
六、謀略的心理藝術
七、謀略的心理障礙
第十六章 謀略的一般原則
一、利益原則
二、變化原則
三、整體原則
四、周密原則
五、慎重原則
六、奇勝原則
第十七章 謀略的不衰之謎
結構論
藝術論
素養論
……
序言
希望自己具有深謀遠慮的本領,無論是血氣方剛的青年還是年過半百的長者,都是夢寐以求的。達此目的的根本途徑是學習、實踐、總結、提高。而後是再學習、再實踐的循環往復,不斷實現新的飛躍。在過去的年代裡,人們認為,“知識就是力量”。深謀遠慮的本事,主要來源於廣博的知識。在信息和知識都以指數形式急速發展的今天,人們意識到,知識只有轉化為智慧才有價值,智慧比知識更重要,“智慧就是財富”。然而,當我們進一步研究時就可發現,智與謀仍有一定距離。過人的智慧只有轉化為實用的計謀才有意義。識、智、謀的相互關係,其實人們早已用生動的語言表述得明明白白,“識多才能智廣”,“足智方能多謀”。學識上孤陋寡聞,智力上平平庸庸,是不可能想出什麼奇謀妙計的。“長識”、“添智”也不等同於“增謀”,謀略有其自身固有的生成和發展變化的規律,只有下功夫研究才能把握,下功夫實踐才能運用自如。
對謀略的研究,我們有著悠久的歷史和豐富的遺產,這方面的著作汗牛充棟。我們不難發現,前人對謀略的研究,一是多集中在軍事領域。列舉謀略事例,言必稱戰爭和軍隊。當然,戰爭的對抗性、激烈性、殘酷性決定著它是謀略生成的重要的發源地。但是,隨著人類社會的發展,競爭領域更加廣闊和複雜,在許多領域,只靠對軍事謀略的借用和闡發已遠不能適應需要。通過借鑑和嫁接,在各行各業、各個層次和範圍形成各具特色的謀略群,是現代社會發展的必然趨勢。
文摘
層次性。謀略具有全局性特點,而全局的範圍是有大小之分的。任何系統,都可以被看作是一個全局。所謂系統,是具有一定功能的、由互相作用的若干元素組成的複合體。系統是有層次的,有大系統,小系統;有母系統,子系統。相對應於不同層次的系統,就有不同層次的謀略,就要體現不同層次的整體性。全局和局部的劃分是相對的,子系統的全局相對於母系統說來,只是後者的一個局部。局部應該服從全局,因此,考慮制定下一層次的謀略時,應該同上一層次的戰略要求相符合,而不能相背離。現代謀略尤其必須高度重視堅持整體性原則。一個現代謀略家如同一個樂隊指揮,他並不需要經常練習並演奏樂隊的各種樂器,他的職責是指揮全樂隊的各個演奏員,讓大家密切配合奏出感情豐富、意境深遠的和諧樂曲。堅持整體性原則在古代社會常常並不顯得怎么突出,而在現代社會卻變得越來越重要了。這是由於現代社會不同於古代社會的特點所決定的。首先,現代社會活動越來越複雜了。現代社會已從小生產發展到社會化大生產。社會化大生產下的經濟,已不是以生產為單一內容了,而是一個包括市場需求、發展規劃、科學研究、技術開發、產品研製、工廠生產、包裝運輸、批發零售、市場服務等等環節的複雜的動態大系統。其中每個環節都有它的重要意義,一環脫節,便會導致整個活動的中斷;影響整體的謀劃。因此,從巨觀來說,必須有一個合理的整體性謀劃,把大經濟活動有機地組織起來。其次,社會活動越來越多變了。古代社會,科學與生產脫節,技術的進步憑經驗的世代積累,整個社會發展緩慢,往往習慣於按因襲的成規辦事,從整體上把握謀略的重要性顯得不如現代突出。現代社會則是科學、技術、生產緊密聯繫,經濟發展迅速,節奏不斷加快。科學發現、發明到形成社會生產力的周期越來越短;機器設備和工業產品的更新率大大加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