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子·秋水》

《莊子·秋水》

莊子(約前369年—前286年),名周,戰國中期蒙(今河南商丘縣東北)人。是戰國時期著名的思想家和文學家,也是道家的代表人物。他嘗為漆園吏,但不久辭去,不願與統治者合作。《莊子》現存33篇,包括內篇7篇,外篇15篇,雜篇11篇。莊子散文在先秦散文中具有獨特的風格。《莊子·秋水》想像豐富,氣勢磅礴,浪漫主義色彩濃厚。《秋水》具有強烈的文學色彩。文章一開頭,作者用“秋水時至……不辯牛馬”寥寥二十二個字,就把漲水時那種洶湧澎湃、氣象萬千而又浩淼無邊的壯闊景象毫不費力地描繪了出來,給讀者以不盡的吟味。文章的形象寫得十分生動,寫黃河,則浩浩蕩蕩,奔騰澎湃,氣魄雄偉;寫北海,則渺茫空曠,無邊無際,意境開闊;寫河神,則有喜有嘆,逼真傳神,使人如聞其聲,如見其人。

莊子思想

1、主張“天道無為”的思想
附:《莊子釣於濮水》
莊子釣於濮水。楚王使大夫二人往先焉,曰:“願以境內累矣!”莊子持竿

《莊子·秋水》《莊子·秋水》
不顧,曰:“吾聞楚有神龜,死已三千歲矣。王巾笥而藏之廟堂之上。此龜者,寧其死為留骨而貴乎?寧其生而曳尾於塗中乎?”二大夫曰:“寧生而曳尾塗中。”莊子曰:“往矣!吾將曳尾於塗中。”(楚王派出兩位高級官員,,到宋國聘請莊子去楚國做官。濮水岸邊,蒹葭深處,他們找到莊子,忙說:“恭喜!恭喜!敝國楚王有旨,要以朝政煩勞莊先生啦。請吧。”莊子坐持釣竿,眼盯浮子,也不回頭,只淡淡說:“我聽說貴國的御苑養過一隻靈龜,三千歲啦,前不久死了。楚王吩咐,用白綢裹遺骨,隆重殮入寶箱,榮哀備至,供在廟堂之上。構想你們兩位就是這隻靈龜,此時此刻會怎樣想?是甘願死去,遺留尊貴的骨甲,享受崇拜的香火呢?還是寧肯苟活,拖著尾巴,爬行在污泥中呢?”兩位官員陪笑:“當然寧肯苟活,拖著尾巴,爬行在污泥中。”莊子說:“請回你們楚國去吧。我可要拖尾巴爬污泥去啦,恕不奉陪。”)
2、持有相對主義的認識論
附:《鯤化為鵬》
北冥有魚,其名為鯤。鯤之大,不知其幾千里也。化而為鳥,其名為鵬。鵬之背,不知其幾千里也。怒而飛,其翼若垂天之雲。是鳥也,海運則將徙於南冥。南冥者,天池也。
“鵬之徙於南冥也,水擊三千里,摶扶搖而上者九萬里,去以六月息者也。”(北海有條魚,它的名字叫做鯤。鯤的巨大,不知道它有幾千里。變化成為鳥,它的名字叫做鵬。鵬的背脊,不知道它有幾千里,振翅飛翔起來,它的翅膀象掛在天空的雲彩。 大鵬遷移到南海去的時候,翅膀在水面上拍擊,激起的水浪達三千里遠,然後趁著上升的巨大鏇風飛上九萬里的高空,離開北海,用六個月的時間飛到南海才休息。)
3、主張無條件的精神自由
附:《鼓盆而歌》
莊子妻死,惠子吊之,莊子則方箕踞鼓盆而歌。惠子曰:“與人居,長子、老、身死,不哭亦足矣,又鼓盆而歌,不亦甚乎!”莊子曰:“不然。是其始死也,我獨何能無概!”(回到家不到一年,莊子的妻子就病死了。好朋友惠子前來弔唁,見莊子正盤腿坐地,鼓盆而歌。惠於責問道:“人家與你夫妻一場,為你生子、養老、持家。如今去世了,你不哭亦足矣,還鼓盆而歌,豈不太過份、太不近人情了嗎?”莊子說:“不是這意思。她剛死時,我怎會獨獨不感悲傷呢?思前想後,我才發現自己仍是凡夫俗,不明生死之理,不通天地之道。如此想來,也就不感悲傷了。”)

莊子其人其書

莊子,名周(約公元前369年---約前286年),戰國時哲學家,散文家,宋國蒙人。曾任蒙漆園吏,但不久辭去。《史記》上說,“楚威王聞莊周賢,使使厚幣迎之,許以為相”,可莊周並未

《莊子·秋水》《莊子·秋水》
接受,“寧遊戲污瀆之中自快,無為有國者所羈”,終身不仕。
莊周一生貧困,他身居陋巷,常向人借糧,自織草鞋,穿粗布衣和破鞋子,甘願閒居獨處。他繼承並發揚了老子思想,和老子同是道家學派的代表人物,世稱老莊。莊子認為世間一切事物並無本質區別,無論大小、貴賤、壽夭、生死、善惡、得失、榮辱都是相對的。
《莊子》,道家經典之一,共三十三篇,其中內篇七,外篇十五,雜篇十一。一般認為,內篇是莊周自著,外篇、雜篇是莊周的門徒所著。《莊子》一書,風格獨特,它把深奧玄妙的哲理與生動具體的想像融於一爐;它想像豐富,構思奇特,語言豐富,善於對事物進行極細緻、生動的描繪。魯迅先生曾稱讚他的文章說“汪洋辟闔,儀態萬方”。書中的寓言很多。

莊子·秋水附譯文

《莊子·秋水》《莊子·秋水》
秋天的洪水隨著季節漲起來了,千百條水流注入黃河。水面寬闊,兩岸、洲島之間,不能辨別牛馬。當時黃河神河伯自己十分欣喜,以為天下的美景全集中在自己這裡了。順著流水往東走,到了北海,臉朝東望去,看不到水的盡頭。自此河伯才掉轉臉來,抬頭看著海神若嘆息道:“有句俗話說,‘聽到了許多道理,就以為沒有人比得上自己’,這是說我呀。而況我曾經聽說有人小看孔仲尼的見聞、輕視伯夷的義行,開始我還不相信;如今我有機會看見您的大海難以窮盡,我如果不到您的面前來,那就真的危險了,我會永遠被明白大道理的人所譏笑。”
四、 思考:
這篇文章的寓意是什麼?
五、 釋難:
(1)、古今異義詞:
百川灌河 特指黃河。 今泛指河流。
至於北海 到達。 今指達到某種程度,或表另提一事。
始鏇其面目 臉。 今指臉的形狀,人的相貌。
長見笑於大方之家 深明大道的人。今義①不吝嗇;②自然,不拘束,不俗氣。
(2)、詞性活用:
秋水時至(名作狀,按時
順流而東行(名作狀,向東)
東面而視(名作動,面朝)
少仲尼之聞,而輕伯夷之義(形作意動)
(3)、特殊句式(並在課文中找出例句, 譯成現代漢語):
聞道百(定語後置)
以為莫己若(賓語前置)
我之謂也(賓語前置)
吾非至於子之門,則殆矣(否定的判斷句)
吾長見笑於大方之家(被動句)
六、成語識記:
•望洋興嘆:本義指在偉大的事物面前感嘆自己的微小,今多比喻想做一件事而又無能為力,無可奈何。
•貽笑大方(見笑大方/大方之家/方家):被有學問或內行的人所恥笑。
七、 集體朗讀,小歸納:
(1)、河伯在什麼情況下“欣然自喜”――不辯牛馬
(2)、河伯見了北海為何“望洋向若而嘆”――不見水端
(3)、河伯為何自認會“長見笑於大方之家”――睹子之難窮
是很有限的,只有經過的別人的比較,才能顯示出自己的不足。如果盲目驕傲自大,就難免會貽笑大方。下述觀點均可:
人貴有自知之明
個人的見識是很有限的
謙受益,滿遭損
自大源於無知
知恥近乎勇
克服主觀性防止片面性

九補充相關文言段子

(續前)北海若曰:“井蛙不可以語于海者,拘於虛也;夏蟲不可以語於冰者,篤於時也;曲士不可以語於道者,束於教也。今爾出於崖涘,觀於大海,乃知爾醜,爾將可與語大理矣。天下之水,莫大于海,萬川歸之,不知何時止而不盈;尾閭泄之,不知何時已而不虛;春秋不變,水旱不知。(北海神若說:“對井裡的蛙不可與它談論關於海的事情,是由於它的眼界受著狹小居處的局限;對夏天生死的蟲子不可與它談論關於冰雪的事情,是由於它的眼界受著時令的制約;對見識淺陋的人不可與他談論關於大的道理,是由於他的眼界受著所受教育的束縛。如今你從河岸間奔流而來,觀看到大海,才知道你的淺陋,這就可以與你談論大道理了。天下的水,沒有比海更大的了。萬千條江河歸向大海,不知什麼時候停止,可它不滿盈;尾閭排泄它,不知什麼時候停止,可它不虛空;春天、秋天它沒有變化,洪水、大旱它不知道。)

附:《莊子•秋水•惠子相梁》
惠子相梁,莊子往見之。或謂惠子曰:“莊子來,欲代子相。”於是惠子恐,搜於國中,三日三夜。莊子往見之,曰:“南方有鳥,其名鵷,子知之乎?夫鵷鶵,發於南海而飛於北海;非梧桐不止,非練實不食,非醴泉不飲。於是,鴟得腐鼠,鵷鶵過之,仰而視之曰:‘嚇!’今子欲以子之梁國而嚇我邪?”
註:惠子:惠施,在魏國(梁)為相。 鵷鶵:yuānchú鳳凰。 練實:竹米。
醴泉:甘美的泉水。 鴟:chī貓頭鷹。 嚇:擬聲詞。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