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荔支嘆》

基本信息

【作品名稱】《荔支嘆》

【創作年代】北宋

【作者姓名】蘇軾

【文學體裁】七言古詩

作品原文

荔支嘆

十里一置飛塵灰⑴,五里一堠兵火催⑵。

顛坑仆谷相枕藉⑶,知是荔支龍眼來⑷。

飛車跨山鶻橫海⑸,風枝露葉如新采⑹。

宮中美人一破顏⑺,驚塵濺血流千載。

永元荔支來交州⑻,天寶歲貢取之涪⑼。

至今欲食林甫肉,無人舉觴酹伯游⑽。

我願天公憐赤子⑾,莫生尤物為瘡痏⑿。

雨順風調百穀登,民不饑寒為上瑞⒀。

君不見武夷溪邊粟粒芽,前丁後蔡相籠加⒁。

爭新買寵各出意,今年斗品充官茶⒂。

吾君所乏豈此物,致養口體何陋耶⒃!

洛陽相君忠孝家⒄,可憐亦進姚黃花⒅。

作品注釋

⑴置:古代驛站。

⑵堠(hòu):古人驛道上記里程的土堆,這裡借指驛站。兵火催:形容任務急迫。

⑶顛坑:跌入土坑。仆谷:摔進山谷。仆,倒下。枕藉:一具屍體枕著另一具屍體,雜亂重疊。

⑷龍眼:桂圓的別稱。

⑸鶻(hú):一種兇猛的禽鳥,又叫隼,古時常刻在船上,此處借指快船。此句意思是為儘快送到荔支,不惜想盡種種方法。

⑹“風枝”句是說,抵京後的荔支枝葉上,還帶有原先的風露,新鮮得如同剛剛採摘下一般。

⑺宮中美人:指楊貴妃

⑻永元:漢和帝年號(89―104)。交州:古地名,今我國廣東,廣西及越南的一部分。

⑼天寶:唐玄宗的年號(742―756)。涪(fú):涪州,今重慶涪陵。作者自註:“漢永元中,交州進荔支,龍眼,十里一置,五里一堠,奔騰死亡,猛獸毒中之害者無數。唐羌,字伯游,為臨武長,上書言狀,和帝罷之。唐天寶中,蓋取涪州荔支,自子午谷路進入。”

⑽林甫,李林甫,唐天寶(742―756)年間任宰相,善諂媚求寵。觴(shāng),酒杯。

⑾赤子:原指嬰兒,引申為子民百姓。

⑿尤物:指荔支,也指下文提及的茶,牡丹。瘡痏(wěi):瘡疤,借指禍害。

⒀上瑞:最好的祥瑞。

⒁武夷:山名,在福建,著名產茶區。粟粒芽:茶名。茶芽嫩如粟粒,為武夷茶中的最上等品種。丁:指丁謂宋真宗時任參加政事,封晉國公。蔡:指蔡襄,字君謨,宋代大書法家,亦精通茶事。曾官知制誥,知開封府,知杭州。籠加:籠裝加封。作者自註:“大小龍茶,始於丁晉公,而成於蔡君謨、歐陽永叔聞君謨進小龍團,驚嘆曰:‘君謨,士人也,何至作此事邪?’”

⒂今年:指公元1095年(紹聖二年)。作者自註:“今年閩中監司乞進鬥茶,許之。”斗品:參加鬥茶的上品佳茗。宋人有賽茶習俗,稱之為“鬥茶”。官茶:進貢的茶葉。

⒃致養口體:奉養皇帝的口體之欲,滿足其物質享受。

⒄洛陽相君:指錢惟演,字希聖。曾以使用帶“同中書門下平章事”的官銜出任洛陽留守,故稱“洛陽相君”。他在洛陽首開選貢牡丹之例。作者自註:“洛陽貢花自錢惟演始。”忠孝家:錢惟演是吳越王錢俶之子。錢俶不戰而降宋,死後,宋太宗稱他“以忠孝保社稷”。故稱錢惟演是“忠孝人家”之弟。

⒅可憐:可惜,含有輕蔑之意。姚黃花:牡丹極品之一。據說是由姚姓人家培育出來的一種黃色牡丹,故稱。

作品簡析

這首七言古詩,作於公元1095年(哲宗紹聖二年),作者正被貶謫在廣東惠州。這首詩歷來被譽為“史詩”。作者雖在政治上屢遭打擊,但他忠於國家,即使在貶所也仍然關心現實,常常在詩中提出自己的政見,指陳得失,一顆赤子之心,是經常和人民的疾苦聯繫在一起的。

蘇軾由漢唐時代進貢荔支(荔枝)給人民造成的災難落筆,揭示了由於皇家的窮奢極欲,官吏媚上取寵,各地名產都得進貢的弊政,對宋代的茶貢,花貢,也作了深刻的諷刺。此詩寫得跌宕起伏,沉鬱頓挫,這種大合大開,似斷實連的結構,奔騰磅礴的筆勢,造成了強烈的藝術效果。

作者簡介

蘇軾(1037~1101)北宋文學家、書畫家。字子瞻,又字和仲,號東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人。公元1057年(宋仁宗嘉祐二年)與弟蘇轍同登進士,授福昌縣主簿、大理評事、簽書鳳翔府節度判官,召直史館。公元1079年(神宗元豐二年)知湖州時,以訕謗系御史台獄,次年貶黃州團練使,築室於東坡,自號東坡居士。公元1086年(哲宗元祐元年)還朝,為中書舍人,翰林學士,知制誥。公元1094年(紹聖元年),又被劾奏譏斥先朝,遠貶惠州、儋州。公元1100年(元符三年),始被召北歸,次年卒於常州。蘇軾詩、詞、文、書、畫皆工,是繼歐陽修之後北宋文壇的領袖人物。古文方面,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作為傑出的詞人,開闢了豪放詞風,同辛棄疾並稱“蘇辛”;在詩歌上,與黃庭堅並稱“蘇黃”;在書法方面,與黃庭堅米芾、蔡襄並稱“宋四家”。作品有《東坡七集》、《東坡樂府》等,今存《東坡全集》150卷。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