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提要
李敖說,這部《故適評傳,不該單是胡適之個人的評傳,它是時代的評傳,它是以胡適為主角之一的時代的評傳。所以,很可能的,許多人看了這部評傳會感到驚訝駭異,從正文來看,它可能是文學的,從腳註來看,它可能是歷史的;從夾縫來看,它可能是無孔不入、驚世駭俗的。
目錄
關於《胡適評傳》
楔子
一 可憐的縣太爺
二 可憐的小寡婦
三 半個台灣人
四 被擰肉的時代
五 “努力做徽駱駝”
六 “儂跟我來”
七 《競業旬報》
八 少年詩人
九 “無忘城下盟”
十 從逛窯子到上北京
點評與鑑賞
做為一個對方法訓練和史學訓練稍有所知的人、做為一個對新時代空氣稍曾呼吸的人,現在自告奮勇地做這件大工作。作者的目的不僅是"畫"胡適之的"像",並且還要畫這個時代的像,要畫出這個時代里的大舞台、畫出它的喜劇和悲劇、畫出劇里的主角和配角、畫出它的場地的布景、畫出布景後面的眾生相,也畫出戲台前面的千萬史眼睛。
本書分為關於《胡適評傳》、楔子、可憐的縣太爺、可憐的小寡婦、半個台灣人、被擰肉的時代、努力做徽駱駝、儂跟我來、《競業旬報》、少年詩人、無忘城下盟、從逛窯子到上北京等章節。《胡適評傳》並非詩化的、頗為好讀的書,與大眾的趣味也有一定的距離,它的意義恐怕更在方法論上。
作者在《關於胡適評傳》里有一句話,很有意思:"十多年來,我遍讀有關胡適的一切著作,深覺不過是兩類而已:一類近於酷評的(diatribe);一類是過度頌揚的(eulogy)。兩類共有的毛病,是不能用嚴格的方法去接觸史料、解釋史料。於是,旌旗開處,胡適一出場,喊打與叫好之聲此起彼落,胡適一方面被罵得天誅地滅,一方面又被捧得縮地戡天。結果呢,雙方的感情因素是滿足了,可惜被搬弄的卻不是真正的胡適之!"李敖的這段話,寫在1964年,距今已30餘年矣,讀來仍覺親切,可謂中肯之談。
作者簡介
李敖:(1935—)台灣當代學者,著名作家、評論家和歷史學家。祖籍吉林省扶餘縣,1935年生於哈爾濱,後遷居北京、上海等地。1949年舉家赴台,定居台中。1954年考入台灣大學法律系,未滿一年自動退學,鏇再考入歷史系。
1957年在《自由中國》發表《從讀說起》,引起胡適注意,後任蒙元史專家姚從吾助手,並考入台大歷史研究所。1961年11月於《文星》雜誌發表《老年人和棒子》,揭開六十年代台灣“中西文化論戰”的序幕。此後出任《文星》總主筆。陸續發表《播種者胡適》、《給談中西文化的人看看》
1965年《文星》被迫停刊,遂靠經營舊電器維持生計。1970年因彭明敏出逃案而被軟禁,翌年被捕,判以10年徒刑,1976年減刑獲釋,擔任土木包工。1979年復出文壇,出版《獨白下的傳統》、《李敖文存》等。同年與台灣影星胡茵夢結婚,3個月後離婚。
1981年因蕭孟能控告其侵占案再度下獄。1982年出獄後陸續創辦《時代》系列雜誌,出版《千秋評論》、《萬歲評論》、《朝代評論》叢書,宣稱絕對反國民黨,絕不妥協。曾在1982—1983年間參與發起“批康(寧祥)”風潮,但並未參與黨外政治運動。
1991年創辦求是報,1993—1996年任東吳大學歷史系兼任特聘教師;1995—2000年擔任真相新聞網“李敖笑傲江湖”主持人;1997年舉辦義助慰安婦百件珍藏義賣會;1999—2000年,台灣第10任“總統”選舉期間被推選為新黨“總統”候選人;2000年擔任環球電視“挑戰李敖”主持人和台視“李敖脫口秀”主持人;2001年至今任中天新聞台“李敖大哥大”主持人;2000年,憑藉長篇歷史小說《北京法源寺》曾被提名角逐諾貝爾文學獎;2004年當選台北“立委”。
李敖是台灣知名的作家,也是著名的“黨外政論家”。因數度入獄而必然造成一種“給國民黨難堪的心度”。依此,1983年5月,台灣一批持有政見的知識分子投書《民主人》,支持李敖出任“黨外黨魁”,並競選第七任“總統”,稱他有足夠的影響及威望。他仗義執言,打抱不平的正義精神,深受各界人們的敬佩,甚至把他捧為崇拜的偶像。
李敖生平以嬉笑怒罵為己任,而且確有深厚學問護身,自譽為百年來中國人寫白話文翹楚。著作甚多,主要以散文和評論文章為主,有《傳統下的獨白》、《胡適評傳》、《閩變研究與文星訟案》、《上下古今談》、《李敖文存》等;近年出版的有《李敖的情話》、《蔣介石研究文集》和《李敖回憶錄》、《李敖大全集》等100多本著作,被西方傳媒追捧為“中國近代最傑出的批評家”。經他抨擊罵過的形形色色的人超過3000餘人,在古今中外“罵史”上無人能望其項背。李敖前後共有九十六本書被禁,創下歷史記錄。
李敖主張以一國兩制方式實現兩岸和平統一,反對“台獨”,反對“公投制憲”,反對軍購。
書摘
蔡元培當進士前的七十天,孫逸仙西醫書院畢業前一百二十八天,一個濃眉大眼卻愁眉苦臉的壯漢,帶著十七條火腿、九十個皮蛋、四十支毛筆、兩壇紹興酒,在上海碼頭登了船。船的目的地是台灣——七十年前的台灣。這個五十二歲的壯漢當時從心眼裡討厭這次旅行。他本是江蘇的稅務督察,是江蘇撫憲剛毅的紅人,這次調差到台灣,完全是台灣巡撫邵友濂搞的鬼。剛毅想留住他,可是皇帝不準。所以,他硬著頭皮,只好上了船。在船上,他一肚子怨氣,和中國許多舊式文人一樣,一有怨氣,就寫詩:因緣不必問三生,聚散如萍卻有情。入世豈愁多險阻,知人翻恐負公卿。天風假我一帆便,海水誰澄萬里清?試看鄉村頒社肉,凡人作宰似陳平。他想到陳平作宰,為了覺得他的遭遇不公平,別人不派到“險阻”的地方去,為什麼單派他去?何況,他在上海還有老婆孩子,有他剛生下來六十四天的小兒子。“天風”並沒“假”他“一帆便”,船在海上搖了又搖,人在船上吐了又吐。總算熬過了三天,到了基隆。當時他還不大會寫這個地方的名字,在日記里,他竟寫做“基籠”。到台灣後兩個星期,他開始坐小火車,開始環島巡行,考核軍隊的訓練。他看了三十一個營、二十八個哨、兩個隊,西至澎湖,東至蘇澳,花了半年的時間,統統跑了一遍。他是認真的人,看到什麼就往上報什麼,結果害得別的官記大過,弄得“人緣”很差。而他自己,也累壞了,隨行的三個跟班的都在炎蒸瘴郁中病死了,他自己也得了風濕——二十二個月以後,他竟死在這個病上!巡視全島以後,他實在受不了了,他上呈文,自比做“牛馬”,說“牛馬”奔走疲乏,勢將倒斃於路,……主人聞之,當亦“惻然”。可是“主人”偏偏不“惻然”,不放他回大陸,把他改任為“台南鹽務總局提調”。這個差使,最使他哭笑不得,他想到他在江蘇是辦厘捐的,現在,又到台灣來辦鹽務,——全是“苛索民財”的勾當!他痛苦得很,他寫道:念生今之世,做候補人員借差煳口,非辦厘捐,即辦鹽務;唯以苛索民財為能事。口談聖賢道義,身為霸者罪人。縱徑逕自守,薪水之外,不染一塵,亦不過曲謹小廉,沾沾自足。計唯有託疾竟去,並原省棄之,退歸老鄉里,仍讀我書,庶不自失耳!他這種情緒,十足是一種耶穌時代討厭“稅吏”的情緒,他不高興做“稅吏”,何況他還是“候補人員”!其實,他的真心倒也不是“退歸老鄉里”,他的真心是想做“非候補人員”,想獨當一面。他屬意於“台 ……
文摘
第一章 適之何來
安徽績溪上莊有一胡姓人家。系當地茶商,大名鼎鼎的胡適即出自此胡姓人家,在“明經胡氏”的世系中為第四十二代。所謂“明經胡氏”,系指後唐時其先祖昌翼公曾以明經及進士第,所以後人將這一支稱為明經胡氏。但此說並無史冊可考,人們只知道胡氏近幾代人一直經營茶葉生意,後來還在上海開了一家名號“裕興泰”的茶葉店。績溪舊屬徽州。種茶、制墨、制漆、經商是民間主要的經濟支柱,胡氏一家也不例外。
胡適1891年12月17日(清光緒十七年十一月十七日)生於上海大東門外,原名嗣糜,學名洪騁,字希強。他的父親胡傳二十四歲時進學為秀才,執教鄉塾,後入仕途,曾任淞滬厘卡總巡、台東直隸知州,“能吏”而善文。因胡傳字鐵花,被後人尊稱為“鐵花公”或“鐵花先生”。母親馮順弟出身貧苦農家,為胡傳續弦之妻,年紀比丈夫小三十二歲,終年操持家務。胡適幼年時曾隨父去台灣,在台南、台東住了近三年時間,所以後來他有時自稱是“半個台灣人”。
1895年初,胡適隨母親回到績溪老家。這一年4月,在甲午海戰中遭到慘敗的清政府,被迫將台灣割讓給日本。台灣紳民群起反對,公請唐景崧為台灣民主國大總統。幫辦軍務劉永福為主軍大總統。胡傳奉命在台東負責後山防務,在日軍的猛烈進攻下,一直堅守到閨五月初三日始撤離。由於患腳氣病,先是左腳,不久雙腳都不能動了,不幸於農曆七朋三日在廈門故去。胡適在《四十自述》中,用崇敬讚嘆的口吻,說他的父親是“東亞第一個民主國的第一個犧牲者!”
後記
在現代文化史上,胡適是一位重量級的人物。早在五四時期,他就和陳獨秀等率先倡導文學革命,產生了很大的影響,開闢了五四新文學整整一個歷史時代。胡適也因而聲名鵲起,此後幾十年他一直活躍在文化教育和學術領域,成就卓著,備受海內外矚目。
胡適學識淵博,涉獵的範圍很廣,在哲學、文學、歷史、教育、政治諸方面、諸領域,都留下了深深的足跡。研究現代中國哲學史、文學史、教育史、政治史,胡適都是一個不可或缺的、避不開的人物。他的一些追隨者都尊崇胡適為“一代宗師”,對之敬仰有加。
同時,胡適又是一位很複雜的人物,作為中國“自由主義知識分子”的主要代表,他在政治上擁蔣反共,落得許多罵名。
綜觀對胡適的評價,存在兩種偏向:一是全盤否定從政治上一棍子打死,並連帶著對其學術和教育方面的業績也一併抹殺:二是對胡適反共和支持國民黨蔣介石的政治立場輕描淡寫或視而不見,過分讚譽其學術成就以及所謂的“人格魅力”,甚至以胡(適)壓魯(迅)貶郭(沫若)。這些都是不對的,因為不符合歷史的本來面目。
本書力求用歷史的觀點,客觀、公正地評述胡適,好處說好,壞處說壞。對胡適這樣一位“龐然大物”來說,一本二十多萬字的書顯然是不夠的,只能擇其要者,對胡適的一生作基本的、大概的介紹。並適當適量地作些評論。希望這能對今天的讀者了解胡適有所幫助。
序言
中華學術,源遠流長。春秋戰國時期,諸子並起,百家爭鳴,呈現了學術思想的高度繁榮。兩漢時代,經學成為正統;魏晉之世,玄學稱盛;隋唐時代,儒釋道三教並尊;到宋代而理學興起:迨及清世,樸學蔚為主流。各個時代的學術各有特色。綜觀周秦以來至於近代,可以說有三次思想活躍的時期。第一次為春秋戰國時期,諸子競勝。第二次為北宋時代,張程關洛之學、荊公新學、蘇氏蜀學,同時並興,理論思維達到新的高度。第三次為近代時期,晚清以來,中國遭受列強的凌侵,出現了空前的民族危機,於是志士仁人、英才俊傑莫不殫精積思,探索救亡之道,各自立說,期於救國.形成中國學術思想史上的第三次眾說競勝的高潮。
試觀中國近代的學風,有一顯著的傾向,即融會中西。近代以來,西學東漸,對於中國學人影響漸深。深識之士,莫不資西學以立論。初期或止於淺嘗,漸進乃達於深解。同時這些學者又具有深厚的舊學根柢,有較高的鑑別能力,故能在傳統學術的基礎之上汲取西方的智慧.從而達到較高的成就。
試以梁任公(啟超)、章太炎(炳麟)、王靜安(國維)、陳寅恪四家為例,說明中國近代學術融會中西的學風。梁任公先生嘗評論自己的學術云:“康有為、梁啓超、譚嗣同輩,……欲以構成一種不中不西即中即西之新學派,……蓋固有之舊思想既根深蒂固,而外來之新思想又來源淺觳,汲而易竭,其支絀滅裂,固宜然矣。”(《清代學術概論》)所謂“不中不西即中即西”正表現了融合中西的傾向,不過梁氏對西學的了解不夠深切而已。梁氏自稱“適成為清代思想史之結束人物”,這未免過謙,事實上樑氏是近代中國的一個重要的啟蒙思想家,誠如他自己所說“為《新民叢報》、《新小說》等諸雜誌,……二十年來學子之思想頗蒙其影響,……其文條理明晰,筆鋒常帶感情,對於讀者別有一種魔力焉”。梁氏雖未能提出自己的學說體系,但其影響是深巨的。他的許多學術史著作今日讀之仍能受益。
章太炎先生在《薊漢微言》中自述思想遷變之跡說:“少時治經,謹守樸學……及囚繫上海,三歲不覿,專修慈氏世親之書,……乃達大乘深趣……既出獄,東走日本,盡瘁光復之業,鞅掌余間,旁覽彼土所譯希臘德意志哲人之書……凡古近政俗之訊息、社會都野之情狀,華梵聖哲之義諦、東西學人之所說……操齊物以解紛,明天倪以為量,割制大理,莫不孫順。”這是講他兼明華梵以及西哲之說。有清一代,漢宋之學爭論不休,章氏加以評論云:“世故有疏通知遠、好為玄談者,亦有言理密察、實事求是者,及夫主靜主敬、皆足澄心……苟外能利物,內以遣憂,亦各從其志爾!漢宋爭執,焉用調人?喻以四民各勤其業,瑕釁何為而不息乎?”這是表示,章氏之學已超越了漢學和宋學了。太炎更自贊云:“自揣平生學術,始則轉俗成真,終乃回真向俗……秦漢以來,依違於彼是之間,侷促於一曲之內,蓋未嘗睹是也。乃若昔人所謂專志精微,反致陸沉;窮研訓詁,遂成無用者,余雖無腆.固足以雪斯恥。”太炎自負甚高,梁任公引此曾加評論云:“其所自述.殆非溢關。”章氏博通華梵及西哲之書,可謂超越前哲,但在哲學上建樹亦不甚高,晚歲又回到樸學的道路上了。
王靜安先生早年研習西方哲學美學,深造有得,用西方美學的觀點考察中國文學,獨闢蹊徑,達到空前的成就。中年以後,專治經史,對於殷墟甲骨研究深細,發明了“二重證據法”,以出土文物與古代史傳相互參證,達到了精確的論斷,澄清了殷周史的許多問題。靜安雖以遺老自居,但治學方法卻完全是近代的科學方法,因而取得卓越的學術成就,受到學術界的廣泛稱讚。
書摘插圖
18.《先母行述》曾記胡適如何登記“一塊豆腐”:
先母自奉極菲薄,而待人接物必求豐厚;待諸孫皆如所自生,衣履飲食無不一致。是時一家日用皆仰給於漢口上海兩處商業,次兄覺往來兩地經理之。先母於日用出入,雖一塊豆腐之細,皆令適登記,俟諸兄歸時,令檢閱之。
19.胡適在《先母行述》中說:“先母愛弟妹最篤,……聞俗傳割股可療病,一夜閉戶焚香禱天,欲割臂肉療弟病。……俟舅既睡,乃割左臂上肉,和藥煎之。”這種愚昧,在中國民間起源甚古。最早的記載是唐朝陳藏器的《本草拾遺》,其他在《親唐書》(卷九十五)、錢易《南部新書》、《宋史》(卷四百六十)、《元史》(卷九十八、二百)、《元典章》(三十三)、《事林廣記》(壬集)何孟春《余冬序錄摘抄》、《禮部志稿》、(卷二十四)、《欽定大清會典事例》(卷四百三)、無名氏《孤樹哀談》(卷二)、方苞《劉烈婦唐氏墓表》、鄭醒愚《虞初續志》(卷一、二)、吳德鏇《初月樓聞見記》(卷二)等等,都有這一類的記載,舉不勝舉。日本桑原藏對這個愚昧風俗曾有專文研究(見他的《東洋文明史論叢》頁二○二一二一○;及《東洋史說苑》頁三四。一三四一,在上面我所列舉的文獻裡面,後四書是桑原障藏沒注意到的),這個問題,是中國社會史、思想史、民俗史和醫學史裡頭的重要項目。
20.《先母行述》有一條很動人的故事:
辛亥之役,漢口被焚,先長兄隻身逃歸,店業蕩然。先母傷感,病乃益劇。然終不欲適輟學,故每寄書,輒言無恙。及民國元二年之間,病幾不起。先母招照相者為攝一影,藏之,命家人日:“吾病若不起,慎勿告吾兒;當仍請人按月作家書,如吾在時。俟吾兒學成歸國,乃以此影與之。吾兒見此影,如見我矣。”已而病漸愈,亦終不促適歸國。適留美國七年,至第六年後始有書促早歸耳。
21.《胡適留學日記》(商務版,即亞東版的《藏暉室札記》)卷四第二則《母之愛》(三年三月十二日):
得家書,敘貧狀,老母至以首飾抵借過年。不獨此也,守煥兄家有圖書集成一部,今以家貧,願減價咄售,至減至八十元。吾母知余欲得此書,遂借貸為兒子購之。吾母遭此窘狀,猶處處為兒子構想如此。
22.我在後面的評傳中,會詳細說明這一點。
23.關於胡適的媽媽的主要材料,除了《先母行述》、《我的母親的訂婚》、《九年的家鄉教育》等以外,可參看一九三八年十二月美國新澤西州出版的TheBulletin,publishedbythewoman’sClubofUpperMontclair第十四卷第三號:TwoPoemsbyHuShih,EnglishverserenderingsbyMabelIIves,1,22,Subtitle:“MyMother”。
半個台灣人
(一八九一一一八九五)
一胡適也是“阿海”嗎?
可憐的縣太爺死後,剩下了可憐的小寡婦,和小寡婦身邊的小兒子。
小兒子生在光緒十七年十一月十七日(一八九一年十二月十七日),在上海大東門外,他生的那天,郭嵩燾才死了一百五十七天,羅威爾(J.R.I~ewell)才死了一百二十七天,孫科才生了一百一十七天。這一年,光緒皇帝死了老子,李鴻章死了老婆,袁世凱死了媽媽。
這一年,俄國開始筑西伯利亞鐵路,滿洲皇帝開始學洋文,中國大臣開始提議製造火柴,康有為刊成了他的《新學偽經考》。
這一年,是英國“牛津運動”(TheOxfordMovement)的頭兒紐曼(J.H.Newman)死後第一年,是荷蘭割耳朵的畫家梵谷(VincentvanGogh)死後第一年,是“吾生唯知猛進兮”的樂觀詩人白朗寧死後第二年。
這一年,世界上有許許多多的人物還在世,或才出世不久,列一個對照表看看,是很好玩的:
胡適生到這個世界裡來以後,成了這個家族裡最光彩的一員——這個家族裡的人大部分都不長壽,也沒大“出息”,並且還愛得怪病:有的聾啞、有的精神失常、有的四肢殘廢。最怪的是:胡適競還說他的侄兒們“皆穎悟可造”。
這一家子的譜系,可以列表如下:(如附頁)
從這個表里,我們可以知道,這個家族中已去世的,除了胡適以外,缺乏長壽的人。胡適大概感覺到他這個家族裡缺乏長壽的人,所以他特別祝福給他的孫子胡復(仔仔)。他在給梅貽琦的祝壽論文裡,特別寫出:
四十八年五月十五日早晨兩點半寫完,今天是我的孫子仔仔的四歲生日,我把這篇論文獻給清華學報,祝賀梅月涵先生七十歲生日。我盼望我的孫子也能像我的老朋友一樣的長壽!·而在他自己所有的金石印章里,也有“胡適長壽”等印文。在他去世前十個月,他從台大醫院被“推”了出來,就“對記者表示希望再活十年”,並認為這十年是“揀(撿)來的十年”,大概他發現他已經遠遠地打破了他的家族長壽紀錄了!活得也差不多了!
在第一章里,我們就知道了:胡適生下來後六十四天,他的父親就被派到台灣去。當時他父親沒帶家眷,所以胡適和他母親搬到川沙。在川沙住了一年。
到了光緒十九年(一八九三)二月二十六日(四-八),胡適到了光緒十九年(一八九三)二月二十六日(四,八),胡適的母親、四叔介如、二哥嗣櫃、三哥嗣衽和胡適自己(還有老媽子)一同到了台南。
那時候胡適還不到一歲四個月。他先住在台南。住了九個月零十一天。住的地方是台南“道署”附近,就是現在台南市中區永福路北段永福國民學校,他當時做夢也想不到,在七百一十八個月以後,他居然“遊子歸來”,在面目全非的舊居旁邊,做了感慨無限的憑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