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資料
![《聖雄甘地》](/img/c/68e/nBnauM3X3QDO1IDN4cDMyETO5ETMwcDOzUDMwADMwAzMxAzL3AzL0IzLt92YucmbvRWdo5Cd0FmLwE2LvoDc0RHa.jpg)
理察·阿滕伯勒Richard Attenborough
編劇:
約翰·布瑞雷John Briley
主演:
本·金斯利Ben Kingsley .....Mohandas Karamchand Gandhi "Bapu"
坎迪斯·伯根Candice Bergen .....Margaret Bourke-White
約翰·吉爾古德John Gielgud .....Lord Irwin
影片類型:
劇情 / 歷史 / 傳記
片長:
188 min
國家/地區:
英國 印度
劇情介紹
![《聖雄甘地》](/img/c/5c3/nBnauM3XycDM0kDNyYDMyETO5ETMwcDOzUDMwADMwAzMxAzL2AzL4UzLt92YucmbvRWdo5Cd0FmLyE2LvoDc0RHa.jpg)
他在南非接受了一件訴訟案件,正坐在火車的頭等車廂里,卻因膚色而被驅出。這是甘地有生以來第一次嘗到種族歧視的侮辱。從此他下定決心投身到為僑居在南非的八十萬印度僑民爭取平等權利的鬥爭中。他在約翰內斯堡設立了一個律師事務所,並深入印度民眾,進行宣傳教育,啟發他們的覺悟。他把妻子兒女從印度接來,表示他要進行長期鬥爭的決心。他在南非的21年中,進行了大量的工作。
一九零六年,甘地第一次宣傳不合作主義和非暴力思想。他率領印度人向南非當局抗議非法取消了印度人選舉權的提案,舉行了遊行示威,收集印度人的簽名,後又成立了國大黨-南非印度人最早的一個爭取公民權利的組織。他號召印度人不向南非當局登積和按手印,並組織他的追隨者和南非鐵路工人一起罷工,反對南非當局對鐵路工人的壓迫。有的印度人因為罷工或遊行示威而被逮捕,甘地就把他們的家屬聚集在一起。他把從一些富人和印度國內募集來的錢,為他們建立起一個擁有一千一百畝土地的農莊,讓這些家屬在那裡過著一種新型的、簡樸的勞動生活。
他教育那裡的青年努力學習他的學說和從事勞動。他本人在鬥爭中也幾次受到過監禁和毒打。1914年他回到印度,積極投入擺脫英國殖民統治、爭取獨立自治的鬥爭。他仍堅持深入民眾宣傳他的不合作主義和非暴力思想。影片特別對非暴力主義作了大量詳盡細緻的描繪。例如他為了抵抗英國殖民統治者在印度壟斷製鹽工業而率領民眾步行二百英里到海邊鹽場以示抗議。結果英政府出動大批軍警把手無寸鐵的民眾毒打一頓。但民眾仍繼續堅持前進,沒有還手抗議。這時影片鏡頭對準手持棍棒和鞭子的軍警,民眾看不到受難者,只聽到畫外的呻吟聲。
1918年甘地為了抗議英國紡織廠解僱工人,他又鼓勵工人向工廠主請願,但是要他們態度溫和,像請求父親那樣婉轉而不要觸怒工廠主。甘地的非暴力主義的另一種表現手段是絕食。他為了抗議加爾各答的民眾暴亂和促進印度各教派之間的聯合而幾次絕食。影片用許多篇幅表現他奄奄一息地躺在那裡,滴米不進,只喝一點酸橙汁。甘地的不合作主義和非暴力鬥爭終於使英國殖民統治者移交了權力,而使印度與1948年1月正式獨立。當印度舉國歡欣鼓舞慶祝獨立活動時,甘地卻未出席慶祝活動,而且憂心忡忡,因為他看到了印度國大黨內部之間的矛盾和印度各教派之間的鬥爭有日益加劇之勢。印度獨立後四天,甘地即遭暗殺。
導演介紹
![《聖雄甘地》](/img/d/a7a/nBnauM3X4gjMxYTM5gDMyETO5ETMwcDOzUDMwADMwAzMxAzL4AzL4IzLt92YucmbvRWdo5Cd0FmLyE2LvoDc0RHa.jpg)
演員介紹
本·金斯利生於英國的約克郡,父親是印度裔醫師,母親是英裔模特。他年輕時就對演戲產生了興趣,後進入英國皇家戲劇學校就讀,之後便登台表演莎翁名劇。1972年他出演了自己的銀幕處女作《急先鋒》(Fear Is the Key,1972),可惜並未得到認可,不得以又重返劇院。十年後,他捲土重來,主演了印度傳奇英雄甘地的傳記片《甘地傳》(Gandhi,1982),該片使他一舉登上奧斯卡影帝寶座,證明了自己的實力。近年金斯利活躍於英美影壇與舞台界,主演了多部賣座名片,1993年在《辛德勒的名單》(Schindler's List,1993)中的精采的演出,再次使他的名氣上揚。2000年他演出的《交戰規則》和《你來自什麼星球?》,反響也頗為不錯。2003年主演的《塵霧家園》、2005年主演的《霧都孤兒》都是評價上佳的作品。
幕後花絮
![《聖雄甘地》](/img/d/4a9/nBnauM3X2MDOzMDM2YDMyETO5ETMwcDOzUDMwADMwAzMxAzL2AzL4EzLt92YucmbvRWdo5Cd0FmLyE2LvoDc0RHa.jpg)
·在葬禮這場戲中有30萬臨時演員。大約有20萬人是無償演出,只有9萬多人按照契約收取了小額報酬。拍攝時間是在1981年1月31日,正好是甘地逝世33周年紀念日。11個攝製組拍攝了超過兩萬英尺的膠片,但最終在電影放映時這場戲縮減為125秒鐘。
·本·金斯利與甘地長得極為相似,很多當地人都認為他是甘地的幽靈化身。
·本·金斯利的父親一家來自印度的 Gujarat州,與聖人甘地來自同一個地方。
幕後製作
![《聖雄甘地》](/img/b/693/nBnauM3XwgDMygzM1gDMyETO5ETMwcDOzUDMwADMwAzMxAzL4AzL4czLt92YucmbvRWdo5Cd0FmLyE2LvoDc0RHa.jpg)
穿幫鏡頭
·時代錯誤:在加爾各答暴亂的一些場景中,時間應該是在1946至1948年之間,有一輛Ambassador車被燒毀,這種印度產的車是仿1954年的Morris Oxford版本。
·連續性:甘地在別人陪同下走進最高監獄長官的辦公室,在背景里有一個老式大鐘,鐘的搖擺在不同鏡頭之間是跳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