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詞條
-
《南極條約》
《南極條約》1959年12月1日由阿根廷、澳大利亞、比利時、智利、法蘭西共和國、日本、紐西蘭、挪威、南非聯邦、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聯盟、大不列顛及北愛爾...
簡介 議定條款[1] 第一條 體系 -
聖彼得堡[俄羅斯城市]
聖彼得堡,位於俄羅斯西北部,波羅的海沿岸,涅瓦河口,處於北緯59°~60° 、東經29°~30°之間,是俄羅斯的中央直轄市,列寧格勒州的首府,俄羅斯西北...
歷史沿革 行政區劃 地理環境 自然資源 人口民族 -
俄羅斯聖彼得堡[俄羅斯城市]
聖彼得堡,位於俄羅斯西北部,波羅的海沿岸,涅瓦河口,處於北緯59°~60° 、東經29°~30°之間,是俄羅斯的中央直轄市,列寧格勒州的首府,俄羅斯西北...
歷史沿革 行政區劃 地理環境 自然資源 人口民族 -
《亞眠條約》
1802年3月27日,法國及其盟國西班牙、巴達維亞共和國(荷蘭)同英國在法國北部的亞眠簽訂的條約。它標誌著第二次反法聯盟的最後破產。
簡介 背景 主要內容 目的 後果 -
《旅大租地條約》
原稱《中俄會訂條約》,又稱《中俄條約》。沙俄強迫清政府簽訂的不平等條約。1897年(光緒二十三年)12月,沙俄藉口抵制德國,協助中國,派遣俄太平洋分艦隊...
歷史背景 條約內容 結果 條約原文 參考資料 -
中俄伊犁條約
《中俄伊犁條約》,一般指1881年曾紀澤簽訂的《中俄改訂條約》(又稱“聖彼得堡條約”),有時也指被《中俄改訂條約》推翻的、1879年由崇厚擅自簽訂的《中...
主要內容 簽約過程 條約原文 條約評價 條約影響 -
《中俄改訂條約與改訂陸路通商章程》
《中俄伊犁條約》是1881年(光緒七年)2月24日是清朝與沙皇俄國在聖彼得堡簽定的有關歸還新疆伊犁地區的條約。根據條約及其子約,中國雖收回了伊犁九城及特...
條約簡介 條約原文 專條 附註 中俄改訂陸路通商章程 -
禦敵互相援助條約
《中俄密約》又稱《禦敵互相援助條約》或《防禦同盟條約》。是俄羅斯帝國與清政府於1896年簽訂的不平等條約,中俄文共19頁,條約原存於中華民國外交部,為維...
條約原文 專條 條約簡介 附註 -
《中俄條約》
《中俄旅大租地條約》原稱《中俄會訂條約》,又稱《中俄條約》,是沙俄強迫清政府訂立的關於租借旅順、大連的不平等條約。
簡述 背景 談判 內容 後果 -
聖彼得堡省
聖彼得堡省,是俄羅斯帝國的一個省。成立於1708年12月18日,原名英格里亞省,是俄國最早的八個省之一,1710年改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