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樹堂散懷》

基本信息

【名稱】《獨樹堂散懷

【年代】清代 

【作者】元祚

【體裁】五言律詩

作品原文

獨樹堂散懷

得失吾何有①,榮枯事盡刪②。神常游物外③,名恐落人間④。流水一聲磬⑤,夕陽數點山⑥。閒身倚枯樹,佇看鳥飛還⑦。

棕竹新添杖,扶來步步安。渾如得老友,從此共盤桓。天地孤身在,冰霜白髮寒。一編寫情性,只可自家看。

作品注釋

①得失:事之成敗,損益或優劣等皆稱得失。此句謂自己沒有什麼得失,或曰無所謂什麼得失。

②榮枯:本意指草木的盛衰,借喻政治上的得志和失意。刪:除去。此句謂自己對前途的得志失意,不加考慮。

③神:指神志,心意。物外:指世外,超脫於世事之外。

④人間:人世,世間。

⑤磬:樂器。以玉、石或金屬為材,形狀如矩,乃佛寺中敲擊以集僧眾的鳴器或缽形的銅樂器。此句謂流水聲有如磬聲。

⑥夕陽句:謂夕陽照射著幾座山峰。

⑦佇:站立,久立。此句謂久久地站立著等待鳥兒歸巢。

作品鑑賞

獨樹堂為元祚公隱修的齋堂,在太湖洞庭山寺中。祚公獨處獨樹堂中,有所思感作詩二首。其中第一首詩中論述自己出家依佛之得失有無,記敘在山寺中隱修之生活狀況。文句看似平淡,語言不鶩新奇,而內涵卻十分豐富。全詩充分表現出一個文化素養極高的僧人灑脫超群的品質和寄意山水的情致。既有論說,也有記敘,更有繪景,還有抒情。詩寫得很清靈秀逸,超凡脫俗,斷非庸夫俗子所能為。

作者簡介

元祚,清代江蘇吳縣太湖洞庭山僧。生卒年及俗姓均不詳,大約公元1695年前後在世。字木文,號鶴舟,湖廣雲夢(今湖北省雲夢縣)人。能詩善文,與同代文人名士多有唱酬。作品結為《鶴舟詩草》,晚主西洞庭山寺,逝葬其地。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