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纂過程
《漢語大詞典》編纂始於1975年。山東、江蘇、安徽、浙江、福建、上海五省一市的1000多名專家學者參與編寫。全書從古今數千種漢語典籍著作中廣泛收詞,積累資料卡片近1000萬張。以“古今兼收,源流並重”為編纂原則,所收單字以帶複詞並有引文例證者為限。依200個部首編排,以繁體字立目,簡化字括注於後。單字下用漢語拼音標註現代音,並徵引古代字韻書中的反切古音。複詞亦以繁體字立目,廣泛收列古今漢語中的詞語、熟語、成語、典故和較常見的百科詞,集古今漢語辭彙之大成。義項分析精當齊全,釋義扼要準確,並輔以豐富飽滿的書證。每個義項一般精選3~4條書證,全面反映語詞的歷史源流演變。書證涉及經部史部、諸子百家、古今文人別集、戲曲小說、筆記雜著、宗教經典、科技著作、學術專著、近現代報章雜誌乃至方誌、碑刻、出土資料等,彌足珍貴。
突出特點
《漢語大詞典》十二卷是我國最大的一部漢語詞典。
1975年在鄧小平同志主持中央工作時確定,周恩來總理在病床上批准的國家級重點項目。
從一萬多種古今圖書報刊中收詞制卡,積累資料卡片八百多萬張。
編纂歷時十八年,專家學者千餘人。
眾多著名學者和文化界、教育界、出版界的前輩參與總體設計。呂叔湘先生親任首席學術顧問。
1994年5月10日,國家新聞出版署在人民大會堂召開慶功會,中共中央總書記江澤民、國務院總理李鵬出席了大會,接見了《漢語大詞典》的有功人員。
榮獲首屆國家圖書獎、上海市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上海市優秀圖書(1991-1993)榮譽獎及第五屆全國圖書金鑰匙獎等各項殊榮。
《漢語大詞典》1.0網路版榮獲“2000-2002年上海市信息化優秀套用項目”。
網路版說明
1.分“字、詞、成語”三大查詢項:收有29,937個漢字,346,067條詞語,23,444條成語和其他熟語,規模宏大;2.共有515,668項釋義,894,981個例證,資料豐富;
3.自動關聯各字的正異體、繁簡體、古今字、通假與被通假字、正訛字等多項複雜關係,準確指出漢字的源流及演變,詳盡周到;
4.互動查詢功能:部首筆畫查詢、讀音查詢、古音查詢、匹配查詢、超文本查詢、關聯查詢和直接輸入查詢等,方便簡潔;
5.所有平台(含非中文平台)均可以正常顯示,第一次實現全世界範圍內的免安裝使用;
6.各查詢設有[幫助]功能,如遇問題,打開[幫助],即獲指導;
7.指導安裝、技術支持、免費升級2.X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