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淪春風沉醉的晚上》

《沉淪春風沉醉的晚上》

作為二十世紀中國浪漫抒情小說的先驅,郁達夫開創了現代白話小說的一個新的流派,受其影響的作家可以開出一份很長的名單。因此,郁達夫在“五四運動”乃至以後一個不短的時期內成為中國現代文壇的翹楚,也就毫不奇怪了。實際上他的上說確實一度與魯迅的相頡頏。研讀二十世紀中國文學史,郁達夫的創作特別是他的小說是決不能視而不見的,他至今仍“屹然地存在”。

基本信息

編輯推薦

作為二十世紀中國浪漫抒情小說的先驅,郁達夫開創了現代白話小說的一個新的流派,受其影響的作家可以開出一份很長的名單。因此,郁達夫在“五四運動”乃至以後一個不短的時期內成為中國現代文壇的翹楚,也就毫不奇怪了。實際上他的上說確實一度與魯迅的相頡。研讀二十世紀中國文學史,郁達夫的創作特別是他的小說是決不能視而不見的,他至今仍“屹然地存在”。

內容簡介

從《沉淪》開始,直到《遲桂花》,郁達夫的小說經常寫到女人、菸酒和眼淚,經常“幽幽的說”,風格是淒清的,愁苦的,感傷的。他以獨創的“自敘傳”形式表現自我,肯定自我,驚人的坦率,也驚人的真誠。

作者簡介

郁達夫(1896-1945)是浙江富陽人。故鄉的山明水秀和家道的中落,孕育了他的多愁善感。他早年在長兄帶領下東渡赴日,入東京帝國大學經濟學系,但他後來並沒有成為經濟學家。郁達夫一直鍾情於文學,他與世隔絕郭沫若、成仿吾、張資平等在東京發起成立“創造社”,以與當時執中國新文學牛耳的“文學研究會”一爭高下。回國以後,他創辦《創造季刊》,出版中短篇小說集《沉淪》,公開愛情日記《日記九種》,與魯迅攜手合作,列名“左聯”發起人又被開除出“左聯”,舉家移居杭州,發表《毀家詩紀》自爆“家醜”,遠赴新加坡主持《星洲日報》副刊筆政,在印尼忍辱負重擔任日軍翻譯,直至最後慘死在日軍屠刀之下,郁達夫在現代文壇上的幾乎每一個舉動,都曾引起震驚和爭議。

媒體評論

作為二十世紀中國浪漫抒情小說的先驅,郁達夫開創了現代白話小說的一個新的流派,受其影響的作家可以開出一份很長的名單。因此,郁達夫在“五四運動”乃至以後一個不短的時期內成為中國現代文壇的翹楚,也就毫不奇怪了。實際上他的上說確實一度與魯迅的相頡頏。研讀二十世紀中國文學史,郁達夫的創作特別是他的小說是決不能視而不見的,他至今仍“屹然地存在”。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