劇情簡介
影片塑造了一群熱愛棒球運動活潑可愛、朝氣蓬勃的少年,他們有理想、有抱負、團結友愛,以為國增光的愛國主義精神,克服了自己在成長中的缺點和不足。影片在試映時受到觀眾的好評。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彭雲同志觀看影片後稱讚影片風格清新明快,富有感染力。團中央書記處書記、全國少工委常務副主任趙勇同志說:《棒球少年》是一部少有的兒童故事片,展現了中國當代少年風采,是大有希望的一代。
主要劇情
《棒球少年》由福建電影製片廠攝製、《花季·雨季》導演戚健執導,主要演員大都是廣州的中小學生。故事講述的是: 南河少年棒球隊在一場邀請賽中輸了球,綽號“少爺”的主力隊員因而受到隊友的責難。恰在這個時候,他們心愛的棒球場被一酷愛足球的企業家租用,而這個企業家正是“少爺”的父親,“少爺”因而更成了眾矢之的。熱愛棒球和球隊的“少爺”用真誠和毅力打動了隊友和教練,更贏得了父親的理解和支持。小隊員們重新活躍在棒球場上,勇敢、拼搏和團隊精神將他們的心緊緊連在一起,全隊精神面貌大振。在全國錦標賽上,南河隊奪得冠軍,並獲得代表中國參加亞洲錦標賽的資格。出國比賽前夕,“少爺”卻病倒了。他只能一個人在家鄉的棒球場上高唱國歌,與站在冠軍領獎台上的隊友們分享勝利的喜悅。
影片評價
![《棒球少年》](/img/7/aa9/nBnauM3X3IDOyMjMxATOxUDN2ITM4UjNwUzMwADMwAzMxAzLwkzL2IzLt92YucmbvRWdo5Cd0FmLwE2LvoDc0RHa.jpg)
與以往的少兒故事片相比,《棒球少年》更為時尚化、潮流化。影片以當代廣州青少年的生活為原型,故事人物的心理、思維都更貼近現實。電影所反映的少年棒球運動,目前在廣州中、國小校中頗為風行,業餘運動員已超過萬人。而且,廣州的少年棒球運動隊早已名震亞洲,曾多次在全國和亞洲錦標賽中奪冠。同時,《棒球少年》所頌揚的團隊精神、拼搏精神,在流行偶像影視劇泛濫的今天,頗具思想價值和現實意義。影片中的少年在體育訓練和生活中,增進感情,克服自閉,善於與家長溝通,努力培養團隊精神,最後成長為心理健康的小男子漢,這對青少年的成長有一定的教育和引導意義。
該片導演戚健曾成功執導《花季·雨季》,《棒球少年》借鑑了《花季·雨季》不少成功之處,故事較為通俗流暢,富有青春氣息和現代感。據了解,該片總投資400餘萬元,創國產兒童片最高紀錄。影片主要鏡頭在天河體育中心拍攝完成。
《棒球少年》在藝術和觀念上的進步與創新,的確值得褒揚;影片在《流星花園》禁播之際推出,更有著不同凡響的社會意義。但是,我們也應該看出,《棒球少年》和此前大多數少兒影視作品一樣,也有著“先天缺陷”。首先,影片仍在採用概念先行的辦法,先設定團隊精神、拼搏精神這樣一個積極向上的主題,然後往裡面套入故事情節,缺乏真正的戲劇衝突,故事有人為痕跡,略顯生澀。其次,影片人物形象過於平面化,難以讓人感受當代青少年真正的情感心理和個性特徵,更難以真實反映當代青少年內心的癥結和迫切面臨的問題。影片的情節結構、表現手法、故事內容也失之老化,缺乏足夠的想像力。
現場花絮
記者在這場特殊的首映發布會上看到,幾位來自《嶺南少年報》的小記者問出一些非常具有專業水平的問題,連導演戚健都連連讚嘆,親切地回答他們。家長代表們紛紛認為該片把廣州新風貌拍得靚麗,劇中孩子們非常具有團隊合作精神,正是現在的獨生子最缺乏的。一位阿姨還說,她女兒正愁沒有好的影視作品看呢,“棒球旋風”來得正是時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