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燕傑演講精選:大道有言》

《李燕傑演講精選:大道有言》

《李燕傑演講精選:大道有言》為李燕傑30餘年輝煌演講生涯的精品選集,催人深思,激人奮進,是數百萬李燕傑忠實聽眾不可多得的珍藏版本。中國著名教育家、演講藝術家李燕傑迄今已在我國包括香港、澳門在內的360多個城市、歐美亞130多個城市做過多種類型、100多個專題的演講4000餘場,直接聽眾逾400萬人。他的演講集思想性與藝術性於一體,向青年傳播真、善、美的真諦,給人以啟迪。

基本信息

編輯推薦

他沒想當旅行家,卻去過世界上682個城市;他沒想當詩人,卻寫下了3000多首詩;他沒想當書法家,卻為海內外的朋友書寫了兩萬多幅作品;他沒想當社會活動家,卻有過726個社會頭銜;他沒想當教育家,卻與朋友們辦了一所大學(中國自修大學,中國第一所民辦大學,1984年鄧小平親筆題寫校名),招收了30多萬名學生;他沒想當藏書家,卻收藏了35000多冊書。他是個演講家,在“地球村”演講超過4000場;當然,他還是個著作家,他編、寫的稿子上千萬字。

作者簡介

李燕傑,著名講演家、國學金牌導師、著名教育藝術家、國際易經研究院院長、世界華人教育促進會副會長、院士、美國內申大學名譽校長及博士生導師。
多年來,作者一直從事教育藝術與演講美學的研究,對中國古典文學、中國古代文化史、中國圖書史,對《易經》、《論語》、《孫子兵法》研究頗深,至今已有700多個社會頭銜,演講4000多場。僅2006年以來就榮獲6項大獎和名譽稱號:演講界終身成就獎、教育培訓界終身榮譽獎、2006年國學導師十大金牌導師獎、世界華人愛心大使獎、“和諧杯”書法一等獎、愛國勳章。
他的名字被收入《世界名人大詞典》、《劍橋名人詞典》等160餘種名人辭典。其著作有《塑造美的心靈》、《鑄魂·藝術·魅力》、《演講美學》、《愛與美的追求》、《愛心慧語》等40餘種。
教育界稱他為“國際教育藝術家”,企業界稱他為“智慧高參”,青年稱他為“鑄魂之師”,家長稱他為“良師益友”,中央領導稱他為“巡迴大使”,中學生稱他為“F5”,大學生稱他為“奔騰5”。

目錄

《大道有言》天地人·精氣神·真善美
大道有言》天·地·人
《大道有言》精·氣·神
《大道有言》真·善·美
《大道有言》創造·智慧·教育
《大道有言》更新觀念
《大道有言》落後,就要挨打
《大道有言》注定要滅亡的民族
《大道有言》進行賞識教育
《大道有言》左腦與右腦
《大道有言》智商與情商
《大道有言》抽象思維與形象思維
《大道有言》已知與未知
《大道有言》靜態與動態
《大道有言》現實主義與浪漫主義
《大道有言》德才學識與真善美
《大道有言》寧可枝頭抱香死
《大道有言》寶劍鋒從磨礪出
《大道有言》書山有路勤為徑
《大道有言》不畏浮雲遮望眼
《大道有言》愛情美學
《大道有言》戀愛的真諦
《大道有言》愛情的格調
《大道有言》愛情的哲理
《大道有言》婚姻的道德

前言

序:人生的九級浪
2007年底,我進入了七十八歲,而且是一個身患絕症的老人。
最近,不少媒體採訪我,讓我介紹人生感悟。起初我想作為一個平凡的人、普通的教師,我沒有什麼值得介紹的。後來,經過朋友們的再三敦促,我才作了較為認真的回顧。
我出生於一個典型的知識分子家庭,父親是中國歷史上首屆研究生,在清華大學師承梁啓超、王國維、陳寅恪、趙元任等大師;母親是北平女子文理學院的大學生,而且是一個虔誠的基督徒。
家父的影響:博學,要有博學之志。
家母的影響:博愛,要有博愛之心。

精彩書摘

天地人·精氣神·真善美
我這次來上海為大家演講,十分高興,見到許多老朋友,又將結識一批新朋友,為此寫詩一首。
南來雁,北來鷹,
黃浦江畔歌正聲。
科教興國多創意,
素質教育領先行。
千江有水千江月
萬里無雲萬里晴。
更新觀念增智慧,
創新教育利成功。
順風順水順民意,
得義得利得殊榮。
求真求善又求美,
立德立言再立功。
龍騰虎躍開新紀,
春華秋實育群英。
南來雁,北來鷹,
中華兒女豪氣振蒼穹。
詩雖然寫得不好,卻表達了一位72歲的老人對到會同志的誠摯敬意。
前些時曾有過一次演講,演講過後主持人說:
“李燕傑先生是40歲的心態,50歲的容顏,70歲的年齡,80歲的智慧。”我和他開了個玩笑說:“您吹牛也不上稅。”80歲的智慧,有兩種可能:一是比一般人聰明一點點,因為有了多年經驗的積累、人生的歷練;另一種可能就是傻呆呆,語焉不詳。但願屬於前者。
我今天講課的題目:天地人·精氣神·真善美。
天·地·人
西方社會講上帝、自由、人權,是講天地人。
中國古代文化講天道、地道、人道,是講天地人。
老子講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是講天地人。
毛澤東主席講與天斗,其樂無窮;與地斗,其樂無窮;與人斗,其樂無窮。這又是講天地人。
今天,企業家、軍事家引用先哲的話講天時、地利、人和,也是講天地人。
總之,不只講天和地,更要講人。講人與天,講人與地,更講人與人的關係。
為此,我主張今天講教育培訓改革觀念,也要講教育培訓如何適應於天地人,講中國的教育培訓如何在天地人中找到自己的坐標,進而,要研究如何把握這個世界,適應這個時代。
精·氣·神
講完天地人,進而要講精氣神。一個校長,一位教育培訓工作者,面對廣大教職員工及廣大青年學員,沒有精氣神怎能行呢?
精:先天之精,元精也,元精無形,寓於元神、元氣之中,內流全體而不息,潤行百骸而不枯。
氣:先天之氣,元氣也,乃先乎天地之氣也;後天氣者,即呼吸之氣也。
先天之氣如木之根本,後天之氣如木之枝梢。先天之氣主易,後天之氣主斷,氣斷則命絕。
神:先天之神,元神也;後天之神,識神也。先天固有之真性,本寓於先天元神中。
神者,示也,田也,上通天,下入地,立於田地之中也。中國傳統文化,視精氣神為修“性”與“命”,即性、命雙修。
性即人性,德行與理性的統一。
命,生命。
有了精氣神,則利於性命雙修。
既要有一種內在,又要有一種外在,即身心健康。經過修養磨練,逐漸達到延長壽命,並提高生命質量的作用。
生命時間——強調壽命長短;
生命質量——關注貢獻大小;
生命素質——健康狀況;
生活環境——人際關係。
總之,有生,才有命。
有了生命,才談得到福、祿、壽、禧等。
如果說過去人們追求福祿壽禧純粹是為個人,那么今天,在加入WTO後就要為國家、為民族、為單位、為企業。無論事業與健康,都不單純屬於個人,有了精氣神是為了搞好事業。
真·善·美
人的一生要追求至真、至善、至美。
真,真實,科學。
真實是人生的命脈,是一切價值的根基。
世界上的一切,沒有比真實、真誠、真切更可貴、更可愛的了。
善,善良,道德。善是講人的內心、人的自律。善就是憑良心做事。
美,美好,美麗,審美。
美像真理一樣,最樸實,最有光輝,最有魅力。美的事物,給人以永恆的喜悅。
十全十美是上天的尺度,而努力實現十全十美這種願望,則是人類的尺度。
愛因斯坦說:“有些理想為我們指引過道路,並不斷給我們新的勇氣以欣然面對人生。那些理想就是真善美。”
我主張——求真求善又求美,立德立言再立功。
上邊,我是在解題,也是我這次演講的總體思考。下面從當前形勢著眼,談談為什麼會有這樣的總體思考。
從國際來講——一則中國加入WTO;二則美國遭遇“9·11”恐怖攻擊事件。
這些都在影響著人們的思想,涉及政治、經濟、文化、軍事等,當然也會涉及教育培訓。
最近找我們的人很多。前世界拳王霍利菲爾德願與我們合作;孫中山先生的孫子孫治平、曾孫孫國雄、孫必達先生來了,和我們座談;新加坡著名人士朱炳權先生來了;日本道德學會會長小野健知教授約我們到日本演講;韓國書畫家李鍾得先生願與我們合作……
中國需要WTO,WTO更需要中國。
我們需要全球化,全球化也需要我們。
在國際風雲變幻中,得道多助。我們不僅要看到自己的不足,也要看到自身的優勢。
另外,最近我還介入了兩件大事:
一則,在中宣部劉鵬副部長主持下,由新華社、《半月談》雜誌社評選全國政工十佳,我再次擔任評審,我任評審已經10年了。這次評選工作強調與時俱進,著力研究思想政治工作如何適應新形勢。
二則,在教育部王湛副部長、李連寧司長主持下,舉辦了全國教育工作論壇,並選出10位先進教師,經培訓後,到全國各地演講。這次推出的10位教師,大多數是校長,分別來自上海、北京、重慶、吉林、濟寧等地,他們業績各有千秋,這次演講重在講素質教育與更新觀念。
通過對“政工十佳”、“教育十佳”的評選,我發現他們的報告各有特色,但也有共性,主要特點為:立意高遠,目標明確,信念堅定,論述嚴謹,與時俱進,善於創造,善於突破,勇於開拓,銳意改革……
培根講過這樣一段話:“歷史是川流不息的,若不能因時變事,而頑固地恪守舊俗,這本身就是致亂之源。”
翻開近幾年的報紙雜誌,我們會發現使用頻率最高的辭彙,似乎就是“素質”與“創造”。而且一再強調向心力、凝聚力、戰鬥力、創造力,特彆強調創新是民族之魂。
創新,是人類進步的不竭動力。
科學技術日新月異,物質生活的極大豐富,精神財富的日益增多,都源於人類的創造與創新。
創造·智慧·教育
最近教育部的領導談到更新觀念時,是這樣說的:
“要想推進素質教育,一定要抓教育思想觀念的問題,要能夠明確回答我們究竟應該樹立哪些新的教育思想,轉變哪些舊的觀念?要更加自覺地改變那些已經陳舊的思想觀念和已習慣的行為模式。努力在新世紀的教育改革實踐中開發出更多更好的素質教育案例,不斷豐富和發展中國素質教育的新觀念。”
我今天先從人與創造說起。人與動物的區別標誌是什麼?考古學家認為是使用工具,哲學家認為是勞動,文學家認為是語言文化,生理學家認為是大腦,心理學家認為是智慧。
人之為人的標誌是能夠進行智慧的創造。工具是人創造的,人的勞動是創造性表現的具體形式;語言文化是創造的結果;智慧型的最高層次是創造力。正因為人能創造,所以成為萬物之靈。
人之所以成為地球村的主人,根本在於人類思維的發達。
論軀體,人比不過鯨魚;論力氣,人遠不如大象;論靈性,人不如猴子;論游泳,人不如魚;論奔跑,人不如馬;論飛翔,人又不如鷹。
然而因為人能創造,所以成為萬物之靈。
創造的前提是人類獨有的智慧,智慧的前提是必須有相應的素質。
雪萊曾問自己的學生:“什麼叫大學?”答:“大學是智慧。”
大學之所以為大學,不在於有大樓,而在於有大師;大師不在書多,而在於有智慧。
有人問愛因斯坦什麼是科學?他回答:“科學是智慧。”
如查什麼是哲學,查到古希臘語的原始含意,它會告訴你哲學也是智慧,並且是愛智慧。
今天研究教育改革,正是需要不斷地培養青少年的智慧。
人之所以到礦山中去淘金,是由於人有對物質利益的渴望。
人之所以需要智慧,是因為人希望自己活得明智一些,活得幸福一些。
在國際交往之中弱國無外交,在競爭中智者勝。
沒有智慧的人生是愚昧的人生,沒有智慧的人內心一定是黑暗的。
智慧是人類生存所必需的生命功能。
柏拉圖講,智慧是使人完善化。
智慧,不是先天的,它需要後天的培養。而教師、校長,就是為明天開發民族智慧的人。
校長,應成為新時期具有創造性思維的教育藝術家。
我經常想:當了校長,不一定就是教育家。當了局長,也不一定就是教育家。
教育家應當有理論、有實踐、有業績、有升華。他們的理論、思想與實踐,對教育培訓事業,應該有普遍指導意義。
第一,一個教育家首先應有好的教育理念,或者說要有科學的教育理論。
第二,要創辦過學校。
第三,要擔任過校長或教導主任,經常從全局思考教育改革。
第四,要當過教師,在課堂上認認真真教過書,講過課。
第五,要當過班主任,在學校、家庭、社會之間發揮過樞紐的作用。
第六,能不斷地進行總結與升華,真正做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因為教育事業是動態事業,是屬於未來的科學,也是屬於未來的藝術。
教育家必須有幫助民眾提高素質的智慧,而且一定要懂得教育藝術。
蘇聯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天天實踐,天天調查,天天寫日記,天天回答學生的問題,年年進行總結,一生寫下幾十本教育實踐筆記、幾十種教育論著,引導學生走向成功與智慧。蘇霍姆林斯基堪稱教育藝術家,我們和他相比,條件比他那時好很多,理應做得更加出色。我們要站在巨人肩上進行思考。
要想前人所未想,要愛學生之所愛,要研究社會之所急,要研究明日之所需。
總之,要能超越自我,超越歷史,超越現實,要跟上時代潮流。為了跟上教育潮流,一定要不斷更新理念,成為師生教、學、練的先導,使我們的教育培訓具有先導性、基礎性、全面性、戰略性。
為了落實這些理念,更需要強調教育培訓的藝術性。
形成領導藝術,
形成管理藝術,
形成科研藝術,
形成教學藝術。
人創造了偉大的藝術,偉大的藝術又創造了全新意義上的人。
人創造了偉大的教育藝術,偉大的教育藝術必將增進人的智慧,塑造人美好的靈魂。
選擇一個制高點——當前時代的高度;
選準一個突破點——認真研究創造、創新與素質教育;
強化一個興奮點——抓住成功與智慧;
形成一個更新點——使教育科學逐步上升為教育藝術。
我這一生中,在教育戰線乾過如下一些工作。
頭些年研究過胎教,50年代研究過學齡前教育,後來教過小學生、中學生、大學生,又教過研究生、留學生,最近給職業經理人、老闆上課。在首都北京,在中南海、中國科學院、中國社會科學院分別做過演講,還辦起了全國第一所民辦大學——北京自修大學,進行成人教育;我還多次到少管所、工讀學校演講。近年,又有人和我切磋開展臨終前的關懷與教育。
另外,我在海外調查過終身教育、周末大學、遠程大學、空中大學、電視大學、假日大學、函授大學、社區大學,還到過耶魯、哈佛、牛津、劍橋、新老魯汶、萊頓等大學及研究生院進行過參觀或調查。
我從多方面受到啟示,並形成了自己獨特的綜合教育理念。
在廣泛的教育培訓實踐中我體會到:
要想當好校長、教師、講師,不當教書匠,不去培養書呆子,必須首先提高自身素質。
要想提高學生的素質,
首先要提高教師素質。
要想提高教師素質,
首先要提高校長的素質。
從根本上來說,就是要強化德、識、才、學、藝、體。
這六項缺一不可,這裡不一一闡述,請參閱拙作《塑造美的心靈》,其中有較詳細的論述。
另外我還想提出,在加入WTO以後,校長要有六種修養。
一、正確處理國際、國內的關係,把建設好祖國作為理念的基準。
二、正確處理為公為私的關係,把立黨為公作為黨性的核心。
三、正確處理一時與一世的關係,把正直無邪作為自律?基點。
四、正確處理修德與謀才的關係,把道德高尚作為修養的前提。
五、正確處理做人與為官的關係,把理想信念作為精神的支柱。
六、正確處理素質與考試的關係,把提高素質作為辦學的方向。
總之,每個人要有好的素質與氣質。當官是一時的,有學問是會過時的,有姿色也會年老色衰的。只有德、識、才、學、藝、體才是最寶貴的財富,才可使人永葆青春,這些人所創造的業績才是恆久的。
今天,我主要講以下兩個“六”。
談到成功智慧,實質上是講如何使自己更聰明。
優勝劣汰,是大自然的規律,也是人類社會發展的規律。
落後,就要挨打。
落後,就要受氣。
落後,就要受欺負。
落後,就要被罰出球場。
落後,就要被開除“球籍”。
如何增長智慧?從當前知識分子來講,就要研究如何改變思維、改進思維。
智慧的提升,實質上是思維方式的提升。
智慧的轉變,實質上是思維方式的轉變。
思維方式的轉變,當然是以實踐方式(如生產方式、生活方式、交往方式、競爭方式)為推動力,這只是在“最終”的意義上才是正確的人類進化的邏輯。恰恰是這樣,思維方式變革引起實踐方式的改變,這或許是作為“思維動物”的人類特有的規律。
思維方式的轉變,要靠智者的引發;思維方式的培育,需要高明的教師的開掘。教育培訓工作者要善於開發學生的智慧。
第一,我們認為教育事業的改革,對受教育者而言需要提高感知力,強化記憶力,形成判斷力,增強感悟力,進而形成聯想力,逐步培養創造力。
第二,在教、學、練的過程急需研究以下六對矛盾:左腦與右腦、智商與情商、抽象思維與形象思維、靜態與動態、已知與未知、現實主義與浪漫主義。
這六對矛盾,不僅能互動,並且能遞進、聯動。
通過上述兩個方面,既減負,又增效,才能做到事半功倍,使師生變得更加聰明,更智慧,敢於迎接新的挑戰。可是目前還有些值得重視的情況未能引起重視,現介紹兩封來信。
一個中學生來信說——
聽了您的報告,我們都十分高興,您真是我們的大朋友。我們非常渴望老師都能像您那樣理解我們。
“青年是我師,我是青年友。
學生是我師,我是學生友。”
我從幼稚園到國小、中學,第一次從老師那裡聽到這種美好的語言。
我們班主任如同警察,天天盯著我們,老讓我們緊張。
他說:“我的耳朵特別靈,眼睛特別尖,你們的一舉一動都逃不出我如來佛的手掌心,你們在我這班上就得老實點。我教了十幾年書,把學生的心理早摸透了,別跟我玩貓膩,我治人的方法有的是,一招比一招損,有不怕死的就試試……”
我們中學生喜歡什麼樣的老師?好的老師應當是有學識、有品格、有風度、有智慧的老師。他們睿智、幽默、風趣,待人以誠,與人平等,和學生打成一片,師生之間能互相理解,能和學生融為一體,對學生沒偏見,決不傷害學生的自尊心,上課不照本宣科,不生搬硬套。
可是我遇到的老師,這樣的比較少,所以我們前些天已決定舉行一次“中華全國壞老師選拔錦標賽”。
虧了您來了,否則我們真要開賽了。我們班的班主任可能要名列前茅。
聽了您的報告,我們懂得了其實每個老師都是為我們好。
可是他們為什麼不好好研究一下教育藝術呢?為什麼不講講“學生是我師,我是學生友”呢?
一位首都師大畢業生來信說——
我從首都師大畢業後,來到中學,教了兩年書之後,我才真正體會到聽您的課沒白聽,選修教育藝術、演講美學,沒白選,真有用,真解渴。
和我們一塊畢業的同學講:我們在系裡學到不少知識,如果沒有學教育藝術就不會教;學到不少政治理論,如果沒有學演講美學就不會講。正因為我們學習了這兩門課,就形成了我們首都師大畢業生的一大特色。
我們掌握了這兩門課之後,如虎添翼,在講課時,遊刃有餘,學生學變成美的享受,老師講也是美的享受。
首都師大的特色就是使教育上升為科學,再上升為藝術,這一點我們得天獨厚。
希望您繼續幫助我們,《教育藝術》雜誌我們每期都讀,特別希望讀到青年教育藝術研究所老師們的文章。
另外,我再介紹一些先進教師、知名講師對加入WTO後如何更新教學觀念的思考。
一、教與學的過程不在於學生對教師多么禮貌,而在於師生之間能否互相尊重,共同追求真理與智慧。吾愛吾師,吾尤愛真理。
二、教與學之間不在於掌握了多少知識點,而在於共同提出多少新問題,時時有求知渴望,時時提出為什麼。提出問題往往比解決問題更重要。
三、教與學的過程,師生之間不在於死記硬背了多少條文與公式,而在於創造出共同參與?自由表達的機會。
四、教與學的過程,不在於留了多少作業,而在於學生在與教師的共同探討中,能否產生強烈的好奇與興趣。形成好奇心、探求欲、創新欲,教學才能有實效。
五、在教與學的過程中,不在於老師給學生“填鴨”多少,灌輸多少,而在於師生之間在相互切磋中,不斷地形成是與非的判斷力,弄清什麼是真善美,什麼是假惡醜。
六、在教與學的過程中,最重要的不在於對某些權威的信任度,而在於師生間不受權威的制約,強化自信力。
七、在教與學的過程中,師生間不在於了解並掌握了社會與自然的哪些現象,而在於認清了社會與自然的法則與規律。
八、在教與學的過程中,不在於用了多少時間,而在於是否形成了教與學的美的享受,逐步地增進著彼此的智慧。
總之,加入WTO,既是引“狼”入室,也是與“狼”共舞;既要不違反國際遊戲規則,又要善於競爭博弈,爭取勝利。這時我們的教育培訓就不只是簡單增加幾種常識,掌握幾項定理,也不只是掌握幾種方法,而是需要不斷地增加學生的智慧。
·查看全部>>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