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世的愛情標本:三言》

《末世的愛情標本:三言》

一部《三言》令馮夢龍名聲大噪。除此以外,馮夢龍還是明代了不起的“主編”,編著了一部《情史》,可謂吹響了古往今來痴男怨女“集結號”。張曼娟認為,《三言》除描寫情愛外,兼談了人情世故、人際關係。“如果要論愛情典型,《情史》比《三言》更集中,像是個資料庫。在人物塑造與情節鋪就上,《情史》大不如《三言》。因此,《三言》是經典。”

基本信息

圖書信息

書名:末世的愛情標本:三言
作 者:張曼娟
末世的愛情標本:三言末世的愛情標本:三言

出版社:文化藝術出版社
出版時間:2010-12-1
ISBN:9787503948541
開本:16開
定價:23.00元

編輯推薦

張曼娟的講座標題里,“末世”是一個觸目驚心的字眼。在“愛情”前加上“末世”未免使人心灰意淡,其實不然,張曼娟從中國古典文學作品《三言》中摘取了四個故事,通過她生動活潑的講述,這四個貼上“末世愛情”標籤的古典故事處處生髮著幽默的光彩、溫暖的人情、警世的哲理

內容簡介

馮夢龍所寫的愛情雖是“末世”的,但也是幽默的。張曼娟介紹,當他形容賣油郎為了與花魁娘子共度一晚春宵拚命攢錢時,竟用了“有志者事竟成”的古訓,“我們沒有想到這句話居然可以這樣用”。因此,張曼娟認為,《三言》中的名篇都具有情節離奇、人物多元化的特點,並且在此基礎上談及人性,尤其是欲望與人情,且與現代輝映。

作者簡介

張曼娟,現任台灣東吳大學中文系教授、作家,近年致力於經典文學的普及化,著有《海水正藍》《此物最相思》《你是我生命的缺口》《那些美好時光》、“張曼娟成語學堂”系列等。

目錄

他們這么說這本書WhatTheySay
書中的一些人物Characters
這本書的歷史背景Timeline
這位作者的事情AbouttheAuthor
這本書要你去旅行的地方TravelGuide
導讀

媒體評論

通過網路消除普通讀者對於經典的畏懼是“經典3.0”的一大特色。郝明義認為,作為閱讀與傳播載體的網路,它一方面是在顛覆和打破我們過去傳統的閱讀習慣,另一方面也是在回復我們的閱讀習慣。——《中國教育報》
古人有詩:“鴛鴦繡了從教看,莫把金針度與人。”而這一套書,卻是讓人登堂入室的階梯、巧手度人的金針。——《中國新聞出版報》
經典3.0的主旨是打開傳說中的書。很多書很有名,但是它們太巨大了,離我們太遙遠了。很多書被標上經典之後,固然可以凸顯它的價值,另外一方面,又給這些書堆砌起了高高的圍牆。很多人看到“經典”兩個字馬上就望而卻步,或者想進其門而不得入。怎樣在新的時代,用新的方法向大家來介紹如何讀經典,成為這套書的使命。——《華商報》
這套書跳脫“經典”就是“泛黃線裝書”的刻板印象,結合文字、繪畫、圖表、影像等形式,讓艱澀的經典更適應現代人的閱讀情趣。——《廣州日報》
一般人聽著經典的名頭就覺得恐怖,壓力巨大,於是像“打醬油的”一樣匆匆路過,或者也有人並不覺得壓力,也不覺得恐怖,但卻根本不得其門而入,只有望經典而興嘆。而郝明義7年前就在為實現文化夢想的“經典3.0”開始運作,這個坐在輪椅上的老者描繪的文學夢下,目前已經匯集了王安憶、梁文道、葛劍雄、張曼娟、葛兆光等百名學者名家,他們將為普通讀者導讀經典名著,就像《百家講壇》一樣。——《成都商報》

試讀章節

年少爭夸風月,場中波浪偏多。有錢無貌意難和,有貌無錢不可。
就是有錢有貌,還須著意揣摩。知情識趣俏哥哥,此道誰人賽我。
這首詞名為《西江月》,是風月機關中最要之論。常言道:“妓愛俏,媽愛鈔。”所以子弟行中,有了潘安般貌,鄧通般錢,自然上和下睦,做得煙花寨內的大王,鴛鴦會上的主盟。然雖如此,還有個兩字經兒,叫做幫襯。幫者,如鞋之有幫;襯者,如衣之有襯。但凡做小娘的,有一分所長,得人襯貼,就當十分。若有短處,曲意替他遮護,更兼低聲下氣,送暖偷寒,逢其所喜,避其所諱,以情度情,豈有不愛之理。這叫做幫襯。風月場中,只有會幫襯的最討便宜,無貌而有貌,無錢而有錢。假如鄭元和在卑田院做了乞兒,此時囊篋俱空,容顏非舊,李亞仙於雪天遇之,便動了一個惻隱之心,將繡襦包裹,美食供養,與他做了夫妻。這豈是愛他之錢,戀他之貌?只為鄭元和識趣知情,善於幫襯,所以亞仙心中舍他不得。你只看亞仙病中想馬板腸湯吃,鄭元和就把個五花馬殺了,取腸煮湯奉之。只這一節上,亞仙如何不念其情。後來鄭元和中了狀元,李亞仙封為淠國夫人。《蓮花落》打出萬年策,卑田院只做了白玉堂。一床錦被遮蓋,風月場中反為美談。這是:
運退黃金失色,時來鐵也生光。
話說大宋自太祖開基,太宗嗣位,歷傳真、仁、英、神、哲,共是七代帝王,都則偃武修文,民安國泰。到了徽宗道君皇帝,信任蔡京、高俅、楊戩、朱動之徒,大興苑囿,專務遊樂,不以朝政為事。以致萬民嗟怨,金虜乘之而起,把花錦般一個世界,弄得七零八落。直至二帝蒙塵,高宗泥馬渡江,偏安一隅,天下分為南北,方得休息。其中數十年,百姓受了多少苦楚。正是:
甲馬叢中立命,刀槍隊里為家。殺戮如同戲耍,搶奪便是生涯。
內中單表一人,乃汴梁城外安樂村居住,姓莘,名善,渾家阮氏。夫妻兩口,開個六陳鋪兒。雖則糶米為生,一應麥豆茶酒油鹽雜貨,無所不備,家道頗頗得過。年過四旬,止生一女,小名叫做瑤琴。自小生得清秀,更且資性聰明。七歲上,送在村學中讀書,日誦千言。十歲時,便能吟詩作賦。曾有《閨情》一絕,為人傳誦。詩云:
朱簾寂寂下金鉤,香鴨沉沉冷畫樓。移枕怕驚鴛並宿,挑燈偏恨蕊雙頭。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