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未》

《末·未》是一部北京空氣品質紀錄片,由李非凡、王一坤拍攝。意為“你有了對末日的惶恐,才有未來。”

推出

在這個寒冬,一部有關北京空氣品質紀錄片《末·未》火了。
這部片子原本應該2013年1月初在鳳凰網首頁以專題的形式推出。但在此之前,北京出現了最嚴重的霧霾天,局部地區PM指數達到了近千的高位。
“這是我來北京6年空氣品質最差的時候。”攝影師王一坤告訴李非凡。前者因“14連拍北京天氣”聞名。最近幾天,站在樓頂的他發現,因為空氣能見度太低,自己的鏡頭已經無法聚焦,最後成像效果如同一張白紙。
這一切讓導演李非凡改變了主意。他打破了原定計畫,在微博上提前推出紀錄片。
2013年1月12日晚7點,他的朋友五嶽散人在微博首發了《末·未》,它隨後被馬伊俐等大V和許多網友轉發。

拍攝

80後年輕人李非凡來自福建,現在是一個“北漂”,就職於鳳凰公益頻道。策劃、拍攝這一紀錄片,是他耗時兩個半月、以一己之力完成。主要採訪對象是拍攝北京空氣品質的人,後者的講述貫穿全片。
紀錄片的創意來自王一坤的14天連拍。他是北京電影學院攝影系的畢業生,2011年在北京雙橋的一個居民樓樓頂,堅持拍攝了一整年北京的天氣,甚至為此沒有回家過年。這些圖片,尤其是一張天空黃灰、可見度不足10米的照片,在網際網路上發布後引起了轟動。王一坤拍攝的情景,被收進了李非凡的鏡頭。

用裸露的雙手托著攝像機拍攝

在兩個多月的時間裡,拍攝並非一帆風順。李非凡和王一坤去了北京最大的垃圾填埋場——位於朝陽區金盞鄉的高安屯垃圾場。那裡地勢偏僻,甚至連黑車司機都不願意前往。兩個人只能先坐捷運到雙橋站,再在北京12月初的低溫中徒步十二三公里,到達荒涼的垃圾場。
那裡是一個相對敏感的區域,能進入的記者極少。對保全和宣傳科幹部好說歹說,“用盡了耍賴的辦法”,他們才進入了垃圾填埋核心區,停留了5分鐘。
當時天色已經擦黑,四下無人。站在焚燒後的垃圾山上,他們嗅到了空氣中一股難聞的味道。“是煤煙味,就是這幾天北京空氣里的味道,很刺鼻,很嗆人。”李非凡說。
此外,在上下班的晚高峰時期,李非凡去了北京最堵的捷運站之一——四惠站。從6點到6點半,他被起伏的人浪反覆拍打。“那一刻,你感覺自己很無力。”他說。
在四惠橋上,他還拍攝了北京大堵車的場景:路面如同一個十車道的大停車場,停滯的車流一眼望不到頭,有的汽車40分鐘只前進了3公里。當時天色已黑,無數小汽車和公車的頭燈、尾燈閃爍,尾氣隆隆排放,“人在其中,就像置身銀河中,特別渺小。”這一場景,讓李非凡難以忘懷。
在寒風中,他用裸露的雙手托著攝像機拍攝,拍完,手是從攝像機上掰下來的,與此同時,傳來了清晰的一聲“啪”,“像是冰碎的聲音”。
他去了北京最高的建築物中央電視塔和國貿。中央電視塔俯拍,基本看不到150米外的景。國貿俯拍,發覺連近處的大褲衩也看不真切。
紀錄片中引用了一些數據,包括北京機動車保有量、北京機動車排放污染物數量等。它們從北京交通研究中心、中國社會科學院、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財經、中國周刊、中國青年報等處蒐集到,並經過核實。而片頭則是李非凡托人從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官網下載的高清航拍,從中可對全球空氣品質有直觀判斷。

評價

“有了對末日的惶恐,才有未來”

拍攝期間,李非凡記得,北京PM2.5值美領館數據在230-270之間,中國環保部數據在180-210之間。而在歐洲,這一數值都在50以下。
儘管如此,《末·未》仍是一部相對克制的片子,李非凡沒有把板子全部打在政府身上。“這個紀錄片不是批判,更多是很直觀地展示北京現在的空氣品質和解決方案。”五嶽散人說。
確實,解構容易,而李非凡現在希望提供的是建構的視角。“我做這個片子,最大的目標是要告訴大家,社會各階層要達成和解,而不是相互苛責,要一起來努力。”他表示。
五嶽散人也贊同這一做法。
他認為,這些年來,政府對空氣品質的關注度大大提高。在2011年就空氣品質問題爭論最激烈的時候,中國的空氣品質標準中,甚至沒有PM2.5參數。這一數據,現在已經有了,而且越來越詳細。
“空氣品質問題涉及很多問題,比如城市規劃、綠化、北京周邊和全華北的生態治理、垃圾處理方式、環境法的具體落實……政府現在能做到的,無非是規章制度上的約束和管理。但每一個人都需要去從自己做起。”
片子在微博上推出後,網友的留言讓李非凡很感動。有的網友說,看完片子,自己立刻去分類垃圾,或者不開車上班了。“大家在朝著共同努力的方向走。在一個公共問題上有這么一致的態度,很罕見。很多事情都是從一點一滴開始的。”在這一點上,李非凡是一個樂觀主義者。
在紀錄片成型之後,給它取什麼樣的名字,李非凡曾經有過一番斟酌。最後,他給片子起了一個看似拗口的名字:《末·未》。
“你有了對末日的惶恐,才有未來。”李非凡說。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