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緯通卦驗》

《易緯通卦驗》為東漢鄭玄(127—200年)注《易緯》之一種。《易緯》十四卷,《四庫全書總目》作十二卷。佚名撰。緯書乃與經書相對而言,“緯者,經之支流,衍及旁義”,班固稱聖人作經,賢者緯之,實際上緯書是混合神學附會儒家經義的書,兩漢末逐漸流行,東漢稱為“內學”。《易緯》既為漢代流行的緯書之一,故鄭氏為之作注。此書今本均為輯佚,故多有殘缺,其內容包括《易緯乾坤鑿度》、《易緯乾鑿度》、《易緯稽覽圖》、《易緯辨終備》、《易緯通卦驗》、《易緯乾之序制記》、《易緯是類謀》《易緯靈坤圖》等。

《易緯通卦驗》為東漢鄭玄(127—200年)注《易緯》之一種·
《易緯通卦驗》為東漢鄭玄(127—200年)注《易緯》之一種。《易緯》十四卷,《四庫全書總目》作十二卷。佚名撰。鄭玄字康成,北海郡高密(今山東高密)人,世稱“後鄭”,以別於鄭興、鄭眾父子。曾入太學學習今文《易》和《公羊》學,又從張恭祖學《古文尚書》、《周禮》、《左傳》等,最後從馬融學古文經。後遊學歸里,聚徒講學,至數百乾人。因黨錮事被禁,潛心著述。以古文經說為主,兼采今文經說,遍注群經,為漢代經學的集大成者,稱鄭學,為我國古代著名的經學家,撰《六藝論》、《駁五經異義》等。緯書乃與經書相對而言,“緯者,經之支流,衍及旁義”,班固稱聖人作經,賢者緯之,實際上緯書是混合神學附會儒家經義的書,兩漢末逐漸流行,東漢稱為“內學”。《易緯》既為漢代流行的緯書之一,故鄭氏為之作注。此書今本均為輯佚,故多有殘缺,其內容包括《易緯乾坤鑿度》、《易緯乾鑿度》、《易緯稽覽圖》、《易緯辨終備》、《易緯通卦驗》、《易緯乾之序制記》、《易緯是類謀》《易緯靈坤圖》等。
《易緯》一書對宇宙發生多有所解釋,提出太易、太極、太始、太索等哲學概念,認為“有形始於弗形,有法始於弗法”。通過卦氣的徵驗,闡述天象與人事的相應關係,特別是自然現象同萬物成長、政治興衰、人體疾病等等關係。所述如六日七分、消‘鼠、征應等,為孟熹、京房學派繼承發揮。特別是所注《易緯乾鑿度》,後人徵引最多,皆於《周易》之旨有所發明,較他緯獨為純正。但其中亦包含有濃重的迷信怪涎色彩,後來發展成所謂的符□瑞應之說。緯書內容“有純有疵”,此緯亦不例外,其中所反映的“周秦舊法”,決不可“盡棄”。因此,漢唐以下研究《周易》各學派,於此書仍經常有所稱引。有《古經解匯函》本及《四庫全書》本傳世。[1]
四庫提要:案《易緯通卦驗》,馬端臨《經籍考》及《宋史·藝文志》俱載其名。黃震《日抄》謂其書大率為卦氣發。朱彝尊《經義考》則以為久佚,今載於《說郛》者,皆從類書中湊合而成,不逮什之二三。蓋是書之失傳久矣。《經籍考》、《藝文志》舊分二卷,此本卷帙不分。核其文義,似於“人主動而得天地之道,則萬物之蘊盡矣”以上為上卷。“曰:凡《易》八卦之氣,驗應各如其法度”以下為下卷。上明稽應之理,下言卦氣之徵驗也。至其中訛脫頗多,注與正文,往往相混。其字句與諸經註疏、《續漢書》劉昭補註、歐陽詢《藝文類聚》、徐堅《初學記》、宋白《太平御覽》、孫珏《古微書》等書所徵引,亦互有異同。第此書久已失傳,當世並無善本可校。類書所載,亦輾轉訛舛,不盡可據。謹於各條下擬列案語,其文與注相混者,悉為釐正,脫漏異同者,則詳加參校,與本文兩存之。蓋通其所可知,闕其所不可知,亦闕疑仍舊之義也。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