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捷剋星圖》

《捷剋星圖》

《捷剋星圖》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在手繪星圖的發展史上出現了一個新的里程碑。

簡介

在當時鮮為人知的捷克斯洛伐克的斯卡爾納特‧普列紹天文台(SkalnatePlesoObs.)的貝塞瓦博士(AntoninBecvar)和他的助手們克服了生活艱苦,政治動亂的重重困難,於1948年發表了劃時代的《捷剋星圖》(AtlasCoeli1950.0),共16幅圖,每幅59X41.5厘米,包括全天亮於7.75等的恆星和為數眾多的深空天體,它所包含的豐富的信息超過了以往的任何一套星圖,新穎的繪製方法將手繪星圖推進入了一個新的繁榮期。不久,美國的天空出版社(著名的《天空與望遠鏡》雜誌就是該社出版的)又出版了《捷剋星圖》的美國版,取名為AtlasoftheHeavens,在以後的30多年裡,該圖成了觀測者們必不可少的工具。在我國,北京師範大學也曾翻譯出版過一批《捷剋星圖》。一些天文愛好者團體也出過縮印本,目前仍在廣泛使用。1958年,國外又出版了經過裝訂的彩色版的《捷剋星圖》,貝塞瓦使用不同的顏色表示各種深空天體和銀河,使它們更易於區分,因而非常吸引人。

缺憾

客觀地說,《捷剋星圖》中也存在一些缺點,除了遺漏了幾顆亮星外(在那個時期對於笫一版發行的星圖,這種遺漏似乎是不可避免的),在赤緯±20°~±65°的圖中採用的圓錐投影,使得恆星的相對位置在東西方向上被不必要的壓緊了,這在某種程度上影響了星圖的外觀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