劇情介紹
20世紀40年代初期,艾麗·哈米頓(瑞秋·麥克亞當斯飾)跟著她的家人,來到了北卡羅萊那州的海邊小城水溪鎮(Seabrook),他們計畫在這裡能夠度過一個涼爽的暑假。那時艾麗還是個十幾歲的青春少女,正值豆蔻年華,漂亮活潑,對周圍的一切充滿了好奇。在一次狂歡派對上,她結識了當地男孩諾亞·卡豪(瑞恩·高斯林飾)。夜幕降臨,華燈初上,艾莉和好友來到當地的遊樂場,忘情地玩起了摩天輪。年輕的諾亞(萊恩·高斯利飾)被她爽朗的笑聲吸引,在晚會上見面之後,他們立刻被對方深深吸引住了。諾亞不顧一切地愛上了這個女孩,一段美麗的初戀悄悄的在海邊小鎮發生了。儘管艾莉出身上流社會,諾亞只是一個窮小子,但他們還是跨越了階層與觀念,執著而熱烈地相愛著。在一起度過了這個充滿激情和快樂的夏天后,兩個人已經走進深深的愛河了。艾麗的父母看著這對情侶如此的深愛,但是他們對諾亞的家庭出身十分看不起,於是他們以讓艾麗到紐約上大學為由,想拆散這對鴛鴦,第二天他們一家就離開了這個小鎮。艾麗離開後的一年365天,諾亞每天都要給艾麗寫信,但是這些信都被艾麗的母親自私地藏了起來。一年沒有收到艾麗回音的諾亞決定離家家鄉出外謀生。突然爆發的第二次世界大戰使得諾亞也成為了一名軍人,艾麗也志願成為了照顧傷員的護士。但是,這段經歷卻讓他們的愛情出現了重大轉折,因為從最初他們分開到這時的七年裡面,艾麗都沒有等到諾亞的訊息,正是在這個時候,一位名叫隆·哈蒙德的軍官深深地愛上了她,家世不錯的隆·哈蒙德也博得了艾麗的好感,當隆向艾麗求婚的時刻,艾麗欣然同意了,但是她的眼前出現的卻是諾亞的面孔…
諾亞從戰場上回來後,才得知父親已經把自家原來的房子賣了,只是為了買下了當初諾亞和艾麗幽會的地方,在這裡,諾亞曾經向艾麗承諾要把這座房子改造成艾麗的“溫莎種植園”。他心裡想著,只要“溫莎種植園”建好後,艾麗一定會回到他的身邊。一天,諾亞在市里意外看到艾麗和另外一個男人在一起,他的一切精神支柱似乎都已經崩潰了…這一切艾麗渾然不知,直到當她穿上婚紗時才意外的在報紙上看到關於諾亞的新聞,這時的艾麗也十分痛苦,經過激烈的心理鬥爭,她還是決定來到小鎮見上諾亞一面。兩個人終於再次相遇,又重新開始了一段激情時光…但是,他們多舛的愛情還會有幸福的未來嗎?
幾十年之後,有個老頭(詹姆斯·加納飾)向一個老女人(珍娜·羅蘭絲飾)讀著一本褪色的筆記本,他一直住在她療養院的家裡。雖然她的記憶已經模糊,但她的心裡依然記得兩人之間曾經的戀戀激情。其實,這個垂垂老去的女人就是當年艾麗,每當女人聽到日記中的字句,臉上就會迸發出異樣的神采,仿佛再次回到那段激情燃燒的歲月,而向他講述那本筆記本里的故事的老頭,就是諾亞,縱使病魔已經使艾麗忘卻了從前的記憶,他卻仍守護在她身邊。“為我讀我們的故事,我就會回到你身邊。”最後,愛的力量使他們永遠在一起。在天堂里,那個夏天,旖旎如昔……
幕後花絮
瑞恩·高斯林是導演尼克·卡薩維茨眼中扮演諾亞的唯一人選。在影片開拍前,為扮演諾亞,瑞恩·高斯林曾在拍攝地查爾斯頓生活兩個月,並親手打制出片中廚房裡的餐桌。
在片中扮演老年艾麗的吉娜·羅蘭茲是導演尼克·卡薩維茨的母親。
由於扮演老年諾亞的詹姆斯·加納的雙眼是棕色的,所以藍眼睛的瑞恩·高斯林不得不戴上棕色隱形眼鏡。
布蘭妮·斯皮爾斯和艾什莉·賈德都曾希望扮演艾麗。
演員介紹
瑞恩·高斯林以歌手身份出道,後來轉行從影。他曾在丹澤爾·華盛頓主演的《衝鋒陷陣》中扮演過小配角,在2001年的獨立製作《信徒》中瑞恩作為主角出演猶太新納粹小組中成員,該片在當年的聖丹斯電影節上榮獲評審會大獎,瑞恩憑此角色獲獨立精神獎提名,在電影《數字殺機》中,他的角色始終穿著紅色的皮夾克,一副偶像造型顯示出他內心的自信與浮華。但瑞恩的雄心並不止於此,他在《利藍的美國》和《戀戀筆記本》中的精彩表演被評論界封為“梅爾·吉布森的接班人”。2006年,他憑藉在《半個尼爾森》中的表演獲得了奧斯卡影帝的提名。瑞秋·麥克亞當斯,1976年10月7日在加拿大出生。她在《戀戀筆記本》中飾演女主角,雖然要比飾演男主角的瑞恩·高斯林大4歲,不過他們都同樣出生在加拿大,性格氣質上非常接近。兩人也因本片譜出戀曲,其後雖經歷分手,但在2008年又重新複合。瑞秋甜美的氣質令她獲得不少影片的邀約,每年都有作品推出,且喜劇、正劇都有不錯的表現。
影片背後
本片根據著名通俗小說家NicholasSparks(代表作《瓶中信》)的同名暢銷小說改編。故事講述一對男女(諾奇與艾麗)之間的兜兜轉轉半世紀的愛情故事,並由一本褪色的筆記本串引起來……影片以回憶的方式敘事,帶動著觀眾的情緒一起回到他們倆從相遇到分別再重逢的日子,也勾起個人的滴滴點點對愛情的美好回憶,尤其是在這比較浮躁的時代里,這種古典式的浪漫愛情顯得更加珍貴。
奧斯卡獲獎製片人馬克·詹森和林恩·哈里斯在96年讀過這本原著小說之後,花費了7年的時間把他搬上銀幕。在這段時間內,這本書登上了紐約時代雜誌的暢銷榜並持續可一年之久。“我喜歡故事的題材和浪漫,但最吸引我的是它的構思不僅僅局限於一個攝人的時刻,而是它所帶給人震撼的持久力”製片人馬克-詹森解釋到。導演尼克-卡薩維茨也對這本書作了評價,“這本書的特別之處在於,它講的是一段浪漫而恆久的愛情故事,但其中總免不了一些強烈的悲劇色彩。”
雖然這段愛情故事是橫跨40年代的,但是影片的開始和結尾都是現代。這段故事由愛麗絲的描寫、諾阿的朗讀展開,通過幾段描述我們回到了他們初戀的時代。 瑞安-高斯林(諾阿扮演者)描述了諾阿的變化,“從一開始純樸的男孩遇見了來自查爾斯頓上層階級的愛麗絲,她來到鄉下度假 ,隨之他們的生活由此而改變……影片的一開始充滿了希望與喜悅,但是隨著情節發展,生命、追求和幻想的破滅讓他直不起身,但仍然一件事對他來說是真實的,那就是當他19歲時,愛麗絲來到他的身邊改變了他的一生。他一直堅信著,從沒放棄。”對高斯林來說,《戀戀筆記本》是一部很長時間在銀幕上缺失的愛情電影。“儘管它是一部簡單、易懂的愛情片。但有時生活的簡單和你所想追求的生活,就已經夠複雜的了。” 瑞秋-麥克亞當斯飾演影片中17歲的女孩愛麗絲,“愛麗絲作為初入社會的少女,接受著這樣那樣的教育:禮節、網球、芭蕾、法語和數學等等。她青春、體面並且高貴,她還喜歡畫畫,不過只有諾阿支持她。諾阿進入了她的生活,給她帶來和其他人不一樣的全新體驗和欣喜,和她以前接觸的都有著很大的反差”瑞秋說道。這部平實而又動人的愛情片將為這炎炎夏日帶來絲絲涼風,看完之後回味無窮、沁人心扉……
影片評價
專業影評90年代,影片就張羅著投拍,當時史蒂芬·史匹柏對此片非常感興趣,據說湯姆·克魯斯也很可能紮上諾亞的角色,但2002年二人合作了《少數派報告》,“史湯組合”也告作罷。以後又相繼傳出吉姆·謝里丹可能執話筒,演員艾什莉·賈德、馬特·戴蒙、羅伯特·杜瓦爾也被提及。不過隨著導演尼克·卡薩維茨的確定,一切便塵埃落定。卡薩維茨版《寫我情真》中的愛情很浪漫,“它強烈,不一定完美,甚至有些瘋狂,但部分反映了愛的本質,或者說較符合我們的想像。”這一番話可說得一點不過,沒人能躲得過愛情的煩憂,若知牽掛到底有多苦,愛一個人才明;若知思念到底有多重,愛一個人才懂。儘管《寫我情真》透著老套,但真情何時都不乏憧憬。而且新線公司的目標是下一屆奧斯卡,對這部言情片的精心打造可想而知。目前來看影片很容易獲得父母輩的好感,如果你熱衷於催淚彈型電影不妨也嘗試一下,至少在電腦特效“橫行”的暑期檔影片中,《寫我情真》顯得十分與眾不同。
導演--記憶這東西
記憶這東西很有趣,它會因人、時期而異。當你還年輕,記憶於你來說並不重要,因為大好生活還在前方;一旦韶華不在,記憶便成為一切,因為你將只有這些。所以,如果人患上老年痴呆症,無異於帶走了他們的一切,那會是世界上最珍貴的東西。
一句話評論
自從電影版《廊橋遺夢》問世之後,本片是十年來最感人至深的愛情片。——《奧蘭多哨兵報》
我推薦這部電影是因為瑞秋·麥克亞當斯的表演。——Ebert&Roeper
大眾影評
《戀戀筆記本》是又一部根據美國暢銷作家NicholasSparks的小說改編的電影,看過他的另一部電影《初戀的回憶》,家裡還有他的另一部小說《瓶中信》,也改編成過同名電影獲得了很大的成功。按我們的話來說,我很“吃”他的作品。其實不僅我“吃”,但凡看過的人都會為他作品中一個又一個的故事所動容。他的作品出了名的通俗易懂卻又不乏生動細膩。不得不先在此讚揚一下。
和電影《初戀的回憶》不同,據說本片導演力圖能夠完整地還原小說所描述的情節,就這樣我們有幸看到了一個如此美麗的故事。
很久沒有看過這么浪漫的愛情電影了,儘管在當年的奧斯卡上未能得到任何獎項,但仍然不可抹殺影片的優秀。不受專業評審青睞的電影不一定不受普通觀眾的喜愛,在美國得到連續一年的上映就足以說明一切。
一、艾莉的母親
我完全能夠理解影片中艾莉母親的做法。出於一個母親對女兒的保護她有理由相信夏日的激情是短暫的,兩人家庭和社會地位的巨大差距無形間更拉大了兩人之間的距離。就一如艾莉的母親在採石場遠遠觀望的當初的初戀情人。一個母親不希望的是自己的女兒走了自己的老路。但她沒有想到的是人與人之間的不同。更沒想到的是女兒對愛情的執著與痴情。我不知道當她365天每天都從家中的信箱中取出諾亞寫給自己女兒信的時候有沒有對那個她眼中的窮小伙有過一絲的感動。但可以肯定的是當年她自己沒有如她女兒一樣執著地去追求一份真愛。而她對丈夫更多的是一種親情而非愛情。一如她女兒所說:你不會像我一樣看爸爸,你不碰他、不笑,也不玩樂。
二、寡婦瑪莎
對於這名失去丈夫的寡婦影片中的筆墨並不太多,但我對她的印象卻非常深刻。兩個同樣失去愛人的人因為“性”而相伴。她能從諾亞的眼神中看出他的心有所屬。她也能從他和艾莉之間感受到真愛。從最後她給諾亞的最後一吻中可以看出她是愛他的。無需表白、默默地離開,一個如此通情達理的女人,從某種意義上說是偉大的。
三、朗恩
朗恩與諾亞很相似,兩人同樣的巧舌如簧,也同樣地在最不是時機的情況下請求與艾莉約會,當然還有那句我很會跳舞。唯一的不同是他出生名門,深得艾莉母親的喜愛。但可憐他從一開始就注定了在艾莉眼中他只是諾亞的替代品。尤其是當艾莉在報紙上見到至今仍未忘卻的昔日舊愛時,放棄他也就不足為奇了。
四、艾莉和諾亞
實在無法將這兩個主角分開。影片通過並不多見的插敘手法循序漸進地向我們講述了艾莉和諾亞這對愛人坎坷的一生。從年輕時的離別到重逢後的選擇,到艾莉因老年痴呆失憶後諾亞不顧一切一遍遍地講述他們曾經發生的故事,再到最後通過愛實現了一起離開人世的願望著實另所有人為之動容。忘不了當我看到筆記本作者是艾莉名字時的驚詫。忘不了影片開頭柔和音樂下划船的人、飛翔的鳥與將河水照耀地通紅的夕陽共同組成的美景,這是我有始以來看過的最美的自然畫卷。這是一部讓沒有戀愛過的人了解真愛的電影、亦是一部讓正在戀愛的人為同一目標為之努力的電影、也是一部讓曾經愛過的人回味反思過去的電影。
這是一個屬於平凡人的浪漫愛情故事。
角色介紹
諾亞--世界在改變
諾亞是一個非常單純的年輕人,自從邂逅來自查爾斯的女孩艾莉,他們的世界立即發生轉變。在故事的開始,一切都存在變數,但他的世界始終為愛情保留了一塊純潔的淨土,海布魯克的夏天是他一生中最值得懷念的時刻。
艾莉
--只有愛不變
艾莉隨家人來到海布魯克,以度過大學的第一個假期。她出身富有的上層社會,受過良好的教育,她對繪畫的執著與熱愛,恐怕只有諾亞能夠理解。諾亞之於艾莉的生活是一個另類,他與艾莉平時接觸的人群迥異,這強烈地吸引了活潑好奇的艾莉。
艾莉的母親安不贊成這樁戀情。她是一個強硬的南方婦女,窮17年心血撫養女兒,她一門心思想女兒過好,因為這畢竟是40年代的南方,權利與財富意味著一切。但不可否認的是,我們同樣需要真愛,我們也相信它的存在,這是我們最本質的人性。
--等咱有了錢
朗來自南方中上階層,他和艾莉在醫院相識,後來兩人訂婚。對於角色的定位和理解,導演的一番話讓他受益匪淺:在北方,你富了,你會把錢存起來,當作什麼沒發生,生活一如往昔;在南方,你富了,你會置辦家產傭人,吃香的喝辣的風光無比,恨不得全世界都知道。
老年諾亞
他一直瘋狂地愛著艾莉,他就是那個為老年艾莉讀日記的男人。儘管艾莉已經罹患老年痴呆症,但只要聽到日記中的故事,總會從疾病中掙脫出來。醫生會告訴你那不可能,不過她真的做到了,哪怕只有幾分鐘。導演故意安排這個男人的神秘身份,你猜猜他是諾亞還是朗?
老年艾莉
當艾莉得知自己患病後,便決定馬上動筆記錄她的愛情生活。她的記憶在很快地消退,也許這是留給愛人的最後禮物,這場愛情的前因後果和曲折經歷,就這樣被完整地記錄下來,而她在等待愛人的每一次喚醒。
獲獎記錄
金衛星獎2005
BestActressinaSupportingRole,Drama吉娜·羅蘭茲
美國青少年觀眾票選大獎(TeenChoiceAward)2005
ChoiceMovie:Drama
ChoiceDateMovie
美國青少年觀眾票選大獎2005
ChoiceMovieChemistry瑞秋·麥克亞當斯
ChoiceMovieLiplock瑞秋·麥克亞當斯
ChoiceMovieLoveScene瑞秋·麥克亞當斯
ChoiceMovieLoveScene瑞恩·高斯林
ChoiceMovieLiplock瑞恩·高斯林
ChoiceMovieChemistry瑞恩·高斯林
ChoiceMovieBreakoutPerformance-Male瑞恩·高斯林
ChoiceMovieActor:Drama瑞恩·高斯林
ChoiceMovieActress:Drama瑞秋·麥克亞當斯
演員工會獎2005
OutstandingPerformancebyaMaleActorinaSupportingRole詹姆斯·加納
MTV電影獎2005
最佳銀幕親吻瑞恩·高斯林
最佳銀幕親吻瑞秋·麥克亞當斯
GoldenTrailerAwards(GoldenTrailer)2004
CastingSocietyofAmerica,USA(Artios)2005提名
BestFeatureFilmCasting-Drama(提名)馬修·巴里
BestFeatureFilmCasting-Drama(提名)NancyGreen-Keyes
ChoiceMovieoftheSummer(提名)
ChoiceBreakoutMovieStar-Female(提名)瑞秋·麥克亞當斯
ChoiceMovieDanceScene(提名)瑞恩·高斯林
ChoiceMovieDanceScene(提名)瑞秋·麥克亞當斯
BMIFilm&TVAwards(BMIFilmMusicAward)2005(提名)
最佳女演員表演獎(提名)瑞秋·麥克亞當斯
演員工會獎(Actor)2005(提名)
OutstandingPerformancebyaMaleActorinaSupportingRole(提名)詹姆斯·加納
影片製作
創作背景
本片改編自尼古拉斯·斯帕克斯所著的同名小說,在看過小說之後,曾憑《雨人》奪得奧斯卡獎的製作人馬克·詹森和時任新線影業製作主管的林恩·哈里斯耗時七年才將小說搬上大銀幕。《戀戀筆劇照記本》曾在《紐約時報》暢銷書排行榜上逗留將近一年之久,詹森回憶說:“我喜歡小說的構思和其中的浪漫,不過最讓我偏愛的是這個愛情故事不僅轟轟烈烈,而且綿延持久。”在片中扮演諾亞的瑞恩·高斯林在談到角色轉變時說:“當邂逅出身上流社會的艾麗時,諾亞還是個非常簡單的傢伙。在影片開頭,一切都是一種選擇,充滿各種機遇。隨著情節發展,單純隨著生命、理想和希望一併消失了,不過19歲的夏季一直停留在諾亞的記憶深處,來到西布魯克的艾麗徹底改變了他的世界。”
就像謎中謎一樣,他們的青春只是動人愛情故事的開始。小說原著作者尼古拉斯·斯帕克斯說:“我認為重逢的構思足以應答人們所有關於‘如果’的疑問,每個人都有初戀,當你回想起當初的青澀之愛,肯定會不由自主的提出假設,而這個故事正是根植於此。在大多情況下,你記憶中的那個人會面目全非、判若兩人,可有時他們就是記憶中的樣子,你會意識到這正是你一直以來所在尋找的。很多人認為青春期的愛情是不真實的,但它確實是真真切切的。”
導演尼克·卡薩維茨說:“我認為記憶對所有人都具有著不同的意味,這取決於你所處的人生階段。記憶對年輕人無足輕重,因為整個人生就在眼前。但隨著年歲增長,特別是步入暮年之時,記憶對你來說是最重要的。如果你像片中的艾麗一樣不幸患上了老人痴呆症,那么你失去的不僅僅是記憶,一切都會隨之灰飛煙滅,因為那是世界上最寶貴的東西。”
“……為我的第一部小說構思故事並不輕鬆,最終我決定從熟悉的身邊事下手,這正是我創作這部小說的根源。”——尼古拉斯·斯帕克斯
《筆記本》(TheNotebook)的創作靈感來源於我妻子的祖父母,兩個幸福的老人在一起相親相愛了60年。妻非常愛這對老人,她是一個不折不扣的乖孫女,小時候總在周末拜訪他們。當她十六歲後,父母允許她獨自駕車前往祖父母處,甚至上大學後她仍然抽空回去看看,照料兩位老人的衣食起居。既然妻對他們敬愛無比,當然希望二老能參加我們的婚禮。但遺憾的是婚禮前一天,我們接到電話,知道他們不會出席。儘管二老離我們只有四十里的車程,甚至別人也可以駕車接送,但他們的健康狀況實在糟糕,醫生勸告他們最好呆在家中。
得知訊息後,妻失望極了,但婚禮當天仍然表現得十分活躍,我知道她在努力忘掉祖父母的缺席。可後來的事情卻出乎我們意料,當她站在教堂的後間,準備走過狹長的通道,目光卻停留在桌上的小盒子,盒中裝著花店買來的花飾,有胸花和紐孔花。妻站在那裡,發現兩朵遺留的花飾,顯然她明白那是為誰準備的。我們接客群人的祝福,我們一起翩翩起舞,就像每一對婚禮上的新人。第二天醒來,妻翻身和我四目相對,我從未感覺她如此美麗。“你愛我嗎?”她問。“當然,”我耳語,感到奇怪:“因為……你是最好的。”“那好,”她拍著手,故作威嚴地說:“你要為我做點事兒。”“是,女士。”妻只是讓我穿上禮服,而她也套上婚紗,拿起那兩朵花飾,一塊結婚蛋糕,婚禮錄像……原來妻打算在祖父母面前再舉行一次小型婚禮。
媒體推薦
“一部關於愛情得而復失、失而復得的經典故事……斯帕克思將文風和故事完美結合於一體。”
——基督教科學箴言報
“一個尤為浪漫的愛情故事。”
——辛辛那提郵報
“故事講述了一對戀人和愛情的轉化力量……《戀戀筆記本》雖結構簡單,文字質樸,卻震撼人心。”
——《達拉斯早報》
“徹夜不眠的閱讀……斯帕克思以細膩的筆觸營造出了真實的情感力量……如果你想暢快地大哭一場,《戀戀筆記本》就是你的最佳選擇。”
——《今日美國》
“故事其實很短,不夠一夜閱讀;然而故事也很長,它橫跨了一對戀人的一生,這是一個關於真愛和忠貞的故事。”
——金士頓自由報
“尼古拉斯•斯帕克思是五星級的作家……這個故事會讓你淚流不止、銘記終生。”
——冬日港灣報
“這是一個關於真愛失而復得的心酸故事……令讀者神魂顛倒,產生強烈共鳴。”
——書架
“故事扣人心弦,無論是在聖誕寒冬還是七月炎夏,都讓人泣不成聲。”
——讀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