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到做到》

《想到做到》

即使一無所有,足智多謀也會讓你身價倍增。 即使困難重重,善於思考也能使你順利成功。 像實幹者那樣思考,像思想家那樣行動。讓你的大腦多“走些路”,成功的目標就會近許多。 我們想到,做到!

基本信息

編輯推薦

一個真實的故事:
在美國的一個村莊裡,住著一個老頭兒,他有三個兒子。大兒子、二兒子都在城裡工作。只有小兒子和他生活在一起。有一天,一個四十多歲的中年男人突然找到老頭,說要把他的小兒子帶到城裡工作,老頭不相信。這個人又說要給他小兒子在城裡介紹個對象。老頭還是不信。這個人接著說:“如果我給你小兒子介紹的對象是洛克菲勒的的女兒呢?”老頭想了想。終於被“洛克菲勒的女婿”這一誘惑所打動。過了幾天。這個人找到美國首富、石油大王洛克菲勒。說要給他的女兒介紹對象,洛克菲勒根本沒有理睬。這個人又說:
“如果我給您女兒找的對象是世界銀行的副總裁,您同意嗎?”洛克菲勒斟酌一番之後。終於同意了。又過了幾天,這個人找到世界銀行總裁,說:“您應該馬上任命一位副總裁!”遭到拒絕後,這個人接著又說:“如果您任命的這個副總裁是洛克菲勒的女婿,可以嗎?”總裁先生聽後立刻就答應了。
讓一個平凡的、普通的農家窮小子,娶一個美國首富的千金,事情聽起來,簡直不可思議。然而。卻在生活中真實地發生了。我們慨嘆之餘,不得不佩服這個“媒婆”的勇氣。首先他的想法就富於挑戰,其次他的做法更充滿智慧,最後就是他為實現目標的鍥而不捨。看了這個故事,讓我真正理解了那句經典之語:不怕做不到。就怕想不到!

內容簡介

善用你的大腦,做任何事情都有成功的可能。全書共分四篇,分別講述了思考的價值、思考的用途、思考的方法和思考的具體途徑等主題。書中以生活中的智慧與哲理,來說明“用心就無難事”;以人生成敗的經驗與方法,來證明“智謀成就大事”。

作者簡介

羅健,湖南省衛生廳《健康必讀》雜誌社副社長,中醫副主任醫師。愛好廣泛,涉及攝影、集郵、寫作、書法、運動,生活不求奢華求清淡,養生不求長壽求健康。現已出版《修身養性學做人》、《心靈的神醫》、《不生氣的智慧》等書。

目錄

前言
第一篇思考值千金
一、做事並不難。只要善思考——思考讓人輕鬆做成事
1.做事並不難,只要善思考
2.唯有多思考,才能真正把事情做好
3.思考問題,才能找到解決問題的訣竅
4.看清事實,才會有正確的思考方法
5.養成用與眾不同的方式思考的習慣
6.把自己訓練成一個思路清晰的思考者
二、思考出智慧。思考出思路——思考能使做事方式創新出奇
1.多思出奇效:做事先要善思考
2.勤思出變通:做事需要機變靈活
3.在思考中變通,萬事不難辦
4.突破思維定式,讓大腦“多走些路”
5.開拓和管理好你的每一個創意
三、善於思考,可以使你少犯錯誤——思考能讓人變得聰明
1.思考能拯救一個人的命運
2.正確的思考,使你轉敗為勝
3.三思而後言,避免禍從口出
4.面對失敗,深思熟慮後繞道而行
5.從失敗中反省,不犯相同的錯誤
6.規避風頭,才能走好人生之路
四、享受用思考創造成功的無窮樂趣——不同的思考力給人帶來不同的收穫
1.精於重點思維:用重要事實營造成功
2.善於深度思維,你會高人一籌
3.運用想像力,發掘無限的財富
4.巧用批判力,能使你脫穎而出
五、創造性地思考。突破人生瓶頸——思路創新,可以使你的人生出奇
1.成功的人生需要創新的思路
2.打破常規,走別人未走過的路
3.標新立異者即可獨領風騷
4.打破瓶頸,邁過心中那道坎兒
5.開拓創新思路的若干個竅門
6.捕捉那些飄忽不定的精靈
7.從傳統的思維中脫穎而出
8.下一步逆向思維的險棋
第二篇智謀成大事
六、調動你的智慧,挖掘你的人生潛能——人生潛能有待於大力發掘
1.每個人自身都有一座潛能的寶庫
2.拯救自已:調動潛在的智慧與能力
3.開發智慧金礦,打造成功人生
4.發揮潛意識:思考制勝的成功法寶
5.為對手叫好也是一種智慧
七、學會用腦做事。巧開成事之門——其實你比誰都聰明
1.設法找到那個讓事情辦成的機會之門
2.善於利用別人的情緒助己成功
3.組裝“外腦”助你實現目標
4.不要做自己不擅長的事
5.不要死腦筋,學會退而求其次
6.不要把雞蛋放在一個籃子裡
八、為成大事,不妨多一點夢想——成就大事需要有野心
1.適度的野心是成就大事的動力
2.要想成功,就須先有夢想
3.眼睛望著遠處,才會跳得更遠
4.把自己想像成一個傑出的人
九、專心致志。專注的力量無窮大——一心一意做好一件事
1.專心是打開成功之門的“神奇之鑰”
2.與其什麼都要,不如咬緊一處
3.集中注意力:實現專心的關鍵
4.培養注意力高度集中的好習慣
5.集中你的全副精力於重點工作
6.學會擺脫周圍一切無聊之事的干擾
十、追求效率,做時間的真正主人——要事第一,高效管理時間
1.時間就是金錢,時間就是生命
2.化繁為簡,提高時間的使用效率
3.時間管理的秘訣:先做重要的事情
4.“帕累托法則”使你成為時間的主人
5.處理大事和要事的時間運籌法則
6.積零為整:有效地利用零碎時間
7.防範“竊賊”:減少你浪費掉的時間
十一、職場智勝,智謀成就職業生涯——職場上如何獲得快速晉升
1.努力獲得上司的賞識
2.做上司的左膀右臂
3.憑能力打造晉升實力
4.主動爭取,獲得升遷的機會
5.主動尋找提攜自己的“伯樂”
十二、用腦謀財,智慧的力量勝過資本——商場上如何快速賺得財富
1.用腦鎖定致富人生的方向
2.以智謀財,小人物白手起家
3.以小博大,善用小錢賺大錢
4.理性投資,致富決策靠思路
5.借雞下蛋,籌錢賺錢好本事
第三篇成事有心機
十三、把事做得令人叫絕——精通圓融做事的策略
1.活用人情,做事須積累人緣資本
2.左右逢源,掌握圓融處事之道
3.伺機而動,找準做事的最佳時機
4.真誠坦率不等於沒有彈性
5.為人處世,也可以說一些善意謊言
十四、做事不要太衝動——做自己情緒的主人
1.說話做事,切不可率性而為
2.做自己情緒的至高統治者
3.不急不躁,控制好情緒去辦事
4.做事需要分清輕重與緩急
5.任何時候,都要控制衝動的行為
6.善用情緒作為攻防之術
十五、火候拿捏是一門大學問——把握好做事的分寸
1.掌握分寸:把事辦得恰到好處
2.辦事要學會含而不露
3.把握好說話的分寸感
4.恭維他人也要把握尺度
5.力不從心的事不能辦
6.模糊應對,左右逢源不傷人
7.趨利避害,把握好進退的分寸
十六、借用貴人之勢辦大事——小人物如何藉助他人成事
1.人生的成功離不開貴人的幫助
2.藉助貴人之光,做好自己的大事
3.藉助靠山壯大自己的實力
4.善借“虎威”成就自己
5.利用領導關係,靠著大樹好乘涼
6.把比你能幹的人集合到身邊
十七、攻心為上,掌握攻心之道——如何做打動人心的事
1.得人心者得天下
2.打動人心方可巧成萬事
3.令人感動是高超的處世之道
4.做一個值得他人信賴的人
5.投其所好,抓住對方最感興趣的事
6.善於使用攻心之道
十八、把話說到他人的心坎兒上——如何說打動人心的話
1.好口才是人生的重要資本
2.以誠為本,坦誠贏得天下信
3.若想使人動心,必先自己動情
4.適度的讚美是打動人心的催化劑
5.充滿熱情的話語,能強力感染對方
6.談吐幽默,會使你到處受到歡迎
7.委婉巧言,忠言可以不逆耳
第四篇辦事有心計
十九、心有妙招。難事不難——把難事辦成易事的心計
1.辦好難事需要抓住問題的關鍵
2.極力尋求辦妥難事的突破口
3.明攻改暗取,難事不再難
4.敢於改變做事的規則
5.以軟磨硬泡辦成難辦之事
6.厚臉黑皮,突破做事被拒的障礙
7.減少“碰壁”的訣竅
8.巧把難事交與他人去辦
二十、巧解左右為難的“困局”——把愁事辦成好事的心計
1.調動潛能,想新點子辦愁事
2.巧用激將法求人辦好愁人之事
3.不認死理,轉換角度辦愁事
4.獨闢蹊徑,辦愁事需要倒過來想
5.曲線求人,繞著圈子辦愁事
6.以退為進辦成愁人之事
7.堅持到底,愁事就會有轉機

前言

我們的大腦最基本、最常用的功能,就是用來想事情。天下萬般事,只有想不到,沒有做不好。人類曾經一直以為,登上月球是天方夜譚,然而其早已成為現實。
500年前,我國明朝年間一位叫萬戶的勇士,曾用47個巨型爆竹綁在身下的椅子背後,試圖飛天登月,結果粉身碎骨。後人為紀念這位敢想敢為的“世界第一個企圖用火箭飛行的人”,把月球上一座環形山命名為“萬戶環形山”。
39年前,1969年7月16日,延續著萬戶精神的美國人,在屢屢失敗之後,把種種想到的可能做了大量的改進,終於將三位太空人及“阿波羅”號飛船送上月球的表面。
5年前,2003年10月15日,中國人楊利偉駕著神舟五號成功遨遊太空,圓了中國人的千年夢想。
今年9月25日神七發射成功,中國人首次太空行走。不久的將來,神舟八號、神舟九號將陸續升空,月球上出現中國人的腳印已為期不遠。
登月如此,做其他事也是如此。人類若沒有敢想、多想和善想的能力,也許今天還仍然生活在樹上。
擺在讀者朋友面前的這本書,主要想向大家昭示這樣的一個真諦:做事並不難,只要善思考。善用你的大腦,做任何事情都有成功的可能。全書共分四篇,分別講述了思考的價值、思考的用途、思考的方法和思考的具體途徑等主題。書中以生活中的智慧與哲理,來說明“用心就無難事”;以人生成敗的經驗與方法,來證明“智謀成就大事”。
人生千般事,三思而後行就不會讓你後悔,深思熟慮就不會讓你為難,巧用心思就不會使你空手而歸。
 在未來的生活中,一個善於思考的思想者才是最強大、最快樂、最成功的人。本書願幫助你也成為這樣的人。

精彩書摘

正確的思考方法有時會受到某種力量的干擾、誘惑甚至是暫時性懲罰。但是,思考方法正確會使你避免得出錯誤的結論,使你避免陷入危險的誤區。
凡事不去思考的人,永遠處在混沌之中。但若僅僅知道了思考的重要性,而不注意思考方法是否正確,則其行動會更加危險。倘若不了解思考對象的客觀事實,則所得出的結論必將是扭曲的,所採取的行動更將是錯誤和危險的。
無數經驗告訴人們:思考方法正確的前提是看清事實。
在法律程式的領域中,有一項被稱為“證據法”的原則,這項法律的目的就是取得事實。任何法官,只要他能根據事實來作判決,他就可以把案子處理得對一切有關係的人都同樣公平;如果他故意迴避這項“證據法”,根據道聽途說的訊息來作判決或結論,他就可能冤枉無辜的人。
“證據法”根據它所使用的對象與環境而有所不同。在缺乏應知道的事實時,如果你能夠假設,在你眼前的證據中,只有那些既能增進你自己的利益,但又不會對任何人造成損害的證據,才是以事實為基礎的證據。你只要以這一部分證據去判斷,就不會出錯。
但是目前的狀況是,有許多人錯誤地——他自己可能知道,也可能不知道——把事情的利害關係當做事實。他們願意做一件事,或是不願意做一件事,唯一思考的原因是能否滿足自己的利益,而未曾考慮到是否會妨礙到其他人的權益。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