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評論
人只不過是一根蘆葦,是自然界最脆弱的東西,但他是一根有思想的蘆葦——帕斯卡爾
目錄
第一章想得對才能做得對——成功者的理性思維之道1.思維有多深,就能走多遠
2.成功決定於“智慧”,而不是“聰明”
3.繞開“想當然”的陷阱
4.從“不可能”到“可能”
5.想的太多,徒增煩惱;想的太少,就會跌倒
6.過去的經驗經不起明天的考驗
7.不要把假設和結論混為一談
8.認清現象和本質的不同
9.遠離角斗場的時代,樹立雙贏思維
第二章懂得越多,獲得越多——提升你的思維空間
1.知識的高度決定認識的廣度
2.只有夠專業,才可能卓越
3.不要“書到用時方恨少”
4.向不同行業的人吸收新知識——記住,要用請教的態度
5.考慮越充分,心裡越有譜
6.多了解一些歷史,有助於更好地了解今天和展望未來
7.讀書有專,也要有博
8.心理素質越好,思維就越縝密
9.不僅要知道自己懂什麼,還要清楚自己不懂什麼
第三章思路不同,出路不同——追求卓越過程中的路徑依賴
1.多一個思路,會多一條出路
2.線性思考行不通
3.思路一改,問題迎刃而解
4.模糊的正確永遠比精確的錯誤更安全
5.如果你在錯誤的路上,奔跑也沒有用
6.只知道幹活的人會錯過成功的機會
7.莫鑽牛角尖,換一種思路走向成功
8.想對才能做對,想錯必然做錯
9.不同的觀念,不同的人生
第四章君子和而不同——做個特立獨行的思考者
1.思考,而不要跟從
2.相信自己的直覺
3.不必爭取所有的人對你都滿意
4.走出思維的慣性,切勿自我設限
5.聽大多數人的意見,做自己的決定
6.聰明的人不會因別人而影響自己的情緒
7.別太在乎別人的流言蜚語,在別人的懷疑中奮進
8.忠誠於自己的人生計畫
9.敢為天下先
第五章逆向思維——與大多數人想的不一樣
1.大多數人都想做的,你最好別去做
2.反其道而行之更容易出眾
3.從錯誤之中找機會,也許會一躍而起
4.有些事情大多數人都能想到,但能做到的才是英雄
5.做你自己想做的
6.放棄“非此即彼”的選擇,用整合思維來思考問題
7.拋開羊群思維
8.“逆向思考”是正向行走的好風
9.迂迴更容易到達彼岸
第六章三思而後行——說話之前想一想,辦事之前過過腦
1.眼見未必為實,耳聽未必為虛
2.腦筋轉得要快,嘴巴張得要慢
3.知識不運用便全是“垃圾”
4.換位思考,更好地看清楚自己
5.有多少條捷徑可走,就有多少次錯誤可犯
6.別做正常的“傻瓜”
7.莫把幻想當成理想
8.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
9.當所有條件都對你有利的時候,要小心是陷阱
第七章行成於思——平凡的人走一步看一步,成功的人思考未來
1.遠見決定願景
2.人生最困難的不是努力,也不是奮鬥,而是抉擇
3.一切偉大的行動和思想,都有一個微不足道的開始
4.選準前進的方向,一步步地去實現
5.不要邊想邊做,但要邊做邊想
6.從預言中你可以得知許多預言者的信息,但對未來卻所獲無幾
7.向成功的方向奔跑,而不是追趕成功的尾巴
8.現在多一分準備,未來多一分勝算
第八章想到更要做到——把思考變成行動,才有成功的可能
1.算算你成功的機率有多大
2.別指望誰能推著你走
3.要思考就一定要理性思考
4.用懶人的思維想問題
5.聰明人都在用的博弈技巧
6.判斷準,才能不失手
7.決定不做比決定要做更難,放棄比堅持更需要決心
8.要為成功找方法,別為失敗找藉口
9.要相信自己,用自信撐起成功的風帆
10.成功都是先想出來的
第九章反思的力量——成功一定有原因,失敗一定有道理
1.失敗並不表示你智商不高
2.不要害怕犯錯誤,但犯錯誤後會反省,才可以不犯同樣的錯誤
3.從別人的失敗中反思,把別人的教訓當作自己的教訓
4.反思讓自己更成熟
5.反思自己不等於否定自己
6.及時反思,及時總結,早做打算
7.認識自己更需要客觀
8.認識到自己犯了一個錯誤時,要果斷退出
9.認識自己的缺點才是最大的優點
10.往後看幾步,繼續向前走
11.認識自己的缺點,才能利用他人的長處
第十章只想該想的——要多思而不亂思,不作無用思考
1.思考要有明確的目標
2.保持一顆平常心,方能無往而不利
3.心門不開,世界的精彩就不會進來
4.從整體上考慮相關的關鍵因素
5.一個實幹者勝過一百個空想家
6.想得開是天堂,想不開是地獄
7.莫讓過去的恩恩怨怨折磨你
8.跳出去,活出海闊天空的精彩
9.擺渡多“惱”河
前言
“思”是個人成長、成熟的必經之路,不思者難以成長,難有長進,更難走向成熟。因為對人生有了思考,有了感悟,才會更加懂得如何去生活。“思”是學有所得的必然條件,“學而不思則罔”,”好讀書不求甚解”,只會成為別人思想的跑馬場,而不會提煉出自己所需的智慧。
“思”是個人事業成功的保證,只有先運籌帷幄,才能制勝千里,只有善於運用自己的思維,進行思考的人,才能夠更準確地抓住機遇,才會在競爭中無往而不利,取得事業的成功。
“思”是開動人類進步的馬達,只有進行思考,科技才能進步,人類的文明才會更加發達。瓦特對蒸汽的思考使人類進入了工業社會;牛頓對蘋果落地進行思考開創了現代物理學;達爾文對物種的思考使人類認清了自己的起源;袁隆平對水稻的思考使貧瘠的土地變成了金色的稻田……正是因為一個個的思考,人類社會才一步步地向前發展。
《孫子兵法》云:”夫未戰而廟算勝者,得算多也;未戰而廟算不勝者,得算少也。多算勝,少算不勝,而況於無算乎!”多思則多勝算,少思則少勝算,不思則無勝算。天下潮流,浩浩蕩蕩,風雲變幻,惟有善思者,才能志存高遠,才能在思考中行動,在思考中進步,才能成就一番事業。
精彩書摘
第一章 想得對才能做得對——成功者的理性思維之道1.思維有多深,就能走多遠
有人說,人的種族優越性在於思維,在於有想法。人是會思考的動物,知道自己會成為什麼樣的人,這是善於模仿人類行為的動物,比如猩猩永遠做不到的,因為動物沒有這種高深的思維。雖然人是會思考的動物,每個人都有其單獨的思維,但這並不是說每個人都能很好地運用自己的思維。事實上,大多數人在面對問題時,並沒有認真地運用自己的思維,而是單純地把“一時的想法”稱之為解決問題的策略,甚至有的人根本連想都不想,只是在腦中閃過一個念頭,就讓它來解決問題。
思維絕非一時的想法,而是一個在經過綜合考慮,長期思索之後做出的明智的決定。思維有多深,一個人在成功之路上就會走多遠。拿破崙·希爾說:“很多人終其一生總在原地踏步,只因目光過於短淺。”一個目光短淺的人,只看到了眼前,而看不到長遠的未來,不是因為他不想為自己的未來做打算,更不是因為他不想自己的人生會更加美好,而是因為他沒有思維的深度與廣度。這些人並不是沒有足夠的才能與智慧,而是沒有足夠的思維深度來給自己一個良好的定位,所以沒有取得成功,或者沒有取得自己預期的成功。一個成功者則是不僅有著超人的才能,更有著超前的意識,思維夠深刻,夠寬廣,只因如此,他們才能在成功的路上越走越遠。
偉大的發明家愛迪生只有一位合伙人——埃德溫·巴恩斯。巴恩斯在成為愛迪生的合伙人之前的職業是流浪漢。愛迪生後來回憶自己第一次見到他,也就是他來毛遂自薦時,是這樣描述的:
他站在我面前,看上去就像個普通的流浪漢,但是從他的臉上能夠看得出他充滿信心,有備而來。與他共事幾年之後,我感到當一個人真正渴望某件事的時候,他寧願拿自己的一生做賭注來得到它,這樣的人一定會成功。我給了他機會,因為我認為他有決心堅持到成功。事實證明,我的這些決定是正確的。
雖然愛迪生後來對他的評價很高,但是當這個流浪漢來到他的工作室聲稱要跟他共事時,他並沒有給他合作的機會,只是給了他一個在愛迪生辦公室工作的機會。幾個月後,他覺得所構想的目標並沒有多大的進展。但是巴恩斯並沒有因此而放棄,而是通過這幾個月對愛迪生的了解,然後進行了綜合考慮,進一步堅定了成為愛迪生合伙人的想法。當愛迪生髮明了一種新的產品——授話機時,他的推銷員並不看好這一新產品,所以對推銷這一產品並不熱情。巴恩斯覺得這是一個很好的機會,認為他可以賣愛迪生髮明的授話機。於是他便將自己的想法跟愛迪生說了。愛迪生給了他這個機會,結果巴恩斯把機器賣了出去,並且推銷得十分成功。後來愛迪生便跟他簽訂了一份包銷契約,讓他負責全美國的授話機銷售。巴恩斯獲得了機會,更加地努力,最終取得了成功,成為愛迪生惟一的合伙人,從而擁有了大量的財富。
在愛迪生辦公室工作的人,為他推銷產品的人肯定還有很多,但是卻只有巴恩斯最終成為他的合伙人,取得了成功。這並不是因為巴恩斯多有本事,也不是因為他多會討愛迪生歡心,原因只有一個,那就是巴恩斯的思維深度要比其他人高出很多倍。因為他“站得高”,所以“看得遠”。他在一開始時,便通過深思熟慮,運用思維的力量,知道自己想要得到的是成為愛迪生的合伙人,而不是他旗下的一個職員,所以他最終也就達到了自己所思所想的目的。
人的思維能到什麼高度,就決定他的成就能有多大。有三個工人在砌一堵牆,有人經過時問他們在乾什麼。甲說:“我們在砌牆。”乙說:“我們在建造高樓大廈。”丙說:“我們在建設城市。”幾年之後,甲依舊在砌牆,乙成了建築工程師,而丙則成了城市規劃設計師。這個故事很明顯地告訴我們,一個人的思維有多深,他就會在成功的道路上走多遠。那些不願意運用自己的思維,不去進行思考的人只能原地踏步,直至生命的結束也不會有任何成就。
2.成功決定於“智慧”,而不是“聰明”
通常情況下,人們總是把聰明等同於智慧。但是實際上,聰明的人並不一定擁有智慧。而一個擁有智慧的人,也並一定就是一個絕對聰明的人。聰明與智慧是兩種不同的概念,是兩種不同的境界。
在《現代漢語詞典》中“聰明”的定義是:“智力發達,記憶和理解能力強。”而“智慧”的定義則是:“辨析判斷、發明創造的能力。”還有人解釋說,聰明是對一件事情的瞬時反應能力,而智慧則是對事情的發展方向的正確把握能力。從這種種解釋我們可以看出,聰明與智慧,高下立判。有智慧的人擁有認知能力、思維能力、判斷力、記憶力、想像力、忍耐力與審美能力等在內的高級智慧型。而這些能力又是一個成功者所必須具備的能力。
在現實生活中經常會看到有些人很聰明,智商高人一等,但是他們卻總是“做傻事”,沒有取得什麼成功。而有些人看似並不聰明,跟普通人沒什麼兩樣,但是卻往往能夠取得異於常人的成就。這就是小聰明與大智慧的根本區別。
小聰明的人聰明伶俐,會說話會辦事,伶牙俐齒,機靈敏捷,有種隨風而動的輕巧,有種因勢利導的靈動,有種能千變萬化的能力,有能隨機應變的聰慧。聰明的人在職場中非常活躍,尤其在應急類的緊要關頭常常能夠“眉頭一皺,計上心來”,博得交口稱讚。而大智慧則往往表現出反應似乎比較慢,有時甚至會晚別人一步。大智慧的人不顯山,不露山,穩重大方,拙中藏巧,大智若愚,運籌帷幄,高屋建瓴,有種水滴石穿的堅韌,有種坐山觀虎鬥的氣概,有種任你有千變萬化,我早已將你看穿的沉穩。人們常常會很讚賞聰明的人,但是卻不看好“若愚”的大智慧,似乎都沒有人注意到他們的存在,但是這種人才是真正能夠取得成功的人。
其實小聰明和大智慧也不是冰火不相融的。往往有些聰明人會變成一些具有大智慧的人。因為這種人明白,只有大智慧才能真正取得成功,於是便不斷地磨鍊自己,最終成為具有大智慧的人。
人生需要的是大智慧,而最忌諱的則是小聰明。小聰明也許會得逞於一時,但是不會長久。清朝巨貪和坤本是個絕頂聰明的人物,他就是因為聰明伶俐而得到了乾隆皇帝的賞識,從而平步青雲,成為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大臣。但是他並沒有在官場中磨鍊自己的智慧,而是一生都在耍小聰明,挖空心思,不厭其煩地斂財,從而成為超級貪官,害國害民。而乾隆皇帝則是具有大智慧的人,早就知道了他貪的財比國庫都多很多,但是卻一直不動他,而是讓他繼續斂財,最後將他留給了自己的兒子嘉慶來處理。小人物被小聰明所誤,容易變得張狂,自己不認識自己,走路辨不出南北西東,做事不知道天高地厚最終導致失敗。大人物則運用大智慧,取得成功。真正的成功需要的是大智慧,而大智慧則是需要通過不斷地磨鍊、不斷地思考來獲得的。
3.繞開“想當然”的陷阱
“想當然”的意思是指僅憑主觀臆斷來推測,認為事情應該或者大概會是這樣。“想當然”當然只是“想”,而事實絕非當然。每個取得成功的人,都不是通過想當然來獲得的。他們不僅想到了,而且還會去了解真實的情況,然後以一種渴望成功的心態去策劃獲得成功的正確方法,並以永不言敗的信心與堅忍的毅力去實施自己的計畫。
“想當然”是經不起現實考驗的,因為“想當然”沒有正確的思維作支撐,完全是憑自己的想像作決定,是沒有以客觀事實為依據的判斷,只是根據一些泛泛的表面現象而盲目地判斷事情的對錯或走向。
麥肯錫強調要用有組織的思考模式、依據事實基礎、確認各項假設基調。雖然要有假設,但一定要找到有具體的數據來支持你的假設和解決方案。他思考問題的三大步驟是:以事實為基礎、嚴謹的組織架構及假設取向。由此可見,他的假設並不是“想當然”,而是建立在事實基礎之上的。
“想當然”只會憑自己的感覺和經驗辦事,結果往往是忽略了實際情況,只想到一種或幾種可能,而不會將問題考慮全面,也不會考慮得很深入,結果就會由此造成錯誤和悲劇的發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