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劇與創傷》

《心理劇與創傷》

《心理劇與創傷》是由凱勒曼、赫金斯編著,高等教育出版社於2008年1月出版的心理學書籍,內容涉及廣泛的創傷領域,涵蓋了許多以團體為中心的經驗性行動模式。

基本信息

簡介

作 者:(瑞典)凱勒曼//(美)赫金斯譯者:陳信昭//李怡慧//洪啟惠

凱勒曼凱勒曼

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01-1
叢 書:心理諮詢與心理治療系列
定 價:23.3元

編輯推薦

本書分成五個部分。在第一章中,來自瑞典以色列的PeterFelixKellermann介紹了創傷所造成的衝擊,並且說明了心理劇運用於受創傷人們的基本治療性層面,其中有用一些短的案例小品來說明一些原則,包括重新演出、認知性重新處理、附加能量的釋放、附加現實、人際支持以及治療牲儀式的運用。
本書的第二部分探索心理劇在哀慟和哀悼治療的運用,同時強調失落是創傷的核心情緒。在第二章中,美國的Adamblatner描述了心理劇方法如何來疏通喪慟以及做喪慟工作。文中會討論到諸如“最後的會心”技巧以及附加現實和分享等等如何用來協助個人因應重大的失落,而且用案例小品來說明。
同樣地,在第三章中,西班牙的MarisolFilgueiraBouza和JoseAN-tonioEspinaBarrio呈現了他們有有關簡短心理劇和喪慟工作。由於葬禮儀式失落後通常會延長喪慟的過程,他們兩人提出一種簡短、以問題為中心或“人類學的”心理劇,其中包括用一個特殊的結構來促發哀悼的過程。由於目標是打破在自然哀悼過程中的固著現象,他們採取目標導向的方式工作,以便能避免潛抑(和否認),提供情緒支持以及重建新的人際連結。
第三部分描述了對各種不同的受創傷族群所做的各式各樣的心理劇治療,讓我們看到人們如何從受害者逐漸邁向倖存者的角色。讀者們將會看到心理劇事實上可以成為對不同年齡層及不同國家人們的一種主題治療模式,也可以當作一種輔助治療,以彌補傳統談活治療的不足。
在第四章中,英國的MarciaKarp呈現了她對強暴和凌虐受害者所做心理劇治療的十六年案例追蹤研究。她強調了恢復個人控制感、降低愧疚和羞恥,以及賦予力量的技巧運用等方面的重要性。在回答心理劇為何會有幫助這個問題時,她認為是因為心理劇提供了新的視觀和新的口語表達來取代與創傷相關的狀態。
第五章的最前面是一位心理劇主角在處理自已的性受虐經驗之後,以自已的話來描述主觀過程。EvaRoine描述了她和團隊在挪威將心理劇套用於處理受創傷人們的臨床情境及一般原則。由於她有精神科病房的治療經驗,她接著也描述了其他三位曾有嚴重受創的病人之治療經驗。她的工作主要根據身體的重新經驗理論及學得無助理論而來,強調將希望視為治療促進劑的重要性。
在第六章中,英國的AnneBanneister簡短地談到兒童性虐待目前的一些理論,並且描述了一群八到九歲嚴重受創兒童所做的一種相當謹慎而又感性的方法。這種結合了創造性遊戲治療、戲劇治療和心理劇的方法,讓這些兒童有機會可以修通他們所經驗到的發展傷害,並且增加對自已及對他人的信心。
在第七章中,美國的TianDayton描述了心理劇如何有效地修通創傷和成癮兩者間相當複雜的連線網。她呈現了一些清楚的技術,例如,“創傷線”、“活生生的家系線”、“復原的社會原子”,用來幫助個案找出跟他們的成癮有關聯的創傷事件及家庭關係。她也為那些原本被認為不適合按受心理劇的人們提供了希望。
在第八章中,MarlynRobson描述了在紐西蘭青少年性加害者的一個社區計畫中,心理劇如何與認知行為治療整合在一起。這個計畫努力讓青少年覺得足夠的安全感可以重新經驗加害者及過去的受害者這兩個角色。他們運用各種比賽及暖身活動來處理個案的羞恥、發展對受害者的同情,增進責任、重構認知,並且努力修復他們的內在社會網路。
在第九章中,英國的ClaimBaim說明了如何將心理劇套用在犯下性虐待的成年男性身上,而其犯行包括強暴成年人、兒童性虐待及殘暴的性謀殺。文中有討論到早期虐待、創傷的性慾化、不適當的學習以及不良的依附經驗所造成的影響。他賦予加害者角色和受害者角色同等的關注,並且認為理想上應該聚焦在個案所犯的罪行以及個案所記得的創傷經驗兩者。社心理劇中面對這兩個角色可以幫助主角修正加害者的受害者姿態、外控以及情緒調節。
在第十章中,美國的KerryPaulAltman對多重人格障礙症的心理劇治療提出了一般簡介,也提出某些概括性的理論和方法學原則,提供作為了解兩個案例的架構。這些實例說明了如何運用心理劇方法來鼓勵內在溝通以及形成合作的內在系統。他示範了如何在一個控制的情況下讓強烈情緒獲得安全的表達,同時在這個有共識的行動治療經驗中如何保有清楚的界限。
在第十一章中,住德國的GreteLeutz描述了意識解離狀態可能是對大屠殺記憶的一種調適反應。透過兩個案例說明,她解釋這種解離狀態如何在不預期的情況下突然發生,以及如何用心理劇危機介入來治療這種狀態。
在第十二章中,瑞士的JorgBurmeister介紹了一種處理交通事故倖存者的整合性治療,心理劇與個別和家庭治療結合起來套用於同質的倖存者團體。本章包括了核心概念的介紹、特殊的策略,並且描述了治療過程的情景及不同階段,重點是放在以病態性哀慟、身體傷害、痛覺控制、身體功能喪失、愧疚、法律主張及記憶困擾等方面的角度來了解通這個族群的特殊屬性。他在總結認為,復健可能是一輩子的事,其中還包括有存在和靈性議題。
第四部分呈現兩種整合了古典心理劇和其他架構的經驗性療愈模式。在看過心理劇套用於許多不同的族群之後,這些模式試圖提供一個有組織的架構,以便能夠運用於所有的自然和社會創傷。
在第十三章中,美國的KateHudgins呈現了她用來治療PTSD的治療性螺鏇模式。她運用了一些對個案很有利的圖表,例如,“螺鏇意象”和“創傷氣泡”,而臨床架構的目標就在於引導治療過程以及預防失控的退化和再度創傷。重新經驗演劇的種類以及意識重新經驗的原則都有詳細的說明,以便能夠很安全地引導受害者和加害者這兩種依據創傷而來的角色之具體化和轉化。基於這個目的,她也引進了“包容性替身”這個修正後的介入模式。
在第十四章中,美國的Johnravinmosher和BrigidYukman探索了生命周期的平行演變,也說明這些周期如何聚合成可以套用於創傷倖存者的普遍療愈周期。他們提供了一種治療創傷的模式,整合了古典心理劇和巫醫。案例研究顯示出這些方法的威力。
最後,第五部分強調了附帶創傷的各類概念和治療原則以及創傷如何代代相傳。
在第十五章中,法國的AnneAncelinSchutcinberger簡短總結她的周年紀念日症候群理論,其說法是當後代子孫長大到了祖先發生創傷的那個年齡時,諸如疾病或分離等症狀就可能會出現在子孫身上。她運用了家系——社會圖及心理劇演出,並提供許多實例來說明如何從家庭遺產的觀點來看待生活腳本。
在第十六章中,澳洲的Michaelburge描述了戰爭創傷如何透過初級和次級傳遞而影響整個家庭。文中呈現了兩個案例研究,在角色理論架構中使用心理劇和藝術治療來幫助倖存者的第一代和第二代解除創傷痛苦。他強調解決過程的象徵性呈現以及幫個案區分現在與過去的重要性,並且協助個案從更寬廣的觀點來看待究竟是什麼影響了他們的反應性攻擊和自我挫敗的情緒和行為。
在最後一章中,美國的RoryRener提及附帶倖存者的錯綜複雜性,而附帶倖存者就是那些屬於創傷受害者的社會支持網路中,卻又同時在某種程度上受到主要倖存者的創傷影響的人。他認為在幫助附帶倖存者因應療愈過程的錯綜複雜時,混亂理論和社會醫學可以當做概念架構。

分類與標籤

心理諮詢治療>心理劇遊戲治療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