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理察·耶茨被譽為美國二十世紀三十年代至六十年代的代言人、“焦慮時代的偉大作家”。
小說敘述女主人公莎拉與姐姐艾米莉兩個性格不同的女孩的相處關係和成長經歷。在莎拉看來,姐姐總是高高在上,而且一直與離婚而拋棄她們的父親保持聯繫,因而與她格格不入。她嫉妒姐姐看似美滿的婚姻,自己卻選擇了另一條不那么安全、也有異於傳統的道路。她們之間心靈距離越來越遠,直至在一次復活節的遊行中發生衝突,鬧得不歡而散,這給女主人公的內心深處留下了永遠癒合不了的傷痕。美國《周日電訊》稱耶茨是“二十世紀美國最偉大的小說家之一”。《星期日先驅報》稱這部作品是“一部不落窠臼的精彩小說”。
編輯推薦
孩提時代的薩拉和愛米莉便已是兩個截然不同的女孩。在愛米莉眼中,理智的姐姐總是高高在上,她嫉妒姐姐與爸爸(爸爸因為離婚而離開了她們)的關係,也嫉妒姐姐後來看似美滿的婚姻。愛米莉為自己選擇了一條並不那么安全亦異於傳統的道路,所有的風流情事都無法真正滿足她,雖然聯繫姐妹的紐帶一直存在,但是她們之間的距離卻是越來越遠……
《革命之路》讓他再次進入大眾閱讀視野理察·耶茨:被遺忘的最優秀的美國作家
格蘭姆斯家的兩姐妹都不會過上幸福的生活,回過頭看,總是讓人覺得問題始自她們父母的離婚。
媒體推薦
二十世紀最偉大的美國小說家之一。
——《周日電訊》
自福樓拜以來,鮮少有人像此書作者一樣對生活在水深火熱巾的婦女表達出那么深切的同情。
——庫爾特·馮內古特
故事真實而感人,悲傷而優美。耶茨就像是溫柔化了的厄普代克,用不那么咄咄逼人的語言詮釋了美國郊區的現實。
——TIMEOUT
美國最好的戰後小說家和短篇故事作家之一。他為他身處的時代貢獻了一些最出色的小說,也給今天有幸一讀的讀者帶來了樂趣。
——《獨立報》
充滿活力、引人人勝……每個字詞都低調地營造出一種幻覺,仿佛故事完全是自己在發展……一部成功的文學作品。
——《時代周刊》
《復活節遊行》是我今年讀過的最好的當代小說。
——朱利安·巴恩斯
這是理察·耶茨最好的小說。從開篇直至結尾……我愛這本書。
——瓊·迪迪安
作者簡介
理察·耶茨,美國著名作家。出生於紐約州揚克斯市,一生落魄,共有長篇小說七部,短篇小說集兩部。1961年,其處女作《革命之路》發表,引起轟動。後創作長篇小說《擾亂和平》、《復活節遊行》、《好學校》、《年輕的心在哭泣》、《春寒料峭的港13》等。耶茨在美國有“作家中的作家”之稱,影響了雷蒙德·卡佛、庫爾特·馮內古特等文學大師。
《革命之路》系耶茨最廣為人知的作品,出版當年即獲美國國家圖書獎提名,2005年又被《時代》周刊評為百大文學經典之一。2009年1月,根據原著改編的同名電影摘得金球獎劇情片最佳女主角桂冠。
寫作背景
耶茨1976年出版的小長篇《復活節遊行》(TheEasterParade),這本書可以說是耶茨的“女性小說”。小說的第一句話,就為整本書定下了調子:“格蘭姆斯家的兩姐妹都不會過上幸福的生活,回過頭看,總是讓人覺得問題始自她們父母的離婚。”小說的中心人物為妹妹愛米莉,其他主要人物還包括她的離異母親以及姐姐薩拉。姐妹兩人走的是不同的道路。姐姐薩拉循規蹈矩,未上大學,嫁了一個軍工廠工人,育三子,當專職主婦,似乎生活美滿,只是到了後來,愛米莉才得知她長期忍受家庭暴力,並且染上了酗酒的毛病(兩姐妹的母親也是),卻又缺乏謀生能力,所以無法離家出走,最後死得也似乎有點不明不白,妹妹懷疑是丈夫毆打的結果。愛米莉與姐姐在各方面都很不一樣,雖然她在二十世紀四十年代踏入社會,行事上卻有後來的女權主義者的影子。她大學畢業,性格文靜。她結過一次婚,她的丈夫性無能並且有點心理變態,導致兩人離婚。後來愛米莉雖然先後有過多個男友,卻一直未能再婚。隨著父親、母親、姐姐先後離世,長期同居的男友與其分居的妻子複合,最後愛米莉在世上孑然一人。雪上加霜的是,快五十歲時,她的職業生涯走到了盡頭:工作越來越不順利,出了一次差錯後,她從長期供職的廣告公司辭職。她選擇辭職,而不等公司來炒掉自己,這樣損失了一筆補助,她為保住尊嚴付出了代價。後來她長期失業,這種生活進一步影響了她的情緒,以至於希望自己能像母親、姐姐以前那樣,住進免費的公立精神病院,而且也像母親和姐姐一樣,染上了酗酒的毛病。最後她尋找微薄的親情,去二外甥家探親,卻在見面後馬上跟外甥吵了一架,暗示以後這方面也不容樂觀。
情節就是這樣,這本書名雖為《復活節遊行》(在美國,在許多城市一年一度舉行的復活節遊行是普天同慶之時),其實是種反諷,具體提到的那次復活節遊行,只是姐妹兩人青少年時一個少有的無憂無慮的時候。故事是如此的慘澹,耶茨仿佛已經看透一切,執意要把以主人公愛米莉一家為代表的美國中下層人生活中所有的不如意展示出來。耶茨的一番話可以有助於我們理解他的寫作並進入作者及其筆下主人公的內心:“如果說我的作品有一個主題,我懷疑這個主題並不複雜,那就是絕大多數人都生活在一種無法逃脫的孤獨中,他們的悲劇也在於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