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響你一生的100位中國名人》

《影響你一生的100位中國名人》

《影響你一生的100位中國名人(套裝上下冊)》向您展示了英傑偉人的堅毅的品格,過人的膽略,恆定的信念與執著的勇氣,希望有助於完善讀者的知識結構,從偉人留下的高尚的人格財富,珍貴的精神遺產中獲得教益,獲得感悟,獲得啟迪。

基本信息

編輯推薦

品味偉人成功的秘訣,領會偉人的成長軌跡。

內容簡介

影響你一生的100位中國名人(套裝上下冊)》精選了在中國最具影響力的100位名人,分為科學家、藝術家、文學家等方面。分別全面地介紹其不同尋常的人生經歷。英傑偉人堅毅的品格,過人的膽略,恆定的信念與執著的勇氣,希望有助於完善讀者的知識結構,從偉人留下的高尚的人格財富,珍貴的精神遺產中獲得教益,獲得感悟,獲得啟迪。品讀這些名家的智慧聖經,抓住他們思想所流露出來的珍貴和細枝末節。從而,可以照亮下一段自我前行的路程。

目錄

上冊
1.老子
2.孔子
3.孫武
4.商鞅
5.孟子
6.莊子
7.屈原
8.韓非子
9.李冰
10.扁鵲
11.秦始皇
12.陳勝
13.劉邦
14.項羽
15.韓信
16.漢武帝
17.司馬遷
18.董仲舒
19.張騫
20.劉秀
21.班超
22.蔡倫
23.張衡
24.張仲景
25.華佗
26.諸葛亮
27.王羲之
28.顧愷之
29.陶淵明
30.祖沖之
31.賈思勰
32.李世民
33.玄奘
34.武則天
35.慧能
36.吳道子
37.郭子儀
38.李白
39.張旭
40.杜甫
41.韓愈
42.白居易
43.宋太祖
44.范仲淹
45.司馬光
46.王安石
47.沈括
48.畢舁
下冊
49.蘇軾
50.李清照
51.岳飛
52.陸游
53.朱熹
54.辛棄疾
55.成吉思汗
56.關漢卿
57.郭守敬
58.文天祥
59.黃道婆
60.施耐庵
61.沈萬三
62.朱元璋
63.羅貫中
64.鄭和
65.唐寅
66.吳承恩
67.李時珍
68.李贄
69.戚繼光
70.徐光啟
71.王夫之
72.鄭成功
73.康熙
74.鄭板橋
75.曹雪芹
76.關天培
77.林則徐
78.曾國藩
79.胡雪岩
80.詹天佑
81.齊白石
82.孫中山
83.魯迅
84.郭沫若
85.毛澤東
86.周恩來
87.梅蘭芳
88.徐悲鴻
89.張學良
90.老舍
91.鄧小平
92.邵逸夫
93.華羅庚
94.錢學森
95.楊振寧
96.鄧稼先
97.李嘉誠
98.袁隆平
99.王選
100.雷鋒

前言

人類歷史的每個時代,都會湧現出屬於整個世界的英雄。我們不應忘記,那些站在中國歷史殿堂里發出宏音,在人類文明進程中留下遺蹟的英傑偉人。本書遴選出對中國產生重大影響的100位名人,他們或是運籌帷幄的政治領袖,或是評點世界萬象的文壇泰斗,或是澤被後世的科學巨龍……他們的追求與奮鬥,如同一面鏡子,既照見了歷史的過去,也映現出了世界的未來。
人們常說榜樣的力量是無窮大的,歷史英傑偉人是全人類的榜樣。偉人並不是一蹴而就的,在光環的背後下要走很長的路途,經受挫折和坎坷,才能逐步走向成功。這些堅強的意志與品質是我們學習的地方,特別是對想獲得成功的有志青年,更會對他們的成長起到榜樣的作用,惟願以此為年輕的你架設一條通往成功人生的橋樑。
本書向您展示了英傑偉人的堅毅的品格,過人的膽略,恆定的信念與執著的勇氣,希望有助於完善讀者的知識結構,從偉人留下的高尚的人格財富,珍貴的精神遺產中獲得教益,獲得感悟,獲得啟迪。
盡情品味偉人成功的秘訣,領會偉人的成長軌跡,猶如一次大腦的洗滌。當你走進成長的泥濘,猶豫不決,彷徨苦悶,左右徘徊時,能給你以啟迪,儘早走出心靈的誤區;當你意氣風發,大步向前時,能給你以幫助,更加堅定自己的信念,乘風破浪,揚帆前行,勇往直前,獲取成功人生。

精彩書摘

商鞅
公元前390年~公元前338年)
公元前359年的某天,秦國都城南門外,一切都同往常一樣,人來人往,車水馬龍。忽然,來了一隊車馬,為首的一位大夫指揮手下在南門口立起一根三丈高的木頭,並張貼了一張告示,說道:“誰能把這根木頭扛到北門去,就賞他十金。”不一會兒,南門口就聚集了很多看熱鬧的人,大家都滿臉疑惑,竊竊私語。有人說:“這根木頭什麼人都扛得動,怎么會出十金找人扛?”又有人說:“官府不會是開玩笑吧?”結果,圍觀的人越來越多,卻始終沒人去扛那根木頭。於是,那位大夫又下令,說道:“誰能把木頭扛到北門去,賞金五十。”可是賞金越高,人們就越覺得不可信,還是沒有人去扛它。等了好半天,終於有個大漢從人群中走出來,說道:“扛這木頭也不費什麼事,就算不給賞金,反正總不會殺頭吧!”於是,他扛起木頭就走,一口氣扛到了北門。看熱鬧的人群自然尾隨而至想看個究竟,沒料到,到了北門,果然有官吏送來賞金五十,分文不少,眾人頓時譁然。結果一傳十,十傳百,這件事很快傳遍了整個秦國,人們都開始相信官府這次真的令出必行了。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南門立木’’的故事。為首的那位大夫就是著名的改革家、政治家商鞅。
商鞅,姓公孫,名鞅,因他是衛國人,又名衛鞅。後被封於商(古代地名),故名商鞅。商鞅出生在衛國一個沒落的宗室貴族家庭,那個年代是一個動盪不安的年代。
少年商鞅喜愛“刑名之學”,胸懷大志。由於他很崇拜魏國的李悝,因此學成之後,首選的用武之地就是魏國。但是非常不幸,他在魏國遇到了沒有想到的困難。魏國經過李悝變法的洗禮,改革之風很好。商鞅直接找到了魏國丞相公叔痤,坦言自己想為魏國的改革和強大做一番事業。公叔痤在和這位年輕人的交談中,感到了他的才華和抱負,頗為欣賞,讓他在自己的手下做家臣。公叔痤並沒有盡力把商鞅推薦給魏王。直到他要死了,他才跟魏惠王談起商鞅,說他是個天才,自己死後,他可以接任,如果魏王不用他,也一定要殺了他,以免後患。魏惠王聽了後,不禁大笑,“丞相是不是病糊塗了?憑一個小小的商鞅也能擔當我魏國的棟樑?算了吧,算了吧!”初出茅廬的商鞅就這樣離開了魏國。第一次從政的失敗,他並沒有屈服,他邁開大步,直接走向了秦國。當後來魏惠王被商鞅打得拱手割地時,他才後悔不已,後悔當年沒有留住那個年輕人。
商鞅聽說秦孝公在招賢,他趕到了秦國。在秦孝公的寵臣景監的推薦下,他見到了秦孝公。
第一次見面,秦孝公聽不進商鞅的話,不覺睡著了。事後秦孝公責備景監:“你給我推薦的什麼人!”景監於是又責備商鞅。商鞅從容答道:“我給秦王說做皇帝的大道,他根本不懂。”
過了5天,秦王又接見商鞅一次,這次商鞅話更多,但秦孝公還是不愛聽,仍沒有說中要處,於是他又責怪了景監。景監只有轉而拿商鞅出氣。商鞅說道:“這次我給他說的是王道,還沒有進入正題呢。請再幫我求見一次。”
第三次,商鞅說完之後,秦孝公說好但沒有用商鞅的意思。結束後,秦孝公對景監說:“你的門客很好,可以和他交談。”商鞅回去後則對景監說:“這次我說的是霸道,我看秦王心動了。”
第四次,當商鞅談論治國王天下的道理時,秦孝公聽得簡直入了迷,膝蓋都不知不覺往前移,離開了坐席,接連談了幾天都不覺得疲倦。
景監問商鞅:“你用什麼打動了君主,他為何如此高興呢?”商鞅答道:“我開始用三皇五帝的治理之道去說他,他說‘太久遠了,我等不及了’,於是我就用強國之術說他,他就非常高興。不過要和殷周比道德,就差了。”
商鞅有理有據、頭頭是道的講說,贏得了秦孝公的讚賞,他果斷決定,任用商鞅,開始變法。公元前359年,在秦孝公的大力支持下,商鞅著手開始變法。為了樹立新法的威信,做到令行禁止,商鞅先行設計了“南門立木”的行動,來取信於民。隨即,商鞅頒布了變法令,開始了變法。其主要內容包括:廢除舊貴族的世襲特權;實行軍功爵制,獎勵軍功;實行編戶制和連坐法;重農抑商,獎勵耕織;鼓勵個體小農經濟。這些改革,削弱了舊貴族的勢力,迅速地發展了經濟,使落後的秦國日益富強起來,對此廣大人民是歡迎的,失去特權的奴隸主貴族竭力反對,阻礙新法的推行。商鞅為了維護新法的威信,打擊了反動勢力。10年之後,秦國在政治、軍事、經濟各方面都趕上或超過了東方六國,一躍而為頭等強國。公元前350年,秦國遷都鹹陽,積極地進行東進的戰略準備,被升任為大良造(相當於丞相地位)的商鞅又實行了第二次變法。這次變法的內容是:普遍推行縣制;廢井田,開阡陌;統一度量衡;制定秦律;燒詩書,禁遊學,加強思想統治。在孝公的支持下,商鞅的變法再次得以順利實施,收到了更明顯的效果。秦國更加國富民強,為進一步變法製造了條件。李斯曾評價商鞅的變法,說:“孝公用商鞅之法,移風易俗,民以殷富,國以富強,百姓樂用,諸侯親附。”
商鞅的變法,是一場摧枯拉朽的狂風暴雨,秦國舊貴族世襲的高官厚祿、榮華富貴全被裹挾一空,他們開始反對新法,破壞新法。太子駟的師傅公子虔和公孫賈就是反對派的首領。他們不敢自己犯法,就唆使年幼無知的太子去觸犯新法,誹謗商鞅。商鞅毫不妥協,他對秦孝公說:“新法難以推行,就是因為貴戚在搗亂,要想嚴肅法紀,就要從太子開始。如果太子不能治罪,那就應該處罰唆使太子犯罪的人。”孝公也表示同意。於是,公子虔被處以割鼻之刑,公子賈也被在臉上刺字。
商鞅變法開始以後,秦國開始變得富強起來,魏國卻慢慢衰落下去。這時,魏國和齊國發生了戰爭,魏國被打敗了,商鞅就對秦孝公說,魏國剛敗,兵力不強,秦國可以趁機收回失地。秦孝公就派商鞅統帥兵馬攻打魏國,魏惠王派公子印迎戰。商鞅在魏國時和公子印是朋友,見他當了魏軍統帥,就寫信給他,說我們是老朋友了,我實在不忍心互相攻殺,希望你能到我的軍營里來,和我喝喝酒敘敘舊,再商量一下停戰的事情。公子印看了信很高興,就到商鞅的軍營去見老朋友,結果被商鞅抓了起來。商鞅扣留了公子印後,立即向魏軍發起進攻。魏軍沒了統帥,軍心大亂,被秦軍打得潰不成軍。秦國奪回了失地,魏國從此元氣大傷。魏惠王想想公叔痤的話才後悔莫及,說道:“悔不聽公叔痤之言!”
秦孝公死後,秦惠王即了位。秦惠王做太子的時候,他的老師公子虔曾經因教唆他犯法而被商鞅割掉了鼻子。秦惠王和公子虔都仇恨商鞅,現在秦孝公一死,公子虔就誣告商鞅謀反,秦惠王立即下令把商鞅抓起來處死。商鞅雖遭報復而死,但按照他的新法治理的秦國,卻逐漸成了戰國時期最強大的國家。
商鞅雖然被殺了,但是商鞅變法的影響卻根深蒂固,歷久不衰。北宋的改革家王安石曾經寫過一首《詠商鞅詩》,詩中寫道:“自古驅民在信誠,一言為重百金輕。今人未可非商鞅,商鞅能令政必行。”商鞅在推行變法時,確實使用了一些嚴酷的手段,但是正是這些手段保證了新法的實行,使得秦國變成了兵強馬壯的戰國七雄之一,為秦始皇吞併六合,最終完成統一天下的大業奠定了基礎。應該說,商鞅是秦朝帝業的第一個奠基人。
商鞅的法令對後世產生了巨大而深遠的影響。他統一的度量衡,也成為秦始皇統一天下度量衡的基礎和標準;他推行的編戶制和什伍制,成為後世保甲制度的依據;他制定的郡縣制後來被秦始皇推向全國,也被以後的歷代王朝所沿用。正是因為這些,漢代的大政治家桑弘羊才會稱讚商鞅“功如丘山,名傳後世”,梁啓超也將他譽為中國六大政治家之一。
【名人佳句】
·世事變而行道異。
·當時而立法,因事而制禮。
·任法而國治。
……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