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回家看看》[1999年央視春晚歌曲]

《常回家看看》[1999年央視春晚歌曲]

《常回家看看》是戚建波作曲,車行填詞的一首歌曲,創作於1998年,在1999年中央電視台春節聯歡晚會上由蔡國慶、陳紅、江濤、張邁首次公開演唱。歌曲表達了中華兒女對家的那份親情,以及父母對子女的心聲,提醒現在忙碌的年輕人即使工作再忙也不能忘記親情,願多回家看看老人。2012年是中央電視台春節聯歡晚會舉辦的第三十年,在“致敬三十年”主題中,《常回家看看》由蔡國慶和王珞丹再次唱響。

創作背景

1995年,車行的父親去世了,當時他非常痛苦,在夜晚他常常端詳父親的照片,淚水一次又一次模糊了視線。他想到孩提時騎在父親背上的歡笑,想到風雨中父親送他上學時的身影,想到從軍時父親在車站的深情叮囑,想到父親信中句句力透紙背的話語……他自責只顧忙工作,沒在父親健在之時多陪老人嘮嘮嗑、倒杯茶、洗洗腳……這些並不難做到,可多少人卻不以為然啊,在這種情感狀態下他決定寫一首歌,寫給天下父母,用自己的切身之痛以警世人。在父親去世後好多天裡邊,歌詞寫了一首又一首,改了一遍又一遍,卻始終不能直抒胸臆。一次乘列車時,他看到大包小裹回鄉探親的遊子,聽到一位白髮老人訴說對兒子的思念,看著、聽著,他漸入佳境,立刻在一個信封上寫開了。車到站了,詞也寫好了,這就是《常回家看看》。
1998年1月,戚建波接到了詞作者車行所寫的歌詞,看完歌詞他就感動哭了,音樂也隨即醞釀了出來,並且一氣呵成,從他看到歌詞到譜完歌曲總共才用了七八分鐘的時間。戚建波認為,這首歌曲就是每個家庭的寫照——父母在家張羅盼兒女歸,家人圍坐吃個團圓飯,這就是幸福溫暖的家。戚建波是個感情豐富而激烈的人,歌曲譜完後,他常常唱給朋友聽,每次都會把自己和朋友唱哭

歌曲歌詞

常回家看看
詞:車行曲:戚建波
找點空閒找點時間領著孩子常回家看看
帶上笑容帶上祝福陪同愛人常回家看看
媽媽準備了一些嘮叨爸爸張羅了一桌好飯
生活的煩惱跟媽媽說說工作的事情向爸爸談談
常回家看看回家看看哪怕給媽媽刷刷筷子洗洗碗
老人不圖兒女為家做多大貢獻一輩子不容易就圖個團團圓圓
常回家看看回家看看哪怕給爸爸捶捶後背揉揉肩
老人不圖兒女為家做多大貢獻一輩子總操心就問個平平安安

歌曲賞析

這首歌音樂部分簡練平實,4/4拍,採用的是我國運用較多的微調式。結構類似於三段式,A段“找點空閒……向爸爸談談”;B段“常回家看看.....平平安安”,再回到A段“向爸爸談談”,之後結束。A段中前兩句是鏇律相同的兩個樂句,8小節。在“找點”、“帶上”、“領著”、“陪著”這些詞上,用了四度(51)或(61)三度的進行。在“空閒”、“時間”、“看看”這些詞上,用的是(55、22)同度的進行,使得這些句子十分的口語化。後兩個樂句,10小節。在“嘮叨”、“好飯”、“說說”、“談談”這些詞上,都用的是下行音階(432、543)或波動音極(312、231、565)的進行。以下行節奏形態發展,音節段落大都在第二拍(弱拍)的弱拍上,休止符運用較有規律,大多都在第三拍的弱拍或第四拍上,這使得整個樂段節奏顯得灑脫輕快。B段有較強的抒情性質。由於歌詞的句子長度增加,樂句的節奏密集、緊湊起來,像是在“說”。但曲作者較多地使用了連音,而且鏇律也開始起伏,朗朗上口,又像是在“唱”,這樣“唱”、“說”結合,成為聽眾的記憶亮點。
歌名的立意十分明顯,意在勸誡忙碌奔波的人們不要忘記操勞一生的父母,寫出了對老人、對父母的關愛和對親情的懷念。整首歌採用近似白描的語言,將日常生活中的許多細節自然地融入歌曲中,給人以親切、體貼的感覺。該歌呼喚親情回歸,雖然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經濟發展中呈現的人性淡漠和漠視親情等一些社會性問題,但更重要的是它能折射出人們對真情的期盼和渴望,呼喚人性在商業化日益發展的今天回歸;它衝破了當時充斥著小資情調和自我意識泛濫的情歌內容,突破了某些無病呻吟的情歌模式,因此受到社會不同年齡段尤其是中年聽眾的廣泛喜愛。歌詞平白得如家常瑣語,“洗洗筷子,刷刷碗”,“捶捶後背,揉揉肩”看似沒什麼文學價值,卻能引起所有兒女、所有父母的共鳴,準確的說應是所有人的共鳴。
社會影響
1999年的春節晚會上,《常回家看看》唱哭了在場的觀眾,也唱響了祖國的大江南北,在當年春節晚會的第二天,即大年初一,整個神州大地,爭相傳唱,歌聲飄到大街小巷,並榮獲了1999年“我最喜愛的春節聯歡晚會歌曲類一等獎”,1999年中宣部“五個一”精品工程獎,1999年全國廣播新歌金獎,1999年華語“榜中榜”最佳作詞獎。
《常回家看看》是真性情的歌曲,它所飽含的人間真情,正是它得以流傳的根基。作曲家徐沛東曾這樣評價戚建波:音樂在表面上的東西是很簡單的,但是音樂背後的東西卻是很深的。《常回家看看》的鏇律和節奏都很簡單,音程跨度不大、音樂非常樸實,不附庸高雅、不故做深沉,沒有華麗的辭藻、沒有炫技的雕琢、沒有花哨的修飾,音樂質樸平和、情真意切、於樸素中見真實,包含著對老人的關愛。“常回家看看”——這句最樸實的話語對親情做了最真實的表達。它既是父母飽含熱淚的呼喚,也是奔波在外的兒女掛在心頭的期盼;既是歌曲靈魂,又是點睛之筆。它激起了人們強烈的情感共鳴和內心迴響,觸動了社會脈搏、唱到了人們心坎兒里、喚醒了回家的欲望。歌曲流暢舒展、平易感人、朗朗上口。2012年春節晚會,《常回家看看》作為春晚30年的經典曲目再次被唱起。
“常回家看看”已經成為了關愛老人的代名詞,甚至成為了一句常用口頭語。關愛老人,這樣一個全人類的共同情感匯聚在一起,就是藝術,更是藝術的極品,是人類創造的極品。

作者簡介

詞作者

車行,原名車廣鳴,1957年出生於遼寧鳳城,詞作家。1974年至2001年上山下鄉、當兵服役、郵電報務、修學任教、藝術館員、電視編導。1978年開始發表音樂文學作品,1988年《烏蘇里放歌》和《西北戀情》獲第二屆全國青年歌詞大賽二等獎。先後出版歌詞集《關不住的風流》、《一去二三里》、《八九不離十》,其作詞的歌曲《好日子》、《常回家看看》、《越來越好》、《父親》、《好運來》等在中國廣受歡迎。2001年12月特招入伍,現任空軍政治部文工團創作室主任、中國音樂文學學會副主席。

曲作者

戚建波,作曲家,現任威海市第一中學副校長。出生於1959年10月,創作了《中國娃》、《開門紅》、《常回家看看》、《咱老百姓》等耳熟能詳的歌曲。原山東省文聯副主席、政協威海市委員會副主席、威海市第一中學副校長。無黨派人士。山東威海環翠區人。1959年10月出生。1980年2月參加工作。1978年2月至1980年2月,為蓬萊師範學校學生。1980年2月至9月,任威海第七中學音樂教師。1980年9月至1995年1月,先後任威海第一中學教師、政教處副主任、辦公室副主任。1995年1月至1997年1月,任威海市第一中學辦公室主任。1997年1月至9月,任威海市第一中學副校長、辦公室主任。1997年9月至1998年2月,任威海市第一中學副校長。1998年2月至2001年3月,任威海市環翠區政協副主席、第一中學副校長。2001年3月至2002年9月,任政協威海市委員會副主席,威海市第一中學副校長。2002年9月起任山東省文聯副主席,政協威海市委員會副主席,威海市第一中學副校長。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