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作品名稱】《大壩登眺》
【創作年代】明代
【作者姓名】韓文
【文學體裁】七言律詩
作品原文
大壩登眺①
武剛千乘自還營②,萬灶貔貅夜不驚③。
多筭兵家惟善守④,能攻老將戒輕行。
虜酋喪膽聞風遁,農夫歡心帶月耕。
獨倚戍樓凝望眼,長河東注水澄清。
作品注釋
①這首詩選自《弘治寧夏新志》(《嘉靖寧夏新志》亦收錄此詩)。大壩,即大壩營,原名唐壩堡,址在今青銅峽市大壩鎮韋橋村。相傳唐代在河西修渠築有大小兩壩,即大壩和小壩(小壩是今青銅峽市市治所在地)。
②武剛:勇猛剛強。千乘,兵車千輛。古以一車四馬為一乘。
③萬灶貔貅:形容千軍萬馬,精兵強將,鬥志昂揚。灶,炊物之處。此指軍士在行軍途中炊煮食物壘起的柴灶。《史記·孫子傳》:“齊軍入魏地為十萬灶,明日為五萬灶。”貔貅,古籍中的猛獸名。後多比喻勇猛的軍士。
④筭:通“算”,謀劃。
作者簡介
韓文,河北保定府新城(今河北省新城縣)人。天順元年(1457年)丁丑科進士(三甲,賜同進士出身)。弘治四年(1491年),由陝西布政司左布政使升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巡撫寧夏。在任期間,“增修學舍,創立射圃,以教生徒武藝”。六年(1493年)致仕。十二年(1499年)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