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礎語言學教程》

《基礎語言學教程》

漢語研究在理論和方法上取得了重要進展,其中最突出的就是徐通鏘先生的“字本位”理論:恢復“字”在漢語結構中的核心地位,認為漢語中沒有詞,而“字”才是中國人心目中的中心主題,是漢語的基本結構單位。

基礎語言學教程

作者:徐通鏘

內容簡介

近年來,漢語研究在理論和方法上取得了重要進展,其中最突出的就是徐通鏘先生的“字本位”理論:恢復“字”在漢語結構中的核心地位,認為漢語中沒有詞,而“字”才是中國人心目中的中心主題,是漢語的基本結構單位。本《教程》以這一立論為基礎展開語言理論問題的討論,探索中西語言學結合的新途徑,把研究的重心轉向漢語,希望能為擺脫“跟著轉”式的“結合”途徑的束縛,進行自己的研究摸索出一條可行的途徑。

基礎語言學教程 本書目錄

緒論 語言和語言學
第一章 什麼是語言
第一節 語言和說話
第二節 語言是現實的編碼體系
第二章 語言的基本結構單位
第一節 語言基本結構單位的基本特徵
第二節 印歐系語言的基本結構單位――詞和句
第三節 漢語的基本結構單位――字
第四節 語言基本結構單位是駕馭語言系統的樞紐
第三章 語音 第一節 語音的一般常識
第二節 音素:元音和輔音
第三節 音素的組合和音節
第四節 音系
第四章 語義
第一節 字義的性質和特點
第二節 字義的分立和聚合
第三節 義場和字義結構的系統性
第四節 字義的活用和“言內意外”
第五章 語彙
第一節 語彙的組成
第二節 常用語彙和基本語彙
第三節 語彙的層級體系
第六章 語法(上):印歐語和形態語法
第一節 “主語??謂語”結構和印歐語語法結構的“綱”
第二節 詞形變化、語法範疇和詞類
第三節 句法結構 第四節 語義句法的雛形
第七章 語法(下):漢語和語義句法
第一節 語法的結構類型和語法研究的方法
第二節 漢語語義句法的生成機制和它的結構框架
第三節 字組 第四節 語序和虛字
第五節 語法的特性和共性
第八章 語言的起源和它的社會功能
第一節 語言的起源
第二節 語言的社會功能
第三節 語言與思維
第九章 語言隨著社會的發展而發展
第一節 語言的分化
第二節 語言的統一
第三節 語言的相互影響
第四節 語言的融合
第十章 語言系統的演變
第一節 語言演變的原因和特點
第二節 語音的演變
第三節 語彙和語義的演變
第四節 語法的演變
第十一章 文字
第一節 文字和語言
第二節 文字的起源和發展
第三節 文字的改進和改革 (引用書目) 從徐通鏘先生的《基礎語言學教程》的結構框架可以看出“字本位”理論的建立是伴隨著整個漢語語法結構的整體性變化的,從基本結構單位到語義、語彙、語法,每一個層面都產生了一系列變化。“字本位”理論以“字”作為漢語的基本結構單位,創建以“意合”為語法特點,“話題-說明”為結構框架的漢語語義語法,為漢語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