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詞條
-
熱點地幔柱
太平洋中的夏威夷海嶺和天皇海嶺,是由成線狀展布的一系列火山堆構成的火山鏈,其岩石年齡的分布具有明顯的定向性。
概述 原理 作用 -
熱點和地幔柱
這被認為是岩石圈板塊運動時,固定不動的地幔柱在板塊表面留下的熱點遷移的軌跡而組成的無震海嶺。 這條無震海嶺不成一直線,中途島為其拐點,表明太平洋板塊的運...
熱點和地幔柱 正文 配圖 相關連線 -
板塊構造理論
板塊構造理論常被用來探討地殼運動的產生原因,地球自從形成以來在地表和內部進行著永不停息的運動變化,地球表面形態特徵正是地球的內外力綜合作用的結果。
概述 理論基礎 學說簡介 學說內容 學說套用 -
板塊運動
板塊運動(plate motion)是指地球表面一個板塊對於另一個板塊的相對運動。1968年,法國地質學家勒皮順把地球的岩石層劃分為六個大板塊,所有這些...
板塊的變化 相對運動 絕對運動 板塊速度 變動特徵 -
板塊構造說
板塊構造說(theory of plate tectonics)是指現代地學理論之一。20世紀60年代中,在大量海洋地質、池球物理和海底地貌等資料分析的...
簡介 簡史 基本觀點 -
地幔對流
軟流層中的地幔物質由於熱量增加,密度減小,體積膨脹,產生上升熱流,上升的地幔物質遇到地殼底部向四周分流,隨著溫度下降,地幔物質密度增大,又沉降到地幔中,...
簡介 研究歷程 分類 意義 -
板塊構造論
板塊構造論,或稱“板塊構造假說”、“板塊構造說學”或“板塊構造學”,是為了解釋大陸漂移現象而發展出的一種地質學理論。該理論認為,地球岩石圈板塊拼合而成的...
歷史演進 古代大陸分布 現代世界 區別 參考資料 -
地幔柱
威爾遜(Wilson,1963)提出了熱點的概念,Morgan(1971)提出了地幔柱的概念,Larson(1991)提出了超級地幔柱概念,Campbe...
簡介 發現過程 與生物滅絕的關係 -
地幔對流環
地幔對流模式是板塊學說興起以來最著名的動力學解釋。其實,固體地幔發生對流的假說是在20世紀60年代板塊學說創立之前,由霍姆斯(Holmes,1944)為...
定義 分類 意義 -
地幔熱柱
1971年威廉·傑森·摩根發表了地幔熱柱理論。理論中,地幔中的對流緩慢地將熱從地核攜帶至地表。地幔熱柱(Mantle plume)或熱柱是地球等行星地幔...
基本原理 組成部分 運動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