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咒棗記》

《咒棗記》--古籍,又名《薩真人得道咒棗記》,作者鄧志謨,成於萬曆31年(1603)。

基本信息

簡介

作者:鄧志謨

咒棗記又名《薩真人得道咒棗記》作者:()鄧志謨,明萃慶堂刊本,正文卷端題“鍥五代薩真人得道咒棗記”,卷首有〈薩真人咒棗記引〉。末署“竹溪散人題,時萬曆癸卯季秋之吉”。據此知書成於萬曆31年(1603)。

《咒棗記》中寫薩真人積善學道,升飛成仙的故事。書中寫懲戒王惡的情節,又見明余象斗《北遊記》第22回〈祖師河南收王惡〉中,這也從另一方面說明,此種靈怪傳聞當時在各地都有傳播,小說家採集並利用時,大同小異,此詳彼略,未必一定有傳承關係。《咒棗記》也是根據這些傳聞匯集、加工、整理而成的。《咒棗記》只存明建陽萃慶堂余氏刻本一種版本,現藏日本內閣文庫。書的版式、插圖與《飛劍記》全同,惟目錄後多幅“薩真人像”而已。此書據內閣文庫本影印,與天一出版社《明清善本小說叢刊》的本子同出一源。

內容

詩曰:

秋光去也又逢春,烏兔忙忙似轉輪。

始信功名為外物,看來富貴若浮雲。
逢樂地,莫傷神,人生容易發邊銀

閒來試說當年事,且看仙家薩真人。
粵自渾沌初分,上有天,下有地,戴天履地有人。天、地、人,此名為三才。然夫人之生,林林總總。內中有王侯、公卿、大夫,且不要說他以外為士的也有,為商賈的也有,為行旅的也有,為醫的也有,為陰陽地理的也有,為相師的也有,為卜者的也有,為工人的也有,為漁樵耕牧的也有,為琴師畫師的也有。這些人品哪裡數得他盡?但見一日之間萬死萬生,只是有一等戒行純潔,不曾濁浪愛河,不曾流漂慾海.修著心,養著性,完著精,固著神.得長生不老者,此便叫做神仙。神仙住在何處?飛升之後盡在三十三天之上。有詩為證,詩曰:
一重天外一重天.重重天上有神仙。
神仙自是凡夫做,特恐凡夫心未堅。
此一部書,卻單單說神仙一事。當原先五代時.有一人姓薩名守堅,蜀西河人也,奏名真人,做了一個神仙,上帝敕令領了天樞之職,出入在通明殿中,玉皇駕下,與張天師、許真君等為了一個同僚,與三官四聖等為了一個班輩。普天之下哪一個不曉得這位仙人?然天上的神仙豈容易做得?蓋由他修緣三世才得到這樣地位。薩真人一世前身卻是怎的修緣?

當初,只是做一個屠宰,姓吳名成,年少之時力氣方剛。你看他殺著牛、宰著豬、剮著羊,手段方便,就有如苞丁解牛的手段,又有如朱評漫屠龍的方法。一日或殺牛一頭二頭,或剮羊三隻四隻,或宰豬五圈六圈。他就是閻王殿前一個速命的劊子,畜產類中一個催死的無常。年登三十,殺生害命也不知其數。一日,行至學館,只聞得書聲琅琅,念道:“君子之於禽獸也,見其生,不忍見其死;聞其聲,不忍食其肉。”喟然嘆曰:“予此生誤矣。”遂改棄前非,再也不去殺牛,再也不去宰豬,再也不去剮羊。每日清晨早起,只是燒一柱香,念幾聲佛,寫著幾句警語云:“善有善報,惡有惡報,善惡不報,日子未到。”又云:“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不善之家必有餘殃。”至花甲將周,乃以疾終。壽終之日.無常們先押至東嶽府.見了天齊仁聖大帝。仁聖大帝以這個吳成前半世為屠宰,後半世念佛修行,不可令他經過地府,就寫上一道公文逕遞到冥府閻君處,道:“吳成三十年前屠宰殺戮眾生,三十年後念佛修行,改惡從善,還要過……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