劇情簡介
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後,中央要求深圳“殺出一條血路”。廣東省委任命宋梓南為深圳市市委書記兼市長,同時中央批准招商局在蛇口設立試驗區。宋梓南等一批特區拓荒者克服一系列困難,大膽改革。深圳的改革引起了國內外人士的關心和支持,同時也招來一些不同意見者的懷疑和指責,宋梓南及其一班人受到空前非議,精神壓力巨大。在這關鍵時刻,來廣東視察的鄧小平以他特殊的方式有力地肯定了深圳特區的工作。在深圳這個日漸繁華和開放的都市,人的本性在接受最嚴峻的考查和篩選。一些優秀的幹部如基建工程兵石長辛和幹部子弟張凡都經受不住物質誘惑相繼墮落變質,被歷史淘汰。但馮寧、陶怡等一批建設者隨著特區的崛起而成長,成為特區建設的基石。1992年,小平同志再次南巡,給宋梓南和特區的建設者們以極大的鼓舞。宋梓南他們退二線了,欣喜地看到特區新一代建設者正在茁壯成長,他們始終受到人們的尊敬。分集劇情
第1集二十世紀七十年代末,中國沿海地區發生了邊民外逃香港的事件。時任省委副書記的宋梓南親自深入基層調查了解逃港事件。省常委擴大會議,緊急商討如何應對突發的大規模逃港事件,以及如何向前來視察的上級首長匯報情況,與會者意見不一。邊民外逃事件引起政府高度重視,緊急部署馮寧所在的一八四團前往特區,意圖加強邊防。有傷在身的馮寧滿懷戰鬥的激情,在火車已經啟動時跳上火車。軍列途中停車吃飯時,遇到了陶怡和一群逃港的人流,馮寧把自己的乾糧都給了他們。省委會議後,宋梓南又返回基層繼續調查。邊防線上。一群衣衫襤褸的邊民像潮水一樣湧向邊境線,陶怡也在其中。宋梓南在收容所視察時叮囑當地幹部一定要善待這些逃港的老百姓,而且意外的發現了被當做特務抓來的記者唐惠年。得知唐惠年已經深入調查邊民外逃事件很久了,宋梓南囑咐他要整理一份調查報告。在向上級首長匯報的專題會議上宋梓南提出邊民外逃的現象,他認為如果把邊民外逃的原因完全歸結到地富反壞右和敵對分子的組織煽動這一點上有些解釋不通,因為這些年抓階級鬥爭、抓對敵的鬥爭力度不能說不大。還有一點值得注意的就是發生邊民外逃的地方都是些貧窮的地方,老百姓的窮困程度可以說是難以想像。宋梓南從出國訪問回來的省委金副書記那裡得知,目前我國有些地方比國外先進已開發國家還落後很多,這讓他很震驚。唐惠年連夜列印好調查報告,交給妻子一份讓其保存好,並且態度堅定的認為記者就是應該如實的向上級領導匯報實際情況。正當宋梓南離家去機場前,唐惠年帶著調查報告來了,他情緒激動地給宋梓南講述了自己近期的所見所聞,並建議在沿海應該建立一個有一些特別優惠政策的試驗區。
第2集
宋梓南結束了與唐惠年的談話,但當他想帶著調查報告進京時卻發現唐惠年把報告又拿走了。宋梓南到達北京知道,此次急著叫自己進京是因為即將召開十一屆三中全會,中央準備對黨和國家進行戰略轉移的問題統一認識並作出重要的決定。宋梓南針對唐惠年的調查報告向鍾靈書記匯報了自己的想法。此時唐惠年已經來到北京新華社內參組找夏組長遞交了調查報告。但是夏組長對其中唐惠年所提出的一些較為超前的想法持保留意見,建議他等十一屆三中全會開完再說。唐惠年鬱悶的踏上了返程的列車,卻在途中又被截回了北京。時任招商局副董事長的余濤得知老戰友聚會,一下飛機就趕到餐館,發現宋梓南也在,大為驚喜。宋梓南得知余濤至今還頂著叛徒特務和歷史反革命兩頂帽子感到非常詫異。在交通部領導的帶領下,余濤向首長匯報招商局的工作情況。余濤詳細的分析了當前實際情況後,請首長能劃一塊地給招商局,以此作為工業區,利用香港的方法和模式來進行經營。余濤真實而有分量的匯報感染了首長,終在河口獲得一塊地。興奮的余濤回家卻得知大部分受冤同志已經平反,可是自己卻還沒有,激動的余濤來到領導家,被領導勸回。上級來電話指示鍾靈說小平同志贊成沿海先行一步的想法。說這和打仗一樣,沿海先行一步在鵬城等地搞一些試驗是可行的,要殺出一條血路。經過多方徵求意見,省委最終決定派宋梓南去特區擔任市委書記。宋梓南表示既然組織上信任,他就義不容辭。宋梓南的妻子顧亭雲接到老朋友的電話,提醒她宋梓南這是在冒險,顧亭雲內心充滿了擔憂。
第3集
宋梓南為了得到妻子的理解和支持,先是帶著顧亭雲拜訪老大姐文華;隨後又參觀了余濤的河口工業園。中午吃飯時,余濤告訴大家,他終於平反了,並滿懷豪情的邀請宋梓南和他一起站在改革的最前線。最終,顧亭雲同意並支持宋梓南去特區上任。宋梓南因為上級首長表態說辦特區中央沒有投資資金時拍案而起,令屋內外同志擔憂。但隨後宋梓南通過詳細介紹特區開發建設規劃的方案,終於得到三千萬的貸款作為啟動資金。宋梓南前往鵬城,開始了改革開放的新征程。面對只有三萬人口的小鎮底子,一切都是文革後百廢待興的局面,宋梓南帶領的市委市政府班子暫時住在當地唯一的小旅館,開始進行艱難的創業旅程。然而,還未得以喘息,基建工程兵總部的許建副參謀長就前來找宋梓南商談特區接收兩萬轉業工程兵的事。而許建剛走,省建領導又來找宋梓南,示意他不要接受這兩萬工程兵,因為省里並不缺乏建築力量。一時間,究竟接受不接受這兩萬轉業官兵成為了市委班子難以抉擇的一個問題。中央決定大裁軍,面對突如其來的轉業軍令,石長辛和馮寧所在的基建工程兵和一八四團的官兵們難以置信,不知該如何去面對。石長辛接受了上級的任命,決定和戰士們一起轉業去鵬城。
第4集
宋梓南為了兩萬工程兵的問題專程來到北京找許建了解情況,權衡利弊之後,經常委會研究決定同意接收轉業工程兵。石長辛帶領戰士們來到鵬城,面對完全陌生的環境,已經改變身份的他們顯得有些一籌莫展。此時,宋梓南代表市委市政府到轉業工程兵駐地視察,石長辛表示他們將繼續發揚攻無不克戰無不勝的優良傳統和作風,堅決服從市委市政府的領導。然而宋梓南讓他們自己去尋找市場的講話卻讓在場所有的轉業官兵如同當頭一棒。一八四團退伍的馮寧因不願和昔日戰友爭搶理髮生意而靠撿垃圾維持生計,結果卻遇到了比他還困難的拉家帶口的退伍兵。深港邊境的鐵絲網處,馮寧再次巧遇準備逃港的陶怡,在他的阻攔下,陶怡逃港的計畫失敗了。余濤正在和工作人員商討該如何提高河口工業園區施工進度的時候,突然接到要求立即把兩千萬現金支票送往香港的通知。為了恪守信譽,余濤加速趕往香港,該老闆對時間和效率的重視是他大為震動。小橋上,陶怡向馮寧講述著自己拚命逃港的原因是因為實在是太窮了,而已經逃港的人來信講述的生活則令她嚮往。回到河口,余濤立即召開會議,用自己的親身經歷給在座的人員上了一堂教育課,同時提出了“時間就是金錢,效率就是生命”的口號。
第5集
突然的大雨使馮寧和陶怡到橋洞裡避雨。夜色將至,陶怡吞吞吐吐的說出怕馮寧占自己便宜的想法,馮寧一氣之下衝進夜色。夜深時分,馮寧脫下上衣為陶怡禦寒,而到第二天清晨馮寧醒來時,陶怡已經離開了。河口工業園區新豎起了“時間就是金錢,效率就是生命”的牌子,引起眾人圍觀,馮寧看到這幾個字後當即決定就在這裡找工作。奉命到上級申請調配幹部的組織部長剛回到市委,就馬不停蹄的又奔向下一個工作——宋梓南讓其去內地進行調配和招聘兩種方案並行的幹部選配工作。然而,組織部長的內地之行卻遭遇了一些阻力,某些幹部認為招聘是資本主義的做法,並對他們提出了質疑。此時,石長辛的隊伍因為一直沒有活乾而人心惶惶,石長辛找到宋梓南要求解決問題,宋梓南再次向他闡述了市場經濟的道理。石長辛走後,宋梓南跟周副市長說要儘快做好這兩萬人安置工作。宋梓南來組織部長所在地出差,在拜訪當地市委書記時巧遇為了兩千多名職工和企業存亡而上訪的雷伴武。經過市委書記介紹,宋梓南對雷伴武的創新精神很感興趣,深入企業調查了解後決定招雷伴武到特區,沒想到雷伴武找上門聲稱他決不去特區。為求人才,宋梓南夜訪雷伴武。港商何振鴻帶領表弟金德昌和秘書冒雨過關來到特區,原本想借特區改革的東風賺取第一桶金,沒想到看到眼前的實際情況後卻不知所措。第6集
因為電話不通,金德昌一氣之下憤然離去,這讓宋梓南更加進一步意識到抓緊基礎建設、改變招商環境是迫在眉睫的事情。於是他讓周副市長和雷伴武親自負責程控通訊電話的建設工程。鑒於眼下特區的實際情況,雷伴武在經過考察後提出了和國外企業合作建設特區電訊工程的想法,宋梓南讓周副市長帶人前往北京了解相關情況。河口工業園區的建設速度突然發生了大幅度的提高,工人工作積極性空前高漲。余濤究其原因才知道是一個名叫馮寧的退伍軍人,在工地當小隊長時提出了“工人計畫任務完成之外,每多拉一車土就獎勵四分錢”的要求,兌現後工效就迅速提高了。於是,余濤命令立即在全工業園區把此獎勵制度推廣。周副市長來電話轉達了電訊部對此事的大力支持,可還不到一天情況就發生了意想不到的變化。就在宋梓南還因為通訊問題困惑時,省里的一位離休老幹部張凡夫來到了市委,代表幾位老領導指責宋梓南等人引進國外通訊設備是在進行賣國活動。一席話讓宋梓南感到從未有過的壓力,幸而此時電訊部來電話表示一定會大力支持此事。在余濤工業園區,四分錢的獎勵制度還沒推廣多久,上級就派來了工作組,馮寧在一名幹部的勸說下急忙離開。得知此事的余濤非常生氣,嚴厲的斥責了該幹部推脫責任的行為,並命令他立刻把馮寧找回來。在長途汽車站,馮寧發現有人在找他而掉頭離去,途中感覺到被人跟蹤,轉身後發現跟蹤自己的竟然是陶怡。為了躲避工業園的人,馮寧一把抱住了陶怡。
第7集
陶怡知道了曾經的恩人就是現在“四分錢”事件的製造者,同時也了解了馮寧走投無路的現狀。就在馮寧準備離去時,陶怡叫住了他。河口工業園區在接到市委的檔案後,無奈停止了“四分錢”的獎勵制度,工效立即下降。許多幹部不理解這一決定去找余濤。陶怡把馮寧帶回了自己住的地方,請求房東老太太也租一間房子給馮寧。面對下降了百分之一百二十五的工效,余濤去市委找宋梓南理論。余濤的話引起了宋梓南的高度重視,他找來唐惠年,讓其幫助寫一份內參上報中央。還在北京等待通訊部批覆程控電話設備的周副市長接到市委讓其速回特區的電話,向正在特區視察的首長當面匯報。首長視察後做出了特事特辦、新事新辦的特區工作準則以及針對通訊問題的專門批示,特區的通訊問題在政策上終於得以解決。陶怡帶著馮寧到中英街進貨,並利用馮寧的退伍軍人身份順利的把一批貨物混過關。經過雷伴武耐心的解釋,外商終於理解了特區的難處,雙方就通訊設備一事達成共識。特區終於告別了老式的人工接轉搖把式電話,開始了程控電話時代;余濤的獎勵制度也終獲批示,工業園的工效全面飄紅。然而宋梓南卻在這過程中意識到了另一種危機,他跟余濤提出,應該由全國人大來制定一份明確的適用於全國的特區法規,余濤表示贊同。特區準備從國湖區著手開始進一步深化改革,可四億元的啟動資金卻難倒了市委領導,為此宋梓南給了周副市長一個字——借。
第8集
宋梓南同常委們開始向周邊縣市的銀行求助貸款。同時向全國各省市地區傳送邀請函,請他們到特區共商改革大計。連續的會談、密集的迎來送往使宋梓南因疲勞過度而暈倒在歡迎晚宴上。正當宋梓南在休息室接受醫生檢查時,余濤打來電話建議說:你是個大地主,不用捧著金飯碗要飯。這句話一下子點醒了宋梓南,他根本不用去求別人,於是宋梓南提出了邀請各城市來特區建設地方大廈,作為通向世界的視窗。這一構想的提出對地方代表很有吸引力,各地方紛紛接受了特區這個外引內聯的提議。即將被任命為建委主任的石長辛,看到昔日叱吒風雲的工程兵如今因為不願意從分包商手裡靠送回扣攬活而導致生活得很艱難後非常難過,他到市委找宋梓南,提出暫時不去建委的申請。石長辛決定在這最艱難的時候和戰友們站在一起,共同去探索市場這條路怎么走。而就在石長辛和戰友們為如何適應市場而一籌莫展時,宋梓南來電話告知說要讓石長辛帶領隊伍承建新市委辦公大樓的工程。石長辛和戰友們興奮不已、幹勁十足。當大家信心百倍聽取專家講解特區未來的規劃時,又傳來訊息說港商在從事違法的地下工廠活動。對於常委們意見不同,最終周副市長提議由雷伴武牽頭成立一個調查組具體負責處理此事。此時,馮寧和陶怡正因為擺無照地攤而被稽查追趕的四處逃竄。
第9集
回到租住處,馮寧在調試天線方向時不小心弄壞天線被陶怡訓斥,馮寧無意中說出自己會做魚骨天線,陶怡頓時產生做魚骨天線生意的想法在討論地下工廠的處理意見時,公安部門的同志們主張要嚴懲這些違法的港商,雷伴武卻不同意把這些地下工廠採取一棍子打死的方法,他認為那樣做的後果勢必會給那些想來特區投資的港商的心裡造成負面影響,應該給他們一個機會,讓他們從地下走到地面上來按章納稅,賺取陽光下的利潤。港商何振鴻突然拜訪宋梓南,請求幫忙釋放因開辦地下工廠而被抓的金德昌。與此同時,陶怡和馮寧的第一個魚骨天線試做成功,二人正式開始了魚骨天線的生意。經過多次討論,市委決定一定要善待那些帶頭來特區做生意的“螞蟻”們,以便鼓勵更多的“螞蟻”來建設特區,金德昌也被放了出來。在招待何振鴻等人的飯桌上,宋梓南再次鄭重的闡明了這個原則。馮寧和陶怡的魚骨天線生意第一次就淨掙了三千元,為此陶怡決定帶著馮寧出去好好享受一次,他們來到新園賓館的自助餐廳盡情享受著。張凡恰巧帶著客戶也來到這個餐廳,被陶怡純真的狀態所吸引。陶怡酒後不顧馮寧的勸阻堅持要開豪華間享受一次,結果二人都醉倒在房間。宋梓南回到賓館,發現又有兩本關於市場經濟的書擺在房間裡。秘書小馬也不知是誰私自進來放的。在與妻子通電話時,顧亭雲再三叮囑宋梓南要按時吃藥。宋梓南從雷伴武那裡得知省建公司延誤工期的訊息非常生氣,告訴雷伴武他的後台就是特區,所以不必顧忌任何關係,該怎么監督就怎么監督。第二天清晨,陶怡醒來發現馮寧睡在身旁,大罵馮寧是個色狼。石長辛到市委匯報,再有一個月市委新辦公大樓就要封頂了,同時也指出了現在建築市場的弊病。
第10集
石長辛在對宋梓南的匯報中建議模仿香港公開招標的方法,以減少行賄送禮、分包商控制工程流向等問題,宋梓南備受啟發。陶怡因為酒店那晚的事情很生氣,不再讓馮寧住在出租屋。就在馮寧將要離開時才發現陶怡是不願意他離開的,二人動情的擁抱在一起,可此時卻來了兩位公安人員。就在宋梓南決定今後對建築工程實施公開招標政策時,文華大姐帶著對宋梓南的擔心來了。文華大姐認為國企改革尚需一個漫長的過程,而招標政策就缺乏考慮大中型國有企業的利益。余濤聽說招標政策市委還沒有開始,於是下令從今往後河口工業園區任何工程全部實行招標政策,給了宋梓南心照不宣的支持,有力的促使了全特區公開招標政策的實施。為此,文華大姐沒有打招呼就離開了特區。陶怡和馮寧從看守所出來之後又回到一貧如洗的境地,但感情升溫,確定了戀愛關係。陶怡去全港資的新園賓館應聘服務員,結識了內地來的高幹子弟尤妮。市委常委會議上,大家針對先基建後發展工業的特殊發展思路進行討論,結合當前社會上議論特區是在復辟資本主義的傳聞,宋梓南再次重申如果因為特區的發展方向錯誤導致撤職、查辦,甚至殺頭則由他個人來承擔,以此表達要根據特區的實際情況將改革進行到底的決心。尤妮因不替客人疊被子而與港方經理何振鴻發生爭執,並不依不饒的帶領部分服務員要見正在新園賓館接待外事活動的市委領導,結果被周副市長批評。因為市委工作組介入新園賓館的管理工作,尤妮辭職離開。路上見到了早已等候多時的龐耀祖。
幕後
該劇通過不同人物角色的轉變來再現深圳改革開放30年的變化。
“到深圳來交卷”
創作了《蒼天在上》、《大雪無痕》、《省委書記》的編劇陸天明談及此劇的創作意圖時說到,《命運》一劇原是深圳市委提出的為改革開放30周年而製作的。他說:“把中國的三十年,深圳的三十年,難以忘卻難以泯滅的三十年,也要最起碼地記錄下來。”2006年底,陸天明到深進行逾半年的生活體驗,對深圳市領導、企業家、普通百姓進行採訪。“這次來深圳是來交卷的,只有深圳人民才能評價我的作品。”他笑說。
“沒有退路我不後悔”
在《命運》中飾演市委書記宋梓南的李雪健,曾經主演過《渴望》、《水滸傳》、《搭錯車》等影視劇。談及《命運》一劇,李雪健說:“我一直有個追求,希望能用角色來與觀眾交流。”他表示這部戲的開拍是冒著收視率風險的,但他仍然有信心:“深圳用改革開放的形式為中國殺出一條血路,現在以藝術的手段來走這條路,拍出了震撼人心,就完成了任務。既然拍了就沒有退路,我不後悔。”
“與以往截然不同”
素有岩女郎之稱、因《香港姊妹》成名的曹曦文在劇中扮演女企業家陶怡,她表示這個角色富有挑戰性:“這個角色非常豐富,與以往截然不同。從最初的逃港者,到後來投機倒把、進公司工作,再到後來成為海歸,最後搖身一變成為一個女企業家,這樣一個角色對我來說是極大的鍛鍊。”
內地青年演員曹曦文自出道以來一直佳片不斷,出演的電視劇都是以清純、氣質為主,這次為了《命運》這部戲也是顛覆以往形象扮演一個落魄的“逃港妹”,並且不惜裸妝出鏡。而前輩李雪健是扮演一位改革開放大潮前沿的村委書記兼村委會主任。因為《命運》是描寫70年代的故事,作為80後的曹曦文可能有時理解不了那個年代的人。
李雪健在劇中是扮演剛烈正直的黨委書記,是敢跟領導拍桌子,為人民做實事,最後卻抱病隱退的悲情英雄。“岩女郎”曹曦文和陳思成、李崇霄之間的三角戀是該劇的另一條線索。為了演出角色的年代感,曹曦文在拍攝之前閉關鑽研長達一個月,她還應導演的要求看了電影《甜蜜蜜》。“我做了很充分的準備,相信應該不會比之前一些律師、酒店服務員……那些美女的角色差!”
演職員表
演員表
李雪健飾宋梓南 高明飾余濤 趙麗娟飾顧亭雲 譚陽飾雷伴武 徐黃麗飾雷伴武愛女 曹曦文飾陶怡 陳思成飾馮寧 樊秀芳飾秘書 丁海峰飾石長辛 劉添月飾尤妮 祝希娟飾文華 李崇霄飾張凡 許瑤璇飾塊塊 周嬌飾秘書 章傑飾鍾靈 劉欣飾周副市長 | 李崇霄飾張凡 徐衛飾龐耀祖 劉添月飾尤妮 車曉彤飾唐惠年 白玉飾金德昌 梁勇飾何振鴻 李翔飾馬秘書 許瑤璇飾塊塊 梁國榮飾常副市長 張作峰飾黃部長 謝高鋒飾劉部長 楊成成飾八連長 李長江飾司令員 張平均飾公安廳長 劉曉翠飾石長辛妻 苗長軍飾湯主任 | 舒力生飾人事幹部 趙松飾郵電局長 白文顯飾張萬斤 陳曉光飾公安局長 魯莽飾陳經理 李姿銳飾單醫生 馬漢毅飾楊主任 李保民飾蓮花村村長 盧志啟飾許副參謀長 譚冰飾楊小姐 李仁義飾張主任 張琪飾孫副局長 杜雄文飾紀委書記 肖瀚森飾夏組長 |
職員表
製作人 李松橋、郝明、尹東明
監製 陳志榮、馬渝明
導演 李舒、姜峰;陳東、王蓓、李楠
幕後花絮
李雪健被特區創業者的故事感動,並抱病出演劇中市委書記宋梓南。在《命運》關機的數月後,李雪健還常常在夢中背誦劇中的台詞 。祝希娟得知《命運》是一部反映特區改革的電視劇,不談報酬就決定出演老幹部文華。
劇中有名有姓有台詞的人物多達160多人,場景多達400多個。為保證該劇的歷史質感,在廣東省委和深圳市委的支持下,劇中許多場景都採取實景拍攝,劇組每天也會工作十幾個小時[18]。
李雪健為了真實的表現宋梓南因疲勞而暈倒的戲,就重重地摔倒在了地板上。這一情節拍了5條,每次他都是“認真”摔倒,絕不對付 。
曹曦文在拍攝前為角色翻閱了大量的歷史材料,並且提前準備人物分析和讀書筆記,正式開拍時素顏出鏡。
劇中,曹曦文有場企圖偷渡到香港,為了避免海關人員發現,躲在一邊裝作路人買香蕉吃的戲,結果幾次NG下來,她吃了兩大把香蕉。在與陳思成的對手戲中,她誤將香蕉扔到了正在拍攝的導演頭上。
獲獎記錄
時間 | 獎項 |
---|---|
2011年8月25日 | 第28屆中國電視劇飛天獎長篇電視劇三等獎 |
幕後製作
劇本創作
電視劇《命運》從2006年5月開始策劃,2006年11月,陸天明來深體驗生活,經過半年多時間對深圳市領導、企業家、普通百姓的採訪,從2007年5月開始劇本創作,2007年11月完成了劇本初稿。市委宣傳部和深圳廣電集團在深圳、北京多次召開研討會,邀請中央重大革命和重大歷史題材領導小組、黨史研究專家、深圳市老領導、電視劇專家對劇本進行了深入研討。隨後陸天明三易其稿,於2008年6月完成了劇本修改工作 。拍攝取景
該劇於2009年9月開機,12月底關機。因改革開放後廣東省變化巨大,劇組只能在保留建築物的原貌較好的廣州長洲島取景;另外,在深圳也同時拍攝。播出信息
播出時間 | 播出平台 |
---|---|
2010年4月11日 | CCTV-8 |
2010年5月1日 | 深圳衛視 |
劇集評價
《命運》講述了深圳特區發展的改革經歷,從巨觀到微觀,從仰視到俯視,周到全面地體現了各層各面人物在這段大歷史中的改變與努力。厚重,卻保證了好看,粗獷,卻保存了細膩,歷史,卻充滿了感情。做為一部獻禮劇,《命運》保持了一個非常引人入勝的故事,因此也贏得了無數觀眾,甚至是年輕觀眾的追捧。從整部劇的風格到整部劇的情節和演員選擇,這部劇均打造出了經典味道,讓人從中找到許久不曾體會的老經典的氣質感受[24]。(新浪娛樂評)電視劇《命運》播出以來,贏得了廣泛的肯定與掌聲。儘管許多人看過多遍,但每到動情處,仍舊潸然淚下。宋梓南等黨員幹部危難時刻的決絕與堅韌;馮寧等年輕創業者們面對困境時的不屈與抗爭;千千萬萬心懷夢想來深圳用心血和智慧改變自己和家國命運的人們,都始終牽動著觀眾的心。劇集故事情節跌宕起伏、人物關係處理巧妙、角色對白慷慨激昂、歷史畫面同樣震撼人心[25]。此外,雖然《命運》帶有強烈政論色彩,但其中穿插在青年演員陳思成和曹曦文身上的奮鬥與愛情的故事,令“80後”甚至“90後”觀眾欲罷不能[26]。(深圳特區報、新浪娛樂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