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怎么來的》

尼爾•叔賓,一名位於前沿的古魚類學家和解刨學教授,他發現了一塊35億年的魚類化石,在2006年4月成為世界上的頭條新聞。正是這塊化石,揭開了人類真正的始祖以及進化之迷。他在本書中給讀者講述了一個極其美妙神奇的進化故事,通過把人體的器官追溯到幾百萬年之前,遠早於第一個在地球上行走的生物出現之前。通過研究化石和DNA,叔賓向我們展示了我們的雙手實際上和魚的雙鰭有相似之處,我們的頭是按照一種絕跡很久的一種無頜魚類排列組合在一起的,人體基因的主要部分看上去以及工作時就像那些蠕蟲和細菌一樣。

基本信息

基本信息

你是怎么來的你是怎么來的

我們一直自以為是地相信,人體進化的結果,是完美的代名詞。美國芝加哥大學解剖學教授尼爾·舒賓,在2006年4月發現了人類進化過程中丟失的重要連結——一塊37.5億年的魚類化石,這件事成為世界頭條新聞。通過研究化石和DNA,他一步步發現,人類身體的各個部位,從眼耳口鼻等五官,到心臟及盲腸等內臟,無論是外形還是功能,都存在這樣那樣的不足,單就身體構造而言,不少動物強於人類。

作者簡介

尼爾·舒賓,美國野外博物館的館長,同時也是芝加哥大學解剖學教授,還擔任系主任的職業。他分別在哥倫比亞大學,哈佛大學和加州伯克利大學受過教育,現住芝加哥。

書籍目錄

人體之謎人體之謎

前言
第一章 尋找你身體裡的一條魚
第二章 抓緊這雙手
第三章 能幹的基因
第四章 滿地找牙
第五章 嶄露頭角
第六章 最好的“建”身計畫
第七章 “建”身歷險記
第八章 氣味相投
第九章 眼睛裡的生命世界
第十章 小題大做的機關
第十一章 一切意味著什麼?
後記

文摘

《你是怎么來的》:人類有20顆牙齒就足夠了。智齒基本無用但仍“賴”在嘴巴里。《你是怎么來的》:人類有20顆牙齒就足夠了。智齒基本無用但仍“賴”在嘴巴里。

牙齒的作用就是把大個兒的動物變成小肉塊。將牙齒接上一個可以活動的上下頜,它們就可以切割、嚼碎和咀嚼食物。嘴巴只有那么大,牙齒能夠讓生物把比嘴巴大的東西吃下去。對那些沒有手爪,不能把食物撕碎、切割然後再放進嘴裡的動物來說,確是如此。沒錯,大魚總是吃小魚,但是牙齒可以作為一種偉大的平衡器,如果小魚有一口好牙,可以用它咬住大魚。小魚用牙齒揪下魚鱗,以小碎肉為食,或者從大魚身上咬下整塊肥肉。
通過觀察牙齒,我們可以知道動物的許多情況。牙齒上的大坑、小坑和磨損劃痕通常能夠反應出飲食狀況。食肉動物,例如貓科動物,有鏟子一樣的鋸齒來切割食物;而食草動物有滿口平滑的牙齒,能咀嚼樹葉和堅果。牙齒的這種價值沒有逃過歷史上解剖學家的眼睛。法國解剖學家喬治·居維葉曾經極為自豪地說,他能從一顆牙齒重建整個動物的骨架。這話是有點過頭了,但一般說來他的話還是對的:牙齒是窺視動物生活方式的一個有效視窗。你是怎么來的第四章滿地找牙人類的嘴巴表明我們是多功能的食客,因為我們有好幾種牙齒。我們的門牙是切割器,是專門用於切削的鏟刀。最後的槽牙(臼齒)是壓平機,帶有咀嚼植物或動物組織的特徵形狀。兩者之間的前臼齒或小臼齒,在功能上是介乎切割機和壓平機之間的過渡體。我們的嘴裡最令人驚嘆的是咀嚼時的精確性。張開,再合上你的嘴:你的牙齒總是在相同的位置互相匹配,上面和下面的牙齒精確地咬合起來。因為上下牙的牙尖、牙床和牙脊很緊密地湊成一對,我們能夠以最高的效率分割食物。事實上,上下牙的不對稱可以打碎我們的牙齒,讓牙醫的腰包鼓起來。

書評

全面揭示所有人體缺陷的秘密和根源,繼霍金的《時間簡史》後又一部科學利作。
2008年全美最暢銷科普書,二十種語言暢銷全球,科學松鼠會誠意推薦。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