劇情介紹
三十年代初,正值美國經濟大蕭條時期,洛基為好萊塢舉辦百對舞蹈選手馬拉松大賽,在這些選手中,每個人的目的不同,有的為了賺錢,有的為了能上電影,有的則感到無聊才來參賽。幾個星期過去了,幾對主要競爭者都遇到了不同的意外問題……
導演介紹
在西德尼·波拉克的作品中,有19部影片共獲得46項奧斯卡提名,其中包括3次最佳導演提名,兩次最佳影片提名。他的《走出非洲》贏得7項奧斯卡獎,歸屬波拉克本人的是最佳導演和最佳影片獎。
在波拉克擔任導演和製片人的諸多經典影片中,除了勿庸置疑的口碑之外,所獲獎項不勝枚舉,除了奧斯卡獎,還有紐約影評人協會獎、義大利電影界的權威獎項David di Donatello獎、金球獎、國家影評人協會獎以及布魯塞爾、貝爾格勒、聖塞巴斯蒂安和莫斯科等電影節獎項。1973年,波拉克成為坎城電影節評審會成員,1986年,波拉克晉升為評審會主席。為了表彰他的傑出成就,法國政府向他授予了藝術與文學協會的榮譽勛位。
在美國電影協會評選的榜單中,1982年的《杜絲先生》在“影史最佳喜劇影片”排行榜中名列第二,《走出非洲》和《往日情懷》也都入圍“影史百部愛情佳片”。2000年,波拉克被美國導演工會授予約翰·休斯頓獎。
1934年7月1日,波拉克出生在美國印第安納州的Lafayette,他的父母離異,波拉克的父親酗酒,37歲便離開人世,當時的波拉克年僅16歲。在1952至1954年期間,波拉克赴Neighborhood Playhouse戲劇學校學習表演,後來開始留校執教,從此開始了他的電影生涯。時至今日,波拉克已經參與組建多個權威電影協會,成為世界影壇的中流砥柱。
演員介紹
著名名演員亨利·方達(Henry Fonda)的女兒,出生於紐約,母親是紐約社交界名人弗朗西斯·西摩·布洛考(Frances Seymour Brokaw),這使得簡·西摩·方達自小就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雖然如此,童年的簡併未對表演表現出很強烈的天賦和興趣,直到17歲才和父親參加了奧馬哈社區劇團製作的舞台劇《鄉下姑娘》(The Country Girl)。其後她遇見了李·斯特拉斯伯格(Lee Strasberg)並在其演員中心學習後才開始對表演產生了興趣。1960年演出電影處女作《金童玉女》(Tall Story,1960),為她其後成就斐然的表演事業開啟了大門。1964年轉赴歐洲,被法國導演羅傑·瓦迪姆(Roger Vadim)看中,在當地演出了好幾部賣弄性感的電影,包括1964年的《輪舞》(Circle of Love ,1964)和1968年的《太空英雌芭芭麗娜》(Barbarella,1968)。60年代晚期,她沉迷於“反越戰運動”,但對演出也沒有放棄。1971年《花街殺人王》(Klute)和1978年《榮歸》(Coming Home)為她贏得兩座奧斯卡最佳女主角金像獎。1981年由她一手策劃的《金色池塘》(On Golden Pond,1981),為父親完成了嬴得奧斯卡金像獎的心愿,成為影壇的一段佳話。近年來仍作品不斷。
幕後製作
影片很有力度,對人心的描寫尤為犀利。影片以寫實的手法,通過反映各色人物的心理,表現出美國社會存在的矛盾。縱觀整個影片,情節安排、技巧處理、演員的表演都算是出色的,曾獲第42屆(1969)最佳導演等9項提名,結果只獲得最佳男配角1項金像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