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經濟制度》

經濟學家羅納德·科斯認為,張五常的任何著作都無法與此書比肩。本書不僅具有理論上的創新性與深入性,而且注釋詳盡、格式規範,堪稱是關注經濟的後學者得以借鑑的寶貴典範。

基本信息

內容簡介

《中國的經濟制度》中國的經濟制度

本書深入淺出地解讀了中國經濟在改革開放30年來取得的驚人奇蹟和驕人成果,完整地闡釋了對於中國上世紀九十年代經濟迅猛發展的根本原因。
作為張五常對西方經濟學和中國經濟制度潛心研究後收穫的精華之作,書中凝結了近幾十年來,他長期深入調查和思考的成果。張五常持續關注中國的經濟改革,致力於佃農分成、公司性質、契約理論等研究。他從契約約束競爭的角度出發,將中國的經濟制度看成是一個龐大的契約組織,提出了中國地區競爭的特點是縣際競爭,並對由縣一級行政區劃引發的經濟現象作了合理且詳細的論述。這一分析觸及了制度經濟學一個沒有人到過的巔峰。

書中目錄

神州增訂版序
學術生涯的終結
時代文章
第一節 中國的問題
第二節 思想的衝擊
第三節 契約的一般概念
第四節 承包責任契約的演進
第五節 承包契約的擴張與縣際競爭的興起
第六節 縣制度的佃農分成
第七節 分成方程式的效果
第八節 縣現象的經濟解釋
第九節 縣際競爭的其它效應
第十節 中國的貨幣制度與人民幣的興起
結語
不愉快的後記

作者簡介

  張五常,國際知名經濟學家,創立了契約理論,從而促成新制度經濟學的發展。他是一個攝影家,重視基礎,仰慕前人,但不守常規,對光與物的看法皆與眾不同。他也是一個散文家,影響了神州大地對產權及交易費用的認識,也開闢了整箇中國經濟學散文的新天地。曾出版作品:《佃農理論》、《五常問答室》、《經濟學的缺環》、《經濟解釋》、《中國的前景》、《中國的前途》等。

作者自評

《中國的經濟制度》的前途

拙作《中國的經濟制度》這本小書——其實是一篇很長的英語文章,加上很長的中譯,再加上四篇有關的中文文章,共200頁——在國內出版了。個人重視這部作品,認為是自己的正規學術論著中的“封刀之作”。通過香港花千樹,由北京的中信出版社出版。他們隆重其事,希望神州普及,稱為“假精裝”(香港的過癮說法)的訂價只需人民幣25元。這個零售價香港無法辦到。
這是第一本我親自協助的在國內出版的書,修改主要只是簡體字用的一些與香港不同的標點,及鬼子佬人名的翻譯,其他一律不改。但為高斯(國內稱科斯)未來的美國版做了最後的修訂,這次國內版是未來的美國版了。
跟我們接洽的兩位中信小姐很執著,很認真,花千樹也執著,也認真,大家一絲不苟地商議,來來去去花了兩個月。不值得的。但身為作者我不能說不要那么執著,不妨苟且一下。我堅持文字的風格不能改,偶爾為了要生動一下而用上的廣東話也要保留。他們依我的。
跟自然科學相比,經濟學是淺的,非常淺,但分析起來難度高。自然科學是深的,天下看來沒有深而容易的學問吧。奇怪的是,淺學問可以非常困難。我的意思,是當我的外甥及兒子向我解釋他們專研的物理生物及化學生物,我聽不懂,認為深不可測。然而,在經濟話題上,當我對某現象找到自己滿意的解釋,向行外人細說,只要沒有成見,他們明白。這是淺。說難,因為淺答案不容易找到,好些顯淺不過的解釋我要花上十多年的工夫。回顧平生,我沒有遇到過可取但湛深難明的經濟解釋。
這就是問題。經濟學的可取解釋既然永遠是那么淺,為何那么困難才能找到答案呢?這問題我解釋過一下,將來有機會再會詳述。多年以來,同事朋友聽到我提出一個解釋,會說:“是那么淺,為什麼其他人沒有想到?”當我聽到同事朋友提出一個解釋時,可能說:“那么淺,應該對。”也可能說:“那么深,應該不對吧。”我這種以直覺感受作出的回應,命中率甚高。
《中國的經濟制度》是上述經濟學的獨特處的一個好示範。創作此文非常難:要跟進中國的發展三十年,資料要有各方君子的協助,自己所學剛好全部用上,機緣巧合讓我在崑山發現了新大陸(14.71,0.17,1.17%)——中國的地區之間的競爭天下獨有。有了這一切,我還要細想三年。如果不是某天晚上我在半睡半醒中想到做學生時讀到的馬歇爾的一個腳註,可能到今天也想不出解釋。
這本小書容易讀嗎?高斯說難度高,但他細想後說這難度是需要的。我認為文中的每個論點都不難,淺的,但整件作品有著多個不同論點,要組合,加起來成為一體就不易讀了。我花了長時日向淺中求,儘可能簡化,但最後得到的還是一篇不易懂的長文。高斯翻來覆去地考慮哪些地方可以簡化,提出建議,到後來他認為我修改得好,滿意,但也認為其難度不能不保留。大家購買這本書,我當然高興,但閱讀時千萬不要見難而退。要記著文中每點都淺,有些需要學過——如果沒有學過,假設我說的對就可以過關。把各點加起來,見到一個完整的大場面的整體就算是讀懂了。可能要多讀一兩次吧。
《中國的經濟制度》這篇長文的前途將會怎樣呢?如果北京的朋友悉心地改進這制度,繼續發展下去,此文傳世可以斷言。但如果他們把這制度的關鍵損害了,不斷地引進西方的與中國的局限條件合不來的政策,那么我這個老人家比不上昔日的王勃:楊意不逢、鍾期難遇,高山流水不奏也罷。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