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畫藝術賞析》

《中國畫藝術賞析》--本書可作為大學生藝術修養選修教材,亦可作為美術愛好者學習、欣賞、研究中國畫藝術入門書籍。本書作者以自己多年豐富的教學實踐經驗,較系統地論述了東方藝術體系的典型代表�D�D中國畫藝術的哲學精神、思維方式、觀察方法、歷史沿革、造型程式、色彩觀念、創新意識等中國畫藝術的精髓,旨在進行民族藝術精神教育和審美普及教育。

中國畫藝術賞析 內容簡介

本書作者以自己多年豐富的教學實踐經驗,較系統地論述了東方藝術體系的典型代表�D�D中國畫藝術的哲學精神、思維方式、觀察方法、歷史沿革、造型程式、色彩觀念、創新意識等中國畫藝術的精髓,旨在進行民族藝術精神教育和審美普及教育。

本書可作為大學生藝術修養選修教材,亦可作為美術愛好者學習、欣賞、研究中國畫藝術入門書籍。

中國畫藝術賞析 本書前言

中國畫作為中華民族藝術的象徵,已然發展了數千年,走過了漫長的歷程,它的發生髮展與中華民族的生息發展同步,是中華民族審美經驗的集中體現,它曾以其自成體系的美學特色光照。輝映千古,同時又存在著停滯和僵化的潛在危機,在中西文化激烈的碰撞之中,它又面臨著西方文化意識的強烈挑戰。

因此,中國畫的歷史實際上是一部既繼承傳統,又變革傳統,既與西畫對抗,又融會消化西畫的歷史,通過這種繼承與變革、演變與發展,比較與鑑別,消化與吸收的歷史過程,使我們進一步認識了民族藝術精神的無比可貴,進一步明確了傳承民族文化精髓的堅定信念。

在高等院校開設中國民族繪畫藝術的欣賞課程,是改革開放形勢的需要,是生動形象地進行愛國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教育的一個重要方面,對於激發民族自尊心與自信心,普及美育,提高審美素質,培養全面發展的人才,是不可缺的一個環節。

在傳統文化精髓基礎上以歷史唯物論為指導,汲取現代思維方式,用新序列、新觀點進行美術基礎理論的教材建設工作,以中西對比的手法,從尋根意識和全球意識諸層面去探求中國畫的真正價值,尋找中國畫藝術在世界藝術之林中的正確坐標,以嘉惠藝林,是寫作本書的出發點。

筆者長期從事繪畫實踐,可以說主要精力是放在專業創作上,在藝術實踐的同時卻也常常思考一些碰到的問題,不可避免地需要基礎理論的研究,這些研究的本意也無非是想為個人的藝術實踐服務,本無意成為理論家,以自己的想法去指導別人,因此主旨是立業於畫,而不立言於書。

但近十餘年的教學經歷,使我不得不將自己的一知半解付諸於人,好在是課堂上口授,比較自由,也沒有框框。但要形成文字,就不那么簡單了。

客觀地說,中國畫基礎理論的研究一直相當貧乏,雖然歷史上中國畫理論浩如煙海,但卻都是零散的,不系統的、不十分確切的,有許多沒有定論,甚至也存在自相矛盾的問題,有的落後僵化,有的需要發展,中國畫的"六法"就是一個例子。也許因為它的體系太龐大、太粗深了,一直缺乏科學性和系統性的研究,至今無人能觸及它的全貌。這無疑給寫作增加了極大的難度,何況又要把精深的理論變成通俗的讀物,這就更增加了一層難度,美術界有些文章現在時興的是言必稱西方的"精深",寫文章若不像外文翻譯過來時那樣艱深晦澀、難以卒讀,好像是談不上精深的,我每每碰到這類文章時便深感自漸形穢,唯有心存敬畏、自嘆無知,決無挑理之說。而將傳統精深的理論寫成自己的白話,讓人一看就明,豈不是自己和自己過不去、自找麻煩嗎?因此寫作之事拖而又拖,寫了之後亦覺得不盡如人意,自己先通不過。最後獲知此書出版在即,容不得我再拖,便將其中技術性論述刪除,中留下理論性論述,畏畏縮縮交上一份答卷,祈盼日後再有修改的機會。

由於編寫工作匆忙,本人水平有限,在寫作過程中經常"予欲無言",深感才思枯竭,語言貧乏,蒼白無力,謹作引玉之磚石,疏漏謬誤之處,在所難免,明者鑑察,並懇請批評指正。

在本書寫作過程中,王蘊強教授給予了許多中肯的指導,王文博教授在百忙中審閱了全文。在此謹表謝枕

中國畫藝術賞析 本書目錄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為什麼要學習"中國畫藝術賞析"
第二節 東西方兩大繪畫體系
第三節 對中國畫的基本認識

第二章 中國畫的藝術觀
第一節 意象與寫意
第二節 "天人合一"、"緣物寄情"與"物我兩化"
第三節 "表現"與"不似之似"
第四節 "氣韻生動"、"形神兼備"與"活色生香"

第三章 中國畫歷史沿革
第一節 史前至南北朝繪畫
第二節 隋唐五代繪畫
第三節 宋、元繪畫
第四節 明、清繪畫
第五節 近、現代繪畫

第四章 線條與筆墨
第一節 以線為主的造型程式
第二節 中國畫線條要求
第三節 筆墨與明暗
第四節 造型與變型

第五章 觀察與表現
第一節 移動觀察與散點透視
第二節 遠觀其勢與近取其質
第三節 取捨剪裁與形象記憶
第四節 隨類賦彩

第六章 構圖與形式
第一節 構圖概說
第二節 構圖的形式感
第三節 勢向與位置
第四節 虛實與疏密
第五節 起結與開合
第六節 均衡與呼應
第七節 對比與諧調
第八節 節奏與韻律

第七章 寫生--------中國畫的優秀傳統
第一節 臨摹與寫生
第二節 創作的源泉

第八章 詩書畫印一爐

第九章 繼承與革新

第十章 傳統是不息的大河

第一節 傳統是不息的大河
第二節 創新的重要意義

主要參考書目

附 彩圖

彩圖1 五代 佚名 《秋林群鹿圖》
彩圖2 五代 顧閎中 《韓熙載夜宴圖》(局部)
彩圖3 宋 王希孟 《千里江山圖》(局部)
彩圖4 近代 任伯年 《瓜禽圖》
彩圖5 現代 齊白石 《花卉》
彩圖6 現代 徐悲鴻 《靈鷲》
彩圖7 現代 蔣兆和 《流民圖》(局部)
彩圖8 現代 潘天壽 《靈岩澗一角》
彩圖9 現代 郭味蕖 《驚雷》
彩圖10 現代 郭玫宗 《蘭夢圖》

中國畫藝術賞析 文章節選

《中國畫藝術賞析》摘錄

對中國畫的基本認識



在對中國畫接觸和研究不足的前提下,我們往往會對中國畫產生一種誤解,即認為它是一門陳舊的、過時的和不科學的藝術。確實,當我們看熟了那些陳陳相因、毫無生機、氣韻全無的山水畫:千篇一律、單調無聊、弱不禁風的仕女畫:生意索然、毫無情趣、競相模仿的花鳥畫,覺得我們民族繪畫並不怎么值得我們熱愛和自豪。畫家的署名也許不同,朝代也許地各異,但那平凡爛熟的風格、格調卻無大的異處,假如這些東西能夠代表中國畫藝術的精髓,對有人要徹底否定中國傳統繪畫,呼籲建立"空中樓閣",我們就不會感到奇怪。

但是,我們民族繪畫是有優秀傳統的"四時有不謝之花,八節有長青之草"。綿延浩蕩發展數千年,數不清的民族藝術家為此付出了不懈的努力,代代相傳,光耀千古,形成了能夠代表整箇中華民族精神的藝術體系和文化理論體系,是不能一筆抹殺的。中國畫的繪畫內容、題材、工具、筆墨、色彩、構圖、章法和寫生創作上,都與西畫不同。在觀察方法、表現方法和表現形式上,都有自己獨特的見解和處理,具有強烈的民族特色,藝術規律、美學思想及風格特點,要欣賞和學習中國畫,首先應對它有一個基本的總體認識。

中國畫使用的工具材料,就是中國傳統的"文房四寶",即筆、墨、紙、色(原為筆、墨、紙、硯、硯可改為色,文房四寶原指文案上所擺工具,現指畫中畫所用工具)。用各種獸毫製成的中國毛筆,與西方的硬棕筆不同,分軟、硬、長、短、粗、細,用羊毫、狼毫(黃鼠狼)、鹿毫、雞毫、山馬毫、石獾毫、鼠須、豬鬃等製作,還有各種兼毫,能夠畫出各種不同的線條,表現力非常豐富,使用中國的墨(分油煙、漆煙、松煙),用水調和後,畫在紙絹上(又分為生宣、熟宣、生絹、熟絹及各種半生熟紙等),能夠產生千變萬化的筆墨滲化效果,利用中國畫獨特的礦物質顏料和植物質顏料,能產生或色調典雅,沉著高貴,或富麗堂皇、五彩並呈的變化萬端的色彩效果,具有極其豐富的色彩變化和極強的表現力,通過筆、墨、紙、色的組合運用,能產生出變化細巧、微妙無窮的獨特的彩墨效果。

在表現形式上,中國畫又有工筆、意筆(大寫意、小寫意),兼工帶寫、白描、淺絳、淡彩、重彩之分。

在幅式上,中國畫有立幅(中堂、條幅),條屏、通景、斗方、冊頁、扇面、手卷、橫肉披等區別。

在描寫題材上,中國畫又分為人物畫、山水畫和花鳥畫。

中國畫講究筆墨變化,筆墨的變化主要依靠用筆用墨來完成,通過中鋒、側鋒、順鋒、逆鋒、聚鋒、散鋒及點、皴、滾、揉、擦、擺、拖、垛、絲、批等各種不同的用筆,提按頓挫,產生變化。用墨是潑墨、破墨、積墨並舉,墨分五色:焦、濃、重、淡、清。

中國畫的透視方法為散點透視,充分利用紙面空白,突出中心,以結構入畫,以線造型,以墨為主,主客觀統一設色,賃借形象記憶作畫,追求運勢與神似,面畫要求氣韻生動,神形兼備,活色生香。

中國畫家用東方人的審美感情看待人與自然的關係,與環境和諧地融合在一起,主觀參與,追求萬物有生,天人合一的境界,酷愛山水,喜愛花鳥,山川風物,寄情抒懷,緣物寓意,物我兩化。

中國畫追求平面造型,追求裝飾風格,不照搬自然,不模擬自然,追求主觀和客觀的統一,中國畫的觀念是一種寫意觀。

中國畫的構圖與章法,也有自己獨特形式,西畫中較多運用的是黃多分割比,中國畫則是三七停。構圖不受時空的限制,打破時空的組合,去創造情、境、意的統一。

中國畫在表現上不以寫實為最高標準,是表現而不是再現,它既非具象也非抽象,而是一種意象。意象比具象和抽象更接近事物的本質。它不受透視、比例、解剖、光影的限制,但也決不忽略這些因素,而是巧妙地利用它們,充分展開想像的翅膀,超越對具體物象的描摹,再現,去主觀地表現,強調作者主觀情感的充分流露。

中國畫吸收了其姐妹藝術的精華,有文學的敘事性、哲理性,有詩詞的抒情性、節奏性、有篆刻、書法的抽象韻味,金石韻味,還有裝飾性和象徵性等,使它成為具有極大包容量的綜合性藝術,中國畫融詩詞、歌賦、書法、繪畫、印章於一爐,詩書畫印互補,相映生輝。是一種獨特的藝術形式,使畫面更加含蓄,藏曲,更能誘發觀者的豐富想像,使繪畫語言的表現力更加強化。

中國畫是依靠中華民族哲學精神和儒、釋、道思想不斷豐富發展的,如"陰陽魚"的辯證觀念,並賦予了無窮的生命力,使之歷久而不衰。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