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書信息
書名:中國哲學的起源作 者:吾淳
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出版時間:2010-4-1
ISBN:9787208091405
開本:16開
定價:58.00元
內容簡介
本書獨創性地將中國哲學的源頭推前至前諸子時期,作者認為上古時期中國古人的思維和觀念就具有哲學思想的雛型。春秋戰國是中國古代大變革的時代,儒、道、墨、法、名、陰陽等學派成立,出現了我國古代第一個學術黃金時代,為我國哲學奠定了基礎。從殷商至春秋戰國,天人關係成為思想領域中的首要問題,形成像“類”、“象”等觀念,由此發展為陰陽、道、命、數、氣等哲學理念。全書還對中國哲學的發展脈絡作了清晰的梳理。作者簡介
吾淳,亦名吾敬東,祖籍浙江衢州,1955年生於上海。1992年師從馮契教授,1996年獲博士學位。現為上海師範大學哲學系教授。主要從事中國思維與哲學范型研究,兼涉中國古代科學、倫理、宗教以及藝術。主要代表作有:《宗教:一種文化現象》(合著,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中國思維形態》(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古代中國科學范型》(中華書局,2002)、《影響古代中國發生期科學技術的若干因素》(《中國社會科學》1990)、《關於古代中國經驗思維的兩個問題》(《社會科學》1997)、《荀子與黑格爾倫理思想共同點之比較》(《哲學研究》2006)、《孔子論樂:精英的理想與趣味》(《孔子研究》2006)、《理解信仰問題的主要視角》(《世界宗教研究》2007)等。圖書目錄
緒論前諸子時期中國哲學問題的提出一、關於前諸子時期哲學觀念、概念、思想研究的進程與現狀
二、雅斯貝斯的“軸心時期”理論與帕森斯的“哲學的突破”理論
三、張光直的“連續性”理論及相關理論
四、前諸子時期哲學發生髮展的基本線索
五、前諸子時期哲學發生髮展的大致歷程
六、早期中國哲學發生髮展的歷史所能得到的普遍經驗與理論支持
七、回過頭來重新審視“軸心”、“突破”、“連續”等理論問題
八、材料的準備及對材料的認識
九、本書的內容結構
第一編史前思維與觀念的普遍源頭
第一章影響思維與觀念發生的基本要素
一、知識或科學
二、信仰或宗教
三、語言
第二章早期思維的主要興趣
一、什麼可能作為原始思維的最早興趣所在
二、二分
三、類分
第三章早期思維的主要特徵
第二編中國思維與觀念的源頭
第四章中國哲學思維與觀念的上古知識源頭
第五章中國哲學思維與觀念的上古宗教源頭
第三編象、類觀念的產生
第六章“象”觀念
第七章“類”觀念
第四編陰陽、五行觀念的產生
第八章“陰陽”觀念、概念的形成及其思想化
第九章“五行”觀念、概念的形成及其思想化
第十章“中”、“和”觀念的產生
第五編天人、天命、天道觀念的產生
第十一章“敬”、“受”:宗教“天人”觀眾的形成及思想化
第十二章“宜”、“因”:自然“天人”觀的形成及思想化
第十三章從宗教“天命”觀到自然“天道”觀
第六編形上觀念與概念的形成(上)
第十四章“天”概念的形成
第十五章“神”概念的形成
第十六章“命”概念的形成
第七編形上觀念與概念的形成(上)
第十七章“道”概念的形成
第十八章“數”概念的形成
第十九章“氣”概念的形成
第八編道德瑟社會觀念的產生
第二十章“德”觀念及思想的產生
第二十一章“德”觀念及思想的成型
第二十二章“民”觀念及思想的產生與成型
第九編倫理道德觀念的展開
第二十三章“信”、“義”、“任”等具體觀念及概念的形成
第二十四章“善”、“惡”對立觀念及概念的形成
第十編道德與社會重合觀念的展開
第二十五章“禮”觀念及概念的產生與成型
第二十六章“功”、“利”、“用”觀念的形成
第二十七章“義利”、“公私”、“君子小人”對立的形成
第十一編不同社會歷史觀念的分野
第二十八章“經”:統一恆常的社會歷史觀
第二十九章“宜”:差異變化的社會歷史觀
結語中國哲學范型的基本確立
後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