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音韻》音

《中原音韻》 一書所反映的語音系統 。《 中原音韻 》是中國最早出現的一部曲韻著作。元代周德清(1277~1365)著。

《中原音韻》音
《中原音韻》是中國最早出現的一部曲韻著作。元代周德清(1277~1365)著。《中原音韻》的內容分為兩大部分:第一部分是以韻書的形式,把曲詞里常用作韻腳的5866個字,按字的讀音進行分類,編成一個曲韻韻譜。韻譜分為19韻。第二部分稱做《正語作詞起例》,是關於韻譜編制體例、審音原則的說明,關於元代北曲體制、音律、語言以及曲詞的創作方法的論述等。羅常培用“歸納法”,考訂出《中原音韻》音20聲類,後來的研究者又補充一個“仰”類,共21類。《中原音韻》音與中古三十六字母比較,有以下一些變化:①濁音清化;②唇音發生了分化與合併;③中古音知章莊三組字在《中原音韻》里已經合併成一組。《中原音韻》音的韻母共46類,與中古韻母比較,有以下一些變化:①二等韻出現了〔i〕介音;②桓歡韻與寒山韻主元音不同;③支思韻與齊微韻主元音不同;④歌戈韻除喉牙音外,開合口對立消失;⑤收〔-m〕尾字轉化為收〔-n〕尾。《中原音韻》的調類變化歸結為“平分二義”,“入派三聲”。前者指平聲分為陰平、陽平兩類,後者指入聲派入平聲、上聲、去聲。學者們對《中原音韻》的入聲是否徹底消失有不同看法。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