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史入門寶典:世界歷史不過如此》

內容簡介

本書以通俗的語言,將古埃及至二戰期間的世界歷史用講故事的方法娓娓道來,既不失正史的嚴謹,又融入作者輕鬆幽默式的獨家解讀。敘述部分條理清晰,旁徵博引;議論部分語言犀利,入木三分。

目錄

第一卷
第一章古埃及王國 第二章法老出世 第三章曇花一現的中王國 第四章喜克索斯人入侵
第五章神權王權大比拼 第六章卡疊什決戰 第七章蘇美爾文明 第八章園丁成霸業
第九章王室搞經濟 第十章好景不長的古巴比倫 第十一章西臺成全亞述 第十二章空中花園
第十三章波斯帝國兇猛 第十四章考古哈拉巴文化 第十五章種姓決定一切 第十六章釋迦摩尼創佛教
第十七章善惡阿育王
世界歷史不過如此第二部分
第十八章神話中的“迷宮” 第十九章青出於藍的邁錫尼文明 第二十章特洛伊戰爭 第二十一章尚武城邦斯巴達
第二十二章民主成就雅典 第二十三章波斯入侵馬拉松 第二十四章溫泉關陷落 第二十五章希波鏖戰
第二十六章雙雄爭霸 第二十七章同盟大戰 第二十八章雅典敗亡 第二十九章馬其頓崛起
第三十章戰波斯平埃及 第三十一章東征建帝國 第三十二章羅馬傳說 第三十三章平民斗貴族
第三十四章軍事大變革 第三十五章地中海爭端 上架公告及充值方法
世界歷史不過如此第三部分
第三十六章漢尼拔奇襲羅馬 第三十七章迦太基滅亡 第三十八章角鬥士暴動 第三十九章悲壯的斯巴達克
第四十章三巨頭爭權 第四十一章凱撒獨裁 第四十二章開創羅馬帝國 第四十三章基督教的抗爭
第四十四章攻陷永恆之城 第四十五章墨洛溫王朝 第四十六章三分帝國 第四十七章教皇對峙國王
第四十八章伊斯蘭教成就阿拉伯帝國 第四十九章十字軍東征 第五十章諾曼征服 第五十一章英法初交鋒
第五十二章黑死病席捲歐洲 第五十三章百年大戰 第五十四章紅白玫瑰奪王位 第五十五章俄羅斯那些事兒
第五十六章地理大發現 第五十七章文藝大復興 第五十八章宗教大改革 第五十九章爭奪殖民霸權
第六十章資產階級革命 第六十一章獨立戰爭 第六十二章攻占巴士底獄 第六十三章國王登上斷頭台
第六十四章拿破崙帝國 第六十五章彼得一世改革 第六十六章兵敗俄羅斯 第六十七章滑鐵盧悲歌
第六十八章拉美獨立運動 第六十九章工業大革命 第七十章歐洲大革命 第七十一章德國統一
第七十二章南北戰爭 第七十三章巴黎公社起義 第七十四章日本明治維新
世界歷史不過如此第四部分
第七十五章二次工業革命 第七十六章同盟與協約 第七十七章歐洲火藥桶 第七十八章兩槍引爆世界大戰
第七十九章歐洲戰事 第八十章日德蘭海戰 第八十一章俄國革命 第八十二章一戰盤點
第八十三章巴黎和會 第八十四章經濟危機爆發 第八十五章羅斯福新政 第八十六章法西斯興起
第八十七章希特勒登場 第八十八章啤酒館政變 第八十九章惡魔出山 第九十章國際陰謀
第九十一章蹂躪波蘭 第九十二章蘇芬戰爭 第九十三章空虛備戰 第九十四章迷信防禦
第九十五章突襲丹麥 第九十六章侵占挪威 第九十七章曼斯坦因計畫 第九十八章突破色當
第九十九章荷、比陷落 第一百章“發電機”行動 第一百零一章轟炸敦刻爾克 第一百零二章盟軍撤退
第一百零三章成功逃亡 第一百零四章法國激戰 第一百零五章德法談判 第一百零六章“海獅”計畫
第一百零七章“鷹日”計畫 第一百零八章蘇德開戰 第一百零九章兵敗莫斯科 第一百一十章突襲珍珠港
第一百一十一章史達林格勒生死戰 第一百一十二章歐洲第二戰場 第一百一十三章雅爾達會議 第一百一十四章攻克柏林
第一百一十五章紐倫堡與東京審判

試閱

第一章古埃及王國
如果把閱讀世界史比作一次漫長的旅行,那么起點就在古埃及。
提到古埃及,首先閃現的名詞是尼羅河。沒有尼羅河,就沒有古埃及文明。用古希臘歷史學家希羅多德的話說:“埃及是尼羅河饋贈的厚禮。”
在當時,每年的六月中旬到十月,受暴雨襲擊,尼羅河河水猛漲,沿岸的盆地和三角洲就成了一片水鄉澤國,河水把上游的泥土和植物殘骸帶下來,在兩岸沉澱下一層肥沃的黑土,非常適合穀物的栽培。農業就這樣開始了,有了農業才有東西吃,才能生存。
但是,事物都有好壞兩面。按中國易經的說法,就是陰陽。尼羅河也是,它在造福古埃及的同時,也時常泛濫成災。於是,興修水利就成了古埃及人的一件任重而道遠的工作。
當然,古埃及人是他們後來的稱謂。最早,他們是一群非洲土著,其中主要是黑人。他們在陸地上往來游弋、尋找適當的居住地。有一天,他們中的天才發現了非洲東北部尼羅河中下游地區。這是一片富饒的土地,於是他們定居下來。這塊地盤,就是我們所說的古埃及。
這些非洲土著剛剛安定下來,就來了一批不速之客——一支來自亞洲、被稱為含族的哈姆人,入侵尼羅河盆地,他們征服了土著黑人。緊接著,另一支來自西南亞,被稱為閃族的塞姆人又分批入侵。這樣一來,這塊地盤中就混居了三種人:哈姆人、非洲人和塞姆人。他們長期在一起,相互同化,合成了一類人,就是古埃及人。
混合版的古埃及人,體格強壯,頭顱頎長,膚色黝黑,面部鬚毛稀疏。他們使用同一種語言:哈姆—塞姆語。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是現代的說法。在遠古,有人的地方就有部落。古埃及人自建了很多部落,部落就相當於我們現在的單位,“土酋”就是古埃及部落的首領,單位頭頭。他掌管行政和宗教事務。那時候的宗教,就是信奉一種動物為“圖騰”。
“圖騰”也是一個標誌,比如這個部落以鷹為保護神,那個部落以蜜蜂作為保護神,這樣不會進錯門。
雖然各個部落的信仰不同,但想的都是同一件事——如何提高生產力。
大約在公元前4000年,他們中的一員在西奈半島的地方發現了銅。這個發現純屬偶然,但一切偶然都是必然的產物。銅質地堅韌,古埃及人很聰明,他們立馬拋棄了石器,用銅來製造刀劍和耕犁,社會生產力空前提高。從此,古埃及人就從石器時代進入了銅器時代。這個時候,蒙昧人和野蠻人還在世界廣闊的土地上遊蕩,無所事事。
新的時代,就有新的變化。生產力提高了,人們生活富足,部落建設也與時俱進,升級為邦,再升級為城市。以這些城市為中心,又逐漸形成了一個個大大小小的王國。
這個時期的王國,就是跨時代升級版部落。部落大了,人心也大了。在尼羅河河水不泛濫的時候,他們還想引水灌溉農田,這需要修更多的水渠,建更大的工程。因此,每個小王國就渴望擁有更多的土地、水源和奴隸。這些東西就是利益,利益衝突讓這些大大小小的王國開始相互爭鬥,除了利益之外,還有宗教信仰的不同,信奉“鷹”為圖騰的,見不慣信奉“蜜蜂”為圖騰的,這就產生了文化衝突。
戰爭是不可避免的。大大小小的王國從開戰就沒停下過,時間越打越長,長達數百年。一些弱勢小王國,在戰爭中被兼併,退出了歷史的舞台。這就像淘汰晉級的比賽,最後古埃及只剩兩個拳頭最硬的選手,他們是“上埃及”國和“下埃及”國。這兩個古埃及的霸主王國,將進行最後的決鬥,勝者將統一古埃及。
下篇接著說“古埃及的統一戰爭”。
No1
尼羅河文明:尼羅河縱貫埃及全境,由發源於非洲中部維多利亞湖的白尼羅河與發源於蘇丹境內的青尼羅河匯合而成,向北流入地中海。約在1萬年前,最後一次冰河期過去,北非逐漸變為乾旱地區,隨著環境、氣候的變遷,很早就在北非以魚獵、採集為生的居民陸續遷移到尼羅河兩岸,尼羅河文明由此發端。古埃及人在這一地區創造了燦爛的文明,如農業的改良、文字的發明、醫學的進步,以及完美的建築、雕塑、精美的手工藝品等。
No2
古埃及象形文字:約在公元3300年前,古埃及人就開始使用象形文字。這種象形文字由表意符號、表音符號和限定符號三部分構成。表意符號用圖形表示詞語的意義,特點是圖形和詞義有密切的關係,例如:表示水就畫幾條波形線,畫一個五角星表示“星”的概念;表示符號則是把詞語的發音表示出來,取得音值。又如:貓頭鷹的圖形符號用作音符時,讀[M]音;限定符號則是在表音符號外加上一個新的純屬表意的圖形符號,置於詞尾。以表示這個詞屬於哪個事物的範疇。
第二章法老出世
從公元前3500年到公元前3100年左右,古埃及大小王國打了幾百年的仗,大魚吃小魚,小魚吃蝦米,最後,剩下兩隻巨鱷——上埃及王國和下埃及王國。
從地理位置上看,孟斐斯以南的尼羅河谷為“上埃及”,尼羅河下游至地中海的三角洲地區為“下埃及”。
在長期的發展中,上埃及國的實力高於下埃及國,他們的國王美尼斯決心統一埃及,成為終極霸主。這也是歷史發展的規律,自然法則,弱肉強食、優勝劣汰。按中國人的思維,叫一山不容二虎。
統一大戰在尼羅河三角洲上演,兩國將士把木頭和石塊綁在一起,當做武器。上埃及國王美尼斯親自在陣前督戰,他頭戴白冠,冠上裝飾著一隻神鷹。這是上埃及的標誌,下埃及的標誌是國王戴紅冠,以蛇神為保護神。兩國的文化差異顯而易見。
這場“鷹蛇激戰”,打了三天三夜,下埃及軍隊被擊潰。
勝者王,敗者寇,失敗的下埃及國王脫下紅色王冠,跪在地上,雙手把王冠獻給了美尼斯。古埃及初次實現了統一,美尼斯這個輝煌的名字,被記錄進史冊。
國家的統一,帶來的是大發展,手工業、農業、建築業、採礦業、冶金業、造船業和釀酒業都繁榮起來,總之,一派欣欣向榮。
同時,航運也暢通了,國內外的貿易業也起步了。所謂貿易業,其實是最早的商業活動,那時沒有貨幣,就是以物換物。
國家統一後,就要建立首都。為了鞏固對北方的統治,美尼斯在尼羅河河谷和三角洲交界的地方,建立了一個要塞城市,叫“白城”,作為古埃及的首都。後來,希臘人把這個城市稱為孟斐斯。
定都之後,美尼斯又幹了一件事——創立世襲的專制王朝。從這時起,埃及進入古王國時期,國王就是人們熟悉的“法老”。
法老這個尊稱的意思很明確,本意是“住在宮殿里的人”。國王住在宮殿里,就稱他為法老,類似於中國遠古時期的舜,舜的原名叫重華,意思就是眼睛裡面有兩個瞳仁;舜的父親名叫瞽叟。瞽就是盲人,叟就是老頭兒。瞽叟就是瞎老頭兒。
法老,擁有至高無上的權力,集軍、政、法大權於一身,既是軍隊的最高統帥,又是司法領域的終審官。
埃及全國的土地,在名義上都屬於法老。法老下設宰相和大臣,主管司法、行政、經濟和宗教事務。他們為法老效力,見到法老時,都要言說一番溢美之詞,並匍匐在地,以前胸貼地,親吻法老腳前的土地。
一個擁有至高無上權力的人,自然是想永生的。法老認為,自己生前是國王,死後也要復活,在陰間繼續享有他在陽世的一切權力。當然,復活是不可能的,讓屍體保鮮、不腐爛卻是有辦法的。
古埃及人研究出一整套保存法老屍體的方法:把屍體刨開,取出腦髓和內臟,然後將屍體侵入一種防腐液中,除掉油脂,泡掉表皮。70天后,再把屍體取出晾乾,體腔內填入香料,外面塗上樹膠,以防止屍體與空氣接觸。最後,用布將屍體一層層裹起來,這就是木乃伊的製作過程。
制好的木乃伊,被葬入墳墓。這個墳墓,就是埃及最為著名的金字塔。
在古埃及人心目中,國王就是神,他的身份是神聖的,凡人不能夠和他對抗。法老自稱是太陽神的兒子,接受臣民的崇拜。因此,國王保存自己屍體的金字塔,就成了最為神聖的建築。
這一神聖建築,工程巨大,耗費了無窮的人力和物力。公元前26世紀,一個叫胡夫的人成為古埃及新法老。他在位時間只有20多年,沒有顯赫的成績,而安葬他的金字塔卻整整建造了30年,這就是聞名於世的“胡夫金字塔”。
這座金字塔,是世界上最重的建築物,重600萬噸,高140多米,年深日久,頂端剝落,現測量為130多米,相當於一幢三四十層高的摩天大樓。
如此高的建築,屹立了四五千年不壞,全依賴於它“以柔克剛”的設計。塔的四個斜面正對著東南西北四個方向,風勢沿塔的斜面和稜角上升,塔的受風面由下而上越來越小,到塔頂,塔的受風面趨近於零,風力破壞被降到最小程度。
整座塔由230萬塊巨石壘砌而成,石塊的接合面經過認真打磨,表面光滑,角度異常準確,每塊石塊間沒有任何黏合物,全部依靠自然拼接、石縫中連薄薄的刀片也難以插入。
這樣的建築宏偉雄壯,傲視天下,埃及人民苦難的見證和智慧都刻在上面。巨大工程導致人力過勞,賦稅加重,人民怨聲載道,社會矛盾逐漸激化。古王國時期的埃及岌岌可危。
No3
獅身人面像:胡夫死後不久,他的兒子哈弗拉也建造了一座金字塔,比胡夫金字塔低三米,有著更完整壯觀的附屬建築,尤其是在塔的旁邊屹立著一座有哈弗拉國王頭像而配著獅身的石雕,這就是聞名於世的“獅身人面像”。希臘人稱之為斯芬克斯。整個獅身人面像除獅爪是用石塊砌成以外,其餘是在一塊天然大岩石上鑿成,是古埃及另一奇觀。18世紀末,拿破崙遠征埃及時,下令用大炮轟擊獅身人面像,以便找到一個入內的進口,結果獅身人面像的鼻子被炮轟掉,面部醜陋不堪。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