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申年”說甲申三百年祭

謝保成 男,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研究員、博士生導師、中國郭沫若研究會副會長。主要從事中國史學史研究與郭沫若研究。主持編寫中國社會科學院重點課題《中國史學史》,並承擔中國社會科學院重大課題《郭沫若年譜長編》的編寫等任務。

講座簡介

主講人

謝保成

講座地點

北京市西城區文津街7號

講座時間講座時長

2004年5月23日,120 分鐘

講座類別關鍵字

歷史 中國歷史 郭沫若

組織單位

國家圖書館古籍館(原國家圖書館分館)

內容摘要

郭沫若先生是我國傑出的馬克思主義史學家、詩人、戲劇家、翻譯家、古文字學家。1919年發表《女神》,成為白話詩創作的開拓者,上個世紀20年代末以唯物主義史觀為指導,運用甲骨文、青銅銘文,開創了馬克思主義史學研究的新天地。今年是“甲申年”,上一個“甲申年”(1944年),郭沫若先生撰寫了一篇史論《甲申三百年祭》,在當時中國政壇和文化思想界,激起一場“軒然大波”。

一、《甲申三百年祭》的主要內容:通過崇禎皇帝、李自成、李岩三個人物勾畫出當時的歷史事變。

1、“祭”明亡,始終以“流寇”與明室的對立為基點,歸納了明亡的主要教訓(崇禎很想有作為,但辦法始終是沿著錯誤的路徑在走;君非亡國之君,臣皆亡國之臣;饑荒迫使民眾“相聚為盜”,饑荒和盜賊由政治促成;地方官昏庸,逼迫善良成“匪賊”,民眾苦兵,促成以“寇 ”來“剿兵”);

2、敘李自成領導農民軍從潛伏商洛山到攻陷北京、覆滅明室的過程,並用了近半的篇幅寫李岩其人、其事;

3、“祭”農民軍失敗,差不多以李岩、牛金星的對立為主線,總結了四條深刻教訓(過分陶醉過大的成功,近在關外的大敵全不在意,用人“有親有疏”,代表農民利益的運動遲早會變質)。

二、郭沫若先生撰寫這篇史論是基於這樣一個歷史背景:蔣介石在他的《中國之命運》中斷言:“三百年的明室,在李闖王、張獻忠等流寇與滿族的旗兵,內外交侵之下,竟以覆滅” 。國民黨當局即要求,國民“必皆以此書之論點以察往事而厲今茲”,“以此書為思想的明燈”,並籍此書為政治思想綱領,發動了對中國共產黨和民主進步陣營的文化圍剿。中國共產黨和民主進步力量決定予以反擊。郭沫若先生放下他正在進行的先秦思想史研究,以思考明王朝滅亡和李自成農民起義失敗的歷史教訓為緣由寫成《甲申三百年祭》,向國民黨的文化圍剿打響了重重一炮。重慶《中央日報》發表社論指責郭沫若先生出於“反常心理,鼓吹戰敗主義和亡國思想”,把“斷送國家、滅亡民族的流寇,夸揚為革命”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