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展沿革
“冥河”SS-N-2艦對艦飛彈是前蘇聯研製的一種近程亞音速飛航式反艦飛彈,1960年裝備,主要裝備飛彈艇,如“蚊子”級、“黃蜂”級 等,適於攻擊大中型水面艦船。該型飛彈採用中段自動駕駛儀和末段主動雷達尋的複合制導;戰鬥部為聚能穿甲型。1967年第三次中東戰爭中,埃及發射6枚“冥河”飛彈,擊沉以色列“艾拉特”號驅逐艦和一艘商船,揭開了海上飛彈戰的序幕,此舉震動了西方各國,促使法、美等國家加快了其反艦飛彈的研製進程。
背景介紹
還在`艾拉特”一號驅逐艦被擊毀前,就有SS一N一2飛彈武器系統的改進型號,該型號己於1964年服役.北約的代號為SS-N-2B、而原型稱之為SS一N一2A。此後,用SS一N一2B型號裝備差不多同時竣工的0SA一II級飛彈快艇(從那時起、裝備SS一N一2A的快艇稱為OSA一Ⅰ級)。實際上,改進後的“冥河”飛彈在外形尺寸和性能方面沒有什麼變化,只有一處作了新的改進,即彈翼不再是固定而是活動的。在發射箱內,彈翼是摺疊的,飛離發射箱後,彈翼自動展開,呈飛行狀態。這樣就可採用費用不太昂貴的管式發射箱,拋棄了至此所用的笨重的且占地方的結構。由此,還可減輕其重量。
1973年,第三種型號問世.北約起先給此型號的代號為SS一N一11,因為開始時他們誤認為這是新研製的一種型號。然而,實際上它是SS-N一2武器系統的另一種改進型號,於是,北約將其稱之為SS一N一2C,這是合乎邏輯的。此型號起先只是裝在驅逐艦和護衛艦上,後來也裝備新型飛彈快艇(MATKA級)。“冥河”飛彈的改進型號長度增加了0.3米,最大射程提高到45海里。速度和有效作戰距離不變(這是由於艦載雷達視距限制所致)。新改進的地方是:飛彈能在海面上空50米高度上飛行,藉助雷達高度表還可以飛得更低。這種飛彈系統已裝備KASHIN-MOD級和KILDJN-MOD級飛彈驅逐艦。此外,還能裝在出口的NANUCHKA級飛彈護衛艦上,並直也能裝在TARANTUL一Ⅰ/Ⅱ級飛彈護衛艦和MATKA級飛彈快艇上。
性能數據
“冥河”飛彈可能是1959年到1960年裝備的,它很像一種三角翼小飛機,翼後有幾乎與翼一樣長的控制面。三片尾翼是互成120度的,助推器掛在飛彈翼部正下方兩尾翼之間。2A型射程為9到42.5公里,2B射程為8到40公里,巡航高度100~300米,巡航速度為0.9倍音速。彈長6.5米,彈徑0.76米,翼展2.4米,全彈質量為2500千克。
助推器將飛彈加速到馬赫數接近l的巡航速度後自動脫落,主發動機(液體火箭發動機)繼續工作,使飛彈保持在巡航速度下飛行。巡航期間用自動駕駛儀控制,巡航高度大約在50米範圍以內。直到飛彈飛入目標區內,然後用末制導雷達或紅外末制導設備導引。
SS一N-2A/B
裝備SS一N-2A/B的飛彈快艇只能在4級海情下作戰,超過4級海情,飛彈快艇顛簸得很厲害,因而不能有效地作戰.每艘QSA級快艇可裝4枚“冥河”飛彈.過去,重新裝填二次需要15小時,後來減為12小時,據說,現在只要4至6個小時。
從發射箱外型就可看出,這種發射箱是裝哪一種型一號的SS一N一2武器系統。那種笨垂的占用整個兩側甲板的傾斜發射箱只能用來裝SS一N一2A系統,而SS一N一2B和SS一N一2C大多裝在所占空間較小的傾斜安裝的管式發射箱內.SS-N-2B發射箱要用許多加固環加固,以增強抗海浪衝擊的能力。與此相反,SS-N-2C發射箱幾乎完全是平放的,在驅逐艦和護衛艦行駛時,海浪衝擊對其危害似乎不大。然而,安裝在MATKA級飛彈快艇上的發射箱卻要裝加固環,以增強抗海浪衝擊的能力。
SS一N一2B和SS一N一2C武器系統發射箱就其截面形狀決來講,可以是不同的。SS一N一2B發射箱上面的導引槽是隆起的,而SS一N一2C發射箱就不是這樣,其截面大都是滴狀的。
"黃蜂"與"蚊子"
目前至少可以看到四種裝備形式,“蚊子”級快艇每艘艇裝兩個發射架是一種形式,而“黃蜂”級快艇有“黃蜂一l”、“黃蜂一2”和“黃蜂一3”三種形式。飛彈裝在兩條平行的發射軌道上。飛彈下面有四個凸塊與軌道接觸。發射架都是向前固定不動的。“蚊子”級快艇標準排水量75噸,航速40節,飛彈裝在菱形發射容器中,發射容器大約與甲板成45度的傾角。
“黃蜂一1”和“黃蜂一"2快艇標準排水量165噸,航速38節。飛彈裝在傾斜的發射架上面,上部有保護罩。發射架長8米,寬3米,發射軌道傾斜大約10度。艦上沒有彈庫,要重新裝彈必須配有飛彈供應艦或返回基地。
艇上裝有“方形結”(SquareTie)和“高視曲線”(StrutCurve)搜尋雷達,艦艇不同也有所不同。射擊指揮雷達是“歪鼓”(DurmTilt)。
“蚊子”級快艇和“黃蜂一1、2’’型快艇,蘇修已賣給印尼、埃及、波蘭、古巴和印度等國家。
“黃蜂一1”和“黃蜂一2”快艇基本上是相同的。“黃蜂一2”後面的對空火炮炮台較高;前後兩個發射架之間的距離較大。飛彈有沒有變化不清楚。
“黃蜂一3"大約是在68年出現的,與“黃蜂1、2”比較,變化很大。最明顯的是發射容器改成圓柱形的。射擊指揮雷達與以前也有所不同,台子更高更大了。一般認為“黃蜂一3’’上裝的飛彈是更新的“冥河”飛彈,採用紅外尋的,彈長8米,射程46.25公里,飛行速度0.9馬赫,發射容器內部的發射軌的形式與原先的差不多,從而知道助推器的安裝方式沒有變化,翼展好象更小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