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輝”戰鬥機

“光輝”戰鬥機

印度國產“光輝”(LCA)輕型戰鬥機拿到了印度“空軍行動證書”,開始批量生產並裝備印空軍,目前計畫裝備200架,用於替代老舊的米格-21戰鬥機。“光輝”的研製歷經多年“跋涉”終成正果,這對印度特別是印度的航空工業來說是一個巨大的鼓舞:他們終於有了自己研製的戰鬥機,成為世界上為數不多的具有自主研發戰鬥機能力的國家。

簡介

1
“光輝”是印度“輕型戰鬥機”(LCA)計畫的產物。該機為單發超聲速戰鬥機,設計用來取代印度空軍的米格-21戰鬥機,可執行空戰、對地攻擊和對海攻擊等任務。隸屬DRDO的航空發展局(ADA)負責該機的設計與開發,印度斯坦航空公司(HAL)負責該機的生產,並與ADA聯合開展試飛工作。在獲得IOC之前,該機已完成了1500架次的試飛。歐洲航宇防務集團(EADS)為該機的試飛提供了幫助。

研製歷程

2011年1月,印度“光輝”輕型戰鬥機終於“拿證”量產。回首研發之路,從印度制定長期換裝計畫決定自己研製新戰機至今,已近30年。
一架戰鬥機研製了這么長時間,在航空史上罕見,卻也說明自主創新之路確實坎坷,戰鬥機的翅膀並不容易托起。
早在上個世紀80年代初,印度就提出要研發LCA輕型戰鬥機,以此推動印度航空工業的發展。為此,必須完成3項對於印度來說極為困難的任務:研製飛機電傳操縱系統、多功能雷達和渦噴發動機。所以,起初國外夥伴參與很少。
按照最初的構想,LCA的研發目標是一種輕型超音速多用途戰鬥機,它應具備高機動性,裝備現代化的航空電子設備和武器系統,可以滿足21世紀前20年的作戰需要。除了擔負防空戰鬥機的角色外,還要有對地攻擊能力,完成支援地面部隊的任務。驗證機計畫1990-1991年首飛,2000年前,為10箇中隊(230架)米格-21戰鬥機換裝。

3

實際上,印度1980年就對外公布了LCA計畫,但直到10年後,在法國達索航空公司的幫助下才勉強完成整體設計。其間,美國多家企業的成品與技術也予以支援,1995年才造出第一架技術驗證機。由於飛機電傳操縱系統研製一再拖期,原本定於1996年首次試飛的驗證機,4年後才完成地面滑行,到了2001年1月4日才離地升空。
2003年,在印度航展上“光輝”首次亮相,這架過去對外嚴格保密的戰鬥機既進行了飛行表演,也做了靜態展示,飛機周圍陳列著包括制導炸彈、飛彈和火箭在內的其全部機載武器,顯示其不僅具有空戰能力,還具備對地攻擊能力。
到2009年1月,“光輝”戰鬥機完成1000次試飛。此後,飛機交付印度空軍進行試用。2011年1月,“光輝”戰鬥機獲準正式服役,算是為近30年的研製畫上了一個句號。

為何LCA的研發之路如此漫長?首先是由於印度工業、特別是航空工業基礎薄弱,要想在短期內完成設計、研發任務很難。此外,印度官方給LCA定的指標過高,期望值過大。多年來,印度有關部門迫於各種壓力,不斷升級LCA的各種技戰術指標,各方面都瞄準國際一流技術和水平,所以使得飛機原型機出廠一再延遲。

技術參數

“光輝”戰鬥機的主要性能指標是:

機長:13.20米

機高:4.40米

翼展:8.20米

展弦比:1.8

機翼面積:37.5平方米

主輪距:2.20米

前後輪距:4.34米

4

空重:6.5噸

最大外掛量:>4噸

起飛重量(無外掛)8.5噸

翼載荷(無外掛)221.4千克/平方米

推力載荷(無外掛)106kg/kN

最大平飛速度(高空)M1.6

實用升限:15240米

限制過載:+9/-3.5g

武器裝備

該型戰機主要配備23毫米雙管航炮(220發炮彈),有7個外掛點,可掛載空空飛彈、空地飛彈、空艦飛彈、制導炸彈、火箭和多種常規炸彈等武器裝備。

性能

優點

“光輝”戰鬥機自身性能符合目前世界航空裝備發展主流。它一方面信息感知能力比較強,比如它裝備的多功能雷達、電子吊艙以及飛行員頭盔瞄準系統都符合目前主流戰鬥機發展趨勢。另一方面有比較強的空空、空地攻擊能力,“光輝”可掛載多種制導模式的空空、空地和空艦飛彈,具有較強的中近距空戰能力和對地面精確打擊能力。
“光輝”戰鬥機的操縱系統比較先進。它採用了先進的數字電傳飛控系統,具備很好的可靠性和靈敏性。“雙桿技術”確保飛行員手不離操縱桿,便可完成各種操作。

3

缺點

其最大缺陷是氣動布局不夠合理。從現在裝備的大量三代機看,絕大多數都採用了常規布局,或者是鴨式布局,而“光輝”採用的是獨特的無尾雙三角翼布局,這種布局的缺點是阻力大,中低速度條件下機動性能相對較差。
目前,隨著蘇-30MKI遠程戰鬥機裝備印度空軍,印度空軍已經建立起以重型戰鬥機為核心的裝備體系,米格-29和“幻影”2000已經成為擴大規模的中檔裝備,計畫替代米格-21的“光輝”戰鬥機即使服役也不會成為印度空軍的“龍頭老大”。

“半成品”

“光輝”戰鬥機交付部隊後,一些印度媒體一度將其盛讚為“印度航空工業的里程碑”。來自印度斯坦航空公司、印度國防研究與發展組織的多位科學家甚至信誓旦旦地展望稱,印度有能力將“光輝”發展成“具備隱形能力的第五代戰鬥機”。

對於印度科學家們的樂觀,有印度媒體指出,當初在研發“光輝”時,有關方面本將其定位為第四代戰鬥機;但到投產時,它僅僅可以算作是一款三代或是三代半戰鬥機。更令人無奈的是,裝備美制引擎的“光輝”Mark-II型要等到2014年12月才能首飛,投入生產則要等到2016年。

報導稱,印度空軍和海軍已經表示要對“光輝”繼續進行測試。就連印度國防部長安東尼也承認,“光輝”仍是“半成品”。

發展前景

“光輝”戰鬥機批量生產並裝備部隊,使印度實現了戰鬥機研製“零”的突破,航空工業技術水平也有了很大提高,為後續研製新的戰鬥機趟開了路子。
為了追趕世界戰鬥機發展潮流,印度沒有停留在“光輝”的水平上,而是積極謀求發展第五代戰鬥機:一是自己研製MCA(中型戰鬥機);二是與俄羅斯聯合研製第五代重型戰鬥機T-50。

4

MCA是帶有隱身能力的中型戰鬥機,可以看作是“光輝”的雙發放大型。MCA使用了“光輝”的機翼和進氣道設計,以及部分“光輝”系統部件,並裝備了印度自行研製的“卡弗里”發動機。與“光輝”相比,MCA最大的特點是作為中型攻擊機使用。該機空重12噸,最大起飛重量18噸,設計上強調隱身,在機體表面塗有雷達吸波塗料,部分武器內置。
T-50是印度與俄羅斯聯合研製的第五代重型多用途隱身戰鬥機。俄印兩國同意,在2016年前研發出單座與雙座兩個版本,單座T-50將裝備俄羅斯空軍,而雙座T-50將裝備印度空軍。印度斯坦航空有限公司將參與T-50的設計和製造,具體負責複合材料部件以及航空電子、電子戰和座艙顯示等系統的設計。
印度對於第五代戰機的研製,必將進一步提高自身航空工業的水平,同樣對“光輝”後續的改進也會帶來很大益處。對於已經裝備的“光輝”戰鬥機,印度空軍提出不少改進意見,印度斯坦航空公司將在完成首批40架“光輝”Mk.1後,開始生產Mk.2版的“光輝”。改進後的“光輝”將換裝推力更大的發動機並更換部分過時設備。
印航空武器裝備發展戰略實現“引進+獨立研製”兩條腿走路,一方面保證了印空軍擁有先進的武器裝備,另一方面又兼顧了印度航空工業的發展,這對於開發中國家航空武器裝備的發展也有借鑑和啟示作用。

反思

印度國內不少人指出,“光輝”戰鬥機暴露出的種種問題都源於印度國防工業體系的落後。印度國防研究與發展組織前負責人、曾擔任國防部長技術顧問的阿塔就曾坦言,“我們這樣的國家連汽車發動機都造不出來,現在卻試圖研發戰鬥機發動機!”言下盡顯對前景的悲觀。

據悉,“光輝”有40%的部件依靠進口,其中就包括最重要的發動機,因為印度自行開發“卡弗里”型發動機的努力已經失敗。此外,在1993年立項時,印度本打算實現戰鬥機航電系統的100%國產化,但是直到現在國產比率才僅僅達到60%。

3

顯然,印度國內已經認識到國防工業整體落後的弊端。薄弱的航空工業基礎使印度只能專注於“光輝”一個項目,一旦某個子系統的研發進度拖延,整個項目就不得不叫停或只能靠引進外國裝備救急。這樣做不僅浪費了大量的資源和時間,更嚴重的是,印度將大量精力集中於20多年前的老舊設計上,忽視了戰鬥機領域的最新發展趨勢。

印度《新聞與分析日報》就在報導中毫不客氣地指出,“諷刺的是,當印度還在為研發國產的‘光輝’戰鬥機而奮鬥的時候,只有很少幾個人意識到,中國已經研發出隱形戰鬥機,而印度的同類產品還處於襁褓中。”文章最後提醒道,“如果想要打造世界一流的國防工業,印度必須轉變觀念。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