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概念
“三給”是主體參與型教學模式的具體實施,是思想政治課教學改革的深入和發展。“三給”即在教師的主導下,給學生時間自己讀書、給提綱自己質疑、給方法自己求索。
作用
實施“三給”教學方法的目的就在於充分調動學習主體——學生的積極性,引導他們積極主動、生動活潑地學習,培養他們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進而學會求知,學會做人。特點
“三給”教學法的讀是基礎,疑是深入,求是升華。經過一段時間的探索,我認識到,要讓學生積極主動、生動活潑地學習。
要求
一、給時間學生自己讀書。一般每節課安排5至10分鐘預習時間。只要有計畫地安排,拋棄滿堂灌的舊習,做到精講,時間問題就能解決。這樣學生預習就有了時間保證。目的在於引導學生通過自己讀書,把握新課的大體知識結構和基本的知識點。做法分三步:第一步,導入,即導入新課,啟迪學生思維。其方法大體有:由複習舊課導入,架起通向新知識的橋樑;創設情境導入,如通過趣事逸聞、成語故事、詩詞歌曲等,把學生引入獲取新知識的憤悱狀態;製造懸念,即由問題導入,激起學生求知慾望;開門見山,直接引導學生讀書,探索新知,等等。第二步,提示。學生讀書前,教師應提示本課的主要內容或讀書的基本要求,給學生以思維的支撐點,以聚焦集思,不致使學生大海撈針。也就是說,讓學生圍繞幾個主要問題去讀書思考,以免分散精力,偏離教學目標。第三步,讀議。學生在讀書的基礎上,按照教師的要求,或初步擬出本課的學習提綱,或思索教師提出的問題,達到基本把握本課主要內容或基本知識點的目的。 讀,有粗讀、精讀之分。粗讀,是開始第一遍讀,目的是了解大體的內容,建立初步印象。精讀,是對重點、難點的反覆品味,反覆琢磨。精讀又可分為通讀、分節讀。通讀以整體推進,分節讀以分節、分段或分題推進。此外,還有學生自己默讀,或讓同學領讀,或分角色讀,或齊聲讀。自己默讀是學生自個兒鑽研,領讀是喚起同學注意,分角色讀是造成思維的氛圍,齊讀則是共同探索的目標或成果(即結論)。古人云: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寫來也會吟。學生只有通過反覆讀,才能為質疑、求索奠定基礎。二、給提綱學生自己質疑。提綱是是學生預習的“嚮導”。教師理清知識點,突出教學重點,引導學生既全面閱讀教材,又抓住重點,做到點面結合。目的在於引導學生找難點,找疑點,找關節點,交流信息,敞開思想。學生能不能提問,會不會提問,是檢驗學生學習深度和思維廣度的重要標誌,是達到懂、信、用的必經階段,也是培養學生能力的重要途徑。引導學生自己質疑的途徑有:①在預習中質疑,即初讀時學生在不理解的地方做上記號,或作為自己的攻關目標,或在討論中提出,作為集體研究的問題;②在討論中質疑,即同學們在討論某個問題時相互質疑,以追求問題的真諦;③在教師講課中質疑,即聽了老師講解,還有哪些不理解,哪些還不能服人;④在練習中質疑,即讓學生在練習中碰釘子,對解題思路甚至答案質疑。
學生自己質疑,往往出現兩種情況:一種情況是學生提不出問題,有待教師引導學生向深度、廣度去思考。通常的方法有:①拋磚引玉,即由老師提出一個挑戰性問題,引發學生深層次的思考與質疑。比如抓住關鍵性的話或者關鍵性結論追問“為什麼”,進而引發學生質疑。②旁敲側擊,把學生的思路引向廣度質疑。③借題發揮,即通過一些具體的事例,或者通過迷惑度較高的多向思維練習,讓學生在碰釘子中質疑。④巧布迷陣,即由老師或學生針對某一知識,聯繫實際,列舉若干似是而非的事例,形成一個迷陣,讓學生質疑、甄別;或以析錯設疑的方式,以觀點或材料辨析,布下迷陣,誘使學生質疑,等等。總之,當學生提不出問題時,老師要想方設法引導學生深入鑽研教材,抓住教學中可能出現的難點、疑點,啟迪他們的思路。學生自己質疑的另一種情況是往往“跟著感覺走”。他們喜歡抓住許多日常生活問題,對課文質疑。此時,老師要善於聚焦集思、由此及彼、由表及里,把分散的、現象的、感性的問題上升到理性並納入到所要達到的教學目標的軌道上來,從而形成集體求索的態勢。
三、給方法學生自己求索。有了方法,學習就會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一般有:自我默讀教材;學習小組(前後課桌四人為一組)討論;運用各種符號劃出重點的字、詞、句和段落。教師備課時,應該研究怎樣指導學生的聽和記、想和做,指導學生的思維過程。學生自己求索的目的在於抓重點、明思路、排難點、解疙瘩、澄疑點、解迷惑,進而培養自己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學生自己求索,決不是學生單個苦思冥想的過程,而應該是學生之間、師生之間乃至課前課後老師之間的多邊互動的過程,應最大限度地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提高學生的參與程度。經常做法有學生的獨立思考,有小組的討論,有全班的交流,有師生的切磋,有學生之間的相互糾正,有正反方的辯論,有老師的適時點撥,有學生或老師的小結。學生自己求索,應掌握好“收”與“放”的關係,放開以各抒己見,收攏以達到相對統一的認識,使學生的認識系列化、規範化。
注意問題
在“三給”教學模式的初步探索中,我感到有以下三個問題需要注意:1.“三給”不是一個彼此孤立的、機械的教學程式,而應該是一個相互交叉、適時變動的求是求實的教學模式。根據不同的教學內容、課型和對象,既有“導-讀-問-求”式和“導-讀-求-問”式,又有“導-問-求-讀”式,等等。
2.“三給”,“導”應貫穿於“三給”的始終。作為教與學這對矛盾,老師仍是矛盾的主要方面,起著領導和決定的作用。“三給”決不是老師撒手不管。相反,老師的任務更重,對老師的要求更高。面對紛繁的社會現實,面對學生獲得的眾多的信息,教師如何導讀、導問、導向,不僅要求教師有更多的信息與理論貯備和教法上的深入研究,而且還要求教師堅持教學相長,堅持教學民主,努力提高駕馭課堂的本領。
3.實施“三給”的目的在於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不管課型怎樣變化,都不能忘記學生是認識活動的主體,其認識活動是在他們的頭腦里進行的,別人無法代替。教育家杜威在介紹自己的教學經驗時說:“任何時候都不要忘記教育的對象是一個活生生的思想、感情、意志、個性都處於變化中的個體。”學生是認識的主人,而不是認識的容器。傳統的灌輸式教學及應試教育中的機械記憶的共同特點就是單向的信息傳送,學生的所見所聞、所想所疑並沒有得到交流,心中的疑團並沒有得到解開,思想並沒有得到升華。古人云:“施教之功,貴在引導,要在轉化,妙在開竅。”檢驗“三給”是否真正到位,最根本的是看學生是否真正動起來了,是否真正開竅了,是否真正積極主動、生動活潑地學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