АПС衝鋒手槍

АПС衝鋒手槍

АПС手槍是迄今為止世界上惟一正式列裝國家武裝力量的衝鋒手槍。АПС手槍是蘇聯槍械工程師伊果·雅可弗列維奇·斯傑啟金於20世紀50年代初設計的,其容彈量高達20發。АПС手槍的出現,體現了紅軍作戰以及國家安全工作指導思想的客觀需求。АПС手槍是全力為特種作戰打造的,ПМ手槍與АПС手槍的長度比為1∶1.41,瞄準基線比為1∶1.45,槍管長度比為1∶1.5,這對提高射擊精度,增大有效射程,提高初速很有效;其彈匣長度比為1∶1.32 ,容彈量比為1∶2.5,這對提高火力持續性起到了決定性作用。手槍彈為馬卡洛夫(9×18mm)。

研發背景

從50年前АПС手槍問世至今,在俄羅斯武裝力量中,特別是俄海軍陸戰隊、空降兵,乃至內衛部隊的各級特種偵察作戰分隊中,都能看到АПС手槍。更有甚者,在車臣非法武裝人員尤其是拉杜耶夫、杜達耶夫等非法武裝頭目身上,都挎著АПС手槍……

蘇聯偉大的反法西斯衛國戰爭勝利以後,為了適應新的軍事鬥爭和政治鬥爭形勢,其武裝力量開始列裝新一代輕型武器裝備。其中,馬卡洛夫(ПМ式)9mm手槍取代托卡列夫TT-33式7.62mm手槍,成為蘇軍制式手槍。儘管ПМ式手槍體積小,質量輕,性能比TT-33式手槍有質的飛躍,但卻不能滿足紅軍在戰術上對手槍的特殊需要。因為,隨著紅軍陸軍部隊由一般摩托化步兵向機械化的轉型,除了需要配備標準的自衛手槍以外,還需要給在戰鬥中不便攜帶突擊步槍的人員設計和配備一支有足夠火力持續性和戰鬥效能的衝鋒手槍。由此,謀求一種與ПМ式9mm手槍使用同一彈種而火力更為猛烈的戰鬥手槍的計畫很快運作起來……

使用大容彈量彈匣的自動手槍,在蘇聯有著較深厚的歷史淵源。十月革命前後,俄共武裝工作人員大多喜歡使用從德國引進的M1896 7.63mm毛瑟手槍。其時,沙皇軍隊中也不乏M1896毛瑟手槍,哥薩克騎兵以及後來的“契卡”都特別喜歡威力強勁的毛瑟手槍,而轉輪手槍在歐洲並不像在美國那樣受歡迎。儘管那時沙俄曾大量使用納甘7.62mm轉輪手槍,但由於其容彈量僅7發,同時裝填和退殼又極為不便,故並不像毛瑟手槍那樣受青睞。衛國戰爭時期,托卡列夫TT-30、TT-33式手槍逐步取代了納甘轉輪手槍,但與托卡列夫手槍使用同種槍彈的毛瑟手槍,仍留用在一些從事特殊工作的紅軍手中。當時,在德軍中也不多見的繳獲的毛瑟712式衝鋒手槍,成為紅軍將領們的珍愛或被一線偵察突擊分隊用於執行特殊任務。而在與德寇的作戰中,紅軍分隊指揮員甚至一些將校軍官,常常使用納甘步槍和PPSh-41式衝鋒鎗與德寇展開近戰,他們對一種介於自衛手槍與衝鋒鎗之間,具有足夠威力的手槍的呼聲非常高。當然,在殘酷激烈的戰爭條件下,這種呼聲只能是前線紅軍官兵的奢望,後方兵工的渴望。因為在全面戰爭的條件下,研製一支新型衝鋒手槍幾乎是不可能的。戰後,隨著工業和經濟的迅速恢復,戰時的企盼很快成為現實。АПС手槍應運而生,並且在1953~1954年間廣泛裝備了蘇聯武裝力量以及準武裝力量的單位。可以說這是戰後惟一一支正式列裝的衝鋒手槍,至今,蘇聯紅軍也是世界上惟一裝備衝鋒手槍的軍隊。

鮮為人知

АПС手槍的出現,體現了紅軍作戰以及國家安全工作指導思想的客觀需求。儘管АПС手槍沒有它的“兄弟”ПМ手槍的名望大,但它確確實實擔負起了它的使命,起到了其他手槍無法取代的作用。

АПС手槍之所以鮮為人知,主要有以下幾個原因。

其一,20世紀50年代初期,隨著使用7.62mm M1943中間威力槍彈的步兵輕型武器系列的迅速列裝,使用7.62×25mm槍彈的PPSh-41和PPS-43衝鋒鎗很快從蘇軍撤裝。АПС手槍作為一支戰術衝鋒手槍,其任務是要滿足突擊步槍與自衛手槍威力之間特殊的戰術需要,因此其生產數量遠不及作為蘇軍標準手槍的馬卡洛夫手槍那么多。

其二,АПС手槍主要配備特種偵察分隊和特種作戰分隊,以及一些從事特殊工作的一線作戰人員和國家安全工作人員。這些人員的工作性質往往鮮為人知,АПС手槍的名聲自然也就被埋沒了。然而,不容置疑的是,1968年在布拉格,1979年在喀布爾,以及最近一個時期在格羅茲尼和莫斯科歌劇院,俄軍特種分隊都使用了АПС手槍,這個名不見經傳的“布衣野小子”功不可沒。

其三,蘇聯從未向其他國家出口過АПС手槍。據說,蘇聯只作為禮品贈送給古巴3支,其中一支由卡斯楚本人使用,一支由格瓦拉使用。格瓦拉使用的這支АПС手槍,在他犧牲後被輾轉到了西方,但除了殘破的手槍外,其他附屬檔案一概丟失。由此,現在人們少見或難見АПС手槍也就自在情理之中了。至於有訊息說АПС手槍已從俄軍中撤編,大概也是由於其少見或難見的緣故吧。

手槍結構

從外觀上看,АПС手槍與它的前輩托卡列夫手槍相差不多,但與其“兄弟”馬卡洛夫手槍相差甚遠,其外形比較粗糙,完全一個土布衣衫的“野小子”模樣。然而,把它分解開來細看,其結構之簡潔緊湊,設計構思之巧妙,著實令人嘆服。從總體上看,АПС手槍其實就是一支放大了的馬卡洛夫手槍,只不過АПС手槍可以連發,使用大容彈量彈匣而已。手槍<1.5kg,長度<300mm,寬度<40mm。因此,手槍的總體布局安排和結構設計空間相當有限。技術、戰術、人機工效3大關係處理得如何,直接決定著手槍的優劣,同時也體現了設計師的水平。

АПС手槍結構非常簡單,其分解結合順序如下:

a.右手握槍,左手拇指向後推壓彈匣扣,抽出彈匣;

b.左手向下拉開扳機護圈到定位;

c.左手向後拉套筒定位並上抬,使套筒尾端脫離套筒座,然後向前取下套筒;

d.向前從槍管上取下復進簧。

結合時按分解相反的順序進行,但要注意以下幾點:

a.復進簧必須是較小的一端朝里裝在槍管上;

b.擊錘處在待擊狀態;

c.保險/快慢機在單發或連發的位置上;

d.扳機護圈拉開在下定位。

武器性能

通過ПM與АПС兩支手槍主要諸元的對比,可以看到АПС手槍結構的特色和優點。

АПС手槍是全力為特種作戰打造的。ПM手槍與АПС手槍幾何尺寸的平均比值為1∶1.27,其放大了的數值,最大限度地滿足了戰術使命的需要,是一支具有近似衝鋒鎗戰鬥威力的手槍。它的特殊地位是一般手槍或小型衝鋒鎗所無法取代的。

研製武器,必須依據作戰需要來確定使命任務,並通過技術手段,全面、定向地實現。АПС手槍的設計者,可以說是精心竭慮地為特種部隊戰士打造了一支近戰突擊利器。其具有以下突出特點。

一反世界上典型大威力手槍使用雙排單進彈匣的模式,採用了彈匣壁(側板)鏤空的20發雙排雙進彈匣

這種設計,使容彈量從十幾發增至20發,改善了彈匣中槍彈的排列模式,最佳化了供彈,從而大大提高了供彈可靠性。同時,改善了彈匣裝填槍彈的勤務性,可以直接從裝彈口縱向壓彈,而不像傳統的雙排單進彈匣裝彈時那樣壓推槍彈。彈匣側板鏤空,不僅便於觀察彈匣記憶體彈數,也便於野戰條件下清理彈匣內部異物,提高特殊條件下(例如在浸水條件下)的供彈可靠性,而且最大限度地減輕了全槍質量。

率先在大型手槍上採用雙動發射和多重保險機構,使槍具有相當高的使用可靠性和安全可靠性

在保險機構方面,同時設有發射保險、槍機不到位保險、跌落保險。解除發射保險,可確實有效地控制扳機和套筒;在戰鬥使用時,可以先推彈上膛,然後解除保險,使擊錘回到前方位置,把保險定在單發或連發位置上,充分利用雙動發射機構扳機力大和扳機行程長的特點,在確保手槍戰鬥使用安全可靠性的前提下,提高手槍的應急能力。АПС手槍與ПМ手槍的結構和使用方法幾乎一樣,這對槍械勤務訓練極為有利。

設計巧妙,結構簡單,功能擴大,操作簡便.

該槍的巧妙之處首先體現在把連發控制機構與保險機構設計為一體,實現了“保險-單發-連發”轉換(圖5),這是АПС手槍的核心特點。其次,是巧妙地把射速控制在比較理想的頻率上,設計了一個非常精巧且卓有成效的立柱形彈簧緩衝器(圖6),同時,又最大限度地把槍機後坐行程延長到馬卡洛夫手槍彈全長的2倍多。實施連發射擊時,套筒向後運動,因緩衝器的遲滯,消耗了部分能量,加之槍機復進行程較長,從而將理論射速降到700~750發/分,這是非常不容易的。因為受手掌大小的限制,手槍握把的握圍長度最大不能超過190mm。АПС手槍握把虎口處的握圍長度約175mm,此處的縱向尺寸約為54mm,減去握把前後壁的厚度、彈匣及擊錘簧的空間,所剩距離可想而知,在這樣的空間,設計一個精巧的並且很有效的緩衝器談何容易!然而,АПС手槍實現了。

以一線作戰人員需求為牽引,力爭實現手槍的綜合最佳化作為單手握持的武器,手槍對結構布局以及人機工效的要求很高。這一點,又與手槍在幾何尺寸與質量方面的緊縮性要求形成極大反差。加上衝鋒手槍的使用環境非常緊迫、激烈,射手的動作可能更為“粗野”,因此對實現其戰術技術綜合最佳化更為迫切和困難。АПС手槍的設計集中體現了俄羅斯武器專家辯證地追求實戰效果的理念。一是比較好地處理了“大與小”的關係。例如,為了適應俄羅斯高寒條件下戴手套的使用特點,АПС手槍的彈匣扣、扳機護圈、槍尾部與擊錘等處設計得比較大;而為了適應高射頻和套筒壁較薄的技術特點,儘可能避免戰鬥中污垢進入槍膛,在確保拋殼順暢和拋殼路線合理的前提下,拋殼窗開得儘量靠上且非常小。二是比較好地處理了“輕與強”的關係。АПС手槍的設計者,一反手槍的傳統設計理念,創造性地運用薄板開孔(或褶皺)增強的原理,最大限度地去除手槍各部位的“肉厚”部分,儘可能擴大握把、彈匣的開孔,同時把可調方向的準星做得很薄,可調整射程的表尺也做得非常小巧。這些措施,在確保強度的同時,有效地減輕了質量。三是比較好地處理了“射速與命中率”的關係。既可以高射速(連發或長點射),在50m以內近距離上獲得較高命中率,又可駁裝上槍套抵肩以低射速(短點射或單發),在150m以內中、遠距離上獲得較高命中率。這樣,通過據槍方法和發射方式的隨意選擇,獲得在戰術上的主動靈活性。四是附屬檔案的戰術技術功能得到了比較充分的挖掘。硬殼式槍套不僅可以由引導槽確實可靠地駁裝在握把後端成為槍托,還可將背帶一端的彈簧鉤掛在手槍左側的小背帶環上,這樣就可使戰鬥人員背掛著這支“小衝鋒鎗”攀、爬、跑、跳遂行戰鬥。此外,硬殼槍套可使手槍攜行時獲得很好的保護。

設計缺點

當然,АПС手槍並非完美,尚有不盡如人意之處。其一,АПС手槍選用馬卡洛夫(9×18mm)手槍彈,威力偏小。其二,АПС手槍採用了與ПМ式手槍相同的結構,復進簧套在槍管上,當連續射擊時,隨著射頻的上升,槍管發燙可能導致復進簧變軟。當然,手槍的射速畢竟不像衝鋒鎗那樣高,這一點並不很突出。其三,АПС手槍加工工藝的合理性和經濟性欠佳,這也可能是未大量生產的原因之一。其四,槍套蓋向里開啟(圖13 ),抽槍極為不便,這與手槍的使命和使用特點相悖,遠遠不及德國毛瑟槍的木殼槍套方便。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