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漫主義建築

浪漫主義建築

浪漫主義建築是18世紀下半葉到19世紀下半葉,歐美一些國家在文學藝術中的浪漫主義思潮影響下流行的一種建築風格。浪漫主義在要求發揚個性自由、提倡自然天性的同時,用中世紀手工業藝術的自然形式來反對資本主義制度下用機器製造出來的工藝品,並已前者來和古典藝術抗衡。 浪漫主義是建築三種復古思潮之一(古典主義建築、浪漫主義建築、折衷主義建築)

歷史發展

浪漫主義第一階段

又稱先浪漫主義時期

十八世紀60年代至十九世紀30年代 ,是浪漫主義建築發展的第一階段,又稱先浪漫主義。在建築上表現為模仿中世紀的寨堡或哥特風格

。模仿寨堡的例子如艾爾郡的克爾辛府邸。模仿哥特教堂的例子如威爾特郡的封蒂爾修道院的府邸。出現了中世紀城堡式的府邸,甚至東方式的建築小品。

浪漫主義第二階段

浪漫主義建築浪漫主義建築

十九世紀30~70年代是浪漫主義建築的第二階段,是浪漫主義真正成為一種創作潮流的時期。由於追求中世紀的哥德式建築風格,又稱為哥特復興建築。哥特復興式不僅用於教堂,也出現在學校和其他世俗性建築中。

各國概況

浪漫主義建築浪漫主義建築

國是浪漫主義的發源地,最著名的建築作品是英國議會大廈(1836~1868年,見圖)、倫敦的聖吉爾斯教堂和曼徹斯特市政廳(1868~1877年)等。

浪漫主義建築主要限於教堂、大學、市政廳等中世紀就有的建築類型。它在各個國家的發展不盡相同。大體說來,在英國、德國流行較早較廣,而在法國、義大利則不太流行。

美國步歐洲建築的後塵,浪漫主義建築一度流行,尤其是在大學和教堂等建築中。耶魯大學的老校舍(1883~1884年)就帶有歐洲中世紀城堡式的哥特建築風格,它的法學院(1930年)和校圖書館(1930年)則是典型的哥特復興建築。

代表作品

英國國會大廈

英國國會大廈英國國會大廈

英國國會大廈位於倫敦泰晤士河西岸的威斯敏斯特宮,是英國國會上下兩院的所在地,又被稱為國會大廈。國會大廈始建於公元750年,占地8英畝,氣勢雄偉,外貌典雅,是世界最大的哥德式建築物。它原為英國的王宮,11至16世紀,英國歷代國王都居住在這裡。國會大廈1987年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

威斯敏斯特宮

威斯敏斯特宮威斯敏斯特宮

威斯敏斯特宮是英國浪漫主義建築的代表作品,也是大型公共建築中第一個哥特復興傑作,是當時整個浪漫主義建築興盛時期的標誌。從威斯敏斯特橋或泰晤士河對岸觀賞,其鬼斧神工之勢使人讚嘆不已

聖吉爾斯教堂

聖吉爾斯教堂聖吉爾斯教堂

聖吉爾斯大教堂

(St Giles’Cathedral)原建於1120年,是愛丁堡最高等級的教堂,它的塔像一頂皇冠,予人印象深刻。教堂內有一座20世紀增建的蘇格蘭騎士團的禮拜堂,新歌德式的天花板與飾壁上的雕刻極為精美華麗。

埃爾郡的克爾辛府邸

先浪漫主義時期模仿中世紀寨堡的典型例子。

封蒂爾修道院的府邸

先浪漫主義時期模仿哥特教堂的典型例子。

布賴頓的皇家別墅

先浪漫主義時期模仿伊斯蘭教禮拜堂的典型例子,具有異國情調。

世界主要建築風格及流派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