恆順電氣

恆順電氣

青島恆順電器有限公司,主營業務是高壓無功補償裝置、濾波裝置及核心部件的研發、設計、生產與銷售。公司經過多年研發工作,擁有核心技術30項,發表專業論文多篇,擁有專利技術9項,專有技術18項。股票發行日期為2011年4月18日。

基本信息

公司介紹

青島恆順電器有限公司青島恆順電器有限公司

青島恆順電器有限公司,是專業從事電網節能、環保及電能質量最佳化解決方案的電力裝備供應商。主營業務是高壓無功補償裝置、濾波裝置及核心部件的研發、設計、生產與銷售。公司的主導產品為套用於電力系統高壓領域的無功補償和濾波成套裝置,同時生產電容器、電抗器、放電線圈等相關核心部件。公司經過多年研發工作,擁有核心技術30項,發表專業論文多篇,擁有專利技術9項,專有技術18項,公司是青島市科學技術局、青島市財政局、山東省青島市國家稅務局和青島市地方稅務局聯合認定的“高新技術企業”,並曾獲得“青島市百強科技型民營企業”、“青島市AAA級優等信譽企業”、“青島市民營企業十家最具成長型中小企業”、“納稅貢獻突出企業及優秀內資企業”、“青島市最具融資價值中小企業”、“A級納稅信用等級單位”等榮譽稱號。

經營範圍

一般經營項目:電力系統發供電設備設計、製造、安裝、調試、批發、零售;電力材料。(以上範圍需經許可經營的,須憑許可證經營)。

主營業務:高壓無功補償裝置、濾波裝置及核心部件的研發、設計、生產與銷。售。

主要產品:套用於電力系統高壓領域的無功補償和濾波成套裝置。

發展規劃

一、公司戰略目標

(一)公司願景及經營理念

願景:履行恆順電氣社會責任,建設恆順電氣百年品牌。

經營理念:視電網安全高效為己任,為電網節能環保而努力,以"先進的技術、優異的質量、良好的服務"來滿足客戶發展與改進的需求,不斷提升公司的競爭力和盈利能力。

(二)公司戰略目標

充分發揮公司技術優勢、管理優勢和產品優勢,抓住國家發展清潔能源、智慧型電網的機遇,通過技術研發不斷豐富公司產品序列、最佳化產品結構,進一步擴大產品市場占有率,提升公司產品的品牌知名度,將公司建設成為集研發、設計、製造和銷售於一體的專業從事電網節能、環保及電能質量最佳化解決方案的電力裝備供應商。公司的具體戰略目標包括:

1、專業化發展戰略

公司自成立以來,主營業務和主要產品未發生變化。公司始終以滿足客戶需求為第一目標,牢牢把握無功補償和濾波技術潮流,為客戶提供多樣化的無功補償和濾波裝置選擇;同時,開發了電流互感器和電壓互感器等相關產品,培育了新的盈利增長點。通過研發計畫的落實和募投項目的實施,公司朝著高技術水平上的專業化、規模化方向發展,努力提高產品的市場競爭力。

2、技術創新戰略

公司繼續明確技術和市場的雙重動力型技術創新戰略,強調產品的市場導向是企業生存的基礎,通過對市場需求的深入分析,不斷進行相關技術和產品的研發創新,在滿足市場需求的同時,引領和培育市場,形成良好的技術創新與市場需求互動的局面。

3、市場擴張戰略

把握智慧型電網、特高壓輸電、風電、電氣化鐵路大發展的市場機遇,在鞏固公司傳統無功補償裝置市場地位的同時,不斷開拓以SVC為代表的靜止式動態無功補償裝置市場。將技術研發與市場需求緊密聯繫,利用優質產品開拓市場,不斷完善行銷網路,逐步建設成以國家電網、南方電網及電力系統外企業為核心的復蓋國內市場的多級市場行銷體系,積極拓展國外市場,不斷增加市場份額。

4、人才培養戰略

公司將繼續搭建符合創新型企業特徵的人力資源結構,完善內部員工的培訓、激勵機制,鼓勵員工與企業同步發展,同時加大外部人員引進力度,在企業創新性成長的同時,做到公司員工職業生涯的可持續發展。

(三)公司近三年發展目標

1、未來三年,公司將繼續保持在高壓無功補償和濾波領域的優勢,使公司的產品向智慧型化、環保化、性能穩定、電壓等級更高、容量更大的方向發展;依託電力電子技術,提升一次設備技術水平,實現一次設備與二次設備融合;實施高壓無功補償裝置產品升級及產業化,為智慧型電網、特高壓輸電提供無功補償和濾波治理產品。

(1)通過募投項目的實施,實現MCR型SVC和TCR型SVC的產業化,公司產品結構趨於最佳化,盈利能力更強。

(2)繼續與西安交大等院校進行戰略合作,推動超高壓和特高壓直流輸電系統用並聯和濾波電容器裝置、超高壓串聯補償裝置和特高壓交流輸電用大容量並聯補償裝置的研發和產業化。

(3)自主研發超高壓和特高壓電網用電子式互感器,實現產業化。

2、搭建以研發中心為核心的統一技術開發平台,整合企業的各種科研資源,實現試驗場地、試驗設備、研究數據以及基礎性研究成果的共享;與國內多家著名的科研院所建立穩定共贏的研發合作機制,加快在研項目的研究進展,推進研發成果的產業化實施進程;完成試驗測試中心建設,為公司基礎檢測和試驗項目提供保證。

3、加大行銷網路建設,實現公司銷售模式轉型。未來三年將建設包括銷售總部、北京、西安、廣州、上海、成都、新疆六個行銷中心(分公司)的行銷網路體系,建立"銷售總部--銷售分公司--各地辦事處"的三級管理機構,更加貼近市場與客戶,快速獲取市場信息、回響客戶需求,為客戶提供更具針對性的產品與服務。

4、加強內部管理和人才培養。進一步完善公司各項管理制度,推動"6S管理模式"的實施。立足公司現有人員基礎,加大外部人才的引進力度,實現內部培養與外部吸收並舉的人才策略,打造一支高效、精幹、專業的管理團隊和技術團隊。

二、增強成長性、增進自主創新能力、提升核心競爭優勢等方面擬採取的措施

(一)技術研發發展計畫

進一步理順公司研發機制,增強研發與市場部門的互動,落實以市場為導向的研發戰略。建立試驗測試中心,完善公司研發基礎設施,為公司的研發項目提供實驗支持,加快新技術的實際套用和產業化的速度,同時提高企業的基礎檢測水平,進一步提高研發效率和研發質量。在行銷網路中配備一定的技術研發力量,及時回響客戶個性化需求,待時機成熟後,在西安分公司設立研發基地,吸引優秀研發技術人才、進一步增強公司研發實力。

強化與國家電網電力科學研究院、西安高壓電器研究院有限責任公司、西安交通大學、武漢大學等行業內知名科研院所的聯合研發與共同創新工作,對行業的共性技術難題進行專項攻關,及時跟進研究機構的最新科研成果,在內外部條件具備的情況下實現產品快速的產業化,縮短公司產品開發及生產工藝更新改造時間,搶占市場先機。

保持研發費用投入水平,以用於新技術、新工藝和新設備的研究開發和引進。

完善研究開發和技術創新的激勵機制,通過量化創新的效果,把創新帶來的效益與創新人員分享;在薪酬待遇和晉升機會方面傾向於創新型人才;將創新作為員工特別是技術人員和管理人員的績效考核的重要指標。

(二)行銷與市場拓展計畫

1、加強輻射全國的行銷網路建設

堅持直銷為主的行銷模式,通過行銷網路建設項目的實施進一步擴展公司產品的銷售網路。完善銷售組織架構,擴大銷售隊伍規模。加強重點銷售區域和重點行業的銷售推廣力度,例如華北地區電網、華中地區電網、南方電網等電力系統客戶,礦山、鋼鐵、冶金、煤炭、石油石化等大型電力消耗行業,公司將構建如下行銷網路體系:

2、完善激勵和約束機制,提高行銷團隊市場開拓積極性

公司將行銷目標任務層層分解,落實到人,實行月度考核。結合銷售目標的完成情況以及應收賬款的回收情況進行獎勵,嚴格執行優勝劣汰和競爭上崗機制。利用良好的激勵制度充分激發行銷人員的工作熱情,從而打造一支學習型、戰鬥型的銷售團隊,為市場拓展工作的穩步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

3、加強售後服務體系建設

公司非常重視產品售後服務,隨著銷售規模的增大,公司將增加售後服務專業人員,逐步為全國各地銷售分公司配備專職的售後服務人員,並定期對這些售後人員進行專業培訓,堅持首先為客戶排除困難,然後再進行責任分析的售後服務理念,通過建立規範的售後服務流程手冊和售後服務反饋機制及時發現公司產品存在的問題,不斷改進產品質量,贏得更多客戶。

4、積極拓展電網系統外的市場空間

在鞏固現有電力系統市場的基礎上,加強對包括風力發電、電氣化鐵路、軌道交通、大型礦山、冶金、鋼鐵、化工等行業的市場推廣力度,對無功補償和濾波裝置有著旺盛需求的市場進行重點拓展。

5、提升品牌形象,參與國際市場競爭

本次募集資金的成功將有力的提升公司的品牌形象,使公司品牌更為國內外客戶所接受,公司將開拓以中東、中亞、東南亞等為代表的國外市場,以鞏固和提升公司的行業地位,增強盈利能力和抵禦風險的能力。

6、相機建立能源契約管理方式的銷售模式

2010年4月,國家發改委、財政部、人民銀行和稅務總局聯合下發了《關於加快推行契約能源管理促進節能服務產業發展的意見》,對節能服務產業的發展提出了加大資金支持力度、實行稅收扶持政策、改善金融服務等支持措施。為了順應這一行業趨勢,發行人未來在銷售模式上會嘗試採用能源契約管理的方式銷售部分產品,實現公司與客戶共贏。

(三)人力資源發展計畫

公司將加強人力資源管理和開發力度,在"以人為本"的精神指導下,培育積極向上的企業文化,以良好的工作待遇、廣闊的事業發展空間和優秀的企業文化吸引並留住人才;進一步完善"選、用、育、留"的人力資源培養體系,分層次、有重點地實施員工培訓計畫和繼續教育計畫,提高員工整體素質。

1、研發團隊建設

根據公司的發展需要,重點培養和引進高素質的技術研發人才,不斷增強研發團隊的技術實力,構建以行業專家為核心、兼容並蓄的高水平研發團隊;同時加強與高校及各研究機構的合作,引進有實踐經驗與能力的技術帶頭人和專家型高級人才,建立一支能適應市場需求的高級科技人才隊伍。

2、管理團隊建設

公司管理團隊建設以內部培養和外部招聘相結合的方式進行,一方面直接從公司生產線、研發部和管理層等多個內部渠道選拔德才兼備的人進入公司管理團隊;另一方面通過外部招聘,獲得一批具有豐富管理經驗和創新意識的人才。另外,定期對公司的中高層管理團隊進行培訓,採用外派學習,在職研修等方式,增強管理團隊的管理知識和理論水平。

(四)收購兼併計畫

公司將始終堅持以提供電能質量治理設備為主業,以"有利於增強核心技術實力,有利於擴大市場規模、有利於完善產業鏈條、有利於改善產品結構"為原則,跟蹤、發掘合適的收購對象,在時機成熟的情況下,選擇收購行業內或者與本行業相關聯的具有併購價值(在本行業產業鏈上的企業及掌握相關先進技術的科研機構等)的企業,從而實現技術領先、規模經濟、專業化協作、集約化經營的目標。

(五)再融資計畫

公司將以本次股票公開發行為契機,在重點做好募集資金投資項目建設的同時,利用資本市場直接融資的功能,加強資本運作力度,不斷拓展新的融資渠道,最佳化資本結構,降低籌資成本。同時分階段、低成本籌集短期流動資金和長期資本,保持穩健的資產負債結構為公司長遠發展提供資金支持。提高資金使用率,支持公司持續、穩定、健康發展,實現股東價值最大化。

發行上市情況

發行完畢待上市

發行1750萬股,發行價25.00元,發行市盈率46.64倍(攤薄);主承銷商:興業證券股份有限公司

(上網發行1402萬股,申購代碼:300208,申購上限:1.4萬股,發行日期:2011-04-18,中籤率公告日:2011-04-20,申購資金解凍日:2011-04-21,中籤率0.80162658%)中籤號碼

所屬板塊

全A,青島市,輸配電及控制設備製造業

近3年財務數據

2010-12-312009-12-312008-12-31

每股收益0.78480.68780.3707

每股收益(扣除)0.71460.60380.2862

每股淨資產3.321.861.49

淨資產收益率23.62%37.19%25.37%

主營收入1.83億1.43億1.03億

每股現金流0.810.42-0.11

每股經營性現金流0.900.710.46

經營分析

2008年-2010年,發行人營業收入年均複合增長率32.95%,營業利潤和利潤總額的年均複合增長率分別為53.38%、59.19%,淨利潤和歸屬於母公司所有者淨利潤的年均複合增長率高達66.72%和66.70%;通過以上收入及利潤情況,可見近年來隨著公司產品和技術創新,行銷力度加大,客戶對公司產品的認知度上升,產品銷售規模增長較快,公司有較強的發展能力和較高的成長性。

報告期內,主營業務收入分別為9,803.09萬元、14,213.51萬元和18,135.47萬元,分別占當期營業收入的94.82%、99.59%和99.24%,構成營業收入的主要來源,主營業務突出。

公司營業收入主要來源於主導產品無功補償裝置和濾波裝置,其中無功補償裝置2008年至2010年度分別實現收入8,304.91萬元、12,756.68萬元和11,605.78萬元,占同期營業收入總額的80.33%、89.38%和63.51%。2010年度無功補償裝置營業收入占比較上年同期有所下降,主要原因是2010年度濾波器裝置銷售收入較上年大幅增長。2010年公司濾波裝置銷售收入較2009年提高1,026.77%,主要原因是公司2008年度進行新廠區建設,資金比較緊張,考慮到濾波器裝置主要客戶是非電力系統客戶,回款周期較長,占用資金較大,公司及時調整銷售策略,減少電力系統外的濾波器裝置的銷售,主要生產銷售套用於電力系統的高壓並聯無功補償裝置,故2008年、2009年濾波裝置的銷售收入較低。2010年公司加大了濾波裝置的銷售力度,銷售收入大幅上升。隨著公司電力系統以外市場開拓力度的加大,濾波裝置實現收入將加大,占總收入比例有上升趨勢,公司營業收入結構得到最佳化。隨著募投項目高壓無功補償裝置產品升級及產業化項目的建成投產,MCR型SVC、TCR型SVC、CT、CVT等產品將成為新的收入來源,公司產品結構和收入構成將更加合理。

公司產品主要套用於電力系統,其中華東地區和華北地區占據較大比重,報告期內兩個區域銷售占當期營業收入總額的比重為87.42%、90.15%、60.02%,產品銷售區域相對集中,主要是由於公司資源有限,只能針對有限市場進行開發。2010年公司加大了對華中地區、東北地區、西北地區的銷售力度,成功開拓了部分電力系統外客戶,市場份額進一步擴大,競爭力進一步提高。根據公司業務發展規劃,今後業務發展的重點區域將根據我國電網建設投資區域情況,擴展到以廣東電力為中心的華南地區,以成都、重慶為中心的西南地區以及新疆地區等,並加大對南方電網市場的開拓力度。未來在其他地區的銷售規模將擴大,銷售區域劃分將趨於合理化。

報告期內,公司在電力系統內的銷售收入占營業收入比均在50%以上,在非電力系統銷售則在2008年降到最低水平後逐步回升。營業收入分布的變動是公司銷售策略調整的結果,長期以來,公司一直將電力系統作為重點行銷對象,保持穩定投入,電力系統銷售保持穩定增長;非電力系統客戶由於本身差異較大且分散,收款難度較大,壞賬風險大,2007年在公司資金非常緊張的時期,為了控制財務風險,收縮了在該市場的業務。隨著公司資金實力的逐步增強,公司對非電力系統客戶的行銷力度也逐漸恢復,銷售收入呈現穩步回升趨勢,未來公司將繼續加大投入,進一步加強系統外市場銷售規模。2010年公司成功開拓了部分電力系統外客戶,銷售收入得到增長,市場份額得到擴大,競爭力進一步增強。2010年公司產品在電力系統銷售收入較上年同期下降1,407.29萬元,降幅11.51%,主要原因是:由於特高壓電網的多條線路建設方案仍未落實,國家電網在2010年在一定幅度上縮減了投資規模,在特高壓電網和常規電網招標產品總量有所下降,根據統計,2010年國家電網目標投資總額約為2,644億元,比2009年下降了13.56%,這也導致各輸配電控制設備企業的經營業績均受到一定影響。隨著特高壓建設投入規模加大和“十二五”電網投資力度增強,未來10年輸配電設備製造業將迎來一個快速發展時期,發行人的無功補償設備銷售也將迎來一個快速成長期。

聚焦創業板(一)

創業板是地位次於主機板市場的二板證券市場。其目的主要是扶持中小企業,尤其是高成長性企業,為風險投資和創投企業建立正常的退出機制,為自主創新國家戰略提供融資平台,為多層次的資本市場體系建設添磚加瓦。目前,在A股共有掛牌上市的創業板公司200多家,並且創業板陣容逐步擴大。本次任務就聚焦2009年發行的創業板公司。
燃控科技
科泰電源
瑞凌股份
台基股份
通源石
上海凱寶
荃銀高科
賽為智慧型
銀之傑
海默科技
勁勝股份
奧克股份
恆信移動
數碼視訊
中瑞思創
國民技術
信維通信
先河環保
寧波GQY
數字政通
啟源裝備
西部牧業
建新股份
雙龍股份
新開源
華仁藥業
華平股份
順網科技
中航電測
當升科技
三聚環保
中科電氣
朗科科技
金利華電
新宙
安諾其
智飛生物
匯川技術
易世達
銳奇股份
銀河磁體
錦富新材
盛運股份
金通靈
三川股份
海蘭信
豫金剛石
合康變頻
中能電氣
康耐特
東方財富
億通科技
尤洛卡
九洲電
日科化學
千山藥機
東方電熱
安利股份
鴻利光電
金運雷射
萬順股份
科大智慧型
北京君正
正海磁材
金力泰
三維絲
光韻達
富瑞特裝
達剛路機
永利帶業
銀信科技
和順電氣
沃森生物
星河生物
宋城股份
萬邦達
龍源技術
香雪製藥
天舟文化
量子高科
世紀瑞爾
昌紅科技
南方泵業
回天膠業
陽普醫療
天龍光電
鼎龍股份
森遠股份
歐比特
寶通帶業
星輝車模
上海鋼聯
國騰電子
東方日升
長信科技
金剛玻璃
長盈精密
易華錄
中青寶
銀禧科技
嘉寓股份
湯臣倍健
永清環保
華中數控
美亞柏科
乾照光電
吉峰農機
東方國信
潛能恆信
科斯伍德
長榮股份
長海股份
堅瑞消防
超圖軟體
華誼嘉信
高盟新材
漢威電子
南都電源
上海佳豪
藍色游標
金龍機電
世紀鼎利
福瑞股份
立思辰
天澤信息
大華農
華星創業
樂普醫療
大禹節水
鼎漢技術
迪威視訊
萬達信息
天晟新材
矽寶科技
中元華電
長城集團
松德股份
元力股份
安科生物
萊美藥業
中海達
天龍集團
四方達
三五互聯
佐力藥業
神州泰岳
福星曉程
神農大豐
維爾利
南風股份
同花順
納川股份
翰宇藥業
海倫哲
聚龍股份
金亞科技
舒泰神
陽穀華泰
理邦儀器
新寧物流
紅日藥業
佳訊飛鴻
拓爾思
福安藥業
秀強股份
雷曼光電
先鋒新材
天瑞儀器
鋼研高納
東富龍
中電環保
朗源股份
鴻特精密
騰邦國際
華峰超纖
捷成股份
東軟載波
通裕重工
佳士科技
華誼兄弟
聚光科技
寶德股份
欣旺達
恆順電氣
安居寶
天立環保
恆泰艾普
振東製藥
新國都
英唐智控
青松股份
銀江股份
大富科技
寶利瀝青
億緯鋰能
萬訊自控
瑞普生物
探路者
愛爾眼科
華伍股份
易聯眾
智雲股份
高新興
雙林股份
樂視網
康芝藥業
碧水源
天源迪科
漢得信息
鐵漢生態
天喻信息
華策影視
晨光生物
科新機電
國聯水產
網宿科技
北陸藥業
華測檢測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